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4 能够相伴相随、灵肉相融,是爱情的完美状态。

柏拉图看重精神恋爱,那一般是指男女之间在世俗压力下,无可奈何才选择保持距离的爱情。在柏拉图看来,男女之间虽然不能结合成为生活伴侣,却可以实现心灵相通和心心相印,这样就是爱情了。柏拉图认为爱情的根本,就是灵魂的交融,是心灵相通和心心相印。只要可以实现灵魂交融,就是爱情。所以,他甚至将爱情泛化到同性之恋。

爱情应该建立在精神交流的基础上,这倒是没错。但是,我们对爱情有一个基本的共识,它其实是基于异性相吸产生的一种感情,最初应该是从性欲才有的需要。我们后来以为性欲是肮脏的需要,觉得它不配与神圣的爱情搅和在一起,就开始极力推崇精神恋爱。柏拉图就偏向认为,无性的灵魂交融才可以显出爱情的纯洁性,精神恋爱才最值得我们去追求。

精神恋爱在现实生活中并不罕见。缔结婚姻组成家庭的两个人,也许只是伴侣关系,心中却都是另有所爱,牵挂的不是共同生活的伴侣,而是别人。譬如说本来相爱的两个人,因为种种原因被迫分手。虽然与另外的人结合,旧情却依然热烈,只是保持着距离。或者,有些是在结婚以后才发现了可以产生感情共鸣的人,不得不保持距离。

只要存在感情共鸣,在柏拉图看来就是爱情。所以,爱情不一定要走向婚姻,婚姻也不一定要依托爱情。婚姻只是缔结成为家庭的一个纽带,有从各种地位产生的交易性婚姻,有只是为了搭伙过日子,或者为了应付社会和家庭压力产生的婚姻。

根据柏拉图的观点,爱情就可以无性。既然爱情可以无性,它其实就是一种可以超脱于男女关系之上的感情形式。那么,异性之间、同性之间,就都可以产生爱情。因此,关于爱情的定义,就不仅限于男女之情了。

进入现代社会以后,我们普遍不再认为性是肮脏的。其实,古人也认为:食色,性也。食欲与性欲,在本质上都是一样的欲望。我们有食欲,主要是为着物种可以生存下去;我们有性欲,主要是为着物种可以延续下去。我们谁也不会认为食欲是肮脏的追求,同样也没有理由将性欲看成是肮脏的追求。但是,我们也不会认为食欲是高尚的追求,因为这只是我们基本的需要。同理,性欲亦只是我们基本的需要。食欲与性欲,终归都属于低俗的欲望。爱情,才是高尚的追求。

我们将性欲从爱情淡出,归到与食欲一样的寻常,似乎正在成为一种潮流。性欲就是性欲,爱情就是爱情。如果你只是为了满足低俗的欲望,选择性伴侣就可以像选择美食一样随意。如果你想要高尚的爱情,那就认真去追求能够产生精神共鸣,实现灵魂交流,可以心心相印的人。可以心心相印,即使不能相伴,也有天长地久的爱情。

必须保持距离的爱情普遍属于迫不得已,热恋的男女都希望可以朝夕相处。爱情的完美状态,当然是能够相伴相随,灵肉相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