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对于农村相亲,一伙小年轻去看一家姑娘,什么感觉?

窗听风雨


那有小伙去女家看姑娘的,初次见面都在外面看好有把握后,再到女家见父母娘家人!


次云发


进入30岁,没对象的我已经成为 家里的焦点,七大姑八大姨的都在帮我张罗对象,人到中年,自己也开始考虑成家,以前对相亲很反感,觉得混到相亲的地步很没用,现在感觉要认识个女生都特别难,相亲是个不错的选择,大家目的明确,短时间就可以把结婚提上日程。那效率还是杠杠滴。

这两年,多多少少的各种相亲不下两位数,有同学介绍的,有同事安排的,有家人安排的。总之,不是在相亲的路上就是已经在相亲交往中。

以前看电视,总觉得相亲应该就是电视里那样,两个陌生人,在家人安排或者逼迫下,在咖啡厅里,喝着饮料,傻傻的看着然后傻傻的笑着,不知道说什么,就是看着笑着,再或者就是父母做旁边一直问男生各种问题,学历房子车子存款等等,各种硬件的考核,这就是我印象里面的相亲.

相亲究竟是一种什么感觉?

我第一次所谓的相亲,是同学介绍她同事,几个人一直喝喝茶,然后聊聊天,之后互相留下联系方式,第一次见面彼此印象还可以,就是平常说话聊天,没什么太大的特别,也没有所谓的一见钟情的感觉,就是认识个朋友一样,一切都那么自然普通。后面也经常联系聊天,刚开始总感觉有聊不完的话题,从大学生活聊起然后到吃的、玩的,聊几天之后就慢慢的没什么话题了,之后就是想约出来吃饭,就是各种要看书考试等等的理由拒绝,既然对我没什么特别感觉,那就做个普通朋友,之后也就偶尔聊天下。

第二次相亲,是家里先给个电话联系,加了微信之后,也聊了几天,过年的时候约出来见个面,这个女生感觉还可以,后面就在街上见面走走聊聊天,总体感觉还可以,不过还是少了些感觉,没有那种特别想追求的感觉。回家之后家里就各种问情况,然后还提议直接上门去女生家里,毕竟是家里介绍的相亲,事先家人都见面了解过,所以才第一次见面就要我去女方家里拜访下,没问题就定下来,这相亲的效率也未免太高了吧。作为当事人的我们,都是提出先接触一段时间看看,婚姻是大事不能太草率。

之后的半年里,大部分时间的联系也都是视频聊天,毕竟工作不在一起,算异地恋,聊着聊着慢慢的也就淡了,后面联系少了,在半年之后联系,已经被告知她要结婚了,年龄大了,相亲大家的目的很明确,没那么多时间经历耗着,我能做的也就是祝福她了。

后面相亲的经历都差不多,就是约出来见面吃饭,然后留下联系方式,很多基本接触几次就没下文,毕竟大家都忙,彼此没什么感觉就不要浪费时间,继续下一个的寻找,相亲最大感觉就是彼此都是对方的备胎。

相亲不是谈恋爱,更多大家就是为了结婚去的,对于车子房子存款这些硬件都比较看重,而且见面更多也都是直奔主题,问家庭情况、工作收入等等,都很现实,我这月薪3000,没车没房的,各种被人嫌弃,相亲自然是不受待见,年龄大了也更不好寻找。

