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你觉得应该怎样去理解:其实人这一辈子,和你一起过的是你自己?

拔丁抽楔


谢谢!我觉得这句话的意思应该说的是,人到老了,孩子都不在身边,都有各自的工作各自的家庭,老了夫妻之间也要先走一个,最后还是自己和自己过。



九月


生老病死人之常情,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生养我们的父母会在我们前面去世,我们生养的孩子会在我们之后去世,一起陪伴终老的伴侣,也不是和我们同一个时间逝去。

所以,陪伴我们时间最多的,就是我们自己。

从出生到死亡,自始至终都我只有自己。



沐沐的心情乐坊


你觉得怎样去理解:其实人这-辈子,和你一起过的是你自己?

关于这个问题,还真的是不怎么好回答。因为各人的命运不一样,看问题的角度不同,答案就会迥异。

因为我的人生已经走过大半,所以就我的经历来谈上几句:

人们都喜欢说:夫妻之间"同甘共苦",其实,我们不仅仅如此。曾记得:多少次,我们一直都十指相扣,共同抗击外来伤害;曾记得:多少次生意面临绝境,我们"抱团取暖";曾记得:多少次面对各种诱惑,我们不离不弃……请问朋友,这几十年,多少个日日夜夜,夫妻俩形影不离实实在在的相伴,能说是和你一起走过的是自己吗?

其实,再从另一个角度,也就是精神层面来理解,这句话也许有一定的道理。

①每个人都是个体存在,都有自己的个性,也有与人相处的空间。

②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每个人都有离开的时候,即使是夫妻,终究也会一前一后离开这个世界,剩下的另一个,当然是自己跟自己过了。

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人这一辈子,和你一起过的还真是你自己。

最后祝大家都快乐幸福!

回答完毕,谢谢。





不锈钢3599038085281


我是真的非常喜欢你这个问题,我也是最近几年才有这样深刻而又清晰的体会。

其实你这一生,不管选择什么样的生活,什么样的另一半,什么样的城市,都是一样的,并没有太大的区别。

正是因为和你一起过的,终究是你自己,所以你的人生,过成什么样子,和与谁在一起并没有关系。如果有人一定要说有关系,那只是在逃避自己的责任罢了。

借这个楼想给你分享一个我的故事

我的前二十几年都是一个非常中规中矩,谨慎,胆怯,深情又固执的人。回过头去看,我甚至觉得那时候的自己与现实社会显得格格不入。

那时候的我觉得,女孩子这辈子就是为了找到一个相爱的人,然后相夫教子,幸福美满的过一辈子。

可能有人会跳出来说,肯定是没上过太多学,或者长相没有优势,所以才会目光这么短浅。而事实是,比上当然不足,上没有顶啊,但好歹比下肯定绰绰有余了。

可是我从小顶着各类的光环,我却做着一个一生只为一人的痴情梦。

后来,故事肯定就如预想的一样,我深爱了好多年的男朋友,瞒着我跟一个妹子相处了一年多。

我当时觉得,整个世界都塌了,我甚至可以说,我赖以生存的信仰全塌了。原来我以为的全世界,并不是我的。

我经历了将近两年的调整,开始从零过起真正属于我的人生。这期间,我开始去追逐我从小的梦想,我一个人出去旅游,一个人去机构学习花艺,去认识新的朋友,去感受新的文化和生活方式。

然后,我终于开始明白,只有我自己需要对我的人生负责。

在那之前,我想不明白,相爱了那么久的男朋友为什么会离开了,甚至关于从小到大我从父母那里得来的一些不理解我也想不明白,我想不明白为什么我喜欢的最后都离我而去。我没有埋怨,但是我失望,甚至是绝望,觉得自己一无是处,觉得自己对这个世界来说很多余。

