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铁岭市商务局:疫情防控后勤保障和商贸企业复工营业相关情况解读

全市疫情防控工作开展以来,市商务局迅速响应,把做好疫情防控后勤保障工作作为当前最重要的工作来抓。随着返程返岗、复工复产,消费潜力逐步释放,消费结构逐步回归,生活必需品市场供应和居民生活服务业供给保障面临的复杂局面,商务部门采取“战时举措”,积极应对,全力推动商务领域企业有序有效复工营业。今天邀请铁岭市商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 高存启就百姓们关心关注的问题进行详细的解读。


本期嘉宾:

铁岭市商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 高存启


问:全市疫情防控工作开展以来,市商务局作为后勤保障组牵头部门,迅速响应,积极行动,做出了成效。请您简单介绍一下后勤保障组工作情况。

答:作为疫情防控工作后勤保障组牵头部门,与市卫健委、市发改委、市财政局、市应急局、市医疗保障局、市市场监管局、市工信局等7家部门,启动监测日报制度,每日沟通情况,研判疫情防控物资保障情况和生活必需品市场形势;为市直参与防疫部门、重点商贸企业发放防疫物资,解决防疫问题。针对我市医疗物资紧缺的情况,市商务局积极做好医疗物资保障工作,通过各种渠道上级部门、外贸进口企业、海外华人等加强联系,努力争取上级调配、企业采购和海外捐赠防疫必需品。同时,向我市友好城市日本鹿沼市寻求防疫必需品援助,以缓解我市防疫物资紧缺的状况。


问:为贯彻落实省商务厅《关于做好当前生活用品市场和储备供应有关工作的紧急通知》,保障市场供应,市商务局采取了哪些措施?

答:为确保全市生活必需品的市场供应,市商务局制定下发了《关于商务领域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应急工作预案》,组织全市商务系统全面做好疫情防控期间生活必需品保供工作。

一是深入一线掌握市场信息,摸清供需情况。我们选取大商新玛特、双燕超市、万家生活广场、新都综合市场、开原大润发、清河农贸大厅等21家重点商场、超市、农贸大厅等作为数据采集样本,监测全市米、面、油、猪肉、蔬菜等17种主要生活必需品和方便面、矿泉水、火腿肠3种应急商品市场供应和库存情况。局主要领导带队多次深入各大商场、超市和农贸市场一线,认真排查商贸企业库存、物资储备、供销渠道、配送方式,监测销售动态和价格变动。在全市各级商务主管部门的共同努力下,全市生活必需品市场供应充足,总体运行平稳。

二是做好商贸流通企业防控工作的监督检查。市商务局组成工作组深入到各县(市)区商务部门督导,指导银州贸易城、开原大润发超市等大型流通企业制定了非常时期店铺消毒及预防应急预案,加强商场内部消毒处理和重点商品查验工作,要求内部员工佩戴口罩,在营业场所明显位置摆放“请消费者佩戴口罩入场”等提示语,通过企业电子屏幕和横幅发布疫情防控社会宣传标语。积极引导全市大型商贸企业通过媒体向全社会发布“保供应、不涨价、重防控”的承诺。会同铁岭日报、铁岭电视台等媒体,客观、适时报道铁岭当前生活必需品市场供应信息,引导群众理性消费。通过引领正确舆论导向,维护了市场秩序的平稳。

三是组建保供队伍,夯实应急调控能力。按照辽宁省商务厅支持各地壮大保供队伍的通知要求,我们结合实际,全面做好商务系统疫情防控期间生活必须品市场供应工作。先后向省商务厅推荐了32家企业,其中粮食生产流通企业9家、肉类生产流通企业9家、奶制品2家、蔬菜1家、食盐2家、酒精消毒液4家、纯净水1家、卫生纸生产企业1家、大型超市3家,为企业申请到民生保供企业证明资质,获得资质企业可以与周边产地和域外生产基地建立密切联系,保证运输车辆在城乡间畅行,及时补充库存。


问:受疫情影响,我市农户大量蔬菜水果滞销、积压,农户因疫情遭受了损失,市商务局是如何帮助解决这一难题的?