相亲久了,有种累觉不爱了,只能怪自己硬件太差,没车没房,大部分被剩下的男生基本也都是太穷吧。



小范开讲


啥感觉没有。再说哪有一群小伙相一姑娘的。我中专毕业,刚二十岁,家里就逼着相亲。那时相亲相多了,有时一天相两个,反正隔三差五便相亲,说实话刚相时害羞,时间长了麻木了,有人介绍就去,那时一听去相亲,就反感,但不得不去,父母说如果人家给你介绍对象,你不去,以后没人介绍喽。有很多见过一面互相聊几句认识下,然后由媒人私下问双方行不行。双方说行就处,不行就散。有很多只见一面就不成的,连容貌就记不清。最可乐的是有一个谈了两个多月,除去相亲见一面,后来私下在媒人家见过一面,大部分是电话谈(两家离的远),后来也没成,模样都没记清。巧的是谈了两个月的那个多年后居然还成了同事,当时刚在一起工作时还沒认出,后来混熟一起聊天才知当年我俩还处过对象。我26岁结婚,媳妇也是相亲认识的。26岁前一直相亲,说实话几年间相了有几十个,很多人见面都不认识。当然也有处过的,短的几天,几个月,时间长的有小一年。有一个处了小一年,当时都互相见了家长,定了亲。但后来由于某些原因分手。当年定亲的女孩,我俩相处时,没看出女孩多漂亮,农村姑娘也不打扮,瘦瘦的穿着朴素,有点土但很清纯(那时她二十岁,我二十三岁)。两山到不一起两人总到一起时。十几年后有一次陪媳妇去我们这最大商场买化妆品(十几年前我们这还是一个小镇,现变成开发区了,有点小城市感觉)在商场一化妆品美容店里,一店长穿着时髦,打扮亮丽,十分有气质的少妇向媳妇介绍化妆品,我当时也没在意,但那少妇时不时总看我,我也看她两眼,有点似曾相实感觉,但又想不起在哪见过,后来媳姐去旁边一化妆品店里。那美少妇招呼我名,问我还认识她吗?我仔细看看,似曾相实,好像前女友,但那气质,打扮,一种贵妇人样,真不敢想像是当年那个土土的农村黄毛丫头。后来她大方说我是谁,才敢相认,但很尴尬,都不知说啥好,简单聊了几句。后来媳妇招呼才反应过来,不然都不知咋走好。女人第六感绝对强,当时媳妇就问我你和那店主认识吗?我只有编瞎话说好像是同学的妹妹啥。媳妇不信,说那女的老看我,眼神都不对,我一口咬定就是同学妹妹。反正媳妇也没见过我前对象。我发现一个问题。许多女孩在二十左右岁,貌不惊人,也不会打扮,就是土的掉渣的黄毛丫头,但结婚后到了中年总有让人惊艳感觉。对于农村相亲来说,一般两家经济情况,家庭人员啥,两人基本情况互相会通过媒人都了解一些,当觉得合适才会相,这时相亲,就是两人互看眼缘,还有就是互相磨合性格。这样相亲成的不会有家人反对,两人谈的也大多是奔结婚去的,有什么不同意见也会有媒人当中调解,调节不了,两人也会和平分手,相亲认识的大多婚后感情会牢固。反观那些两人上学或工作谈的自由恋爱,女孩没有主观性,很多问题认识不清,认为喜欢就行,有当时不喜欢的也架不住男孩死皮赖脸的追,很多女孩就是喜欢男孩追,心里虚荣,很多男孩就是看着漂亮我喜欢就行,有的男孩居心不良就是去冲占便宜去的,追女孩时各种殷勤献媚,追到手会原形毕露。自由恋爱两人互相不了解互相家庭情况,对各自性格缺陷也不了解,当谈婚论嫁时,有的会遭到家庭阻力,婚后也会出现各种问题,感情根本不牢固。爱情往往会被现实击破。所以建议女孩尽量不要过早恋爱,不要自作主,有男孩追就行,尽量争求父母意见。还有许多大学生谈恋爱,有几个成的,最后受伤的永远是女生。


HIHI79531395


对于农村相亲,这次尴尬,去多了就麻木了,毕竟第一次就相亲成功的不多见。我发小初二没上完就辍学了,我高中的时候他就开始频繁的相亲。据说是第一次相亲是他二姨带着到女方家,那天他穿的哥哥的西服,拿着准备好的瓜子,糖一类的东西一大包。女方家有准备,沏上茶,桌子上瓜果都有,还找了邻居哪个年纪相仿的小伙子,作陪。女孩也找来两个姐妹。还有邻居家,亲戚家人,围了一屋子,长辈双方说话,二姨介绍小伙子人怎么怎么好,他父母多么实诚能干,女方也说些客套话,说自己家情况。发小说那时候见面太多,真的麻木了,不是人家不同意就是自己觉得不满意。还说出一句意味深长的话:你见到对方的时候,就大概知道了,你在媒人眼里是什么货色。几年前的事了。以前还好,见个面也就买些瓜子糖。没几个钱。现在都是加微信,要红包,家里要买车,县城要有房,彩礼按斤来算。





榛名


大家好我是金豆妈妈,这种感觉我们七十年代最有体会,每次见面就是很尴尬的场面,大概了解对方都是介绍人在中间都是说对方的优点,下来交往多数都是很紧张又怕笑,时间长了才放松自然,还是现在的年轻人好呀!不管是介绍还是自己耍的对象,可以先从微信电话各种方式无拘束的聊天很快就了解对方