可是当我看透了这一切,我发现,我只是想偷懒,想逃避责任。过得不好,都只是自己的责任。

所以后来这几年,我努力的让自己更加优秀,特别是让自己过得幸福。所以以后,不管跟谁在一起,不管会遇到什么,我也都会让自己过得幸福。

相爱,应该是两个完整的人遇到一起,而不是谁应该去拯救谁的人生。朋友亦是如此,所有的相处之道,都该是如此。

所以,如今的生活,我觉得很开心。以我和我的小汐来收个尾。

ps:上面其实没说,那几年还经历了很多很奇葩的事情,仅仅一次失恋可能还没法让我彻底改变。希望大家都能过得幸福,又满足。


喵小鱼和小汐


很喜欢这个问题,有种感同身受的疑惑。

其实人生就像一场单程旅行,于世事于别人我们终究是匆匆过客,于浩渺的宇宙空间,于苍茫的时间荒野,我们是如此微不足道,如一粒尘埃般渺小。

“人行天地间,忽如远行客”。过程未知,结局已定,不过是尘埃落定,永离凡尘。

正如百年孤独所写,复杂的故事,众多的人物,离奇的情节,作者马尔克斯通过描写马孔多小镇的产生、兴盛到衰落、消亡,表现了拉丁美洲令人惊奇的疯狂历史。

布恩迪亚家族百年七代的兴衰和爱恨在马尔克斯的笔下展现的淋沥尽致。他的描写从不单一,既粗旷又细腻。十多年战争的残酷与血腥,他仅用寥寥数笔就勾勒出来;爱恋中情欲的细腻之处他描写的如慕如述。

小镇马孔多只是作者虚构出来的,哪怕你明知道这一切都是假的,可还是轻易地被作者带到不可思议的奇迹与最纯粹的现实交错的生活中。

精神失常的何塞.阿尔卡蒂奥.布恩迪亚被家人绑在树上,几十年后才在那棵树死去;能够预见事物的奥莉亚诺一生遭遇过14才暗杀,73次埋伏,一次枪决,均幸免于难;阿尔卡蒂奥疯狂爱上了自己的生母……书中中中离奇的事都能牵引着读者的心。

人终究是孤独的,每个人的人生都有别人参与,却都要自己完成。现在已经学会面对和接受孤独,即使伤疤没磨练的足够硬实,也不再依赖别人给的铠甲。

贾平凹说,《生命是孤独的旅程》,生命是孤独的旅程,孤独是生命的答案。字里行间,遍陈生命中的孤独、苦痛与真实。

一如书籍简介里说的——读完贾平凹先生的这本书,你会恍然如悟:只有历经孤独的人,才能活出人生的真正滋味。

懂得什么是真正的孤独,你也就不惧怕孤独。孤独是一个人走向成熟丰盛的必由之路。

孤独之人内心专注丰富。所谓“离群索居者,不是神明,便是野兽。”内心真正强大的人才有成为神明,成为野兽的资本。所以,真正的孤独是内心既丰富而又强大的。

孤独之人内心安宁平静。门前冷落,恰好。大隐于世,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所谓“曲高和寡”,正因为你具有这样一颗平静之心,你才会成为一个真正的孤独者。

最后以一直以来都很喜欢的一句话结尾:好多人都说自己孤独,

说自己孤独的人其实并不孤独,

真正的孤独者从不言孤独,

他们享受孤独、砥砺前行,

你愿意作生命的孤独旅人吗?





竹林女孩Icey


人生如戏,,戏如人生。

人活一世,一切顺其自然。

人的命天注定,贫穷,富贵。生老病死都要听天有命。

在我知天命的年纪让我体会到了,和你一起过的就是你自己。

在花一样的年纪接受了一个人的爱,自己却不知道爱是什么,爱他什么。这其中分分合合,恩恩怨怨,一直维持了六年。在不被别人看好的情况下和他结了婚。一个人承受怀孕的痛苦。孩子两个月时他才看到孩子,一个人带孩子的苦楚只有自己知道。一直到有了老二,想着是让他能对家有多点时间责任。好好的把这个家维持下去却没想到,一切困难还是一个人承受,大的上学教育辅导,老二吃喝拉撒睡,有病都是一个人照看。

