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你覺得藝術家是可以培養出來的嗎?

美術之光


很高興回答這個問題!我個人認為藝術家是可以培養出來的,但是前提是有一定的天賦,有興趣。這個是比較重要的。有了天賦有了興趣,就可以自己不斷地去研究和摸索,多去看,去學習,去研究。

第二,要找一個專業的老師去輔導你,讓你更上一層樓,這個時候是提升自己的最佳時期,所以你有了天賦,有個興趣,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沒有興趣學什麼都難,在加上後期專業老師對你的輔導,你完全可以在藝術這條路上有較高的造詣。

第三,有了前兩項的基礎,那麼最後就是自己在生活中不斷的學習和探究,看更多的知識,學習更高的藝術層面,去感受,去用心靈聽,最終可以達到藝術的一個高度的。所以說藝術是可以培養出來的。但是需要時間和毅力。


郝珺設計館


分享一下我的觀點:當然是可以培養出來的!

藝術家的培養,這和培養的年齡、方向、以及個人的天賦也是有一定的關係的,當然,這期間所花費的時間、精力和金錢也是很大的。想成為藝術方面,要有以下幾個方面條件:

首先,要有一個好的師父。比如說你從小跟隨泰斗級的大師去學習,當然會少走很多彎路,前途也不可限量,畢竟閉眼投胎,睜眼拜師,中國人也常說,經師不到,學藝不高,都說明了有一個好的師父是多麼的重要。這個師父不見得是名師,但是一定是明師,是明白的老師。要保證所教授的東西都是正確的,規範的,而不是隨心所欲的。比如說書法、繪畫、舞蹈、鋼琴,很多大師都有自己強烈的風格在裡面,不能只教自己的風格,要注重打基礎,還要注重多方面的融入。在投師方面,如果家傳淵源,不必另投他門,確實有一定的便捷性,也少了很多必要的花費。

其次,和自己的努力以及天賦有關。雖然說勤能補拙,如果你沒有這個天賦,也很難達到一個高度,就像象棋特級大師,中國象棋等級分第一的王天一所說:沒有我的天賦,學我也沒有用。這句話看似很高傲狂妄,實際上是有一定道理的,別人每天訓練八小時,他只需要兩小時,而且比別人的成就還要高很多。這就像我們上學的時候,有很多同學上課不認真,但是一考試就特別好,有一些同學很努力,但是成績總是一般般。反過來講,有了很好的天賦,自己不努力,也很難有巨大的成就,或者最終是曇花一現。

最後總結一下,我覺得藝術家是可以培養出來的,但是要有很好的學習條件,要有很好的天賦,要有自身的努力,祝您或者您的孩子早日成為藝術家!



歷代書法研究


藝術家當然是培養出來的,草根的如不經過培養,肯定不行。

因為藝術家需要全面的藝術修養。不掌握自己表演體系內的理論,不懂與自己理論的相關理論學習,成不了家。

也就是說必須進院校深造。跟著自己感覺走的提高,是不全面的,不全面就稱不上藝術家。

蔣大為說大衣哥成不了藝術家是錯的。朱之文如果進行系統的深造學習後,肯定是藝術家。但目前他只能算個藝人!

中外對藝術人才的培養,都是在院校系統的學習。只有這樣才能全面發展才能成家。

比如一個交響樂團的團員,不但在本國的專業院校學習。大多還需到歐洲的音樂學府進一步的深造,他們幾乎都是具有相應學位的人才。


乾杯安德烈


個人認為藝術家是培養不出來的。

首先就古人對成家成派的理解是,先成工,再成匠,後成師,最後成家。而培養,最多僅僅能成為工或者匠。

以攝影藝術為例:

當你處於初學者的階段的時候,你會不停的看別人的作品,分析、研究、鑑賞別人的作品,而後開始做;

當你開始做的時候,因為你的技術不是很鮮明,最多對於書本上教授的內容得心應手,在思考一段時間後,可以拍攝出一部分優美的畫面;這是你就成了“工”。

而後,當你對手中的相機有了更加熟悉的應用,也懂得了一些構圖之後,可以很輕鬆的模仿出辨別人拍攝的畫面的時候,這時,你就成了“匠”

大部分的人都在“匠”這個階段打彎,因為成了匠之後,很多人都覺得自己已經到達了頂峰,這個時候,你需要學習一些對於場景上的表達,就像是寫文章一樣,這個場景內,我能表達出多少種含義,拍攝出多少張照片,當你達成的時候,你就成為了師。

而後,你會進入一個真正的瓶頸期,這個瓶頸期不是單純的自我修養,而是與人交流之後,能夠完美的融入生活,融入現實當中,能夠得心應手的拍攝出各種畫面,能夠用無意識當中,拍攝出你想要的畫面的時候,拍攝出真正有含義的畫面的時候,這個時候,你就成了“家”。

