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6歲小男孩老是還嘴,不聽話還發脾氣怎麼辦?

姚玉華261


還嘴,代表孩子有個人的思考,是有思想,有見解,有勇氣,有自信的表現。不聽話還發脾氣,呵呵,應該肯定的說,首先家長做的過分了,有勇氣的孩子總是敢於與自己不同意見進行辯論的,不聽話還發脾氣是孩子覺得家長不講理自己沒有足夠的理論進行辯論而產生的憤怒,希望家長正確面對,科學引導孩子正確評價自己的情緒,學會寬容。科學引導孩子第一,你要平心靜氣讓孩子毫不保留的把情緒以及想法都表現出來,這樣你才能看懂你的孩子,家長犯錯誤基本都是因為看不懂而妄加斷言讓孩子不服造成的,看明白孩子想法你才有針對性的方案解決孩子的問題,千萬不要老覺得孩子小什麼都不懂,孩子一張嘴你就什麼都知道,還沒明白孩子需要什麼你先給孩子下了結論,這是牴觸反抗心理產生的根本因素。第二,你要一定要尊重孩子心理,尊重孩子想法,千萬不要覺得只有自己的想法才是對的,一定要學會觀察孩子,瞭解孩子,站在孩子的角度想問題,多給孩子一些支持,讓孩子收穫成功的喜悅,也要敢於讓孩子體驗失敗的教訓,這樣你的孩了的成長才是完美的,才是頑強的。第三,希望你的孩子品德如何,你就做一個品德如何的榜樣,老子英雄兒好漢,你對孩子什麼態度,孩子就深受什麼樣的影響,當然孩子也會受到外來其它環境的影響,這時候更顯家長的教養對孩子影響的重要性,希望你的孩子如何,那麼言談身教就以身作則吧。


吳老道來


你好,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對於孩子不聽話發脾氣我分享一下我的經驗:

我家孩子四歲,二歲多的時候我就專門去買了一個打屁股的棍子,不聽話的時候先來二棍子,然後在和他講道理,不然他根本聽不進去,打在孩子身上痛在自己身上,下手不能太重,會把孩子打壞,也不能太輕,不然孩子不怕。關起門來自己教育,不要讓旁人參與。

該好好愛的時候就要好好愛孩子,不然會生疏。

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所幫助



元寶vs媽媽


很多時候,孩子的一舉一動都是日常生活中大人們的縮影。

孩子頂嘴,還嘴,都不可怕,家長要好好檢視自身,有無限制孩子表達的慾望,自己是否在日常工作學習和生活中就經常存在與他人頂嘴,爭論,爭吵的現象,特別是在孩子面前,夫妻雙方(或者是照顧孩子的爺爺奶奶,姥爺姥姥)是否爭執過多。如果有,孩子的所謂頂嘴屬於遺傳,是潛移默化學習大人的結果。

孩子頂嘴,還嘴,是表達自己感情,看法或者傾訴的需要,不要橫加指責,也不要下“不聽話”的定義。要看孩子在還嘴過程中表達的意思是否準確,是否完整,是否有條理,被頂撞著(往往是父母)有無差失過錯或不對。如果孩子還嘴有道理,那麼要虛心接受,如果孩子還嘴是撒潑,那要及時阻止或者糾正,必要的時候看一些兒童心理學方面的書籍資料。

孩子還嘴的時候發脾氣,一般是因為大人們打斷了他表達的慾望,這個很正常。父母是孩子的榜樣,孩子是父母的傳承。聽話,不代表孩子不說話;發脾氣,不代表孩子脾氣壞。


源遠流長之雪舞霓裳


看著這個問題的提法,貌似已經設定孩子必須是父母的附屬物,父母說什麼就是什麼,孩子不能有自己的想法,所以孩子不符合父母預期的答案就成了頂嘴,不聽話。

都說孩子是父母的鏡子,有問題先反省一下自己,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是否真的學習相關知識,瞭解每個階段孩子的發育特點,還是隻是養大孩子而已。我覺得能來提問這個問題很好,但是更好的應該是自己多學一下育兒知識,清楚知道自己的孩子為什麼會產生這樣的想法,應該怎麼引導他,讓他成為一個有思想,獨立的個體。

