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有亲戚自豪地说,自家两个女儿都考了一本,在他们村中只有他们一家,对此你怎么看?

历史漫谈君


别说两个一本,就普通本科在我们那已经是很不容易了,这么多年来就从13年开始我们这大学生才开始多起来,早知道我们村不管红事白事,礼金只要五块,但只要大学生升学宴,得五十,你想想,我姐考大学那年,村里顺风顺水,一年一次性出了五个大学生,一个一本,一个985.211(我姐),其他普通本科,连续大贺三天。后来还有一个念兰交大的,后保送北京交通大学。

要知道,在一穷二白的农村,大学真的是年轻人唯一的出路了。


不一样的大学体验


由衷地为他们感到高兴,父母不容易,农村里能供出两个大学生而且都是一本,说明父母教育得当,孩子懂事。毕竟和城市孩子比起来,他们的物质条件和教育环境都有很大差距,他们真的是靠自己一点一滴努力得来的回报。父母也是拼着全力供他们读书。

记得我们小时候,家里贫穷,兄弟姐妹多,全部读书是很奢侈的事情,但是父母依然坚持让我们读,无论男孩女孩,只要你读得进。所以在条件有限的情况下,成绩成为了我们是否能继续读书的唯一判断标准。

偏偏我们三姐妹成绩都不错,最终大姐为了帮家里减轻负担,初中毕业后主动辍学打工,一直到现在父母都深感遗憾。而到弟弟妹妹读书时,家里条件好一些了,妹妹又读不进,不愿意继续上学,父母恨不得拿鞭子抽,却依然不起作用。

所以说,在农村有能力又开明的父母,同时孩子还懂事成绩好,那真是值得骄傲的事情。两人同时考上名牌大学,更是光宗耀祖,扬眉吐气的喜事,必须得见人就说呀,因为太不容易了!


卢文冲家族


我们家是村里为数不多的一家考出2个大学生的家庭,不仅父母自豪,村里多数人在提到时也都是竖大拇指的。所以,我觉着你亲戚这种自豪没有问题,不是显摆,值得大学尊重和学习。

一、农村家庭愿意培养两个大学生,是值得尊重的!

在农村,尤其是以前,家里的孩子多,上学多数都是看天份,如果学习好,家里可能就会供读,如果学习不好,也就顺其自然了,有的家庭因为比较困难,你学习好也不一定让你上学,尤其是女孩。

在一段时间内,农村供孩子上大学是被人家看不起的!为什么呢?因为你家庭贫困,大家家庭都差不多,人家的孩子不上学了,能升学费,出去打工了,能赚工资,而你家的孩子,不仅不赚钱还要花钱,低翻上就比别人家穷了不少,在农村,穷了会被人看不起,穷了会被人欺负的,穷了会听到很多风凉话。

所以,能够坚定的让孩子,尤其是两个孩子读大学的家长,不仅有眼光,还要耐得住贫穷和别人的“劝告”,这是非常有想法的家庭。

二、农村家庭能够培养两个大学生,是值得学习的!

在农村,大学生确实容易“成窝出”,一般来说,老大学习好,能够带动老二学习,老二以老大为榜样,一般也能学好,甚至还能学得更好。

在农村,资源欠缺,孩子没法学特长,没钱上辅导班,教育师资和家庭环境都是很不利的,在这种情况下,能培养出两个考一本的孩子,尤其是女孩子,这个家庭不简单,值得大家学习。

三、教育投资是家庭最值得的投资!

教育投资,关系到孩子的能力和素养,关系到孩子的未来,是要从长远角度来思考这个问题的,它能够给孩子带来不一样的人生,不要让孩子重复老一辈的生活。有人常常用结果来评价教育过程,认为孩子以后没有好的工作,就是失败的。其实,作为父母,不能只想结果,更要重视过程,更重要的是过程,即便以后没有找到所谓的好工作,她的人生也会是不一样的,况且能改变命运的可能性还是很大的。

所以,愿意投资家庭教育的家庭,尤其是农村家庭,尤其是农村家庭对女孩的投资,不仅是有眼界的,更是无私和伟大的!


我是“赢在高三”,专注教育,用心解答教育问题,如果对你有帮助,欢迎关注!

