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中小学教师推行“县管校聘”有什么意义呢?

用户2246011514221


县管校聘的模式,其实就是打破了教师固定一所学校教书的历史!



我认为这项改革的意义还是非常巨大的: 首先就是在很大程度上激发了教师的教学活力。以前由于体制机制的原因,很多教师在校内得不到重用的机会,也无法施展自己的才华。所以导致他们更多的消极怠工,没有精力投入到科研中来!导致教育水平日趋下降!

此次改革过后,有能力的教室会去到更好的舞台上施展自己的才华,而那些整天浑浑噩噩度日的人,就会感受到空前的压力~


其次就是平衡了县域内的教育资源!虽然县域的范围不大,但是在西部地区和西南边陲,这里的区域差距还是非常大的!县城内的教师质量和教学质量都要远高于农村地区,实施改革以后,可以定期实行轮岗!让优秀的教师更加下沉到农村地区,提升农村地区的教学质量!

其次,可以提升教师的待遇!以前除了工资以外,其他的福利待遇都跟学校的收入有关,而现在实施县管校聘以后,老师的待遇就可以由县级财政部门统一了,这样也会做到更加的均衡和高效!

总之,我认为县管校聘的模式对于中小学教学质量的改善和农村地区的教学质量提高是非常有好处的!


说文写作


我们这个地方已经实行很多年了,但是没有明确说是县管校聘,但是方式差不多吧,我们有些老师可能为了自己的子女读书问题,到其他地方学校去任教,属于调动,但是工资等关系都属于整个区级的。不像我们以前调动工作的时候还要调动关系,现在简单了,因为所有的档案资料,工资关系都有区级来管理。

我对相关销品的理解不是很深刻,但是给我一个感觉,我们很多人可能调动工作真是难上加难,对于某些人来说调动工作是非常容易的事情,不仅自己调动,自己配偶调动也是轻而易举的事情,当然我也不清楚这个和县管校聘有多大关系,可能这些人的能力特别强吧,到新的一个学校去应聘,或者是面试个人的基本功,或者在一个地区有足够的影响力,别人是求之不得的。

县管校聘在一个小范围的区域进行,老师之间的流动我觉得还可以,如果区域范围比较大一点的话,比如说有些县村比较远一点,如果我们老师被流动到那个地方去任教,对于老师家庭的问题也是存在一个麻烦,比如说照顾孩子,孩子读书还要照顾老人等等问题。

总之一个新生的政策或者新生事物都需要一个适应的过程,在这个过程当中不断纠错改进方法也许可能慢慢就会变好的。


杨锅来了


在2020年中央1号文件中明确指出,全面推行义务教育阶段教师“县管校聘”。

3年前,我们地区有几个县进行了“县管校聘”的试点。从试点的效果来看,还是很理想的,这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实行竞聘上岗,更能有效调动老师的工作积极性,老师的编制不再属于学校,而是归到教育主管部门,为优秀的老师提供了发挥专业技术能力的平台,促进了教师间的合理流动,让教育能够得到均衡发展。

“县管校聘”也或多或少存在一些问题,年轻老师和老教师竞聘同一岗位,如何才能做到公正公平?校长的权力太大,如何来约束?竞聘上岗的过程中如何杜绝微腐败?

有很多地区的“县管校聘”工作经验值得借鉴,我们地区对于老教师制定了特殊政策,原则上离退休不足5年的老教师优先聘用。这个政策解决了老教师被淘汰的后顾之忧,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弘扬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县管校聘”工作是校长聘用中层领导,组建学校行政领导班子,学校行政领导聘任班主任,班主任聘任科任教师。这样就能尽量做到公平公正,老师即使和校长的关系好,如果教学业绩差,班主任老师也很难聘用这样的教师,校长也不会给班主任说好话,校长的权力自然受到约束,也杜绝了微腐败现象。

考核方案究竟是怎样的,才能杜绝这种情况呢?

学校的考核制度要不断完善,在制定政策的时候,一个老师的教学考核业绩分两大部分,一是考核个人教学业绩,二是考核班平教学业绩,它们之间的比例各占50%,老师的教学业绩考核相对来说是合理的。

如果班主任聘用了一个教学业绩差的老师,对于该班的平均分肯定要受到影响,这将影响其他任课老师的考核业绩。就算班主任老师没有意见,其他任课老师也不会同意,校长的权力再大,也很难摆平这件事。这就是用制度管人比用人管人的好处。在竞聘过程中的微腐败现象自然就不存在了。

开学即将实行“县管校聘”,老师,你准备好了吗?