其實在藝術的金字塔裡,“工”僅僅是對手中工具的理解;“匠”僅僅是可以模仿;“師”則是由自己的思鄉;“家”則是可以把自己的思鄉在各種限制的條件下發揮的淋漓盡致。


大胖子爸爸


以下內容均是個人理解:

那要怎麼定義“藝術家”這個詞,藝術家這個稱呼是外人叫的,自己不會自稱藝術家,所以這裡面的評判標準就有很大的區間。所以這個藝術家是可以培養出來的,同樣也可以說不可以培養出來。

一個人只要堅持做一件事,時間長了,就有人會說他是行家(藝術家),從美術的角度來講,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角度,每個人看的的世界是不一樣的,每個人的理解不同,只要學習一定的技術方面的內容,就可以把你心中所想表達出來。有人贊👍同,你就是贊同人眼中的藝術家。

藝術家也同樣需要有一定天賦和執著的,後天的培養是一方面,但是一味的培養,不考慮受培訓者的感受,往往會適得其反,有天賦的會有興趣接受這些,就是沒條件,也會尋找條件學習藝術,著名的藝術家都是這樣的,我相信也有沒天賦的,後天執著努力的,在執著的過程中尋找到興趣點。

最後我總結一下:藝術家不是不可以培養出來,只是這個藝術家是大眾眼中的,還是某些人眼中的,還有就是天賦只是你學習的墊腳石,你有,你會更容易上去,你沒有你或許會吃力些,或許你只是不適合這個位置,你可以換換。


醉墨淋漓


藝術來源於生活!藝術家也一定是一位社會生活豐富的歷練者,而大學生活是一個非常狹窄的社會空間,社會實踐的時間地點都非常有限,有時被戲稱為象牙之塔,概念上很文藝,但卻不能產生文藝上的大家。

大多數在生活中取得重大成就的人都會告訴你,成功沒有捷徑。你必須努力工作,持之以恆。然而,現在情況似乎有所不同。

現在有太多的模仿者希望通過社會媒體和電視使其成為名人階層,而這種社會潮流並已成為社會生活巨大組成的部分。感覺就像各種網紅在電視和網絡上一樣,世界就是喜歡讓愚蠢的人出名。

理智的人並不難判斷一個名人是否值得他或她成功的方式,但現在看來,不值得和假裝成功這似乎才是常態。一個真正的藝術家,會以畫家、歌手、演員或設計師等具有創造力的形式脫穎而出,為他的“工作”,而不是為了作秀和誇誇其談。

真正的藝術家不相信銷售自己的形象能讓他們獲得成功。他們相信推銷自己的想法和理解,這是“銷售”和“分享”的區別。真正的藝術家會與世界分享他們的天賦,通過他們的工作來激勵人們。

當你get到你的創意時,你就不會害怕錢了。作為一個藝術家,你“創造”一段充滿愛、自信和信念的作品。

你做任何事都是為了手頭的工作,而不會太在乎結果;錢只是隨著你的工作自然而然地流入。當藝術家的意圖純粹而簡單時,金錢就會跟隨他去。


陳老師愛畫畫


師傅領進門,修行在個人。








山水朱零


我覺得藝術家是不可以被培養出來的,當代中國美術的現狀比較混亂,可以說是“處處是誤區”,我們是生活在夾縫裡面,我們要做藝術,但這種藝術又不該是西方的藝術,可是,在中國的藝術裡,又有很多不是藝術而是垃圾。我們過去走俄羅斯寫實主義的道路,畫家畫畫就停留在“畫得像”的層面上,這樣的畫,是寫真,是相片不是藝術,藝術講求的就是“不一樣”。藝術追求的是與眾不同。

藝術誕生於生活,而生活是需要感情的。畫一幅畫,同樣是需要用感情來表達,語言,聲音,來交流。而現在的畫家一部分是沒有用感情的。為了養家餬口。做著日復一日同樣的活兒。這樣出來的作品外表華麗。是沒有內心的。

真正的藝術家畫同一個物品能畫出不一樣的感覺來。是用心能感受出來的好的。動人的作品。


香蕉愛火腿


真正意義上的藝術家不是通過後天的培養出來的。能培養出來的,是藝術從業者。

藝術家的真正含義

回答這個問題之前,先要明確藝術家的真正含義。如今,藝術家這個過去無比神聖的字眼變成了一個幾乎爛大街的稱號,我們總可以看到,一個歌手、一個畫家、一個演員……,動不動就說自己是藝術家,我想,這個嘈雜的世界總有一些東西還是需要呵護,還是不可以褻瀆的。不然,我們將失去所有面對靈魂、神聖的事情。

