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为什么傅恒能身穿四团龙补服?

勒布5


傅恒,可以说是清宫戏中,我们最熟悉的陌生人,在许多影视作品中都有傅恒的身影。历史上的傅恒是清乾隆年间,一个非常重要的人物,他和他的儿子福康安两代执掌兵权,为维护满清封建统治立下了汗马功劳。

正如延禧攻略中所描述的那样,傅恒确实是乾隆皇后富察氏的弟弟,这个身份确实给了傅恒通向成功的一把阶梯,但是和傅恒所取得的成功相比,这还是微不足道的。

这个身份就如同一个人在挑战珠穆朗玛峰时系统开挂,让你乘坐电梯直达四千米高的高度,但是剩下来4000余米的征程还是要依靠自己的努力才能完成。傅恒就是如此。

傅恒功勋卓著

傅恒最大的功劳就是平定川藏叛乱。清朝所谓的康乾盛世,并不是一味的太平盛世,国内的不稳定因素还是相当多的。在乾隆十一、十二年期间大金川土司莎罗发动反叛,率领军队进攻周边的其他土司。

这引起了乾隆皇帝的极大重视,当时乾隆年方三十六七,正是励精图治的时候,连忙下旨当地的总督派兵征剿。

然而当地的川陕总督张广泗并不是一个合格的将才,屡战无功。乾隆皇帝心中甚是焦急,但他没有向崇祯皇帝那样急功近利,他稳住心神,没有将作战不利的张总督革职查办,而是派去了当时朝中首辅保和殿大学士讷亲前去调度协调。

自从明太祖废除宰相以来,明清两朝的实际相权就落到了内阁手里,内阁首辅可以说较之以往的宰相,更为显赫。内阁大佬都加某某殿大学士、某某阁大学士这样的称号,在清朝前期保和殿大学士就意味着是人生的顶峰,内阁首辅。

派遣讷亲这个举动可以说乾隆对于西南的战事非常关注。但是预料中的1+1>2的效果,没有出现,这两位大员反而出现了1-1=0的效果,讷清和张广泗,互相不和,导致战事失利,乾隆皇帝震怒,决定换帅!

这时候傅恒毛遂自荐。

老人不行就换新人,乾隆对于这个28岁的小舅子充满了信心。乾隆的信心肯定不是空穴来风,作为乾隆一生的最爱、富察皇后的弟弟,乾隆和傅恒在私底下交流的机会肯定相当的多。

可以想象在这些接触中,傅恒充分的展现了自己的能力,乾隆也认可这个小舅子的主张,很有可能这二人早就对当下的战事进行过闭门磋商,傅恒提出来的一系列方案,可以说深得天心。

傅恒来到前线,果然扭转了战局,连续夺取了数个重要据点,连奏凯歌。

但是随着战线的层层推进,战事陷入了焦灼状态。乾隆出于保护这个小舅子的目的,从前线召回了傅恒。对傅恒的功劳进行赏赐,在这一次的赏赐中,傅恒被赏穿四团龙补服。

这可以说是作为一个臣子最高的荣誉了。

为什么傅恒能身穿四团龙补服?

团龙补服是清代的皇族才有资格穿的外褂。根据清朝的规章制度,只有亲王与郡王才有资格穿。

值得一提的是,亲王穿的是四条正龙。所谓正龙就是我们能够看到龙的正脸,龙是用正面朝向我们的,而低一级的郡王则不然,他们的龙有两条是正龙,另外两条是行龙。所谓的行龙就是拿侧脸对着我们的龙。用个不恰当的比方就是小猪佩奇的形象。

傅恒,不是王爷,只是一个公爵,他是没有资格穿这个的!皇帝赏赐了你这件补服,但没有规定,你可以穿。

这种似是而非的事情在封建时代比比皆是,傅恒是谨慎的,她想起了自己的先辈,一个叫做年羹尧的人,他也曾是一个被赏赐四团龙补服的男人,可是他的结果呢?

没有办法,谨慎为人是封建时代大臣们一项生存的不二法门,傅恒所能做的就是把皇帝的这份赏赐供在家中时常去看一看摸一摸。他在等,等待乾隆皇帝龙心大悦,允许傅恒穿。

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叛乱头子的降书顺表送到了北京,川藏战争终于以大清朝的胜利而告终,乾隆皇帝龙心大悦,下令褒奖傅恒。皇帝作出最高指示傅恒可以穿四团龙补服,而且想什么时候穿就什么时候穿,没有限制。

傅恒终于可以穿上心心念念的四团龙补服了,可以说他这一辈子也算值得了!