Lance课堂


县管校聘在我县已经推行了几年了,个人感觉心理压力大了一点点。实行县管校聘,其根本目的是为了城乡教育均衡化发展。

原来我们每个人的“人事关系”都在工作的学校,许多老师一旦进入某学校工作,这一辈子的人事关系都在这个学校,从参加工作到退休都在同一所学校。

实行县管校聘以后,每个人的人事关系都在县“教育管理中心”,原则上来说,你属于县教育管理中心的人,工资由县教育管理中心造表,比如我填写难度考核表时,工作单位一栏是:某某县教育管理中心下派到某某学校。这样,县教育管理中心可以把我派到任何一个学校。

现在我县各个学校教师当然是相对稳定。原因很简单,一届没有教完,如果换老师的话,学生适应是比较困难的。一个班老师联手习惯了,换一个新面孔,配合起来不是很顺畅。

实行县管校聘以后,各个县城学校派往农村学校支教就比较容易。我们老师要评一级职称、高级职称,必须有在农村学校任教2年的经历,所以,县城的优质教师,也争先恐后到农村学校支教。

县管校聘不是为了让教师解聘。其实,我们每个教师的年度考核只要是合格,就不会被解聘,年度考核分德能勤绩四部分,只要我们师德合格,认真工作,成绩不要太差,不会被解聘,也不会被安排到“偏远”学校。

县管校聘是大趋势,我们每个老师要适应它,不必过于焦虑。

各位朋友,你们那里实行了县管校聘了吗?有什么不同的地方,请下方留言。谢谢!


平淡是真oymlq


大家先看一看2020年中央1号文件涉及到“县管校聘”的主要内容——“加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全面推行义务教育阶段教师‘县管校聘’,有计划安排县城学校教师到乡村支教。”

这一段内容可以分解为两层——第一层:所有的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都实行“县管校聘”;第二层:有计划安排县城学校教师到乡村支教。
【名词解释:县管校聘】公办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的校长和教师,全部实行县级政府的统一管理;特别是统一定期强制交流或轮岗到县域内的义务教育学校,从而将校长和教师从过去的“学校人”改变为县义务教育系统的“系统人”。

焦点——容易落聘的教师:

①教学水平比较低,教学效果很一般却非常自我,不愿意接受别人意见的;②不服从领导工作安排,经常和领导唱对台戏的;③没有和其他同事合作精神的;④工作方法简单粗暴,没有耐心的。

落实“县管招聘”的目的——促进城乡教育资源的重新配置与平衡;提升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与工作热情,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师流动与交流,互相提高。

很显然,“县管招聘”给予了校长极大的用人权利,这既有利于学校的管理,也存在一定的弊端。如何监督、约束校长的权利,可能会成为新的话题。

“县管校聘”对于每一个有事业单位编制的教师来说,更多的是约束和挑战,以及由此带来的压力,包括精神层面的和工作层面的。

但其实也是一个机遇,如果确实有能力的老师,则可能得到发挥专长的机会。这对于年轻教师的成长有很大的帮助,对提升整体性教学质量有助益。


感动时代


2020年中央1号文件涉及到“县管校聘”的主要内容——“加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全面推行义务教育阶段教师‘县管校聘’,有计划安排县城学校教师到乡村支教。县管校聘在很多地区已经进行了试运行,也经过了评估和总结,国家决定将“县管校聘”在公办学校义务教育阶段全面铺开,是有很强的积极意义的。

一、“县管校聘”是指什么?所谓“县管校聘”是指中小学教职工“以县为主”管理,按照“按需设岗、竞聘上岗、按岗聘用、合同管理”的原则,落实学校用人自主权,为教师合理交流轮岗提供制度保障,促进县域内师资均衡配置,大力推进教育公平。

编辑 搜图

二、县管校聘的积极意义。提高老师工作积极性,让老师有一定职业危机感,促进教师快速成长。会有计划安排县城教师到乡村任教,使得落后的乡村学校能够得到优质教师资源,提高乡村学校教学水平,使得城乡教育均衡发展。

三、“县管校聘”需要防范一些问题。因为“县管校聘”中,校长的权力更大了,因此要有相应的监督和制衡措施,防止出现一言谈,或者打击报复坚持原则的老师。同时也要防范老师们急功近利,为了达到提高学生成绩,所教课程布置太多作业,多占用学生时间,不能让学生均衡发展。为了竞聘,防止出现小圈子,小团体,不利于学校整体发展等。

