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17 从旁观者到身为山水画里的“画中人”,古代仕人的退隐之路不好走

坊间五千年:来自四邻八坊、涵盖上下五千年的奇谈史趣及文化话题

当代多数人都有朋友圈,功成名就后退隐乡间、偶尔发几张山居田园的生活照,这简直会羡煞旁人!段子手们据此编出这样的故事说:“经过大半生的努力打拼后,我终于可以在乡间过上粗茶淡饭、一亩三分地的悠闲生活了!”

对此,乡间学子们都嗤之以鼻说:“那咱们还折腾个啥?”他们说的没错,同样的一亩三分地,是否“羡煞旁人”、还得看过日子的人是谁。

从旁观者到身为山水画里的“画中人”,古代仕人的退隐之路不好走

退隐乡间时要实现真正的悠闲,必要的身外之物自是必不可少;古代许多山水田园画中都有这样闲云野鹤式的“画中人”,跟当代许多“羡煞旁人”者一样,他们同样得经过大半生的努力,然后一是需要迈过历代致仕制度所设的高低门槛、二是需要获得皇帝的恩准,第三呢,自己的身体还得争气。缺失了以上任一条件,你还是乖乖当古画外的旁观者好了;而要“致仕”、你首先得步入过仕途,光这一点就足以让乡间学子们折腾半生。

《礼记·曲礼》中说:“大夫七十而致仕”;《王制》中也说:“七十致政”。“致仕”或“致政”都是今日的退休之意,你不是公务员的话、自然就没有退休一说。由于封建儒礼都得依《礼记》而行,自汉代到宋代,古人们的退休年龄一直都是七十岁,明清后才改为六十岁。

刻板的致仕制度与灵活的退休安排

《礼记》是历朝礼制所依据的核心,皇帝是不可能去任性调整的,只有明太祖朱元璋这样的大老粗例外。那么,自确立退休制度的汉朝到明朝之间,仕人们都是怎样退休的呢?

从旁观者到身为山水画里的“画中人”,古代仕人的退隐之路不好走

“七十致仕”,退休后就晚景堪忧了

相对来说,汉朝公务员们最容易“晚景堪忧”,因为“七十而致仕”制度初定、国家又尚不富裕,只有州以上高官在退休后才能享受“三分其禄,以一与之”的待遇。其他人嘛,退休后就唯有自谋生计了,七十岁老迈,他们还能干啥呢?这时候,“为人子之礼”就是最后的保障。

我国百姓都渴望能有男丁续后,初始时正是出于这样的打算。制度刻板、有些大臣孤苦无依,有时连皇帝也看不下去了,他们就会通过“额外赏赐”的方式给予他们退休后的生活保障,反正皇帝赏赐并不违礼。

汉代之前曾有范蠡主动提出“告老还乡”,在刻板的致仕制度下,“告老”就是唯一可以提前退休的方式:虽有七十岁的规定,但人有百病,五六十岁时也是可以称病告退的。不过,这样的提前退休就一分钱退休金都得不到了,范蠡就通过经商衣食无忧,如果自己没经世之才,“告老还乡”提前退隐就还须慎重。

从旁观者到身为山水画里的“画中人”,古代仕人的退隐之路不好走

庄园经济为某些隐退者提供了必要的生活保障

两晋时期庄园经济兴起,多数为官者家中都有庄园。不管是出于对当朝政治的不满还是出于身体隐患,该时期的“告老还乡”者就多了起来,退休后的他们至少都能有生活保障,故而“退隐文化”在两晋期间也最为兴盛。“庄园诗、山水画”等也在该时期开始蓬勃发展、引领了我国文化史上的一段辉煌,这一切、就不是普通乡间学子所能实现的了!