一晃二十几年过去了,我付出的是就是一场空,孩子还是我一个人照看。他却过他没有人性的日子。现在想想我这是和自己过了大半生。余生还是和自己过。


唯爱生活lanjie1121


这问题怱然想起上学前、一夏天傍晚、我村來了一位先生、为我们周围十几个村民看病?中医五十多岁、他两手抱我头、随说话随摸头、摸到耳后下巴一处有咯嗒、对周围的人说、这孩子长不大?当时我六七岁、也就活到十二三?人们也没有说什么?因为老先生头一天到、,四十多岁时大病一场、梧出此事、当时老婆照顾我、又给孩子做饭忙家务,忙不过來.?几年前也是病因起此事、钱多`钱少是人家地?只有命是自家地?自己照看自己、就现实?


用户105732851360


我反倒不这么理解。一个人怎么可能完全不受外界的影响生活呢?你的父母,你的孩子,你的老公,你的妻子,你的朋友,你家庭成员的任何人都时刻影响你的日常安排。

你怎么会全心做自己,你无法完全按照自己喜好去生活。因为,不论你多么想安静的读书,运动,学习,写作,喝茶,听音乐,旅游,都不可能完全实现。因为你要给大家做饭,刷碗,你要打扫家里,整理衣柜,你要买菜,你要陪伴孩子,与孩子沟通,你要给老人买药,你要去医院陪老人,你个人的喜好,也许只有夜深人静,身心疲惫的时候,一切家务做完了,你才想起,自己的英语课没听,自己的文章没写,自己的书没读,自己的运动没坚持,自己的化妆品没网购。

所以,做自己,或按照自己的心意去生活,太理想了,很难实现。


威海静水深流2020


谢题主抛出这个问题。

“人这一辈子…” 老实说这不是可以随便回答好的问题,没有相当的人生经验和阅历说不透那些普世的道理。

我当然也没有资历来说透,不过,看到这个命题,我一下子就想起一本了不起的书—余华的《活着》。

“少年去游荡,中年想掘藏,老年做和尚”

文末福贵买下了一头正要被宰杀的老牛,并取名“福贵”…当他在暮年经历人可能遭遇的所有苦痛之后说不清是孤独的还是慰籍的找到了陪伴他的“自己”…

每个人的一生一定是各不相同,也许你现在有名有利,也许还一无所有,然而所有的好走与不好走的时间的路都是要自己一步步走过,个中每一步的喜怒哀乐也都是要自己去体会,别人能做的也只是在某一个阶段陪伴分享或者遭受你的影响。

从这个意向上来说人这一辈子真正一起过的还是自己。

我们需要的可能都不是说教,对人生不同阶段的感受自己应该是最明了的。有时间看看好书看看书中的一生,或许会让眼光更明亮一点,对这个问题的答案也有自己更深的理解。





肖小算呀


你有时觉得自己不爱自己的生活吗?就像,内心深处,有什么东西不见了?

那是因为我们过着别人的生活。我们让其他人影响决定我们的选择,我们试图达到他们的期望。

社会压力在欺骗我们,我们都会不知不觉地成为猎物。在我们意识到我们失去了对生活的控制之前,我们会嫉妒别人的生活方式。我们只能看到别人,而我们自己永远不够好。

为了重新获得对你想要的生活的激情,你必须为自己而活,知道自己想要什么。

取悦他人就像追逐移动的目标。人们会对你抱有多重希望。社会压力让别人的期望会不断变化。

我们试图取悦所有人,结果却没有取悦任何人,包括我们自己。为別人生活是一种幻觉。这就是为什么大多数人不能过他们想要的生活。他们感到沮丧和失望。

不期待别人,过好自己的生活是阻止别人指手画脚的第一步。生活是双向的,当你意识到没有人欠你任何东西时,你也不再期待别人欠你任何东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