四、容易落聘的几类教师。1、教学水平比较低,工作态度不端正工作方法简单粗暴,没有耐心的,教学效果很一般却非常自我,不愿意接受别人意见的,又不愿意去改变,不愿意学习提高的。2、没有合作精神,不服从领导工作安排,经常和领导唱对台戏的。3、教师职业道德低下的老师,唯利是图,私自为学生补课或着在培训机构兼课的老师。4、年纪偏大,身体较差,知识比较陈旧的老教师等。

五、如何妥善安置老教师?不同于前三类落聘的老师,老教师是由于年纪大了,精力差了,知识也会陈旧,但他们不是没责任心,是因为身体原因而不受学生喜欢,也难以取得较好业绩。但他们毕竟曾经为学校做出过巨大贡献,我们不能按一个标准来进行闹中竞聘,否则他们落聘的几率很大。因此要对这些老教师有所照顾,优先安排,或调整岗位,让他们能安心度过最后的职业生涯。如果不能把年纪大的教师安置好,对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是有打击的,因为每个人都会老,年轻时努力工作了,到老了还没保障,那么优秀年轻教师会离开教育岗,反而便会使优秀流失。


如果你在县管校聘中落聘了,你会怎么办呢?欢迎大家留言交流。




良心老师


2020年中央1号文件:全面推行义务教育阶段教师“县管校聘”。

看似简短的信息,却蕴含很多信息量……

“县管校聘”真的来了,你准备好了吗?


一、何为县管校聘?

“县管校聘”是公办义务教育学校的教师和校长,全部实行县级政府的统一管理,特别是统一定期强制交流或轮岗到县域内的义务教育学校,从而将教师和校长从过去的某学校的“学校人”改变为县义务教育系统的“系统人”。

二、哪些老师容易落聘呢?

【1】教学质量一般,但自以为是、刚愎自用的老师;

【2】教学质量很差的老师;

【3】 没有责任心且教学不认真的老师。

【4】爱推卸责任,没有担当的老师;



二、“县管校聘”的目的是什么?

【1】提高教师们的工作积极性,有利于教学质量地提高。

【2】平衡城乡教学资源,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

【3】促使城乡老师流动起来,互相交流,互相学习经验,促进教育健康发展!

三、“县管校聘”有哪些弊端?

【1】校长拥有绝对的“人事权”,比较容易滋生腐败,从而不利于教育公平。

【2】容易产生利益冲突,从而引发老师间的矛盾,不利于学校教育的发展。

【3】老师们来回变动学校,给老师的生活带来了较大的不便。

【4】落聘的老师,心里比较难过,容易走极端。

【5】乡村老师都想进城,无形中给乡村教育带来影响。

【6】城里的老师进入农村,能否静下心来执教,有待考证。

四、假如你落聘了,该怎么办?

老穆认为,一般情况下,只要你“年度考核”合格,教育局会不会直接把你“赶走”,有可能会被安排到其它学校教书,也有可能安排后勤工作,只要你心态积极,将来或有翻身机会。

朋友们,你们对此有何看法?欢迎大家在下方评论区留言!


老穆说语文


建意就近教学,县管校聘如果是有地方政府监督管理教育界且具有公平公正性。还是有利于我们教育的。当然为了控制我们教育内部的腐败怪象,建议给我们一线老师们监督管理权给他们投诉的权利。这样就会禁止我们教育中所有的不足,又可以禁止所有的强权强势现象。有助于我们各个环节都能够负起责任担当。对于教书育人的本质也能抓实抓好。更有利于我们对教育的责任心,工作中有问题随时改进随时完善。教学水平太差可以加强培训学习。重在我们教育界对老师们的管理监督与培训。把教学质量抓好抓实,把差优逆向考核评价管理做到更好才是真好。这样的县管校聘才更有效率。


吴振革


“县管校聘”,对于许多人来说这是一个全新的名词。“它是指全体公办义务教育学校教师和校长全部实行县级政府统一管理,特别是统一定期强制流动到县域内的义务教育学校,从而将教师和校长从过去的某学校的“学校人”改变为县义务教育系统的“系统人”。

“县管校聘”的实行打破了学校的事业编体制以及教师的铁饭碗,可以加强教师流动性,提高教师工作积极性。

“教书育人”指教师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以自身的道德行为和魅力,言传身教,引导学生寻找自己生命的意义。这不是一份简单的工作,如果还想要为人师表:学识渊博,道德高尚,知荣明耻,严于律己,以身作则。衣着得体,语言规范,举止文明,团结协作,廉洁奉公。这些都是硬件装备,重点是在人品学问方面做别人学习的榜样。如今的家长个个都想让自己的孩子成为精英,而精英教育,不是剥夺孩子的快乐,而是在高标准中塑造孩子的优秀习惯,在优秀和自律中,帮孩子们习得自我掌控的深层次精神快乐!