小小嬴政


清代获赏四团龙补服者总共7 3 人,团龙补服是清代亲王、郡王的常用朝服,于左右两肩及前后绣四爪金龙,底服为黑色。团龙补服的穿着者一般由恩赏、外交、军功大勋人员组成。按清代宗室亲王昭梿所著的《啸亭续录》里写的:亲王和郡王穿四团龙补服,这其中也有区别。

亲王是四正龙补服,郡王是二正龙二行龙补服。“正龙”指的面向外的龙,也叫坐龙,“行龙”指的是侧身的龙。清朝二百多年,被赐四团龙补服的汉人仅有五人,第一位,康熙年间武进士马见伯、清朝重臣岳锺琪、三朝元老曾国藩、传奇人物李卫、嘉庆的老师朱珪。

皇帝御用的衮服太相似而建议改为“二正龙二行龙”,同时郡王的团龙补服也改为“四行龙”。诸王里只有皇帝特赐的才能穿着四正龙的补服傅恒能身穿四团龙补服还是与其对清朝的贡献所决定的。

富察·傅恒(1722~1770年 [1] ),字春和,满洲镶黄旗人。清朝外戚、名将,户部尚书米思翰之孙,察哈尔总管李荣保第九子,清高宗孝贤纯皇后之弟。

傅恒的四团龙补服为乾隆钦赐,乾隆十二年,莎罗奔发动叛乱,出兵攻打周围土司,击败前来弹压的清军。川陕总督张广泗进剿无力,乾隆又派保和殿大学士讷亲前往。结果讷亲缺乏经验,又与张广泗不合,对军事作战产生分歧,贻误军机,事后互相推诿过失,丧师辱国。最后,大怒的乾隆将二人召回京城,张广泗处斩、讷亲赐自尽。

乾隆十三年,当时的军机大臣、户部尚书傅恒毛遂自荐,前往前线。乾隆对傅恒寄予厚望,命其以户部尚书兼理川陕总督,经略军务。傅恒抵达前线后更是加授太保,加军功三级。傅恒不辱使命,攻克金川数个重要据点,但是随后战争也陷入胶着。

乾隆担心傅恒重蹈讷亲覆辙,见好就收,召回傅恒。回京后,傅恒获封一等忠勇公,赐红宝石帽顶、四团龙补服。由于傅恒的爵位是公爵,按照清朝制度,公爵的补服是正蟒方补,而只有宗室亲王、郡王、贝勒、贝子才能用团龙补服,并且贝勒、贝子只能用两团龙补服,亲王、郡王才能用四团龙补服。所以,傅恒虽然获赐四团龙补服,却不能穿,至少在乾隆给予明确旨意前绝对不能穿。

没想到傅恒班师回朝后,莎罗奔迫于压力,不敢继续抵抗,而且把投降书也送来了。乾隆大为惊喜,于是对傅恒更为赞赏。上谕云:“ 经略大学士忠勇公傅恒,奏报莎罗奔郎卡俯首就降,经略大学士忠勇公傅恒前已晋爵封公,酬庸更无殊典,所赐四团龙补褂着只受服用。这个时候乾隆是准许傅恒随意穿着的。

但是傅恒还是不管随意穿着,一般只在重大场合且有乾隆旨意的时候才穿。乾隆又发上谕:“经略大学士忠勇公傅恒因朕赏给四团龙补服,并请于朝贺大典之日,遵旨服用,其寻常仍服公品级补服。著于朝贺典礼之时,时常服用,不必恳辞。其寻常入朝入部办事,应从所请,随宜即用公品级补服,以成谦挹之美。”意思是朝贺典礼等重大场合,傅恒可以不需要特殊旨意就穿,平时入朝和入各部办公的时候,就同意傅恒的奏请,让他继续穿公爵的正蟒方补。

傅恒死后,儿子福康安因战功被追赠郡王爵位,也配得上四团龙补服了。但是傅恒已死。如果活着获封郡王,那他平时也要穿四团龙补服。

傅恒可谓文武双全,傅恒颇具军事眼光,指挥平准噶尔、大金川、缅甸战役,均为乾隆“十全武功”做出重要贡献。他主编、参与了《周易述义》、《春秋直解》、《西域同文志》、《增订清文鉴》、《附明唐桂二王本末》、《平定准噶尔方略》、《皇朝职贡图》、《吏部则例》、《钦定诗义折中》、《钦定大清会典》、《钦定旗务则例》、《西域图志》、《御批历代通鉴辑览》的撰写工作。深受乾隆帝赞誉。再加上其本身的身份,身穿四传龙补服也算当之无愧。

我是【文史侃大山】,欢迎大家点赞、评论、吐槽。一起讨论历史事件。

文史侃大山


傅恒的四团龙补服是乾隆钦赐的。但期间还经历了一个从“不能穿”到“重要场合可以穿”的过度过程。

(傅恒着四团龙补服画像)

先说说傅恒的四团龙补服由来。乾隆十一年、十二年,大金川土司莎罗奔先后攻打周围其他土司,破坏川藏地区秩序,乾隆派兵征剿。川陕总督张广泗进剿无力,乾隆又派朝中第一重臣,保和殿大学士讷亲前往调度部队。结果讷亲缺乏经验,又与张广泗不合,对军事作战产生分歧,贻误军机还讳败为胜,事后互相推诿过失,丧师辱国。最后,大怒的乾隆将二人召回京城,张广泗处斩、讷亲赐自尽。乾隆十三年,年仅二十八岁的新晋勋贵,军机大臣、户部尚书傅恒毛遂自荐,前往前线。乾隆对傅恒寄予厚望,命其以户部尚书兼理川陕总督,经略军务。更是将当时最高官职保和殿大学士授予傅恒。傅恒抵达前线后更是加授太保,加军功三级。在这种厚望之下,傅恒不辱使命,攻克金川数个重要据点,但是随后战争也陷入胶着。乾隆担心傅恒重蹈讷亲覆辙,再次丧师辱国,于是见好就收,召回傅恒。回京后,傅恒获封一等忠勇公,赐红宝石帽顶、四团龙补服。

