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連續9日零增長 今天中山4平民英雄分享抗疫一線經歷


連續9日零增長 今天中山4平民英雄分享抗疫一線經歷


2月26日上午,中山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組織召開市疫情防控工作第33場新聞發佈會。中山市衛生健康局應急指揮領導小組副組長陳光衛通報該市確診病例和患者救治、治癒出院的有關情況。

到2月26日0時止,中山市共有累計確診病例66例,連續9日無新增病例。累計治癒出院病例55例,新增治癒出院2例。目前留院治療的11例確診病例,全部在該市定點醫院市第二人民醫院(以下簡稱市二院)集中隔離治療,其中,危重型2例,均生命體徵穩定,其餘為普通型,情況平穩,無死亡病例,無醫護人員感染。

新增治癒出院情況如下:

第54例治癒出院患者(第542例確診者)徐先生,住院期間病情為普通型,經過精心治療和護理,現治癒出院。

第55例治癒出院患者(第9例確診者)趙女士,住院期間病情為普通型,經過精心治療和護理,現治癒出院。

另外,本次新聞發佈會有4位抗疫一線的平民英雄跟大家分享了各自的工作情況。

連續9日零增長 今天中山4平民英雄分享抗疫一線經歷


●戰“疫”警花——周洋

周洋,女,1981年5月出生,中共黨員,2000年4月參加公安工作,現任中山市公安局坦洲分局治安管理大隊三級警長,三級警督警銜。

自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啟動以來,她憑著強烈的事業心和責任感,以女性特有的細膩,以警察專有的剛強,與分局全體同志一起團結協作、不分晝夜,連續工作29天,在線索核查、居家隔離、站場駐守、隔離點甄別與管控、數據統計與上報等各項工作中衝在一線,與疫情“賽跑”,認真落實分局黨委戰疫的各項工作部署,努力為坦洲鎮打贏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作出貢獻。


連續9日零增長 今天中山4平民英雄分享抗疫一線經歷


●疫情防控“守門員”——馮素華

馮素華,女,45歲,本科學歷,中共黨員,現任阜沙鎮羅松村黨委書記。

“生命重於泰山,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這是羅松村黨委書記馮素華自疫情發生日經常鼓勵自己、鼓勵身邊同事的常說一句話。在這句話背後,馮素華同志,默默地堅守工作崗位奮鬥一個多月。自年三十晚之日起,馮素華同志認真落實中央、省、市關於做好疫情防控工作。作為一名村幹部,馮素華同志利用“三級網格”廣泛開展宣傳動員階段,及時做好村內宴會摸底排查工作,年初二馬上深入群眾家庭,耐心動員群眾取消宴會。針對轄區樓盤小區存在居家隔離的情況,每日及時瞭解居家隔離人員的需求,每晚冒著寒風拿著各種生活物品、食品進行上門服務,周邊群眾稱其為“夜媽媽”。

作為農村“帶頭人”,如何做好疫情“守門員”成為馮素華工作思考中的最大難題,為做到守土有責、守土盡責,做好轄區群眾、流動人員、企業以及各類場所人員的防控工作,每日深入各樓盤小區、檢疫點、村民小組開展走訪勸導工作。結束一天的工作後,馮素華書記總是回到辦公到思考每日工作的不足,及時調整工作思想,制訂每日的工作計劃,及時在村工作群、網格服務隊聯絡群進行發佈。每天她總是一早回到辦公室佈置村工作人員、網格服務隊隊員每日的新工作任務。面對新疫情,馮素華書記“摸著石頭過河”做好疫情防控工作,以實際的行動踐行共產黨員的初心與使命。

連續9日零增長 今天中山4平民英雄分享抗疫一線經歷


●“疫線”志願者——李克

李克,男,中共黨員,1960年5月出生,中山市東區博愛擁軍志願者服務隊隊長,參與志願服務28年,累計公益時數1000多小時。兩次被中山市評為先進工作者。

熱心公益,扶貧濟困助學捐資廿八載。多年來,多次通過“希望工程”、危房改造、大病助困等項目投入4萬多元進行捐資助學、扶貧濟困。2016年帶頭捐助中山困難戰友李慶華女兒心臟病手術,共籌得3.8萬元,同時他也主動聯繫政府有關部門,電視臺等社會力量,合共籌集40多萬元人民幣,解決戰友的燃眉之急。從2011年至今,他共捐款10萬元資助原中山武裝部老幹部和原部隊無線電連戰友相聚座談會。

2018年開始,成立了“東區博愛擁軍志願者服務隊”,先後為中山市司法局、電子科技大學中山學院、中山市實驗中學、中山市東區團工委、中山市東區起灣社區等十個單位,約2000多人,義務進行了10場“重溫紅色記憶·弘揚愛國精神”演講。


連續9日零增長 今天中山4平民英雄分享抗疫一線經歷


●“臨時媽媽”——勞穎炫

勞穎炫,女,1995年3月出生,佛山人,本科學歷,共青團員,畢業於南方醫科大學護理學專業,現就職在東區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是護理部的護士。工作期間,勞穎炫認真負責、吃苦耐勞,有較強的上進心和責任感,具備良好的團隊精神。

2020年1月30日晚,中山市東區一家庭成員先後確診,留下一個三歲多的小朋友無人照顧的情況下,勞穎炫得知這一情況後,第一時間主動請纓照顧小女孩,充當了一回臨時媽媽。小孩再住進指定隔離酒店一天後也被確診送到市第二人民醫院隔離治療。勞穎炫同志在明知道危險的情況下毫不猶豫地挺身而出。事後,勞穎炫表示,在這個大疫面前,作為一線的醫護人員,在這個時期,我們必須要站出來。相比那些在一線救治確診病人的醫護人員,他們更加危險,自己做的實在是微不足道的事情,如果再讓她選擇,也是會過來的。

此外,在充當“臨時媽媽”前的一次疫情排查任務中,勞穎炫也用自己的專業知識,與派出所民警、社區幹部一起合力搶救了一位80多歲的老人家。在小區上門排查時,她與同行的小組遇到一位80多歲的老人。老人因飲食不注意,喉嚨被異物卡住,無法呼吸,在陽臺上呼救。她立即反應,與同行的醫生開展施救。由於老人身體較重,救援任務難以開展,脈搏也越來越弱。緊急時刻,她配合做急救示範,帶動力氣較大的警務人員在現場開展施救,最後老人通過恰當的急救,吐出了血水和異物,待到救援的醫護人員到達現場,老人已無大礙。

採寫:新快報記者 李紅雲 通訊員 鍾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