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我是一名退役军人党员 抗击疫情“疫”不容辞

“党员”、“退役军人”,当这两个光荣的身份叠加在一起时,给人的是信赖、踏实、担当。开鲁县小街基镇民政助理李伟军就是一名退役军人党员,1974年2月出生,1992年正式入伍,在部队服役12年,199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2年的当兵经历,使他时刻以军人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他说“我是基层党员干部,又是一名退役军人,关键时刻必须冲在疫情防控最前线。”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

我是一名退役军人党员 抗击疫情“疫”不容辞


关键时刻挺身而出,退役军人的“硬核”担当。“没法消毒,酒精缺!酒精缺!!”过往车辆需要消毒、超市商铺需要消毒、重点监测户家里需要消毒,全镇35个行政村,56个疫情监测点,全部需要消毒酒精,一时间各处消毒酒精短缺。在疫情防控一线的李伟军,深知消毒酒精对做好防控工作的重要性,他翻遍了自己的通讯录,经多方联系沟通,从不同的渠道为政府捐赠消毒酒精1.44吨,价值12600元,为周边群众捐赠消毒酒精160公斤,价值1400元,为全镇抗击疫情解决燃眉之急,增强了战胜疫情的信心和决心。当大家纷纷为他点赞时,他却说:“部队培养我一回,关键时刻,总得为社会做点事,体现出自己的人生价值和社会价值来!”

我是一名退役军人党员 抗击疫情“疫”不容辞

第一时间奔赴岗位 ,驻村干部的战“疫”坚守。“我是一名驻村干部,关键时刻必须挺身而出,以村为战场,与村民一起并肩作战。”这是身为驻村干部的李伟军最近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李伟军作为古鲁本井村驻村工作队的成员,家就在镇上,离包联村比较近。在得到疫情防控工作通知后,他第一时间奔赴村上,长时间的驻村经历,使他对村上的情况了如指掌,和村书记详细了解村里返乡人员的排查情况后,就立即投入工作状态。带领村“两委”班子划分战区,明确责任分工,迅速成立宣传发动、入户排查、消毒防护、物资保障四个小组,挨家挨户宣传疫情防控知识,对返乡人员的情况进行再核实,安排专人对村内互助院进行消毒,确保各项防控措施落实到位。在他的积极号召下,26名党员志愿者主动参与到卡点值守、防疫宣传、入户排查等工作中,建档立卡贫困户李占彬、李志、宋金银等人也主动申请加入尖刀队,为疫情防控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我是一名退役军人党员 抗击疫情“疫”不容辞

群众生命健康安全无小事,细微之处显担当。疫情就是命令,村里就是他的主战场,从大年初二到现在,他守好了大家的村门,却很少迈进自己的家门。通辽至小街基镇的主干线“通小线”从古鲁本井村穿村而过,“封村设卡”压力大,任务重,他坚持每天上午到村上卡点查看情况。在他眼中,检查过往车辆、人员或消毒这些看似普通的工作却至关重要,古鲁本井村辖区内大大小小的商店、菜店、药店,都是他每天必去查看的地方。他说:“认真细致做好每一件小事,就是对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负责,只有这样才能筑牢守护村民的疫情防护网。”为进一步做实做细防控工作,他将原有的4个战区扩展为8个战区,分别由村干部带领村民小组长和党员志愿者组成8个战斗队。他对村干部说:“疫情防控工作必须从严从细,对村民负责,坚决做到不落一户、不漏一人。”当他听说村民闫金鑫要在正月初六要举行婚礼,请帖发了,宴请也订桌了,第一时间和村书记一起到闫金鑫的家里,讲解当前疫情蔓延扩散的实例和人员聚集办喜宴的严重危害,经过一番耐心详细的讲解,闫金鑫同意配合村里防控工作,将婚礼延期。

我是一名退役军人党员 抗击疫情“疫”不容辞

在抗击疫情的第一线,还有许多像李伟军这样的退役军人党员,他们默默坚守岗位,不忘军人本色,时刻听党号召,用不畏艰险、挺身而出的实际行动践行着“若有战,召必回,战必胜”的铁血誓言,用疫情不退、我们不退的“硬核”担当诠释着“退伍不褪色、退役不退志、离军不离党”的军人本色。

我是一名退役军人党员 抗击疫情“疫”不容辞

(小街基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