(公爵爵位应该使用的是前后两块正蟒方补)

这是傅恒的四团龙补服由来。但是问题来了,因为傅恒的爵位是公爵,按照清朝制度,公爵的补服是正蟒方补,而只有宗室亲王、郡王、贝勒、贝子才能用团龙补服,并且贝勒、贝子只能用两团龙补服,亲王、郡王才能用四团龙补服。故而,傅恒虽然获赐四团龙补服,却不能穿,至少在乾隆给予明确旨意前绝对不能穿,否则就是僭越。

很快,旨意真的来了。因为傅恒班师回朝后不久,莎罗奔迫于压力,不敢继续抵抗,就将降表就送来了。乾隆大为惊喜,于是对傅恒更为赞赏。上谕云:“ 经略大学士忠勇公傅恒,奏报莎罗奔郎卡俯首就降,经略大学士忠勇公傅恒前已晋爵封公,酬庸更无殊典,所赐四团龙补褂着只受服用。”也就是这个时候开始,乾隆准许傅恒穿这件四团龙补服了。而且是让他随便什么时候都可以穿。

但是傅恒还是不敢,奏请在平时不穿,重大场合乾隆有旨意才穿,乾隆又发上谕:“经略大学士忠勇公傅恒因朕赏给四团龙补服,并请于朝贺大典之日,遵旨服用,其寻常仍服公品级补服。著于朝贺典礼之时,时常服用,不必恳辞。其寻常入朝入部办事,应从所请,随宜即用公品级补服,以成谦挹之美。”意思是朝贺典礼等重大场合,傅恒不需要特殊旨意就穿,平时入朝和入各部办公的时候,就同意傅恒的奏请,让他继续穿公爵的正蟒方补,以成全他谦逊之心。

另外,傅恒死后,又因为儿子福康安的战功被追赠郡王爵位,也配得上四团龙补服了。但是傅恒已死。如果活着获封郡王,那他平时也要穿四团龙补服。


伊耆角木


补服是明清时期的官服,根据补子上的图案不同和补子的形状来区分官职和爵位,一般文官官服秀有飞禽,武将官服绣有走兽,而龙补则用于皇族。

简单来说,圆形补子的品级一般高于方形补子,团纹越多则等级越高,在补子的图案上有一个基本原则“正龙高于行龙,龙高于蟒,蟒高于飞禽和走兽”,清乾隆时期制定的《皇朝礼器图式》中也明确规定了清朝官员和皇族的着装规范。

“蟒袍,亲王、郡王,通绣九蟒。贝勒以下至文武三品官、郡君额驸、奉国将军、一等侍卫,皆九蟒四爪(趾)”

其实关于补服中的龙和蟒历来也没有明确的定义,龙和蟒单看绣出的图案也很难区分,因此也有了“五爪为龙,四爪为蟒”的说法。

从上文中我们得知可以穿龙补服的只有皇族成员,但是傅恒作为外戚却能被赏赐四团龙补,足以说明傅恒的与众不同。

傅恒,全名富察.傅恒,满清富察氏,乾隆皇帝原配夫人第一任皇后富察氏是傅恒的亲姐姐,换句话说傅恒就是乾隆的小舅子,关于乾隆和富察氏的感情,很多影视剧都有过演绎,虽然其中不乏一些夸张杜撰的情节,但是可以肯定的是乾隆虽然风流但是对于富察氏的感情却是货真价实的。

有了富察皇后的关系,傅恒的仕途也是一帆风顺,乾隆也给足了他建功立业的机会准噶尔、大金川、缅甸战役让傅恒积累了足够的政治资本。乾隆十四年在平定金川之后傅恒因功封一等忠勇公赏四团龙补服,而乾隆深爱的富察皇后已在前一年病逝,乾隆对于傅恒的钟爱中必然夹杂着对于富察皇后的深切缅怀。

其实赏穿四团龙补在清朝有不少例子马见伯,高其位,李卫等人都曾被恩尚四团龙补,傅恒厉害之处在于异姓封王。

乾隆三十五年傅恒在征缅甸班师回朝途中病逝,乾隆皇帝亲临其府奠酒,谥文忠。嘉庆元年(1796年)五月,以子福康安平苗功,赠郡王衔,配享太庙,入祀贤良祠。其子福康安更是清朝除宗室之外第一个获得贝子封号之人。

乾隆评价傅恒为”社稷臣“,再加上富察皇后的影响傅恒以如此功勋和地位被赏赐四团龙补就不足为奇了。


一点点历史


大清律例明文规定只有亲王与郡王才有资格穿四团龙补服,亲王穿的是四条正龙。所谓正龙就是我们能够看到龙的正脸,龙是用正面朝外,郡王则两条是正龙,另外两条是行龙。行龙是侧脸朝外。傅恒只是公爵面对皇帝的赏赐,他只能把龙补服供在家中,后来川藏战争终于以大清朝的胜利而告终,乾隆皇帝龙心大悦,下令褒奖傅恒。皇帝作出最高指示傅恒可以穿四团龙补服,而且想什么时候穿就什么时候穿,没有限制。傅恒这才算是可以安心穿上四团龙补服了,为什么四团龙补服如此的珍贵呢?


