02.26 如何看待俄羅斯向塞爾維亞出售鎧甲防空系統?

孤獨的虎王


這是俄羅斯跟美國的又一次地緣政治博弈,是俄羅斯應對北約威脅的直接回應。但是也要看到俄美博弈日趨激烈,歐洲的安全和穩定已經因為俄美較量逐漸被破壞。這其中,處於攻勢的美國要挾西方的意圖已經極為明顯,俄羅斯被迫進行反彈反制。

塞爾維亞本是歐洲強國南斯拉夫的一部分。當時前南斯拉夫屬於華約陣營,是地區強大國家。南斯拉夫雖然是蘇式社會主義制度,但政策上"不東不西",經濟發展獨立。同時南斯拉夫是巴爾幹半島強國 地理位置極為重要,華約軍隊通過南斯拉夫,完全將地中海東部和黑海控制,直接打擊北約薄弱的南翼。但是自蘇東劇變後,南斯拉夫解體,並且連續經過三次分裂,每次都有美國的參與和策劃,直接導致南斯拉夫一分為七,塞爾維亞就是其中之一。



而且科索沃戰爭,是美國為首的北約對塞爾維亞主權的踐踏,直接導致美國支持的科索沃獨立,美國還操縱南斯拉夫大選,導致南斯拉夫領導人米洛舍維奇最終含冤受罰,因此美國及北約分裂塞爾維亞因此受到民眾痛恨。而當時只有俄羅斯出兵幫助塞爾維亞,因此塞爾維亞發誓和美國北約不共戴天,也就永不加入北約。而賽爾維亞周圍都是北約國家,都是北約裡面的弱國,沒有美國支持,論武裝力量無法跟塞爾維亞抗衡。

塞爾維亞和俄羅斯同宗同族,均為斯拉夫人。地理位置又在巴爾幹半島核心位置,該國南下就是地中海,往西面向北約防守較薄弱的南側,俄羅斯只要有軍事力量部署於此,便可以威懾北約,分散了莫斯科方向的壓力。而老牌歐洲國家大多數更喜歡和平而不是對抗,從而迫使老牌歐洲改變對俄態度。

俄羅斯把"鎧甲"彈炮合一系統買給塞爾維亞,實際就是在擴張自己的軍事力量範圍。塞爾維亞對於俄羅斯而言是個"飛地",也是一把匕首,直插北約軟肋。在這裡俄羅斯有了軍事力量勢力,以後再有軍事基地,可以直接南下對敘利亞和中東局勢進行更大的掌控,也可以使得烏克蘭問題造成的壓力緩解。同時塞爾維亞及巴爾幹半島這個地區有了俄羅斯介入後,雖然俄美衝突會加劇,但是對於防止美國顛覆塞國政權有巨大作用,可能對於地區均勢有促進作用。在這裡部署了"鎧甲"系統後,可以威懾周圍國家的北約空軍力量,尤其是可以在此地監控北約的空軍,瞭解北約在此地的諸多部署情況,比如該地區北約空軍的行跡路線和軍事行動,北約戰機的特徵型號等。是對美國構建的反導系統包圍圈的反突破。


對於俄羅斯而言,更多的恢復一些原華約勢力範圍,有利於緩解俄羅斯面臨的國際局勢壓力。塞爾維亞會成為俄羅斯頂層戰略設計中,跟美國較量的重要地區。


靜聽竹林風


俄羅斯與塞爾維亞同屬斯拉夫民族,存在血濃於水的親緣關係。兩國同屬於東正教文明圈,存在宗教親近感。在歷史上,兩國關係也是淵源流長,1509年兩國簽署了第一個法律文件。1838年2月23日,俄羅斯帝國和塞爾維亞公國正式建立外交關係。在一戰和二戰中,俄羅斯士兵都曾經以“保護者”身份在塞爾維亞土地上征戰。

20世紀末期,由於虛弱的俄羅斯無力應對北約對南聯盟的轟炸,使得兩國關係有所疏遠。從2001年普京訪問南聯盟之後,關係逐步升溫。2006年6月5日,塞爾維亞宣佈繼承塞黑的國際法主體地位,俄羅斯外交部在6月11日予以承認,兩國關係進入了新的階段。

當前,兩國關係非常緊密。對於塞爾維亞來說,科索沃這個老問題需要依靠俄羅斯的政治支持。而在烏克蘭問題問題上,塞爾維亞領導人多次表示不會跟隨西方制裁俄羅斯。2013年5月,雙方簽署《戰略伙伴聲明》,塞爾維亞成為俄羅斯在中東歐地區唯一政治夥伴。

隨著2009年與塞爾維亞不和睦的鄰國克羅地亞和阿爾巴尼亞加入北約,使得塞爾維亞基本被北約鄰國包圍,這樣增加了它的不安全感。而俄羅斯面對北約的不斷東擴也需要找到突破口,改變戰略被動狀態。2011年5月開始,兩軍開始了互訪,軍事合作就此開始。2013年11月俄國防部長紹伊古,兩國簽署《軍事合作協定》。