晋朝大司马张翰曾由于触景生情忽然思念起乡间的“菰菜、莼羹、鲈鱼脍”,于是来了个“告老还乡”;陶渊明也是从“彭泽县令”上告老还乡,好歹还能“采菊东篱下”、不致于衣食堪忧。晋朝期间各种闲云野鹤式的生活在古画中也多有体现,仕人们在身为旁观者时确实很容易就心头撞鹿,这也让唐朝后的致仕退隐之路变得更复杂多变起来。

皇帝不恩准,致仕制度也是摆设

唐朝时候致仕制度虽大体不变,仅退休后的待遇依职级多了些细分变化。那时候也是仅三品(相当于州省级)以上官员退休后待遇不变,三到五品之间就只有半薪,六品以下则只获赐些土地,回家后当个小地主还是可以的。

从旁观者到身为山水画里的“画中人”,古代仕人的退隐之路不好走

“倚老卖老”其实也是皇帝赋予老臣们的特权

唐朝时候还多了个这样的变化:由于官场上的涉外礼仪变得频密起来,官员录用开始有了“体貌丰伟”的标准。有些人长相欠奉有碍观瞻,为了不丢国家脸面、当政者就会让你提前退休了;有些人保养得当、鹤发红颜,哪怕已是七老八十,只要皇帝不恩准、你还是无以退隐。

武则天、唐玄宗等就常干这样的事。《曲礼》说:“大夫致仕,若不得谢,则必赐之几杖”,如果皇帝不恩准其退休,则必须在待遇上给予他们相应的规格与敬重。

“五十杖于家,六十杖于乡,七十杖于国,八十杖于朝”,在不同场合里,帝王的赐杖也是一种很高的待遇,这时候的有关官员就相当于“退而不退”、可以居家也可以上朝,俸禄不变。当然,皇帝不恩准你退休是一种极大的荣幸,这时候再拿古礼上的致仕制度去驳斥皇帝就是“给你脸不要脸”了,古人当中是无人敢这么做的。

从旁观者到身为山水画里的“画中人”,古代仕人的退隐之路不好走

古时候的持杖退隐者多有不凡地位

人过七十,通常就会是半个“人精”,唐朝执政者这么做的同时也给自己带来了些隐患。比如,武则天在81岁时还任命了80岁的张柬之当宰相,结果这张柬之凭着自己的人脉及老谋深算,两个月后就发动“神龙政变”将武则天赶下了帝位。估计张柬之心里会说:“你不让我当闲云野鹤的画中人、那我就只好去做史书里的政变者了!”

身体与钱财:致仕之后也悠闲不起来

宋朝皇帝对文人的好不是吹出来的,因为他们退休后的待遇确实是“史无前例、后世难及”。宋仁宗就取消了唐朝“依职级”细分待遇的方式,所有退休官员都能获得退休前同样的薪金待遇,仅政治待遇没有了,这就是变相的“去品留职”,官品没了,职级待遇还在。到了宋神宗初期,索性连官品也保留了下来、仅仅是没了实权。

这样的致仕制度带来北宋官场的极端臃肿,王安石通过变法将其转为“拿半薪”后、自然就触动了文人们的核心利益,宋哲宗时为了平复这样的争议,于是又给致仕官员们加了个顾问之类的虚衔、同样赐予退休前的半薪,这样就合法地回到之前的待遇了!我们知道,这其实是高太后废除变法的迂回之举,但让宋哲宗在国力不支的情形下去效仿宋仁宗,确实让当时的宋朝在“身体与钱财”上都悠闲不起来、典型的打肿脸充胖子。

从旁观者到身为山水画里的“画中人”,古代仕人的退隐之路不好走

宋朝致仕者待遇都不错,这也为它带来了沉重负担

国家是如此,对于致仕官员就更是如此了!古人“七十古来稀”,这年纪下身体还硬朗的人寥寥无几,有了钱财也无处去花。明朝时,朱元璋将退休年龄提前到六十岁,退休时身体没问题,不过退休金就别再指望,仅是免除徭役赋税、外加每月两石米而已。两石米相当于今天360斤,填饱肚子是没问题的,可是苦于没钱呀,所以明朝的致仕者更无法悠闲。