清代文武官员穿着的补服,又称“补褂”、“外褂”,属于官服中的礼服类着装。它是清代官员穿用场合最多,穿着时间最久的一种制服,是外在形象最明确

清代补服的名称来自袍服前胸、后背所缝缀的两块补子,同一件补服的前后补子图案是一致的,而不同品级官员的补子却各不相同,以此作为区分官员品阶的标志。

补服在满清入关前就有制定,天命六年,努尔哈赤规定:

“贝子,穿四爪蟒子之补服;督堂、总兵官、副将,穿麒麟补服;参将、游击,穿狮子补服;备御、千总,穿戴彪之补服。”

随着满清由奴隶制向封建制转化,各级官员的服饰定制也逐渐严格。入关后,规章制度日益完善,官制服饰也日趋完善。

“明代补子施于袍,清代补子施于褂”,表示明朝的补服为长袍式,清朝的补服为长褂式,褂比袍要短。

清代补服为圆领、对襟褂,补服从前襟中线对开,袖口为齐头平袖;从清代初期到中期,补服的颜色由蓝色、浅蓝色向石青色转变,整体上以深沉、稳定的颜色为基础。

补服的尺寸没有固定限制,依据官员的身材而定,一般为身长120~130厘米,腰宽60~71厘米,袖长80~85厘米,下摆宽80~120厘米,袖口宽约25~35厘米。每件补服从领口到下腹部中襟缝,均有5枚錾花圆形铜扣。

按照清朝的服装制度,亲王、郡王、贝勒、贝子的补子为圆形,镇国公及以下所用补子为方形;只有亲王与郡王所穿补服为四团,其余为二团,这些补子,大多是由内务府专门定制,即由江南三大织造局生产,尺寸讲究,做工精良。正因为龙蟒补子的高规格,所以朝廷对其使用管控非常严格,非对应官员,决不可僭越穿着。顺治三年五月,鉴于京城官民随意使用团龙补服的现象,顺治下令:

“五爪龙、凤凰及通身八补、四团龙补,一应上用袍服花样,俱不许官民买卖,著严行禁止,违者依律治罪。”

雍正在惩处年羹尧时,有一条罪状就是因为年羹尧的儿子穿了皇帝赏赐的四团龙补服。

由此可见,四团龙补服的特殊性。整个清代,得到皇帝赏赐四团龙补服的大臣可谓凤毛麟角,含金量比黄马褂要高,连李鸿章、曾国藩都没有,但傅恒是其中之一。

其一,君臣关系非凡。

众所周知,乾隆一生最爱的女子就是富察皇后,爱屋及乌也就好理解了。

在这层郎舅关系下,傅恒从一个六品的蓝翎侍卫,扶摇直上,七年就升到了一品大员,官拜军机大臣、议政大臣、户部尚书。

随着品级的升迁,相应的荣誉自然必不可少,区区一件四团龙补服,在乾隆眼里也就一件衣服,找个合适的机会赏给小舅子又何妨。当时是乾隆十四年,富察皇后刚刚去世,有理由相信乾隆的赏赐,带有对富察的思念之情。后来,乾隆将百名功臣画像陈列于紫光阁,傅恒荣居首位,从这就能看出,傅恒可谓是乾隆朝的“香饽饽”。


其二,傅恒也是有才能的人,战场上立过功。

仅有关系,没有点真才实学也镇不住场子。当时,清军在战场上节节失利。28岁的傅恒主动请缨,赶往前线。乾隆对自己的小舅子寄予厚望,亲自送行,还赠其太保衔,加军功三级。傅恒果然不负乾隆厚望,扭转战军,打赢了金川之役。

其三,乾隆的驭臣之术。

四团龙补服、三眼花翎、黄马褂等象征身份的荣誉,原本就是皇帝驾驭臣子的工具。当时的富察家族,已经是朝中的一股重要力量。乾隆赏赐傅恒四团龙补服,有拉拢的意思,让富察家族对爱新觉罗家更加忠诚。所以得到四团龙补服就已经很难了,更难的是要穿得上。按照清朝制度,四团龙补服只有在特定场所才能穿着。

“诸王有特赐四正龙者,许服用焉。——《啸亭续录》”

王爷如果得到皇帝赏赐的四团正龙补服,就能穿着。按照傅恒所得军功(阿桂的画像上显示,阿桂的补子是四团正龙),以及其地位、君臣关系推断,他也是四团正龙补服,比亲王、郡王的补服规格更高。但是傅恒当时的身份并非王,只是大臣,乾隆在赏赐时就曾明确过“所赐四团龙补褂着只受服用”,所以傅恒受赐时需要皇帝特许才能穿。



后来,乾隆下了一道上谕:

“经略大学士忠勇公傅恒因朕赏给四团龙补服……并请于朝贺大典之日,遵旨服用,其寻常仍服公品级补服。……著于朝贺典礼之时,时常服用,不必恳辞。其寻常入朝入部办事,应从所请,随宜即用公品级补服,以成谦挹之美。”

也就是说,傅恒在得到赏赐时,谦虚请辞了一番。乾隆很高兴,特地开恩,允许其在朝贺典礼时穿,不必申请。但上谕中还有:

“朕思章服之荣,原以旌有功而励臣节。从前勋旧大臣蒙赐者,皆时常服用,若仅用于朝贺典礼之时,而寻常入朝又旋易本爵服色,转觉参差非礼。嗣后入朝,著即遵前旨时常服用,其入部及在家,听其自便,以终成大学士之谦吉。”

通过以上内容判断,傅恒的四团龙补服穿着范围包括者朝贺典礼、入朝、入部、在家。

傅恒依靠与皇帝特殊关系带来的机遇,凭借出色的军事才能,为乾隆的所谓“十全武功”做出重要贡献,穿上一件四团龙补服也算实至名归


大清是黄的


傅恒出身于清朝的名门世家,爷爷、父亲均是康、雍年间的权臣,姐姐是乾隆皇帝挚爱的富察皇后,他小时候还作为乾隆的伴读陪伴了乾隆长大成人。

这种种的关系加诸在傅恒身上,使得乾隆皇帝对他拥有了天然的信任感,正因为如此,他才拥有了历史中那如同火箭一般飞升的仕途之路!

