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遵化市:“遠教+防控”凝聚戰“疫”合力

河北共產黨員網訊(通訊員吳雪峰 周航 記者李玉傑)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遵化市利用黨員幹部現代遠程教育服務覆蓋面廣、直通基層黨員群眾的優勢,融合新媒體技術平臺,發動站點管理員當好戰“疫”宣傳員、技術員和服務員,確保教育不斷線、人員沉一線、服務最前線,以實際行動助力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

當好“宣傳員”,送上政策“及時雨”

“大爺,你快回家,別在外面轉了,把口罩戴好了,現在防疫期間,減少出門,減少聚集!”每天,遵化市侯家寨鄉張莊子村的遠教站點管理員劉芳田,都會利用航拍器飛行巡視和村內的大喇叭廣播,向遛彎的村民勸導喊話,同時宣傳防疫知識。

遵化市:“远教+防控”凝聚战“疫”合力

張莊子村遠教站點管理員利用航拍器飛行巡視和村內的大喇叭廣播,向遛彎的村民勸導喊話。侯家寨鄉供圖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遵化市充分發揮微信公眾號“陽光頻道”在全市廣大黨員中覆蓋面廣、影響力強的優勢,第一時間發佈《中共遵化市委組織部關於在肺炎疫情防控中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戰鬥堡壘作用和共產黨員先鋒模範作用的通知》,動員全市1500多個基層黨組織和4.5萬名黨員積極參加疫情防控,彙集聯防聯控、群防群治的強大力量。該市及時啟動了市鄉(鎮、街道)村(居)三級疫情聯防聯控網格化管理,在疫情防控網神經末梢的行政村和居民小區,全市700餘名遠教站點管理員立即投身到疫情防控的宣傳工作中。線下,利用大喇叭、流動宣傳車、遠教廣場大屏幕全天候播放疫情防控知識、新聞、口號、標語以及快板、歌曲等本地文藝工作者創作的戰“疫”作品,讓防疫的聲音傳播到田間地頭,做到不留死角、不漏一人。線上,該市“陽光頻道”公眾號策劃推出“大愛遵化,防疫一線黨旗紅”專欄,深入挖掘、大力宣傳各級黨組織在疫情防控工作中的經驗做法,傳播正能量,匯聚精氣神,營造眾志成城抗擊疫情的社會氛圍。此外,要求遠教站點管理員按照村(社區)防控需要,第一時間組建本村(社區)疫情防控微信群,及時發佈推送中央、省、唐山市以及“陽光頻道”“葵花朵朵”“網信遵化”“文明遵化”等當地官方微信平臺發佈的疫情防控相關新聞、知識和經驗做法等,引導廣大黨員群眾科學防疫,進一步提升知曉率。

當好“技術員”,防控用上“助力器”

“村民們,請用手機掃‘二維碼’,可快速進出村。”這是遵化鎮新立莊村新啟用的疫情防控信息管理程序。在村口檢查站提示牌上,貼著醒目的“二維碼”,本村人員通過掃碼錄入個人信息,經審核通過後,作為出入村莊的登記憑證。該程序除了反映村民的基本信息外,還記錄著村民的外出時間、次數、體溫、車輛信息等數據,對是否符合進出條件做出分析判斷。

遵化市:“远教+防控”凝聚战“疫”合力

遵化鎮新立莊村用“二維碼”進行出入登記。遵化鎮供圖

這種特別的管控方式是新立莊村的陳志新研究出來的,他既是村裡的遠教站點管理員,又是村黨支部書記兼村委會主任。陳志新看到檢測站人員用筆紙登記存在交叉傳染的風險,而且速度慢,減緩了人員、車輛進出效率,造成等待、擁堵的現象。他通過上網查詢,自己試驗操作,決定使用“出入登記寶”這個微信小程序,對村民進出實行更有效的管理,大大提高了檢測站人員的工作效率,降低了病毒傳播的風險。

科學防控,精準防控。該市引導遠教站點管理員充分利用新科技、新技術,助力黨支部疫情管控工作,提升防控效能。在疫情防控工作開展期間,為避免人員聚集,各基層黨支部創新方式,利用微信群視頻聊天功能召開“兩委”班子會、黨員會、志願者會等視頻直播會議,實時部署疫情防控工作,傳達上級防控會議精神,及時瞭解黨員幹部工作動態,加快了統籌指揮協調的步伐。

當好“服務員”,群眾吃上“定心丸”

“海超,幫我買2袋洗衣粉、1塊肥皂”“海超,給我買10斤雞蛋、5斤土豆”……一大早,小廠鄉寨主溝村薛海超的電話和微信就響個不停。

遵化市:“远教+防控”凝聚战“疫”合力

薛海超幫助村民採購物品。小廠鄉供圖

疫情防控期間,寨主溝村實行了封閉式管理,除特殊情況外,不允許外出。為保障村民的基本生活需求,35歲的遠教站點管理員、黨員薛海超義務當起村裡的“志願跑腿員”,每天收集村民們的物資需求信息,驅車十幾裡進行採購。為把東西買全、買好,薛海超每天不到六點就出發,生鮮果蔬挑選最新鮮的,日用物品購買物美價廉的,物資到村進行分揀、核對、消毒後,通知村民前來領取,對於行動不便的還會送貨上門。

關鍵時刻站出來,緊急關頭衝上去。面對嚴峻的疫情,各基層遠教站點管理員在完成好日常宣傳廣播任務的基礎上,服從黨組織統一領導,衝鋒在前,積極加入一線防控志願者隊伍,主動為村民搞好服務,提供技術指導。他們有的通過微信群與被隔離人員在網上建立了“愛心之家”,及時瞭解被隔離人員的身體情況,幫助購買生活用品;有的背上了消毒桶,走街串巷、挨家挨戶義務消毒;有的在村、小區口檢查站值班值守,對出入的村(居)民進行登記檢查,對外來車輛進行勸返,築起嚴密防線;有的對接復工復產的蔬菜、食用菌大棚負責人,為農產品管護、管理提供在線技術培訓指導,最大限度降低疫情對村民生產發展的影響。

“不管啥時候,我都要做服務百姓的排頭兵!”團瓢莊鄉山裡各莊村婦女主任、遠教管理員耿春香如是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