在軍購方面,2015年俄羅斯向塞爾維亞出口了2架米-17S直升機。2016年塞爾維亞訂購了山毛櫸防空導彈系統和6架米格-29S殲擊機,同時俄羅斯贈送了30輛T-72C坦克和30輛БРДМ-2裝甲偵察車。2017年俄羅斯提供了30輛T-72B3坦克。

從2017年開始,塞爾維亞就有意購買S300防空導彈系統。至於鎧甲彈炮防空系統是俄羅斯陸海空三軍的通用裝備,由12枚防空導彈和2門2A38高炮組成,用於中近距防空,可以在距離18公里和高度10公里的範圍內構成一個密集的殺傷帶。該防空系統可以自動跟蹤20個目標,作戰反應時間僅為4~6秒,使用雷達和光學瞄準具可同時從不同方向對2個目標實施攻擊。

說實在的,這個畢竟屬於中近距防空系統,對於塞爾維亞軍力沒有什麼提高,也不會掀起什麼波瀾,當然如果俄羅斯提供了S300防空系統,則是另外。


榮華之武器堂


為了打擊俄羅斯的軍事工業和外交關係,美國可謂是竭盡所能阻止俄羅斯的對外軍售,任何一個和俄羅斯進行軍售合作的國家,無一例外都會受到美國的警告,為了落實這方面的法律基礎,美國甚至專門弄出了所謂的以制裁反擊美國敵人法案,從法律上作出了對那些和俄羅斯進行軍事合作的國家進行制裁的規則制定。懾服於美國的淫威,確實有很多國家被迫放棄了和俄羅斯的軍售合作,但也有例外,堅持到底頂住美國壓力的國家也不是沒有。
據俄羅斯衛星網2月23日消息報道,塞爾維亞國防部長武林表示,第一批俄製鎧甲S-1彈炮合一系統已經抵達了塞爾維亞的機場,這標誌著俄羅斯和塞爾維亞飛這筆武器訂單的成果初步落地。武林指出,這批武器是該地區唯一的防禦性武器,將幫助塞爾維亞繼續保持其中立立場。從過去的歷史看,塞爾維亞國防部長的發言顯然是說給美國人聽的。
早在2019年,俄羅斯和塞爾維亞就已經達成了鎧甲彈炮合一防空系統的軍售交易,並宣稱會在未來幾個月內完成交付。美國巴爾幹事務特別代表就對塞爾維亞發出警告,聲稱購買俄羅斯武器,可能會引發美國對塞爾維亞進行制裁的風險,希望塞爾維亞在進行這種交易的時候,最好“小心一點”。而面對美國的威脅,塞爾維亞人並沒有讓步。塞爾維亞總統亞歷山大•武契奇指出,塞爾維亞希望避免任何美國的制裁或者和美國對抗,但他們需要武裝自己,不能容許塞爾維亞像上個世紀90年代那樣虛弱。
顯然,他所指的90年代發生的科索沃戰爭,那場戰爭中南斯拉夫作為一個統一的國家不再存在,直接導致了科索沃的獨立。但直到今天,塞爾維亞和俄羅斯都不承認科索沃獨立,在他們的心中,那場戰爭無疑是不能忘卻的痛苦記憶。尤其是對於前南斯拉夫人而言,被轟炸失去家人朋友的記憶,直到今天仍然不能忘懷。雖然由於總體實力上的差距,包圍在大批北約國家之中的塞爾維亞不能承受和美國直接對抗的重壓,但他們也不會選擇和美國站在一起,繼續在外交上聯合俄羅斯才是塞爾維亞人的主要選項。
這一次俄軍防空系統到達塞爾維亞,再一次證明了這兩個國家之間牢固的合作關係,塞爾維亞不懼美國的壓力堅持購買俄軍武器,這是最鮮明的立場表態。從實際軍事影響看,一批鎧甲防空系統的到來,並不會引發決定性的改變。近程防空系統戰力有限,何況塞爾維亞的軍力弱小,這麼一點裝備的進入既不能威脅到這個區域的北約國家,也不能對總體軍力對比產生任何顯著影響。其價值,就在於向西方展示俄羅斯和塞國繼續合作的態度。
對於俄羅斯而言,塞爾維亞是其在巴爾幹地區最後的盟友,一旦失去,就意味著俄羅斯徹底被擠出這個地區,其地區影響力大幅縮小,勢力範圍進一步萎縮。因此,俄羅斯必然要繼續和塞爾維亞保持合作。而塞爾維亞出於對西方深刻的不信任,需要和俄羅斯保持合作來抵抗西方的壓力。在可預見的未來,俄塞仍然會是親密的盟友,俄羅斯的巴爾幹最後堡壘暫時沒有失陷的危險。

科羅廖夫


廢話少說,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賣一款老產品,賺錢還不說,戰略延伸得以保證,為何不賣?


海邊痞子


精神和物資一起去支援。是對付強敵的最有效的方法。


揚揚156319522


杯水車薪,無濟無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