在被授予四团龙补服之前,傅恒最高升任到了内务府大臣、户部尚书、山西巡抚、军机大臣等位置上。

这种职务在那个时期来说,都是真正掌握了巨大权柄的职务,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乾隆皇帝对傅恒的信任、看重。

不过乾隆对他信任是信任,但是刚开始的时候由于他并没有建立任何功勋,所以乾隆皇帝也是不好随便给他授予重要爵位的。

主要是怕名声传出去,自己会被人指为昏君。

后来,乾隆皇帝等到了一个提拔傅恒爵位的时机。

傅恒建立战功、被赏赐四团龙补服

在乾隆继位早期的时候,清帝国的边疆地区发生了大小金川叛乱,而正在那些地方官员和将领们纷纷对叛乱束手无策、迟迟无法平定叛乱的时候,傅恒主动向乾隆皇帝请缨,获得了前往边疆地区平定叛乱的权力。

虽然说傅恒一生的权贵很大程度上是依靠关系得来的,但并不是说他只是一个单凭走后台的绣花枕头。

实际历史中的他还是非常有能力的,在他来到边疆地区后,接管军队指挥权的他很快就率领着清朝军队取得了接连胜利,大大扭转了之前清朝军队一片萎靡、败落的局面。

这种局面是让乾隆皇帝非常高兴的,不过还没等傅恒真正的把叛乱给平定下来,乾隆皇帝千里传令让傅恒回了北京。



之所以会如此,是因为傅恒在获得了早期的胜利后,很快就陷入了作战瓶颈期、迟迟无法再取得太大的突破。

在这种情况下,乾隆皇帝为了防止自己这位小舅子会如同之前那些将领一样犯错、犯错之后自己无法再以其他的名义嘉奖他,所以在战局陷入瓶颈后,乾隆就把傅恒给召回了北京。

而当傅恒刚回到北京,乾隆的赏赐也随之而来,当时乾隆除了给傅恒授予公爵爵位之外,他还赐予了代表着无限荣耀的四团龙补服给傅恒。



清朝四团龙补服的细节

可能大家对这四团龙补服不太了解,接下来我们就简单介绍一下。

这四团龙补服在清朝是只有郡王和亲王、皇子可以穿着的衣物样式。

在清朝早期的时候,亲王、皇子所穿的龙补服由四个正面对外的龙头组成,通称正龙,是等级最高的四团龙补服。


而郡王所穿的龙补服只有两个龙头正脸和两个龙头侧脸组成,这些龙头侧脸在清朝时期通称为行龙。

只不过到了乾隆皇帝中期的时候,由于傅恒觉得四团龙补服中的龙头正脸和皇帝所穿的龙袍中的龙脸样式实在太过于类似,所以他就向乾隆皇帝提出了修改图案的提议。

正是在他的提议下,乾隆才会把皇子和亲王们所穿的四团龙补服改为了两个龙头正脸和两个龙头侧脸的样式、把郡王所穿的四团龙补服改为了四个龙头侧脸的样子。

傅恒那时被乾隆皇帝赐予的就是郡王级别的龙补服。

傅恒的为臣之道

按照常理来说,公爵和其他的贝勒们一样所能穿的只有蟒服,傅恒那时候能被乾隆皇帝赐予这样级别的龙补服,可见乾隆皇帝对他的看重。

当然,傅恒被乾隆皇帝赏赐了这四团龙补服,并不意味着他就能像那些愿望一样随意穿着。

由于他的等级没到、乾隆皇帝又没有明确发话让他穿,所以他在被赐予了四团龙补服后,他是一直不敢擅自穿着的。


时间一直到了金川叛乱被彻底平定、在乾隆皇帝的许可下,他才敢穿上了这四团龙补服。

而原本按照乾隆的意思,傅恒是可以随意穿着四团龙补服的。 但是后来傅恒又特意向乾隆皇帝提出了一个请求,说自己不能接受平日里穿着四团龙补服的恩赐,自己只希望在一些重大的朝廷典礼时再穿着龙补服。

正是在傅恒的请求下,乾隆又改掉了命令,让傅恒平常工作的时候照常穿寻常的衣服,只在一些重大典礼的时候,再穿上自己特意赏赐的龙补服。


至于傅恒为何会做出这样舍弃荣耀的举动,我觉得主要跟他熟悉君臣相处之道有关。

他知道,一个臣子是不能在主子面前表露太过于强烈锋芒的,一旦锋芒过盛,那么就会招致主子的猜忌,而一旦主子的猜忌产生,那么就意味着早期建立下的信任崩塌了。

这是傅恒不愿意看到的,所以在得到乾隆的赏赐后,他才会做出了那番与退为进的举动。


孤客生


“团龙补服”,也叫作“团龙补褂”,因为衣服上的纹饰是团龙纹样而作此称呼。团龙补服上面所织的龙纹有四团:胸前一团,背后一团,左右肩各一团,所以也叫作“四团龙补服”。