藝術家不是一門職業

藝術家是直接與上帝對話的人類,如尼采、梵高、拜倫、歌德、貝多芬……他不是一門職業,職業是一種人類用以謀生存的東西,顯然,真正的藝術不具備這樣的功能,藝術的唯一功能,是與上帝對話,解決生命存在的本質問題。

藝術家是不可以培養的

天才是99%的汗水加1%的靈感,這句話對於世上大部分的事業都是適用的,適用的重點是那99%的汗水。但對於藝術,這句話卻是完全不適用的,真正的藝術家,不需要外力強迫其去揮灑那99%的汗水,他自己就會自發地揮灑100%的汗水,因為對他來說,藝術對他來說就是100%的生命,他與生俱來的本能與感受,使他不得不投入其畢生所有的精力去追求藝術,從而完成對自己生命的回答。


氏名無


吳冠中老先生說,當代中國美術的現狀比較混亂,誤區很多,可以說是“處處是誤區”,我們是生活在夾縫裡面,我們要做藝術,但這種藝術又不該是西方的藝術,可是,在中國的藝術裡,又有很多不是藝術而是垃圾。我們過去走俄羅斯寫實主義的道路,畫家畫畫就停留在“畫得像”的層面上,這樣的畫,是寫真,不是藝術。藝術講求的就是“不一樣”。

我的孩子沒有一個學畫畫的,學畫作為愛好,可以,作為專業,就儘量別幹,藝術家不是“從小培養”就能培養出來的。現在好多孩子很小就去少年宮,很小就練鋼琴,但他們當中的大多數人,永遠成不了藝術家。

搞藝術要有感情,藝術是誕生於感情的。比如,我對你有感情,我就用各種辦法,用眼神、用語言、用耳朵跟你交流。

我畫一個東西,不是畫這個東西本身,而是要通過這個東西把我的想法、我的感受告訴你,你一看就有新的感受。

凡高畫的向日葵,不是畫向日葵的肖像,而是把各種各樣不同性格的向日葵組合在一起,那是一種感情,不是向日葵本身。所以,藝術就是一種感受。只有對藝術有深厚情感,歷經磨難,才能對藝術有真正感受。

一個青年人學畫的衝動,如果就像往草上澆開水都澆不死,這才能讓他學。侯寶林的孩子就是偷著學相聲,都成功了,這是典型例子。眼下藝術學院的盲目擴招,只會誤人子弟。

藝術來源於生活!藝術家也一定是一位社會生活豐富的歷練者,而大學生活是一個非常狹窄的社會空間,社會實踐的時間地點都非常有限,有時被戲稱為象牙之塔,概念上很文藝,但卻不能產生文藝上的大家。

大多數在生活中取得重大成就的人都會告訴你,成功沒有捷徑。你必須努力工作,持之以恆。然而,現在情況似乎有所不同。

現在有太多的模仿者希望通過社會媒體和電視使其成為名人階層,而這種社會潮流並已成為社會生活巨大組成的部分。感覺就像各種網紅在電視和網絡上一樣,世界就是喜歡讓愚蠢的人出名。

理智的人並不難判斷一個名人是否值得他或她成功的方式,但現在看來,不值得和假裝成功這似乎才是常態。一個真正的藝術家,會以畫家、歌手、演員或設計師等具有創造力的形式脫穎而出,為他的“工作”,而不是為了作秀和誇誇其談。

真正的藝術家不相信銷售自己的形象能讓他們獲得成功。他們相信推銷自己的想法和理解,這是“銷售”和“分享”的區別。真正的藝術家會與世界分享他們的天賦,通過他們的工作來激勵人們。

當你get到你的創意時,你就不會害怕錢了。作為一個藝術家,你“創造”一段充滿愛、自信和信念的作品。

你做任何事都是為了手頭的工作,而不會太在乎結果;錢只是隨著你的工作自然而然地流入。當藝術家的意圖純粹而簡單時,金錢就會跟隨他去。

什麼叫藝術家?你在美術學校學了三五年,會畫油畫。那隻能說你是一個會畫油畫的藝術人士,遠不能稱為家。什麼是藝術家?就指你對這個領域有過創新,有自己獨到的風格,在這個領域引領了時尚。這樣的人才能叫藝術家。這樣的人,那裡是藝術教育培育出來的,這些人都是經過經年累月,對這個領域的深刻理解,在長時間實踐中得出來的。

再來討論一下藝術教育機構

雖然藝術教育不能夠培養出藝術家,但是他是藝術人士成為藝術家的捷徑。藝術教育能夠幫助一個愛好藝術或有藝術天份人的打好基礎,教會他最基礎的藝術知識。天才是有的,但是天才如果不經過專業的練習,也往往不能成為藝術大家。反之,藝術教育也會磨滅一些藝術天才。各個時期的教育方式不同,各個地區的教育方式不同,各個老師的教育方式不同,有的可能培養了學生的藝術興趣,有的可能磨滅了學生的藝術細胞。不同的教育機構出來的學生不同,不同的老師帶出來的學生也不同。

