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如果你父母文化低,很多大事,你就别与父母商量”你怎么看?

时光潋滟滴墨盛放1


工作将近20年,除了买第一套房子的时候,跟父母商量过,因为当时我的弟弟妹妹还在读大学,如果我买房了,就没钱支援家里,后来妈妈大力支持了我们买房,说家里的事她和爸爸能够搞定。后来,陆陆续续卖房、换房4⃣️次,买车等等都是跟老公两个人自己做主。因为公公婆婆一分钱也没有,爸爸妈妈也年纪大了,他们的能力和格局也有限了


读书耕地54875582


十五年前我所在单位有这样的一条制度,每个任职期满一年以上的员工,每年都会有一周的父母生日探亲假,而且还是带薪并附带200元的生日蛋糕卡,人事部在员工入职第一天首先登记员工父母的生日日期,以便安排假期,制度还规定父母生日探亲假回来时,必须带上父母对公司未来发展的建议。

记得我第一次以这样的方式回家给父母过生日,父亲泪流满面并嘱咐自己要好好工作,要为公司尽心尽力,为此父亲还为公司写了一封感谢信和对公司的建议。

后来和其他同事了解,原来公司老总是一个孝子,公司的很多制度都是老总的母亲给的建议,从开始的一间商铺发现到37家连锁分店。

有幸见过几次老总的母亲,那是一次元宵节会餐,她老人家在讲话时说自己目不识丁没有文化,但是她所说的每句话都深深打动每个员工的心,让每个员工都要有感恩的心,记得感恩父母给了自己生命,遇事多与父母商计听取他们的建议,无论父母是否有文化,父母都不会伤害自己的孩子,以父母的人生阅历可以让我们少走很多弯路。

转眼过去十几年了老人的话一直刻在心里,事实胜于雄辩,在我和父母商量一些重要决定时,父母的建议切实给了自己很大的帮助。出门在外遇到困难时,父母的嘱咐时刻让自己谨记吃亏是福,

人不给你天给你,人对你算计天不算计


懂你手机特效


是的,我堂妹父母都是农民,但我堂妹读书很好,上完大学回家乡了,自己参加了信用社的考试和公务员考试,很幸运都进面试了,她父母意见是进信用社,觉得银行钱多。我父母都是体制内上班的,包括我和我姐姐也是,我们的建议是参加公务员面试,我还给我妹妹面试培训了一下,当然还参加了面试辅导班,最后成功上岸,现在她已经上班了五年了,每次说起来还会很感谢我们家给她的建议,不是说银行不好,而是公务员比银行工作多了太多的稳定,她是农村孩子出身,哪里有办法拉那么的多存款啥的,势必会很辛苦。


王大喵不是猫


自从家里不允许我买第一辆车的时候,我后来做任何决定都不跟他们商量了。我经济独立,后来买了两台车,几套房都是我自己赚的,事实证明,我的绝对是对的。现在全国到处旅游也不用跟他们商量能不能去了,想去就去,想买就买。开车西藏到山东4500公里,自己有想法走就行,跟父母商量,他们只会拦着。


阿肖男青年


这个得看出事的眼光和胆识了,没文化的家庭有人越走越高,也有更加落魄的。

05年大学毕业谈恋爱的时候叫老公家买房,或者我们婚后买房,一起还钱,就是不买,我刚毕业也没钱,等存到钱的时候,房价已经让我望而却步了,他们还天天在家看电视,家里又脏又乱。家里20亩地的人,99年还吃救济粮,这得多懒啊…穷,从来都是挑又懒又刁的人,因为机会摆在他面前,他也抓不住,还要怪你没把饭喂到他嘴里…


南湖YR


你是儿大不由爷,等你碰个头破血流!回家述苦吧!

