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中国最优秀的诗词是哪一首?

蒋新国


首先要了解下何为最优秀?诗词包含诗和词还只是词的总称?

01

优秀顾名思义最出色,好的意思,更多表现的是某一种号的特质。作家鲁迅曾给一个朋友的书信里曾经说到:“我以为印刷,装订,都要算优秀的。” 所以,最优秀的的界定必须有一个衡量的指标与标准,不能凭自我的一时感觉。

02

诗词是包含诗和词的。一般严格意义上指的是古体诗、近体诗和格律词为主的中国传统诗词。从先秦起源,到现当代的诗词,创作的人文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一般现在笼统的将诗词分为旧体诗和白话诗两种。从民间流行和官方提倡,中国诗词成为世界最独特的文学遗产。而好的坏的诗词也是有衡量的标准的。

03

怎么判断一首诗词是否优秀?

我个人认为,可以从从最负盛名的一本诗词理论著作王国维的《人间词话》来看中国最优秀的诗词是哪一首。《人间词话》为什么可以是诗词鉴赏优秀与否的重要标准呢?因为《人间词话》作为一本中国文学批评史上重要的一本论著,率先采用西方美学和中华美学并行的审美体系,第一位提出“造境”与“写境”“理想”与“写实"的两大亮点。

王国维认为,何为浪漫主义:

“造境”是作者极逞“创意之才”,充分发挥想象力,使万物皆为我驱遣,“以奴仆命风月”,这是浪漫主义的写法。

而何为现实主义:

“写境”则是作者极逞状物之才,能随物婉转,“能与花鸟共忧乐”,这是写实主义的一个最基本的手法。

04

所以,一首好的诗词,必须把境界分为三种意识形态:

“上焉者,意与境浑;其次,或以境胜;或以意胜。”

我们常常看完一首诗词说作者善于情景交融,就是从王国维的《人间词话》中找到了最基础的论证。从王国维的一些独创和精辟的见解里,我们对于古诗词的构造和主观客观的相辅相成,优秀的诗词必然可以带来读者审美的快感。经过人生的百转千回,终于找到内心遵从的标准:

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暮然回首,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

有了这个标准,我们就可以遍寻古今诗词,寻找最优秀的诗词就有了参考和衡量的参照物,而不是今天喜欢这首,明天喜欢那首,想当然。因为人生除了要”有我“,更需要”忘我“,何为大家之作,何为小家之作?

我们常说“文无第一,武无第二”,所以,要从第文学作品中去挑第一优秀的,本身就是一个伪命题。就比如凭什么叫“四大名著”不叫“五大名著”或“六大名著”,风景点喜欢叫“二十四景”,为什么不叫“二十三景”等等。

05

话虽如此,“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从我个人的个人的喜好,在中国古代,个人认为诗歌最好的一定是在唐朝,而词最好的一定是在宋代。所以,参考以上几点,我推荐一下认为中国最优秀的一首诗和一首词:

诗歌:唐代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孤篇盖全唐:绘画美、音乐美、建筑美,"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相信很多人并不知道张若虚,但是提到诗歌或古筝的名曲《春江花月夜》,就会想起一个美好的画面感:春,江,花,月,夜。这首情景交融的初唐诗歌,对后人的影响特别大。据说崔颢的“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很可能是“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的化用;张九龄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可能是根据“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化用而来;李白的“青天明月来几时?我欲停杯一问之”,苏轼的“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都有化用“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的痕迹。当然,这些可能是后人的牵强附会,但是从后面诞生的著名诗词中,《春江花月夜》的影响还是很巨大的。

这首诗歌,借“古人之境,为我之境”,有“有我之境”,亦有“无我之境“,有对宇宙的辩证法和唯物主义的“写实”,亦有对内心叩问的“理想”之境,写出了作者内心酝酿的真善美,也写出了天下读书人的心声,实为王国维提到三种境界的第一境界。

词:宋代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被誉为千古绝唱的名作,是宋词中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作品,也是豪放词最杰出的代表。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

雄姿英发,羽扇纶巾,

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一首好的诗词,应该给人的感觉首先是积极的,这首号称古代正能量的一首词,给后人留下了灿烂的回响。这首词,一出来,余词甘拜下风。同样,王国维对苏东坡的词如何评价的呢?“东坡之词旷,稼轩之词豪。无二人之胸襟而学其词,犹东施之效捧心也。 ”大意就是苏东坡的词应该是旷达,辛弃疾的词应该是豪迈,如果没有二人的胸襟去学他们的词,无异于东施效颦的笑话。

所以,当一生为民的苏轼被“乌台诗案”到黄州的时候,就注定了如王国维所说的“文学上之习惯,杀许多之天才。”苏轼是一个天才,也只有他如此广阔的胸怀,面对人生低谷,才有如此的至高的境界。王国维想要达到的“有时候,想从天空扯一缕云,捻成画笔,在世间留下我曾来过的痕迹。”一代文豪苏东坡,有一根毛笔,就做到了。自然之美,文笔之美,内心之美,融为一体,难怪有人说北宋之后,就没有特别好的词了。所以,这首词也做到了绘画美,音乐美,建筑美,笑谈古今,也成为王国维提到三种境界的第一境界。

06

所以,一首优秀的诗,或一首好的词,都应该是合乎“有有我之境”“有无我之境”。除了三美,更应该在写实和理想之间做一个很好的情景融合,把天地万物和作者的内心世界真诚交流,千载以后,成为宇宙的长河里最亮的那颗星辰。

感谢大家的阅读,欢迎大家评论点赞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