達 芬奇的老師讓他畫雞蛋,就可以把他畫成偉大的畫家。你的老師,也讓你畫雞蛋但是你為什麼沒有成為畫家?這就是因人不同,因為教育機構的不同,而造成的差異。

所以,藝術教育沒有好與壞之分,只有合適與不合適之分。

藝術天才要不要藝術教育呢?如果有那個領域存在的天才最多,我相信肯定是藝術領域。一個孩子有天份,那應該注意培養,應該找個專業的藝術機構去培養。如果任由發展,能夠成為一個藝術工作者可以,想成為藝術家,怕是不行。

中國古人就非常重視通過生活方式來觀察人,在中國漢代劉劭所編的《人物誌》中,就提出了關於觀察人的“八觀”、“五視”。

其中,第一條“居,視其所安”,指的就是在日常生活中看一個人的志向情趣,通過工作以外的活動判斷一個人的品位、情調、藝術修養、文化薰陶等。

總而言之,我們採用什麼樣的生活方式、如何選擇和設計生活的內容反映了我們生活的品位,而生活的品位和格調是考察人的社會地位和成功人生的一個均衡而有效的標誌。

考察生活品位的內容豐富、寬廣,包羅萬象。我們的每一次社會活動和個人生活內容,都在清楚地向人們表明我們的個人品位。

從我們住在哪裡、我們如何感受生活、我們如何穿著、開什麼車、參加什麼樣的社會活動、和什麼樣的人交朋友、有什麼樣的業餘愛好等等,任何與生活相關的活動,我們都在無聲地告訴別人我們的價值觀、我們的生活態度、我們如何思維、我們如何培養自己的情調、我們有怎樣的修養、我們如何進行個人發展。

一個人的生活品位、才智、生活的哲學思想、對於藝術的欣賞等能從多維空間內生動地豐富、襯托和完善個人形象。

人們尊重一個健康的、幸福的、充滿了愛心、富有品位和情調的強大的成功者。

人們可以從你的生活品位中判斷你是一個“大塊吃肉,大碗喝酒”的紅高粱地裡衝出來的野漢子,還是一個剛剛完成資本原始積累,從“圈地運動”中走出來的渾身掉著“土渣兒”的“土大款”;是一個追求高尚生活質量的精神貴族,還是一個附庸風雅、假裝成精神貴族的“暴發戶”。

僅僅滿足於掙錢的人,無論他的銀行賬號有多少,他的心理都還掙扎在貧困線上。

他們雖然腰纏萬貫,但是生活的品位卻還停留在原始的貧困階層。那些“富得只剩下錢”的成功者,並不是我們所仰望的人。這種生活品位和財富不般配的畸形關係,不會產生卓越的人生。

一位由海外歸來的銀行老總,不但打高爾夫,欣賞音樂、油畫,還收集紅酒和鋼筆,他的愛好不但告訴我們他的品位,也增大了他的知識庫。他能夠如數至寶地告訴你,瑞士鋼筆的歷史和它們各自的特點。他確實讓人刮目相看!

崇尚古風是西方最高品位的表現,人人皆知學習收藏古董是要花費巨資的,只有那些有豐厚家底和極高品位的人才會選擇這個愛好。

不過,一個破舊的陳年古物,會比那些昂貴的、發亮的電器,還能夠帶給你更大的尊敬。

值得欣慰的是,品位和生活的情調是可以培養的。它與金錢完全不同,獲得品位的過程不需要一個人在精神和道德方面墮落,而恰恰相反,通過對生活品位的培養還可以提升自己的精神世界。

不論你喜歡與否,你不得不承認,有品位和格調的人能夠讓人另眼相看!

有錢不一定讓你的社會地位得到提高。但是,有修養、有格調、有品位的人卻必定受到欣賞和尊重,因為人們會認為你有社會地位。

花一點時間培養你的品位吧!改善了品位的生活方式能夠積極地影響一個人的思維。

想像一下,一個整天忙得如同永動機的人,哪裡有時間思考?而不思考的人是無法進步的。這聽起來聳人聽聞,但是卻是不可辯駁的。

人的思維會受到自己環境的影響,重複性的機械活動簡化了大腦的功能。一個只會工作的人生活在一維空間,而一維空間是缺乏幻想的,是簡單的、無樂趣的。

事實上,在中國,越來越多的人認識到,無止境地追求金錢並不能夠帶來內心的幸福,也未必可以像想像中那樣脫掉“貧困”的帽子。

真正的貧困首先產生在心中,再反映在現實中。有錢而沒有品位是一件可悲的、精神貧困的表現。

一個美好的人,必是一個不甘平庸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