下图为团龙补服

团龙补服与皇帝所着衮服很类似,是清代皇族才有资格穿的外褂。按清代宗室亲王昭梿所著的《啸亭续录》里写的:亲王和郡王穿四团龙补服,这其中也有区别。亲王是四正龙补服,郡王是二正龙二行龙补服。“正龙”指的面向外的龙,也叫坐龙,“行龙”指的是侧身的龙。

团龙补服标志身份,区别于官员补服的方补。乾隆中期傅恒认为亲王团龙补服上的四正龙和皇帝御用的衮服太相似而建议改为“二正龙二行龙”,同时郡王的团龙补服也改为“四行龙”。诸王里只有皇帝特赐的才能穿着四正龙的补服。

下图为补服上的正龙

嘉庆年间的大臣吴振棫写过《养吉斋从录》,也提到过关于穿着团龙补服的制度。“皇子、亲王、郡王、亲王世子,用四团龙补服,有赏四团正龙补服者,特恩也。”也就是说,如果不是皇族,但是有皇帝的额外赏赐,官员也可以穿团龙补服。傅恒能穿团龙补服就是出于乾隆皇帝的恩赏。

乾隆年间赏了不只一个大臣穿团龙补服。傅恒是孝贤皇后的弟弟,得到乾隆皇帝的优宠,赏团龙补服;傅恒的儿子福康安以平定台湾之功也赏团龙补服;兆惠以平定西域之功赏团龙补服;阿桂以平定金川之功赏团龙补服。

下图为补服上的行龙


沅汰


清代文武官员穿着的补服,又称“补褂”、“外褂”,属于官服中的礼服类着装。它是清代官员穿用场合最多,穿着时间最久的一种制服,是外在形象最明确的褂服。

清代补服的名称来自袍服前胸、后背所缝缀的两块补子,同一件补服的前后补子图案是一致的,而不同品级官员的补子却各不相同,以此作为区分官员品阶的标志。

补服在满清入关前就有制定,天命六年,努尔哈赤规定:

“贝子,穿四爪蟒子之补服;督堂、总兵官、副将,穿麒麟补服;参将、游击,穿狮子补服;备御、千总,穿带彪之补服。”

随着满清由奴隶制向封建制转化,各级官员的服饰定制也逐渐严格。入关后,规章制度日益完善,官制服饰也日趋完善。

“明代补子施于袍,清代补子施于褂”,表示明朝的补服为长袍式,清朝的补服为长褂式,褂比袍要短。

清代补服为圆领、对襟褂,补服从前襟中线对开,袖口为齐头平袖;从清代初期到中期,补服的颜色由蓝色、浅蓝色向石青色转变,整体上以深沉、稳定的颜色为基础。

补服的尺寸没有固定限制,依据官员的身材而定,一般为身长120~130厘米,腰宽60~71厘米,袖长80~85厘米,下摆宽80~120厘米,袖口宽约25~35厘米。每件补服从领口到下腹部中襟缝,均有5枚錾花圆形铜扣。

按照清朝的服装制度,亲王、郡王、贝勒、贝子的补子为圆形,镇国公及以下所用补子为方形;只有亲王与郡王所穿补服为四团,其余为二团。

亲王补子:四团补子分别位于前胸、后背和两肩处,纹样为彩绣五爪金龙,两肩为行龙,前后为正龙。

郡王补子:纹样为彩绣五爪行龙,四团补子全部为行龙。

这些补子,大多是由内务府专门定制,即由江南三大织造局生产,尺寸讲究,做工精良。正因为龙蟒补子的高规格,所以朝廷对其使用管控非常严格,非对应官员,决不可僭越穿着。顺治三年五月,鉴于京城官民随意使用团龙补服的现象,顺治下令:

“五爪龙、凤凰及通身八补、四团龙补,一应上用袍服花样,俱不许官民买卖,著严行禁止,违者依律治罪。”

雍正在惩处年羹尧时,有一条罪状就是因为年羹尧的儿子穿了皇帝赏赐的四团龙补服。由此可见,四团龙补服的特殊性。整个清代,得到皇帝赏赐四团龙补服的大臣可谓凤毛麟角,含金量比黄马褂要高,连李鸿章、曾国藩都没有,但傅恒是其中之一。

其一,君臣关系非凡。

众所周知,乾隆一生最爱的女子就是富察皇后,而傅恒就是这位富察皇后的亲弟弟。也就是说,傅恒是乾隆的小舅子。乾隆爱富察,对傅恒爱屋及乌也就好理解了。

在这层郎舅关系下,傅恒从一个六品的蓝翎侍卫,扶摇直上,七年就升到了一品大员,官拜军机大臣、议政大臣、户部尚书。

随着品级的升迁,相应的荣誉自然必不可少,区区一件四团龙补服,在乾隆眼里也就一件衣服,找个合适的机会赏给小舅子又何妨。当时是乾隆十四年,富察皇后刚刚去世,有理由相信乾隆的赏赐,带有对富察的思念之情。

