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3 攀比與炫燿


回家過年,時常遇到這樣的場景:碰見認識的人,聊天不到三句,必然問: “現在混得怎麼樣?在哪發財?買車了嗎?買房了嗎?車子啥品牌?房子哪個地段?多少平米?結婚了嗎?孩子幾歲了,在哪個學校?成績如何······”

攀比與炫燿

接下來的是:他有意無意的提起自己什麼時候買了輛大品牌的豪車,在哪買了套學區房,孩子在哪個名校上學,還帶句:“現在的社會一切往錢看,車子、房子都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徵,孩子不能輸在起跑線上,你懂的。“說完,還有意無意掀起了袖子,露出了那隻手腕上了鑲滿了鑽的新手錶。

看著他滔滔不絕的曬完物質曬精神,這樣的思維方式似乎不靠譜,但卻是事實。

我終於明白家鄉的小城為何也會像大城市一樣堵車,房價也會像大城市那樣瘋狂飆升,補習班遍地開花,補習費用節節攀升。我更為他一天比一天漸胖的肚腩支撐著的健康擔心,像他擔心我的錢(前)途一樣。

攀比與炫燿

通常,在這個時候,我不會解釋,我知道,無論我說環保出行、住得舒適就行、孩子讀書盡力了就好,這些都會被對方認為是一種掩飾,那我又何必用一輛車或一套房去向別人來證明我自己的成功與失敗呢。

現代社會,有車有房,是許多人用來衡量和炫耀成功的標準,但這個成功的標準的背後,到底是房地產商、車銷售商每年數以百億計的廣告費精心設計的心理暗示呢?還是自我滿足呢?誰又說得清楚。

記得曾看過一部電視劇,男主角為了追求一個富家的千金小姐,不惜去借高利貸把自己裝扮成開豪車,住別墅的富家子弟,但在結婚前夕還是被對方識破了身份,他和富家千金的婚事也告吹了。

攀比與炫燿

本就生在富貴人家的千金小姐最早看上的不是他的豪車、別墅,而是看上他的人品與上進心,可惜他終究戰勝不了自卑的心魔,用虛偽與謊言去掩蓋真相,最終得不償失。

去年,一個朋友的兒子,為了在女朋友面前顯擺一回,正在考駕照還沒有拿到證的他便急不可待的偷偷拿了他爸的車鎖匙開車載著女朋友去兜風,由於不熟練,一不小心把車開進了河裡,幸好他爸及時發現車不見了,查了定位知道車的位置才及時把他們從“死神”的手裡搶了回來,而他也因無證駕駛被拘留了15天。女朋友的家人覺得他更加不靠譜,除了要求賠償還斷絕了女兒和他的交往。想起傷心事,他腸子都悔青了,也只能怪自己虛榮心作崇。

攀比與炫燿

有句話說:“炫耀是因為你沒有修養,攀比是因為你找不到價值。”因為找不到自己的價值觀,所以需要在攀比中用別人的價值來衡量自己。

其實,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有自己的長處與優點,有自己的短板與缺點,也有自己獨有而別人沒有的東西,無須費力去跟別人比較。

每個人頭上都有自己的一片天空,你不一定要和別人活得一樣,自己過得輕鬆自在,就是最大的福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