实事上,有些人从未真正上过讲台,但他总是在举手投足间潜移默化的诲人不倦,有些人从不曾离开讲台可惜却终其一生在“毁人不倦”!

看来我们所有的“人类灵魂工程师”们唯有白首穷经,修身养得才能应对大浪淘沙!



又见江云


中小学教师推行“县管校聘”有什么意义呢?

我们先来谈一谈“县管校聘”的积极意义和作用:

好处一:提高一线教师的危机感,倒逼教师竭力从教。

中小学教师队伍可以说是一个大家庭,一千多万人的队伍,良莠不齐是非常正常的现象。在教师队伍中,有的教师在一所学校当中起到“顶梁柱”的作用,无论在教学方面还是在做学校的其他工作方面都是勤勤恳恳,任劳任怨;而有的老师在一所学校基本上属于那种“打酱油”的存在,但这两种老师的待遇是相差无几的。那么有了“县管校聘”之后,那些“高枕无忧”的老师可能就慌了,这种老师有可能在教育教学方面变得更积极一些。

好处二:让山旮旯也有老师过去支教,力促教育均衡。

像我所在的山旮旯学校,每年都需要一定数量的代课老师加盟,那么实行“县管校聘”之后,城里那些优秀的老师有可能会被赶到我们学校来任教,这样对促进农村地区的教育均衡来说具有一定的好处。

好处三:让学校校长更有话语权,对学校管理有一定好处促进作用。

据我了解,如果在多年前,很多老师对当校长非常热衷,有些人耗尽“洪荒之力”才让自己当上了学校的某一种款式的领导。但最近几年,校长(特别是农村基层的校长)没有几个人想当,一方面是因为当校长没有了什么“油水”,另一方面学校的老师不一定会配合校长的工作,同时学校校长的责任也比较重。那么实行“县管校聘”之后,校长在一个学校中就有了更大的话语权,那么对于那些不听话的老师,校长可以给其套上“悬头紧箍”,

全面铺开“县管校聘”的初衷是好的,但一部“好经”如果让“歪嘴和尚”来念的话,估计很容易出现一些弊端。如果“县管校聘”在实施过程中出了纰漏,那么弊端肯定会存在的。

弊端一:教师生活被打乱,很难安心从教。

有些教师在“县管校聘”的落实中如果来到其他很远的学校,那么相关教师的生活肯定会被完全打乱:孩子原本在自己所在的学校或者在自己所在学校的附近就读,但这种教师如果因为“县管校聘”调到很远的学校去任教,就会造成种种不便。再加上县管校聘是有一定时间限制的,比如调到别的地方一年或者几年之后马上回来,而在这一段时间中,被调动的教师抱着“反正我要回去”的心态,这种老师会在新的学校安心从教吗?

弊端二:校长的权力太大,不利于教育生态的良性发展。

一线教师成为“县管校聘”中被“交流”的对象,那么校长会不会成为被“交流”的对象呢?如果校长一直呆在一个地方管理着一所学校,而权力又无限大的话,会不会让校长因为太过膨胀而犯错误呢?如果让那些德不配位的校长长期拿着“话筒”,那么会不会导致优秀的师资力量流失?这是一件不得不防的事情。

弊端三:老教师沦为弱势群体,有可能会成为“足球”。

县管校聘如果没有给出双重标准,比如对年龄大于55周岁的老教师给予一定的照顾,那么那些快要退休的老教师会不会成为“落聘”的对象?一旦大龄教师成为被踢来踢去的“足球”,鼓励教师“终身从教”就成了一句空话。

弊端四:会导致教师用极端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催熟”。

为了不“落聘”,老师们当然是发了狠地拼命教书。如果教师从多个方面注重学生的发展那当然是好事,但是如果教师为了提高传说中的教学质量而搞“题海战术”,用“题海”对学生进行“催熟”,如果只是按照学生的考试分数对教师的去留进行“一刀切”,这对教育生态的发展而言不一定是一件好事。

朋友们,你们觉得“县管校聘”如果全面铺开后,到底是利大还是弊大,请在评论区留下您的高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