后来,乾隆将百名功臣画像陈列于紫光阁,傅恒荣居首位,从这就能看出,傅恒可谓是乾隆朝的“香饽饽”。

其二,傅恒也是有才能的人,战场上立过功。

仅有关系,没有点真才实学也镇不住场子。当时,清军在战场上节节失利。28岁的傅恒主动请缨,赶往前线。乾隆对自己的小舅子寄予厚望,亲自送行,还赠其太保衔,加军功三级。傅恒果然不负乾隆厚望,扭转战军,打赢了金川之役。

当傅恒得胜回朝时,乾隆赏赐四团龙补服,以表彰其功劳。

其三,乾隆的驭臣之术。

四团龙补服、三眼花翎、黄马褂等象征身份的荣誉,原本就是皇帝驾驭臣子的工具。当时的富察家族,已经是朝中的一股重要力量。乾隆赏赐傅恒四团龙补服,有拉拢的意思,让富察家族对爱新觉罗家更加忠诚。

同时,正因为四团龙补服的稀缺性,乾隆通过这次赏赐,也在满朝文武中树立了一个榜样,间接地告诉其了他官员:尔等当多学傅恒,只要对朝廷公忠体国,对皇帝忠心耿耿,我就会给你们建功立业的机会,让列位臣工也能有一件四团龙补服。

得到四团龙补服就已经很难了,更难的是要穿得上。按照清朝制度,四团龙补服只有在特定场所才能穿着。

“诸王有特赐四正龙者,许服用焉。——《啸亭续录》”

王爷如果得到皇帝赏赐的四团正龙补服,就能穿着。

按照傅恒所得军功(阿桂的画像上显示,阿桂的补子是四团正龙),以及其地位、君臣关系推断,他也是四团正龙补服,比亲王、郡王的补服规格更高。但是傅恒当时的身份并非王,只是大臣,乾隆在赏赐时就曾明确过“所赐四团龙补褂着只受服用”,所以傅恒受赐时需要皇帝特许才能穿。

后来,乾隆下了一道上谕:

“经略大学士忠勇公傅恒因朕赏给四团龙补服……并请于朝贺大典之日,遵旨服用,其寻常仍服公品级补服。……著于朝贺典礼之时,时常服用,不必恳辞。其寻常入朝入部办事,应从所请,随宜即用公品级补服,以成谦挹之美。”

也就是说,傅恒在得到赏赐时,谦虚请辞了一番。乾隆很高兴,特地开恩,允许其在朝贺典礼时穿,不必申请。

但上谕中还有:

“朕思章服之荣,原以旌有功而励臣节。从前勋旧大臣蒙赐者,皆时常服用,若仅用于朝贺典礼之时,而寻常入朝又旋易本爵服色,转觉参差非礼。嗣后入朝,著即遵前旨时常服用,其入部及在家,听其自便,以终成大学士之谦吉。”

通过以上内容判断,傅恒的四团龙补服穿着范围包括者朝贺典礼、入朝、入部、在家。

傅恒依靠与皇帝特殊关系带来的机遇,凭借出色的军事才能,为乾隆的所谓“十全武功”做出重要贡献,穿上一件四团龙补服也算实至名归。


秋媚读史


首先,感谢悟空小秘书的问题回答邀请!对于“为什么傅恒能身穿四团龙补服?”这个问题,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回答:

什么是“四团龙补服”

清朝补服,也叫“补褂”,为无领、对襟,其长度比袍短、比褂长,前后各缀有一块补子,清朝补子比明朝略小,是清代的主要官服,穿着的场所和时间也比较多。凡是补服都为石青色,补子是区分官职品级的主要标志。圆形补子有以下几种:皇子,龙褂为石青色,绣五爪正面金龙四团,前后两件各一团,间以五彩云纹。亲王,绣五爪龙四团,前后为正龙,两肩为行龙。郡王,绣有行龙四团,前后两肩各一。贝勒,绣四爪正蟒二团,前后各一。贝子,绣五爪行蟒二团,前后各一。

二、傅恒的出身

傅恒的伯父马斯喀、马齐和马武都是康、雍两朝非常显赫的人物。傅恒的父亲李荣保,官至察哈尔总管。与此同时,傅恒的姐姐,即孝贤纯皇后,是乾隆帝的第一任皇后,因其生性恭俭,颇受乾隆帝钟爱,夫妻感情极深。这样的出身,也就注定傅恒的起点!

三、傅恒的功绩

乾隆十三年(1748年)督师指挥大金川之战,降服莎罗本父子;乾隆十九年(1754年)力主清军攻伊犁,平息准噶尔部叛乱;乾隆三十四年(1769年)三月入云南,督师缅甸!可以这样说,傅恒的功绩是靠自己的用命去拼来的,用出生入死捍卫自己的地位。同时,也正是因为傅恒的战功,成就了乾隆皇帝的十大武功,满足了乾隆皇帝既往开往,再创辉煌的期待,同时也是一定程度满足了乾隆皇帝肩比秦皇汉武的资本。

综上所述,傅恒凭借自己的出身和自己的赫赫战功,完全是有资格出穿上穿四团龙补服,乾隆皇帝还有赏戴三眼花翎,这是莫大的荣耀和肯定的!

以上纯属个人看法,不喜勿喷!


