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四川降低疫情響應級別 專家:保持警惕 不能盲目樂觀

人民網成都2月26日電(王波)2月26日0時起,四川省將疫情防控應急響應級別由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一級響應調整為二級響應。廣大網友也表示了自己的疑問:“二級響應是否意味疫情結束?二級響應後給群眾生活帶來哪些變化?日常生活中能做那些事?哪些不能做?”針對網民關心的熱點問題,記者採訪了四川省應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專家組組長、省疾控中心主任醫師祝小平。他對此次疫情防控應急響應級別由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一級響應調整為二級響應的調整進行了解讀。

祝小平:從一級降為二級響應,並不說疫情完全控制住了。尤其是隨著四川省各地有序的復工、復產、復課,人群流動恢復常態,疫情反覆的風險仍然存在,廣大群眾絕不能盲目樂觀,不能有鬆懈麻痺的思想,還應保持警惕。

因此,在調整為二級響應後,廣大群眾仍要做好自我防護。要勤洗手、多通風,注重個人和家庭衛生;乘坐公共交通工具、處於電梯間等狹小空間或前往人群密集場所時要正確佩戴好口罩,儘量不聚餐、聚會、聚集;出現發熱、咳嗽等呼吸道症狀,應及時電話諮詢專業機構或到就近醫療機構發熱門診就醫;復工的市民實行“兩點一線”上下班模式,食堂錯峰就餐,辦公場所要勤通風;家庭及人與人之間保持1米以上距離、講衛生、勤鍛鍊,保持心情開朗樂觀、積極向上,這既是對自己負責,也是對他人對社會負責。

此前,針對當前部分地區發生的扎堆喝茶吃火鍋等人群聚集現象,四川大學華西公共衛生學院教授張建新也提出了建議:

除了上班,儘可能減少外出,減少到人群密集場所的頻次。自覺做到不走親訪友、不相互串門、不扎堆聊天,不聚餐,不聚集打牌、打麻將、下棋,不聚集開展跳舞、健身、卡拉OK等活動。企事業單位、社區(村)不舉辦非必要的群體性聚集活動。餐飲單位和個人不舉辦群體性聚餐活動(含農村群宴)。

疫情防控應急響應級別由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一級響應調整為二級響應,是全社會的共同努力,是形勢向好的重要標誌,勝利的曙光終會到來,未獲全勝,決不輕言成功!待到“戰疫”凱旋時,再讓火鍋飄香、蓋碗茶喝起也不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