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唐代叙情长篇的艺术特征与成就是什么?

宛若清兮


唐代是我国政治、经济高度发展,文化艺术繁荣昌盛的时代,是封建文化灿烂光辉的时代,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尤其是贞观、开元年间,政治气候宽松,人们安居乐业。唐文化博大精深,全面辉煌,泽被东西,独领风骚。唐都长安,那时是世界上最为繁华、最为富庶和文明的城市,为各国人民所向往。

唐代的叙情长篇是指李、杜、韩、元、白等人所作的藉叙事以抒情的长诗。叙情长篇与叙事诗的相同处是两者都用叙述手法,都叙事,不同处是:叙事诗立足于故事,追求事件的连贯性与故事的完整性;而叙情长篇则立足于抒情,它虽然也叙事,但只是将叙事作为抒情的手段,并不追求事件的连贯性与故事的完整性。叙情长篇与一般抒情诗的相同处是两者都以抒情为主旨,不同处是:一般抒情诗多依托某一行动、某一事件或某种景物,抒发主体一时的比较单一的情感;而叙情长篇则多铺排多方面的活动场景和有关事件,抒发主体长时期内的比较复杂的情感

唐代李白、杜甫、韩愈等诗人笔下,有一种藉叙事以抒情的长诗,在思想上、艺术上达到很高的境界。它的规模气魄超过一般作品,诗人们在创作时往往拔山扛鼎,全力以赴,把多种成份熔铸在一起,成为唐代诗坛上令人特别瞩目的壮观。这批作品的出现,是唐诗繁荣的一个重要的标志。尤其是在中国古代,短篇的抒情诗偏胜,叙事性强的作品比较少见,这类长篇巨制及其着重通过叙事以表现 情 的写法,更弥足珍贵。


翁子涵


唐代记叙长篇,以文言小说为记叙重点,唐代文言小说是在兴盛繁荣的唐诗文化氛围中发展成熟的,因而受到了诗歌多方面的辐射和渗透。

首先表现在创作小说的是诗人,他们用诗的精神和诗的激情来观照小说,关注小说的消遣娱乐特性和审美愉悦特性,提出了“小说戏谑说”和“小说奇味说”等新颖的小说观念。

他们学习、借鉴诗歌想象虚构、词藻运用、抒情言志等多方面的艺术经验以培育小说着意好奇、文辞华艳、叙述婉曲、情思热烈等审美特征,使唐代小说挣脱了对史传的依附而成就了一种新兴文体的灵魂和品格。

他们在创作小说的过程中常常直接引入诗赋韵语,并把人物的描写和刻划、情节的设计和配合、环境氛围的渲染和衬托与浓烈的情感抒发融为一体,营构了圆融浑成的诗的意境,为小说增添了诗的意趣,使小说的叙事职能、艺术特征和美学价值都有着浓厚的诗的质性,洋溢着诗意之美,标志着中国古代小说民族形式的开端和发生。

唐代文言小说作为诗歌时代的小说,创作它的是一代诗人,接受它的也是诗人群体。

共同的行为方式、精神心理和文学风习促进了唐代小说创作群体和接受群体间的交流,为唐代小说营造了良好的创作和接受氛围,促进了唐代小说的发展。

同时,诗还成为了唐代小说重要的传播媒介,唐代小说借助诗歌走近了平民百姓,诗歌也因此扩大了自身的影响。

唐代小说对唐代诗人的生活和唐人的诗歌也作了多侧面的记录和反映,它们再现了唐代文人丰富多彩、形形色色的诗歌活动,唐代诗人的仕宦生涯、情爱艳遇和文化生活都在小说中得到生动的展示,唐代诗歌的物质与精神价值、现实与历史功能、社会学与文化学意义都被唐代小说一一揭示。

总之,唐代小说与唐诗有着共同的精神旨趣,它们都反映了唐人昂扬向上、自信乐观的时代精神,抒发了唐人丰富真挚的情感,表达了唐人对于真、善、美的追求,因此,唐代小说和唐诗一样都是唐代文学的杰出代表,都是唐代气象和时代风貌的载体。


湖北工造


唐代的叙情长篇是指李、杜、韩、元、白等人所作的藉叙事以抒情的长诗。叙情长篇与叙事诗的相同处是两者都用叙述手法,都叙事,不同处是:叙事诗立足于故事,追求事件的连贯性与故事的完整性;而叙情长篇则立足于抒情,它虽然也叙事,但只是将叙事作为抒情的手段,并不追求事件的连贯性与故事的完整性。叙情长篇与一般抒情诗的相同处是两者都以抒情为主旨,不同处是:一般抒情诗多依托某一行动、某一事件或某种景物,抒发主体一时的比较单一的情感;而叙情长篇则多铺排多方面的活动场景和有关事件,抒发主体长时期内的比较复杂的情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