人生若只如小强


择文史一事,终匠心一生,以工匠精神阐述文史长河,我是阐史匠

为什么傅恒能身穿四团龙补服?

这要从傅恒所受龙恩开始说起。

  • 四团龙补服很高贵吗?答案当然是肯定的的我们先一起来看看乾隆对于傅恒的恩宠有多高,因为四团龙补服象征的是皇室。

补服是明清官员穿在朝服或吉服之外的服装,因绣有补子而得名,作为官服的一部分,用以“辨尊卑,别上下”,具有鲜明的等级特征。从形状上看,补子有方补和团补之分,团补指的是圆形补子,对应传统文化中的“天圆地方”之说,只有代表天的皇帝及近支皇族才能使用,其他人等只能用方补。文官一品至九品对应的补子纹样为:仙鹤,锦鸡,孔雀,云雁,白鹇,鹭鸶,鹌鹑,练雀,武官一品至九品对应的补子纹样为:麒麟,狮,豹,虎,熊,彪,犀牛,武官七品,八品补子相同,海马。五爪龙纹只能在皇帝,皇子,亲王,世子,郡王及相关的女眷中使用,贝勒以下只能用四爪蟒纹。龙纹图案本身又有正龙纹与行龙纹的分别。乾隆时,傅恒认为亲王补服“与御服无别,乃奏请改亲王服二行龙二正龙补服,郡王服四行龙补服”,以后则成定制。乾隆三十一年,1766,完成的皇朝礼器图式定型了补服规制:皇帝衮服,绣五爪正面金龙四团,两肩前后各一,其章左日右月,前后万寿篆文。皇太子龙褂,绣五爪正面金龙四团,两肩前后各一。皇子同。亲王补服,绣五爪金龙四团,前后正龙,两肩行龙。世子同。郡王补服,绣五爪行龙四团,两肩前后各一。简言之,圆形补子的等级高于方形补子;团纹越多,等级越高;正龙高于行龙,龙高于蟒,蟒高于飞禽和走兽。补服上的四团龙图案是与皇帝,皇子,亲王,郡王的地位联系在一起的,对获赏者而言是很大的殊荣。——摘自《清代赏四团龙补服述略》杨虎

  • 傅恒全名是富察·傅恒,富察家族在满清可以说是极其尊贵的姓氏,属镶黄旗的旗籍可见其尊荣,傅恒本人更是文武双全,在评定大小金川之乱中有很大军功,深受乾隆皇帝恩宠。

乾隆五年(1740年),傅恒官任蓝翎侍卫,随后不久升任头等侍卫。乾隆七年(1742年)任御前侍卫、总管内务府大臣,管理圆明园事务。乾隆八年(1743年)出任户部右侍郎,不久后担任山西巡抚。乾隆十年(1745年)傅恒进入军机处。次年,在山西巡抚任上担任军机大臣、户部右侍郎、内大臣,不久后转任户部左侍郎。乾隆十二年(1747年)傅恒升任户部尚书,兼任銮仪卫、议政大臣、殿试读卷官、会典馆副总裁、正总裁。不可否认的是,在短短七年之间,傅恒由一名普通的正六品侍卫,一路升为从一品大员,这中升官速度也唯有《鹿鼎记》里韦小宝能比的上,现实版韦小宝。但这只是开始,随后傅恒的恩宠更甚。

乾隆十一年(1746年),大金川土司莎罗奔劫夺小金川土司泽旺,经清朝干预后释还。次年,莎罗奔又攻明正土司(今康定)等地,清朝派兵前往弹压,遭到莎罗奔的抵制。乾隆帝先后派川陕总督张广泗、大学士讷亲前往前线平定叛乱,均连连受挫,张广泗、讷亲先后被处死。乾隆十三年(1748年)九月,傅恒毛遂自荐参赞军务,随后以户部尚书协办大学士署理川陕总督,经略军务,授保和殿大学士。十一月,傅恒启行,乾隆帝赐宴重华宫,亲至堂子行告祭典礼,并命皇子及大学士来保等送至良乡。十二月,傅恒到达金川前线,赠太保衔,加军功三级。

乾隆十四年(1749年)正月,傅恒亲自督师攻下金川险碉数座的奏报递达京城。金川土司莎罗奔等因久战乏力,畏死乞降。历时近两年之久的金川之役以傅恒亲往督师宣布告捷。傅恒于乾隆十四年(1749年)二月胜利班师,因功封一等忠勇公,赐宝石顶、四团龙补服。不久后,乾隆帝还为富察氏建立宗祠,并为傅恒建造府第于东安门内。可以说这已经是人臣巅峰了,除了封王已经无甚可封,但清朝没有活得异姓王。

  • 赏赐四团龙补服也是不敢随时穿的,在傅恒极力推辞下,乾隆下旨要求在重大场合其身穿龙补服,在平时办公依然穿公爵服。

乾隆原话是“经略大学士忠勇公傅恒因朕赏给四团龙补服,并请于朝贺大典之日,遵旨服用,其寻常仍服公品级补服,以成谦逊之美。”就是说傅恒可以在重大朝典上,不用我的旨意直接穿龙补服上朝,其他办公穿公爵服,来体现傅恒的谦虚。

傅恒死后其儿子福康安也深受乾隆信任,加封其为郡王,那龙补服就穿的名正言顺了。

感谢您的支持与关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