明太祖朱元璋一生致力于打击贪腐,但由于他的致仕制度所致,明朝官员们在任时都“被迫”多少也得贪一点,否则退休之后就无所依靠了。

当时民间的商人富户为了光耀门楣,许多人都会花钱去捐一个“员外郎”闲职来当当,“员外”渐渐成了明朝有钱人家的代称。许多从朝中退隐下来后的高官却经常过得连个员外都不如,这逐渐导致了明代后期越来越严重的“官缺”现象:当官无利可图又是“高危职业”,多少人还会去向往?因为这些因素,明朝时是最没有“退隐文化”可言的。

从旁观者到身为山水画里的“画中人”,古代仕人的退隐之路不好走

这就是明朝官员下班后的常见生活状态

明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明朝的南京朝廷由于严重官缺,“六部”渐由何熊祥一人统兼。这“六部尚书”压得何熊祥不堪重负,于是他不断向朝廷请辞,直到天启三年(1623年)时才因母病获准提前退休。当时的何熊祥已57岁、跟提没提前已没多大差别,唯一好处就是躲过了明末那段乱世,这也算是明末官员中极为难得的一种悠闲了!

羡慕古人,不如更好地活在当下

清朝也延续明朝的致仕制度,官员们退休后同样会日子窘迫,所以终清一代、官员们的贪腐渐成常态。所谓“高薪养廉”一说虽源自宋朝,不过宋朝官员的高薪并未带来真正的廉洁、明清官员的贪腐成风更是严重破坏了致仕后应有的悠闲心态:每日不是活在被清算的惶恐之中、就得为柴米油盐担忧,何来半分闲云野鹤的意境?

历史总体上是在不断进步的,今天有些人经常逮着某个点就去进行“古今对比”、借此来证明“今不如古”。单就致仕退隐一事来说,历朝历代实际上是各有不同、都没有绝对的亮点和值得羡慕的地方。

从旁观者到身为山水画里的“画中人”,古代仕人的退隐之路不好走

一番欢送仪式后,身前荣光都已成过去

汉朝人退休后日子苦点、不过尚无愧于心;两晋南北朝时居隐成风、不过那时的黑暗纷乱也带不来好日子;唐朝时你也许就得鞠躬尽瘁、活到老干到老、退了等于没退……当我们身为旁观者欣赏一幅古画中的“闲云野鹤”时,可会从各角度分析过“画中人”曾有的遭遇?或他在画中的退隐生活是否就真正悠闲?

“活在当下”是不去追忆过去、不去憧憬未来的一种生活姿态。假如你已过上了退休生活,过去的是是非非就让它成为往昔、将来是荣光也好、遭受非议也好都与现在的你无关了!

能够有这样的心态的话,不管你生活在哪个朝代、至少对旁观者而言你就是一位“闲云野鹤”者,是真是伪已无关紧要。古画中的那些“画中人”,他们所呈现的也是一种生活姿态而已,你又何从得知他们的内心所想呢?

从旁观者到身为山水画里的“画中人”,古代仕人的退隐之路不好走

现实中,这样的“山居退隐”已成一种奢侈

今日你在朋友圈里发一发自己的“退隐山居图”,同样也只能是一种生活姿态的分享,若想以此来实现“谁去羡慕谁”,这实是无聊之举,所以也只配由段子手们来调侃一下罢!

在此之外,该学习的得继续学习、新年之后该努力工作的、还得多想想明天的饭碗,因为真伪与否的“闲云野鹤”都属于别人,过好自己的日子也是一种“活在当下”。

“坊间五千年”将坚持内容100%原创(部分图片来源网络,若存疑义联系即删),持续为大家输出选题丰富的原创文章。本号文字均亲自码出,观点为个人见解,绝无任何映射行为,欢迎订阅转发及评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