文化来自实践生活,父母虽然文化底,可生活阅历丰富。

其实我就是那个头破血流的人,没听父母的话,和棉纺厂的老婆结婚了,没两年老婆下岗了。

好好的铁饭碗我也扔了,打起了零工,又过了一年,我离婚了。

一步一个坑,都让我娘言中了。

(其实我娘自己的名字都不会写)


一杯仙


眼界与思维决定事情结果的成败。所以,文化低的父母也不会说出什么高深的话。 倒不如把事情做成了告诉他们结果就可以了。同他们讲反而担心害怕,反来復去,因为这是他们的共性(我妈就是爸爸带进城的,爸爸较优秀,年轻时做为骨干经常派驻到全国各地洽谈业务直至后来做至领导,记得三十年前,我爸看到好辅面,直接交定金,妈妈好一通这样那样的害怕,我小都看着无语了,当时,是我们那儿第一台18寸彩电,又是叼叼一夜,又比如我学美术,她觉得太耗钱不务正业,又是爸爸顶力支持,他说过,孩子的起点高低取决于比其他孩子拥有更多的技能。时至今日,证明爸爸的任何决定是对的,只因他见多识广,眼界和格局也是长远的)




荣梓爱生活


说个例子,同事他父母非要他在老家扬州买房,想着以后落叶归根。几年前同样的钱在南京也能买,一年后南京房价涨几倍,扬州变化不大,而且他和对象在南京工作还要租房子。老家房子父母又不肯让他出租,因为结婚要新房,觉得别人住过的别扭。后来结婚有孩子了,他还贷➕开销压力大的不行,主要家里也没矿。去年他说要把老家房子卖了,在南京重买,但是拿房产证还得另外花好几万。当时他自己都说越穷越折腾,越折腾越穷,早知道不听父母的,在南京买,而他父母知道南京房价后也后悔的不行。


啊四情感


我父母是小学文化,但是我妈妈情商很高,很小的时候爸爸外面打工,妈妈在家照顾我们衣食住行,教育我们如何做人,乃至于长大后我和哥哥在别人眼里都是孝顺,听话,懂事的孩子,和哥哥感情也很好,即便是现在有了自己的家庭,遇到事情还是会听听父母的意见,毕竟父母是过来人,比我们经历的多,懂得多,父母的话不可不听,可以采纳,但也不是全对


猴子今天没有香蕉


我来自农村,是地地道道的农三代。父母的文化程度不是太高,但就是这样两个普通的农民教会了我做人的道理,让我受益匪浅。

论学历,我的父亲虽然没考上高中,相对于我母亲也是高学历,据母亲所说,她最多上到二年级。那时候太贪玩,耽误了学业。幸好外公识字,母亲又酷爱看书,至少称不上文盲,多少会说些成语令我们刮目相看。而对于我家的生活模式,不管大事小事都会与父母商量。

虽然我和姐姐学历稍微高于父母,但却知道商量不仅是尊重他们,而且毕竟老人比我们人生阅历要多。单纯从这上面说的话,学历重要,但凡事不能一意孤行,多听父母的建议,会让自己做出更正确的选择。

简单举例,就像我当初想放弃上学读书的机会与父母商量,我父母坚决反对,虽然用了一点小“暴力”。但却是为了让我将来有好的出路。虽然当时我已超过了他们的学历,但还是在他们的劝说下完成了学业。如果没有这种商量,我想我可能会心有不甘。

当然有时候,我们的做法并不一定能让他们满意,但我会和姐姐先商量,然后再与父母商量,最后做最终的选择。可能较早期年龄小,一般决定都听从父母,而随着年龄的增长,父母会让我们学着去决定,但仍会发表意见和看法。

唯有一点商量意见不同,那就是不能乱花钱买东西给他们,要不然会“唠叨”一天。但我和姐姐一般忽略掉“唠叨”,该买还是继续买,节俭虽是美德,但却从父母身上学会要懂得去感恩。

所以,虽然父母学历低,但我和姐姐仍会找他们商量。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他们会稍微跟不上节奏。但他们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却很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