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精致穷?不精致我也穷

《奇葩说》的一个辩题,引发了大家广泛的讨论。


年纪轻轻”精致穷”,我错了吗?


精致穷?不精致我也穷


“精致穷”是一种普遍发生在年轻人群体中的生活方式。


虽然赚的不多,但是并没有因此而放弃追求精致,为了自己所向往的生活和喜欢的东西边穷,穷的明明白白,也活得开心闪亮。


从字面来看,所谓的“精致穷”是年轻人对待生活的一种美好期待,希望自己能够过上精致的生活。


精致穷?不精致我也穷


但实际上,“精致穷”已经演变成了“虽然我很穷,但是我依旧要不惜一切代价用最好的,买最好的,不计后果。”


精致穷?不精致我也穷


月薪只有三四千,却用信用卡分期买了几万块钱的包包;


一两只口红根本不够用,口红色号就要集齐一套,能够召唤神龙;


去年买的衣服今年就觉得配不上自己了,衣柜里堆满了衣服还要买买买;


刚发的工资连花呗都还不完,天天吃土,却依旧要继续囤货......


精致穷?不精致我也穷


詹青云在辩论时说:“我们追求的精致只是别人为我们定义的精致,我们不是在为精致买单,而是在为精致这个概念买单。


精致穷?不精致我也穷


确实,身处互联网的时代,广告无孔不入的出现在我们的生活当中。


网页上关不掉的广告弹窗、大V们看似不经意的推荐、各大购物平台几个月一次的促销活动、流量代言、明星同款、网红直播......


这一切的一切,其实都是商家在背后为你精心准备的美丽陷阱,为的就是让你掉进对物欲的追求当中,无法自拔。


精致穷?不精致我也穷


社会的发展,让人们对物欲的追求极度的增加和异化。


如果可以,你是不是也想抛开别人定义的“标配”,抛开互相攀比的虚荣,抛开努力维持的“伪精致”,过上田园牧歌般的生活?


哪怕只是短暂逃离,去一个像瓦尔登湖一般宁静的地方,喘口大气?


精致穷?不精致我也穷


在瑞典有这样一个人,他厌倦了城市的生活,厌倦了都市的浮躁与喧嚣,厌倦了每天在地铁上辗转四十分钟出行,厌倦了复杂的人物关系......


他决定逃离都市,回到乡下的农场,过着和羊儿为伴的牧羊生活......


精致穷?不精致我也穷


精致穷?不精致我也穷


【introduction】


〔瑞典〕艾克瑟・林登


出生于1972年。

他和家人一起住在瑞典的一个偏远的农场里。


时至今日,回想起住在斯德哥尔摩的生活,虽只过去了数年光景,却有恍如隔世之感。


当初搬到父母的乡下农场,本想做一个项目,获得一些与众不同的经历,或者干脆享受一个悠长的假期。那时,我在大学里教授文学研究。


我的几位同事博士毕业后,获得了一笔拨款,正巧可以花几年时间出国考察或做类似的科研工作。


当时,我们就已经意识到,人类社会的发展前景不容乐观:环境危机即将爆发,生态灾难步步逼近。


精致穷?不精致我也穷


如果有一天,你打开水龙头,却没有水流出来,你插上插座,却没有电,你站在取款机前,却取不出钱……


如果这一切都变成了现实,人类将何去何从?


我开始思忖全球资源流动模式,我深知这个世界是不公平的,却没有真正考虑过富裕和贫穷生活之间的直接联系。


于是,我仓促地下了结论:如果我们想要应对气候危机,如果我们期盼一个更公平的世界,如果我们希望当现代文明的大厦轰然倒塌时,我们尚能有食果腹,有衣蔽体,唯一的解决之道便是退隐乡间,去田间劳作,去林间砍柴,去沃野牧羊。