赢在高三


农村里,一家出一个一本大学生都是很不容易的事,何况自家两个女儿都考上了一本,肯定是一件值得高兴和自豪的事情。


我家也是农村的,姐姐考上了二本,我考上了一本,今年又考上了研究生。每次寒暑假回家,亲戚朋友们总会说,我家风水好,老祖宗为什么单单只照顾我们一家人,七大姑八大姨,整个家族加起来三四百多家人,就你家除了大学生,还是两个。爸爸每次听到别人这么说,总是乐呵呵的,略微有点尴尬地笑笑。

爸爸偶尔也会语气平静地跟我说,你们小时候靠父母给你们挣面子,父母老了就得靠你们给我们挣面子了,我们家出了两个大学生,虽说几年下来花销有点大,我们比较辛苦,但是这是求之不得的好事啊,全村有多少人家能培养出大学生?你们考上了大学,我走在路上,腰杆子都硬得多。


萧新域


上学无用论都是嘴上说说,你敢说你不羡慕学历高的,反正我是羡慕,虽然我挣钱也不少,但是就是羡慕嫉妒,我也上了可惜是不入流的大学,我老家村里有几个学习超级好的,其中一个直接保送国外留学了,待客的时候村里都去巴结去了,出去的时候村里都把那姑娘的学业拿出去吹吹,觉得自己村里出人才,自己也很有面子,我初中同桌研究生毕业直接去澳大利亚工作加进修,总之一句话你自己感觉自己挣钱挺多的,其实人家说出来自己的年薪的话你可能只是人家的零头,只是人家不想吹罢了


丢失的戒指4


说说我小姑的故事,一个女儿一个儿子,年龄差着十岁吧。

我没记错的话,我小姑今年应该是六十岁了,家在威海一个小小的村子。我老爸是因为机遇,上了几年学,后来机缘巧合的成为石油工人。我一出生就是城市户口,我出生的时候,我妈才有56天产假。(强烈批评六七十年代所谓的男女平等,女人当男人用,这就是简单粗暴的平等了。)我是12月的生日,56天也就是春节后,北方的初春。我妈没办法带着我去上班,放在仓库,没有炉子暖气什么的。我爸看这样不是办法就把我小姑从老家写信叫来了,这样我小姑18岁的时候带了我一年,所以我们之间的感情一直很好。我小姑也是因为各种原因没能留在城市,而是回去农村,所以我妈都觉得有点对不住,毕竟是最难的时候她帮了一把。

小姑回去以后自然的结婚生子,干的活,就是农活,5-10亩地,绣绣花,养猪,打工等等。我表妹比我小三岁,从小就很聪明,我小姑和姑父也就是一般小学文化,硬是把表妹培养成大学生。那些年真的很难,比表妹小十岁的表弟学习也很好。我表妹也很争气,连读了研究生。我和我爸都是或多或少的帮帮小姑一家,眼看表妹就要研究生毕业,生活有盼头的时候。老天不公平,表妹病逝,而且很快。我都觉得天塌了。

表弟也很争气,一本大学,我去送的,毕业以后考了两次研究生,考取了,又去北京上了两年研究生。研究生毕业后工作也不错,五一放假还带女朋友回家了。我们还一起吃了饭。

一个偏僻的农村,一对文化程度不高的农村夫妇,仅靠微薄的收入,培养了一对研究生儿女,这在当地都是绝无仅有的。这些不该自豪吗?我一直认为,一个人的成功,并不单单是自己的成功,如果能够养育出出类拔萃的孩子才是真正的成功。这样不自豪还有什么值得自豪的事情,只是表妹不在了,她若在,这就是完美人生,幸福一家。


老刘不油腻


在农村一个家庭或一个家族能有大学生还是很值得骄傲的,祝福这个家庭出了二只金凤凰。

我的父亲50年代的中专生(1937年,副县级,现身体棒棒哒),兄弟姐妹5人父亲最小集全家之力供出一个中专生是全家人全村人骄傲。父亲当年县农委工会主席给我们村农资、化肥、农机、煤炭、煤油帮助不少。父亲的同学初中毕业后来都上升到县农行行长,市农行副行长。常听父亲讲他的一位同学当年被参选国家原子弹工程,当年国家动员他同学谈话不能告诉任何人如果项目实验不成功永远消失不能通知家人,他同学是独生子就一个老母亲在家,他同学很孝顺结果没去,后来感到很后悔如果去了也会成为功臣。2010年父亲的同学聚会在北京,军界的几位同学介绍了我们的原子弹可比当年的原子弹威力强大多了。

我大伯父家的二位哥哥70年代的高中中专一位教育系统退休(高教)另一位市水利局(正县级)都是1977年恢复高考后考上高中中专(都以下学6年)

我兄弟姐妹三人(初中毕业)学习都不太好也都不爱学习也不明白学习的重要性,都不太成材但受父亲的教育人品影响,也各自通过自己努力在单位都有点小成绩,我们兄弟姐妹三人都是80年代初农转非父亲给安排就业。