小金豆生活记录


相亲很正常啊,虽然说恋爱自由。

我和我老婆就是相亲的

相亲的双方都靠谱,因为都是熟人介绍肯定是介绍差不多的,介绍不行的说不过去,都是相亲邻里的。

如果恋爱没有合适的,就找人相亲吧。我觉得挺靠谱的。

如果有合适的赶紧去相亲现在男女比例失调太严重了。

我和我老婆过的也挺幸福的,我们也是相亲的。



0910咸阳小伙


黑龙江卫视文艺频道有一档栏目袁哲主持的叫《乡亲乡爱》就是一群小伙看一家姑娘。

十年前毕竟男多女少一直是农村存在的问题,许多男人都找不到女朋友,所以有女儿的家庭就会有很多人家去提亲。

如今要不是因为这家姑娘很漂亮、家教好、贤良淑德,不会有一伙小年轻的去一家相亲的。

在农村,娶媳妇的彩礼连年上涨,适合结婚的女孩越来越少,不少父母为儿子的终身大事头疼操心。春节期间,从城市打工返乡的女孩们在家等着相亲的男孩上门,这些女孩像面试官一样挑剔,对家庭条件较好,长相不错,有稳定工作的男孩会多聊一会儿,留个电话加个微信。

我感觉一伙小年轻去看一家姑娘是一种很尴尬的体验吧!而且我也感觉在农村更加容易受到七大姑八大姨的相亲催促,女孩到了年龄非常容易被催婚,因为家人们觉得一个女孩独自在外是不安全的,一定要找一个人保护女孩子。拉郎配的给你找个男朋友!


昊爸与大豆的故事


感觉农村更缺姑娘,这种情况是越穷的地方越缺。并不是穷的地方真的姑娘就少而是人口流向问题导致的。简单分析一下。

一:城市挤压

男女比例失调是避不开的话题,男女女性择偶标准也是择优录取的。一线城市男生对伴侣的空间更大,次之是二线城市,然后三线四线再积压到农村。同样女生择偶属于逆向的,能嫁一线不嫁二线,能嫁三四线不嫁农村。所以农村姑娘更少导致很多男孩相一个女孩。

二:人才挤压

男生学历更高博硕择偶面更大,其次一本,再次之二本,大专,高中层层向下。女生择偶也是逆向的学历低的女孩更渴望比自己学历高的,高中,大专,二本一本博硕。最后剩下的是农村穷地方学历低的男生。

三:年龄挤压

如果说家庭,学历,情商和相貌差不多的情况下,年长一点的男生阅历更丰富,财产积累更多,主要是男性择偶标准更偏向年轻化。同龄女性相比男性更成熟,也会选择比自己大点的男生。人家说:男性比较专一,一辈子都喜欢十八岁的!我觉得是错误的,因为我一直喜欢二十四五的。最经典的老夫少妻除了吴奇隆还有杨振宁翁帆。

四:资本挤压

上面的所有挤压终其根本就是资本挤压,无论你长的再丑,再没见识没学历,哪怕是个傻子也会有美女环绕。同样进一步积压农村,因为有钱的农村人都在城里买房子变成城市人了,女孩子也都找有钱人了。所以农村才会有那么少的姑娘。光棍基本都集结在农村,越是偏远地区越是穷地区

感受就是需要好好挣钱提升自己才是正道。即使你去回家了就能跟你过?有钱人的游戏是美女排队等你挑。没本事就只能等择优录取。就像俄罗斯男性沾48%,女性占54%女生没点才艺和姿色一样要当女光棍。


上海注册公司王传刚


对于农村相亲,一伙小年轻去看一家姑娘,什么感觉?

不知道从何时起,农村相亲已经进入白热化阶段。男多女少的社会,自然而然,男性只能多个争取一个,这就出现了一伙年轻男性相亲一家姑娘的现象。

如果是我成为其中一个男性,我的感觉会是:

哇偶!这么抢手?我得好好表现表现。不知道这女孩长啥样子呢?会不会非常优秀啊。不行,我这也没什么长处啊,怎么办呢?我得瞅瞅跟我来的人都是咋样的…额,额,天哪,那家伙一个月前房子拆迁了…另外一个,我去,怎么单手开法拉利的也要相亲吗?真可恶…有没搞错,那不是村长的小儿子……

开玩笑的啦,反正,如果真的是一群小年轻去看一家姑娘,那么一定会跟他们对比对比,自己有没有优势。再者,会有些担心,担心最后姑娘选择的不是自己。不过,这也像中奖一样,不会百分百的!


客家小伙农村行


对于已经结婚之后的过来人来说,那种感觉已经慢慢在淡去。

曾几何时,6/70年代基本都是在遵寻父母之命 媒妁之言,这个模式,结婚后才知道对方的样子、性格是正常的事情。

2000年左右的时候吧,那时候的相亲模式也简单,一对一,既没有现在的高彩礼,没有什么高要求,什么父母双亡,票子车子之类的,更没有骗吃骗喝骗婚的,至少是大环境没有。

时至今日,相亲模式已经变质变味,丑态百出,纯真无邪的笑容已经成为过去式,在农村地区至少9成以上吧,这可以说,为什么现在相亲难的一个大原因吧。

最后,才来说下感觉吧,个人观点,感觉真的很重要,对眼了,分分钟成为缘分,不对眼,说啥也瞎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