精致穷?不精致我也穷


对当时的我来说,这有些异想天开。


我住在公寓里,乘车上下班。我能做到的,也只不过是参加几次政治会议,去几趟素食餐厅。


我们也曾热血沸腾,想要真正地有所作为,但能想到的最有意义的事情不过是写一篇论文或创建一个脸书小组。


我和同事们自诩没有为经济增长和过度消费推波助澜,而细细想来,自己的工资却尽数花在奢侈品和吃喝玩乐上了。


精致穷?不精致我也穷


然而,在灵魂深处,总有一种信念在吸引着我,它若隐若现,却充满力量。


我想要出去,走向外面的世界。


在斯德哥尔摩,我就像一只家猫,整日慵懒地蜷缩在室内,我需要的一切都装在各种包裹和箱子里, 伸手可及。


我被安逸驯服,安于现状,得过且过。不知有多久不曾置身于真实的天地,不曾知晓外界的风云变幻。


直到有一天,我不再犹豫,我要走出去,去直面风霜雨雪,去经受磨砺,去摸爬滚打。


精致穷?不精致我也穷


那是再寻常不过的一天。我去市中心的另一边接上幼儿园的孩子们回家。


跟往常一样,早晨上学和下午放学,都要在地铁上辗转四十分钟,孩子们被折腾得筋疲力尽,却只能忍受着地铁的轰鸣,躺在过道的地板上昏昏欲睡。


我望着那一张张仿佛已被城市生活耗尽了活力的稚嫩面庞,默默地决定:我们不属于这里,我们要走出去。


精致穷?不精致我也穷


冥冥之中似有天意。


在我们想要逃离都市的时候,我父母正想离开他们的农场。那个农场堪称住宅、菜园、围场和农业建筑的完美结合体。


二十世纪初,农庄是一个微型封建社会。除了农用建筑外,还有为农场上的工人们建造的住房。


随着农业部门的改组,封建领主变成了小商人,住宅归房屋协会管理,巨大牛棚和宏伟的圆形谷仓已被废弃,成为了历史。


我们计划占据农场的核心部分,把大牧场和牛棚租出去。我们接管了一些房屋的租赁权,在使用高科技和燃油的现代化农场中,开辟了一个原始的小规模农业的绿洲。


精致穷?不精致我也穷


所有城里的朋友,那些曾和我一起在地铁上奔波的伙伴,都坚信我们很快就会打道回府。


但为时已晚,如今,我们已经是地地道道的乡下牧羊人了。


住在斯德哥尔摩的时候,我的母亲受够了城里的浮躁和喧嚣,她常说:“这对孩子们可没什么好处。”


而我常常不以为然地翻翻白眼,觉得她是个老古董。


而如今,我已经成了她的坚挺支持者,我常说:“何止对孩子们,对任何人都没有好处!”


精致穷?不精致我也穷


来农场的第一年,夏末一个温暖的夜晚,我和妻子的目光越过篱笆,投向无垠的旷野。


我们整天都忙着收割各种根菜,单这一季的收成就足够养活全家人一整年了。


忽然,一台联合收割机映入眼帘,它巨大前灯的光束扫过远处的田野,轰鸣声越来越响,向我们驶来,轻蔑地从我们身边掠过。


我们意识到,每一分钟,它都会吞下数千人的口粮。


“这就是世界末日。”我喃喃地说。


精致穷?不精致我也穷


《我的牧羊日记》


精致穷?不精致我也穷


现代都市人生活的节奏很快,就像一个每天不停旋转的陀螺,交际应酬频繁,想逃离都市生活,想去小镇生活,想“归隐”,想过梭罗的远离人世的《瓦尔登湖》式生活,想过网络红人李子柒的田园生活……


《我的牧羊日记》本书的作者,本是一名瑞典学者。


但是他却决定逃离都市,“半路出家”成为一名牧羊人,在广阔的牧场里为疲惫、困惑的心灵寻到一处栖息之地,在现代城市生活的喧嚣之外,找到内心的和平与意义。


精致穷?不精致我也穷


1021个牧羊的日子,133篇充满感动、哲思与诙谐的日记。牧羊需要全心投入,无法当作兼差来看待。


日子一天天过去,艾克瑟・林登开始觉得不是他在养羊,而是羊儿们在守护着他……


精致穷?不精致我也穷


通过与羊儿的相处以及自己在日常中的观察,艾克瑟・林登在现代城市生活的喧嚣之外找到了内心的和平,同时对世界上的小奇迹进行了敏锐而有趣的沉思。


引导读者观察生活、感知自然界自发的一切,同时也教会我们认识关于我们自己和我们在宇宙中的地位。


精致穷?不精致我也穷


133篇长短不一的日记,但带给读者的震撼却胜过众多的大部头。


作者不仅写了他与羊儿的相处之道。他怎样观察他们,怎样与他们互动,怎样通过牧羊来放慢生活节奏,放松身心。


他带着一种既有趣又迷人的可爱的心情来看待他的羊群,并很轻松地把这些温暖的感情传达出来。他内心的孤独感和疲惫感,也在羊儿咩咩的叫声中得到治愈。


当你身处喧哗人世,你觉得孤独异常。相反,只有当我们独处时,我们才会更清楚地意识到,我们与万物同在。


精致穷?不精致我也穷


如果说梭罗的《瓦尔登湖》适合过去的时代,那么《我的牧羊日记》,正好适合我们的时代。


如果你想在现代城市生活的浮躁、喧嚣之外找到内心的和平,一定要读一读《我的牧羊日记》!


精致穷?不精致我也穷

精致穷?不精致我也穷


不是我在孤独地牧羊,而是羊儿们在治愈我的孤独。


精致穷?不精致我也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