可喜的是2015年我儿子与弟弟家的孩子都双双考入211重点本科大学,中国药科大学(药学),中国石油大学,我的儿子当年山东全省位次7500名646分(985山东大学644分)姐姐家的孩子也是一本毕业2010年考入本市公务员。

2019年4月我的儿子与弟弟家的孩子又同时都考入中国药科大学研究生(药物代谢动力学,第一志愿),弟弟孩子上海大学研究生(第一志愿)。

我哪位正县级的哥哥家孩子也硕士毕业分到国家水利部工作多年了。

我一个堂哥也是1979年的中专生市财政局退休,孩子研究生毕业考到教育系统工作。

另一个堂哥家儿子军校研究生毕业空军正团级,北京工作安家多年了。

一个小家族(总人口不足100人)出了5个硕士,9个本科生,4个中专生(70年代)2个中专生(50年代)我们村1980年时4500多人,2017年时听自己的同学村长说5600多人了通过发选票获知,有二大家族都过千人。我们村前前后后走出去1000多人,北京三人空军司令部一人,水利部一人,最高检一人。

我二位舅舅从未上过学,5位老表也多只是上过小学农民工,但他们的孩子个个也都是本科。

大表侄本科(曲阜师范大学)硕士(南京师范大学)博士(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博士后(韩国延世物理研究方向)2012年被评为(国家杰出)青年学术带头人。

其他表侄北京国企工作一位,本省国企工作二位,县国企工作一位。全都离开了农村老家老表们也都各自跟着他们孩子工作的城市享受晚年了。

以下是我83岁父亲写的








源清


其实,农村做父母的,普遍有这种思维和想法,可以理解,在农村,能够供出两个大学生,且都是一本,挺不容易,也挺伟大的。

在农村,因为教育资源的缺失,跟城市差别太大,甚至没有幼儿园,他们要考上大学,比城市孩子难上好几倍,特别是在高中,付出的心血,是城市孩子没法比的,就如我90年代上高中那会儿,真的是拼命学习,高考前几个月,晚上12点才睡觉,早上6点又要起来学习,一天就睡6小时,夏天晚上把被子搬到教室,灯一关,就在教室睡了,蚊子咬的。那种痛苦,非一般人能坚持。


何况,农村父母忙于干活,学习完全靠自己主动,家长根本就没时间监督你,在这样的家庭中,能够考上大学,太不容易,即便考上了,家里能够送出来,也更不容易,而且,还是两个大学生,亲戚炫耀下,也可以理解,他们孩子成为村里的佼佼者,加上农民自身眼界、思维的局限性和小农意识,他们自豪,属于正常行为。

我家也同是来自西南大山里的农村,一家五兄弟,也都在上世纪90年代和本世纪初纷纷考上大学,夫妇也把我们供出来了,父母平常也会很自豪,别人说起来的时候,也很有羡慕的感觉,我哥是村里第一个大学生,我们家是全县目前唯一户出了五个大学生的家庭,所以,父母自豪满满。


有时候,他们在给别人介绍时,会说这是第几个儿子,在哪儿工作,满满地自豪,虽然有时候我觉得尴尬,但父母们一辈子辛苦和付出,他们最简单的一点自豪,也就满足一下,无所谓。


