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5 山东有次乡试的前五名中,有四个少见的姓氏,被称作“五花榜”

清顺治五年,山东举行戊子科乡试,来自各府州县的秀才们汇聚济南,以争夺为数不多的举人名额。经过一番激烈的比试,该科举人放榜,来自青州府新城县的伊辟摘得解元桂冠。

伊姓在桓台(新城)、新泰一带分布较多,但整体而言,是一个不太常见的姓氏。因此,一位伊姓人的名字排在举人榜单的首位,令观者感到有些惊奇。不仅解元如此,人们顺着榜单往下读发现,在前五名当中,有四个人的姓氏都比较少见,有种“眼花缭乱”、“五花八门”的感觉,于是有人将这一榜称作“五花榜”,一传十,十传百,就成为山东科举史上有名且有趣的“五花榜”。

山东有次乡试的前五名中,有四个少见的姓氏,被称作“五花榜”

在前五名当中,除了刚才介绍的伊辟之外,还有赵焘(第二名,胶州人)、连应郑(第三名,乐安人)、綦汝丹(第四名,高密人)和戚延锡(第五名,黄县人)。其中,除了第二名的赵焘属于常见姓氏之外,其他的连、綦、戚都不算是大姓。

清代的王士禛就曾在《古夫于亭杂录》中提到这一趣闻:顺治戊子山东乡试,解元伊辟,吾县人;三名连应郑,乐安人;四名綦汝舟,高密人;五名戚延锡,黄县人。皆稀姓,时谓之“五花榜”。

山东有次乡试的前五名中,有四个少见的姓氏,被称作“五花榜”

这个榜单的姓氏组合为何会让当时的人感到稀奇?对比一下之前,就大概能够理解。清顺治二年的山东乡试,前五名分别姓于、孙、杨、赵、杭,虽然杭姓也不多见,但前四名却中规中矩。而再往前,崇祯末年的乡试,前五名分别姓王、宋、纪、尹、丛,丛姓也算是有特色的姓氏,不过在明代,文登丛姓已经考取不少功名,可能人们已经见怪不怪了。下面就简单介绍一下“五花榜”中的这几个特殊姓氏。

山东有次乡试的前五名中,有四个少见的姓氏,被称作“五花榜”

连这个姓氏,在山东境内,除了在乐安州(惠民)有分布之外,再就是以胶东半岛东部的荣成连氏较为有名。根据史料记载,荣成连姓始祖为明代靖海卫军户,从南方迁徙至胶东。

綦姓,在山东境内,以东营的利津、广饶等地相对多见,胶莱河两岸的莱州、平度、高密等地亦有集中分布。高密綦姓,相传与元代乐安的綦公直家族有关。

戚这个姓氏,在山东境内,就以胶东半岛较为集中,分布地有威海、蓬莱、黄县(龙口)等,代表人物就是明代登州(蓬莱)的戚继光。

山东有次乡试的前五名中,有四个少见的姓氏,被称作“五花榜”

根据黄县戚姓族谱的说法,蓬莱、黄县两地的戚姓同源,都是明代从定远县迁至登州的戚姓军户后人,不过民间亦有不同说法。戚延锡就是来自黄县的戚姓。

值得一提的是,“五花榜”的前五名,除了綦汝丹之外,后来都考中了进士。不过,率先高中的不是解元伊辟,而是姓氏比较普通的赵焘,他在第二年(顺治六年)就考中;而伊辟是在顺治十二年考中,连应郑是在顺治十五年考中,戚延锡在顺治十八年才过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