所以,孩子有可能因為智力發育沒有到成人水平對一些事物不理解從而發生疑問,這個時候大人應該瞭解孩子的疑慮來自哪裡,而不是給他貼不聽話的標籤。


快樂帶娃


孩子怎麼樣算聽話呢、?按照大人的意思就算聽話嗎?首先我從小就是個乖乖女,孝順懂事。可是長大了,輪到我有自己孩子,我才發現其實真的不是聽話就是好孩子。還嘴,也許是有自己的主見。我們做父母的不是應該讓他聽話,而是應該學會用朋友的方式去相處。當然不可能一下子就會這樣,也許是我自己帶的,所以我基本上跟孩子會講道理,很少發脾氣,小孩子都很聰明的,會察言觀色,所以你教育他的時候,關起門來,一對一。兩個人都冷靜。。

雖說沒有不是的父母,但是孩子也是獨立的個體,也需要尊重和傾聽。

謝謝。只是個人意見。因為不清楚教育環境和教育方式。僅僅是我個人意見


煜彤媽媽


您好!自己的孩子大人都是瞭解的,看他最喜歡的是什麼,在以後的日子裡只要是他喜歡做的事,都跟他講條件。

比如他喜歡畫畫,就必須讓他自己準備畫畫的一切,而且不多說話和頂嘴,要不就不能畫畫,而是讓他做不喜歡的事。

再比如他喜歡看動畫片,也一樣,看前讓他幫忙你做點小家務,也只能做好不能多還嘴,好多孩子都非常愛看動畫片,你讓他幫忙做事,他肯定會做,但有時間會還嘴。

你得用他喜歡東西改變他,不要不捨得孩子。很多壞習慣都是長時間這樣那樣才樣養成的,習慣是可以改的,就怕習慣成自然了。


糊塗小老太


6歲的孩子已經有自我意識,擁有自己的喜好,和一部分的反抗能力,這時的他們正是最調皮,也是需要別人認可的時候。

這時的小朋友非常渴望得到來自大人的認可和肯定,有時候發脾氣是反抗的一種表現,覺得自己不被尊重,沒有得到認可。

其實在這個時候,溝通是最好的橋樑,只有知道孩子在想什麼,需要什麼,我們才能更好的“對症下藥”。

同時,孩子需要從小就教導,一些不好的壞習慣,一定不能忽視和縱容,6歲的小朋友已經是知道是非的年齡了,很多習慣也是在這個年齡養成的,如果家長不重視的話,以後就算想要教導也很難教了,特別是叛逆期那就更難了。

養育孩子的過程就像是小樹苗長成參天大樹的過程,我們要不停的給他修剪樹杈,把多餘的枝丫剪掉,而這些多餘的枝丫就是孩子的壞習慣,很多幼年時期的行為習慣,會成為根深蒂固的存在。


香港現代教育


6歲孩子老是還嘴,可能是家長的有些做法使孩子不滿意,有時候可能是家長脾氣不好,對孩子經常發火,久而久之,孩子的脾氣被壓抑的太久,一下子發洩出來,家長覺得理虧沒有再次喝斥孩子,孩子覺得這樣也是可以的,就會頂嘴的,家長是孩子的鏡子,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家長要在孩子面前多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孩子的模仿力很強,大人首先要做到,孩子才能做到。


龔秀蘭2


“孩子越大,思想越獨立”是好事,說明您的孩子長大了。我們培養孩子的最終目的不都是希望他們長大成人,獨立面對社會麼!孩子愛頂嘴,要看他因為什麼事情,為什麼頂嘴,而不應全怨孩子。孩子越大,他的自我意識越強,約需要父母的理解和尊重。隨著孩子年齡增長,父母更應把孩子當自己的知心朋友去對待。孩子到了七、八歲的時候,自我意識開始形成,有了自己獨立的見解,家長要平等的和孩子交流,如果經常頂撞家長,家長首先要知道原因是什麼,是孩子的情緒不好還是和家長的意見不統一,要分清原因區別對待。要了解情緒不好是什麼原因造成的,總之,不能靠訓斥解決問題,要有效的引導。


育兒育女


孩子應該是缺乏安全感,父母應多給與擁抱和更親密的相處方式,他發脾氣還嘴其實是在用他的方式引起父母的關注,要站在孩子的立場,對孩子說可以理解他的情緒,傾聽孩子的內心,讓孩子說出他的想法,適當給予鼓勵和肯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