乌鲁木齐那些事儿


这个我也最有发言权!农村出个大学生不容易,尤其出两个一本生,那绝对是相当的骄傲和自豪!我们家五个孩子,就考出我和小妹妹两个大学生,当时那在村里,亲朋和十里八村的熟人当中,那是相当的有名气,简直象“炸了锅"。人们都以羡慕的眼光和佩服的口气和你交流,为什么呢?因为在改革开放初期,整个社会不象现在经济繁荣,交通发达,思想开放,信息共享,教育、就业渠道广泛,物质匮乏,无论是村里的孩子还是下乡知青,要想走出农村走向城币,找上固定体面的工作,响应党中央"高考政策"通过高考走进大学(或中专)是唯一最好的出路。那时人们的认知里,只要高考成功,你就从此可以远走高飞,吃香的喝辣的。我是上世纪八十年代的大学生,小妹子是九十年代的大学生,要知道那时的大学少,考上的也少,大学生含金量高,尤其是我们那个时候,高考前要预选,预选上的才能参加高考,预选不上的连参加高考的资格都没有,那时的大学难考又难上!所以一经考上人们是真的羡慕,不仅户口农转非,更重要的是考住大学就等于有了“铁饭碗"!因为大学一毕业就直接分配工作,这对于农村的孩子来说当时简直就是一步登天。上学基本不花钱,学校象征性的收点学费,每个学生都有助学金,好象以饭票的形式发放在手,女孩子根本吃不了,伙食也好,这对于改革开放初期,农村人们普遍还没摆脱贫穷命运的当儿,考上大学就等于给家里减负。大学生的吃喝,大学生的未来,大学生的光环无疑让人羡慕不已。知识改变了我们的命运,也改变了我们整个家庭的命运。我当时考上了,别说家人兴奋,亲戚道贺,没想到就连平日和父辈有意见的长辈们见了我都笑意盈盈的要问候祝贺,什么感受?我想任何一个过来人都明白。我们家庭当时很穷,在当时农村重男轻女现象普遍很严重,不让女孩子读书的家庭太多了,;但我的父亲非常开明,不论男女,只要愿意学习,父亲供养到底。父亲这步棋真是下对了,即便在哥哥娶媳妇有外债的情况下,(好多父母为男孩子娶媳妇聘女换钱了)父亲不仅没有中止我的学业,而是贷款供我继续上学,在我迷茫的时候还不时给我最朴实的鼓励:"你啥也不要怕,不要想,只要你愿意学习,父亲砸锅卖铁也要供你……"甚至还去算卦,说:“你今年是太阳星照命,肯定能考住……芸芸,父亲知道我有压力,他用他特有的励志方式鼓励我,我当时就想:"如果我考住,一定要好好报答父母,对整个家庭承担起责任!在父母的期待中,在压力和动力的并行中,我最终考上了!全家人那个高兴劲就别提了。乐观而大度的父亲这回真的增加了"吹牛"的资本,村里父辈们一开玩笑,父亲就说:“我算过,我姑娘是靠笔杆子吃饭的,呵呵……"一众说过后,哈哈大笑。过后我又拉扯爱学习的小妹妹也考上大学,和妹妹一起拉弟弟,侄儿,侄女儿都离开农村,二妹虽然中途辍学,父亲也托亲戚在城里找了工作,在城里成家立业,在农村,我父母成了大多数人羡慕的幸福老人(可惜母亲走的早)。父亲一激动就喜欢和人们讲:"我供出两个大学生",骄傲之情溢于言表;反道是母亲比较低调,但父辈的小叔子婶婶大娘们,一开玩笑就说:“个人(方言)有个好肚皮",母亲直笑的合不拢嘴。总之,我们家两个大学生没有辜负父母的培养,我们不仅仅对父母非常孝敬,而且力所能及的帮助了我们其他的兄弟姊妹!也就是说,在父亲和我的引领下,整个家庭的命运发生了大大的改变!父亲晚年过的很幸福!我经常和父亲开玩笑说:"父亲,您这是吃"利息"呢!父亲除了笑还是笑。农村出个大学生不容易!但现在因为大学太多了,好多有点高考分花钱就能上,所谓的大学生太多,就说一本生考上也照样的花钱,好多农民因为学费实在笑不起来。上学花钱多,就业难,在大多农村人看来,上学还不如不上,考上又能怎样,所以真的羡慕不起来,虽然现在的大学生毕业后国家不包分配,还的自己选择就业,但就一本生而言,就业一般来说没问题,我觉得还是值的羡慕!习主席执政以来,党和政府的就业政策更加阳光,这让有学识的农村孩子们能再一次通过国考公平竞争,公平就业改变命运,这对于学会数理化,没有好爸爸的农村的莘莘学子们来说,又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我想上边农村妈妈两个女儿考上一本,她的骄傲我最能理解,千辛万苦在此刻都化作兴奋,化作孩子和父母出人头地的骄傲,化作对未来美好的憧憬和希望!我也由衷的为她们高兴!


好事成双猜两字


这个我有发言权,我以前是搞养殖的结果在我女儿考上大学那年,赔的一它糊涂,女儿上学走的前一天到村里去借钱,跑了一圈都知道我赔了,一分钱也没借到,最后鸡场老板娘拿的钱才让女儿走的,女儿上大学的时候生活费都拿不出来,家里的日子过的没办法说,女儿毕业了儿子有考上了还是一本,我是实在不想叫儿子念了,女儿说不管怎么都要叫弟弟上,其中的酸甜苦辣只有自己知道,我在外面打工吃饭的时候从来不和同事们在一起吃,病了也不卖药,儿子今年有考上了研究生,女儿说爸这下不用你管了,研究生是不花钱的。就是到现在我还在外面打工,所以说我感觉没有什么自豪的,因为我的朋友的孩子他们早早去打工房子也修好了,父母亲也不出来打工,在家里养老,可我现在过的不如仁何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