答: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餐饮业停业、物流不畅,导致农民种植的不耐存蔬菜水果大量滞销。市商务局了解到这个问题后,多渠道联系,积极帮助农民寻找销路,减少经济损失。我们先后帮助铁岭县的黄瓜、小萝卜成功进入沈阳多家超市。市委主要领导知道这件事情后,给予了肯定,对解决好水果、蔬菜等农产品销售难的问题提出要求。我局与市农业农村局进一步完善了工作联系机制,加强产销联系和信息共享,共同解决我市水果蔬菜等农产品滞销问题。为提高工作效率、畅通产销渠道、建立长期的产销对接关系,积极为铁岭农产品“走出去”搭建平台,我们建立了由电商企业“云平台”、市邮政公司、各县(市)区商务局、各乡镇、市农产品合作社以及沈阳各大生鲜超市等在内的微信群,全方位、多渠道地为铁岭农产品开拓销路,促进农商对接、农企对接。截至目前,帮助推销黄瓜、小萝卜菜等滞销蔬菜10万多斤,销售寒富苹果8万斤,签约南果梨订单2.5万斤,协调车辆运输玉米700吨。通过这些行动,不仅帮助解决销售难得问题,而且提高了果蔬销售价格,增加了农民收益。


问:国家商务部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帮助外贸企业应对疫情克服困难减少损失的通知》,我市是如何落实的?

答:由于全国发生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外贸企业正常生产经营面临困难,部分外贸企业在生产及物流等方面遭受严重影响,可能导致国际贸易合同无法履行。根据商务部出台的《关于帮助外贸企业应对疫情克服困难减少损失的通知》,市商务局贸促会积极帮助受疫情影响导致无法如期履行国际贸易合同的企业,办理不可抗力事实性证明。该证明已得到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政府、海关、商会和企业的认可,企业可以根据不可抗力证明,部分或全部免除不履行、不完全履行和迟延履行合同的责任,在域外具有强大的执行力。通过“不见面办公”方式,协助企业准备好相关申请材料并代企业向省贸促会进行申请。目前已经帮助3家企业获得不可抗力事实性证明书,为3家企业减少因疫情造成合同延期交货损失300多万元。

市商务局还指导外贸企业联系商务部提供的六家行业商会,解决法律咨询、参展协调、供需对接等相关问题,帮助企业尽可能减少损失。


问:目前,全市商贸流通企业正在逐步恢复生产经营,从满足市民便民消费基本需求,到基本恢复市民正常生活秩序,请介绍一下这方面情况。

答:市商务局按照辽宁省疫情防控指挥部第6号令要求,向市疫情防控指挥部提出了《关于组织做好商贸领域复工营业的建议》,并草拟了批发零售业、住宿业、餐饮业复工营业企业和个体工商业户疫情防控指南和铁岭市便民服务场所疫情防控“六必须、六到位”上报市指挥部,组织全市商贸领域有序复工营业,帮助企业和个体工商业户把时间抢回来,把损失补回来。截至目前,全市限额以上法人企业和大个体144户,复工营业99户,复工率68.8%,其中批发业复工率69.8%,零售业复工率84.1%,住宿餐饮企业复工率32.2%。我市外贸企业复工100家,复工率为73.5%,其中重点监测的20家外贸出口企业中有19家已经复工,复工率为95%。

按照市商务局安排,各县(市)区商务部门也正在配合卫健委、文广新局、市场监管局、应急局等相关部门加强疫情防控宣传,督促企业和个体工商业户落实疫情防控和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加强员工管理、严格健康排查、做好个人防护、全面进行消毒、加强场所和环境卫生管理,做好体温检测、消毒、通风等防控和安全生产工作。


问:随着疫情防控形势的变化,下一步市商务局将采取哪些工作措施来做到疫情防控与恢复生产两手抓 两手硬呢?

答:下一步我们将重点做好以下四方面工作:一是进一步保障生活必需品市场供应。完善生活必需品市场监测数据,加强粮、油、肉、蛋、蔬菜等重要生活必需品的监管,提高数据质量,准确反映全市生活必需品市场运行情况。组织全市商贸企业加大采购,保证全市生活必需品市场货丰价稳。将组成5个工作组,深入各县(市)区进行督导,会同当地商务部门进一步摸清生活必需品生产、流通企业供应情况,做到底数清、情况明、全覆盖。二是继续组织具备条件的未复工商贸企业尽快复工营业。指导复工营业企业抓好疫情防控,以问题为导向,主动服务企业,帮助企业排忧解难。三是继续做好疫情防控期间对商贸企业服务工作。持续调查掌握全市批发零售、住宿餐饮行业、外贸进出口企业受疫情影响情况,对疫情过后的我市商务经济发展进行科学研判。在落实好“千人帮千企”的同时,对限上企业、近限企业、商贸纳税大户进一步梳理,建立“1+1+1”帮扶工作机制。四是积极探索开展疫情防控期间招商引资工作。及时调整原计划开展的招商活动安排,加大招商项目的整合和网络宣传力度。积极开展“不见面”招商,利用微信等网络媒介联系招商,研究探索开展网络招商会,研究制定疫情期间的招商引资办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