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戰“疫”前沿】網格員撐起疫情防控“保護傘”

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當下,金橋阿拉坦社區活躍著一群社區網格員,他們放棄了小家的團圓,不分晝夜地走訪排查,為社區樓棟站崗巡邏,撐起了社區疫情防控的“保護傘”。

【戰“疫”前沿】網格員撐起疫情防控“保護傘”

群眾生命安全大於天,面臨來勢洶洶的疫情,社區網格員沒有退縮,他們迎難而上,挑起了社區疫情防控的重擔。每天他們不厭其煩走進千家萬戶登記人員信息、排查病源隱患;推著小音箱,拿著擴音喇叭,散發資料向居民宣傳防疫知識;時刻應對居民的求助,幫助居民排憂解難。一天24小時輪流不間斷,說得嗓子啞了,走得腳起泡了,寫得手痠痛了,他們從無怨言和懈怠。在危難時刻,他們是社區居民身邊最暖心的人。“各位居民朋友,在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期間,請儘量待在家中不要外出、減少聚集,如遇有從外地返呼的人員請及時聯繫社區網格員……”金橋阿拉坦社區的網格員們每天都行走在轄區居民樓之間不間斷提醒居民做好疫情防控和自身防護。這樣的對話,她(他)們每天都在不厭其煩地重複再重複。她(他)們只怕自己說得還不夠清楚透徹,只怕有一絲遺漏,每天還要在網格微信群裡一再推送相關防疫注意事項,確保每一位居民都能夠重視起來,行動起來。

阿拉坦社區的9位網格員,管理四個小區,管戶一共有3776戶。從年前開始,她們就一直在社區做排查工作“家裡有沒有從外地的返呼人員啊?”“最近沒事就呆在家裡,春節期間不要聚眾串門拜年,要注意家裡多通風、少聚集、戴口罩、勤洗手。”這幾乎是網格員每次上門摸排都要重複的話語。負責金河灣小區的網格員馬永勝同志由於心臟不好的原因平時基本不熬夜,疫情期間,根據社區安排,馬永勝每天加班加點奔赴自己所負責的網格,入戶走訪摸排情況,在疫情防控期間,每天都能看到他忙碌的身影。兩萬步、三萬步……他的微信運動步數在好友排行裡面遙遙領先。“新年好,請問近期家裡人去過武漢或有從武漢回來的嗎?”新年伊始,又是疫情防控期,每敲開一戶門他做好了面對冷臉的準備,為了更準確地掌握情況,他準備了一個本子,用於記錄各家各戶的詳細情況,“家裡有幾口人、聯繫電話號碼、目前所從事的工作、近期途徑地方,是否去過武漢,現在身體狀況怎麼樣?”這些都是他要詳細掌握的。“如果發現什麼情況或者有什麼需要,打我電話就好,24小時在線。另外,請儘量減少外出,出門戴好口罩,勤洗手,多通風。”這些話他也不記得重複了多少遍。有一天在摸排情況的過程中,他看到一位大媽沒有戴口罩在馬路上,他立即勸導外出要帶好口罩注意防護,當得知大媽買不到口罩後,他二話不說把自己新買的口罩送給了老人。

【戰“疫”前沿】網格員撐起疫情防控“保護傘”

負責星河麗景小區的王麗清同志她雖然是網格員,但是在這個特殊時刻,她由“一員變多員”。她是“宣傳員”,貼通告、發傳單,用各種形式向居民宣傳防疫知識,讓居民深入瞭解疫情,不恐慌,不信謠,不傳謠。她是“守門員”,設監測點、巡查走訪、大數據查找,用多種方法排出外來人員,阻止疫情輸入,讓網格保持零疫情。她是“信息員”,她及時掌握動態信息,及時上報相關單位,做實疫情防控工作。她是“跑腿員”,她在網格群和電話裡都會告訴居民,有需要,隨時聯繫她,提供上門服務、代辦服務。就連回家也在想著工作的事情,有一天早晨她來了單位後,跟大家說“我昨天做夢,夢到整理完了最後一個數據,疫情結束了,我們勝利了!”她含著笑說。她用耐心、細心、誠心和責任心打動網格居民,溫暖了每個居民。

【戰“疫”前沿】網格員撐起疫情防控“保護傘”

負責金河灣小區二期的網格員劉利英,開展疫情防控工作以來,她始終堅守崗位,認真做好社區發熱病人的排査及武漢返鄉人員的入戶摸排,每日隨訪居家隔離人員的健康狀況。重點防控人員和密切接觸者的家庭信息、就診情況、活動軌跡,認真做好臺賬登記,做到居不漏戶、戶不漏人,堅決切斷病毒的輸入和傳播渠道。為了更好地完成工作,她讓剛剛退伍回來的兒子到社區做志願者,每天幫助社區核對數據,全面採集網格內外來人員、車輛和發熱病人情況信息,以榜樣的力量詮釋了一名志願者的初心和使命。回家後又發動自己的老公,幫助整理住戶排查信息、臺賬登記,社區核對信息,現在他們一家三口在家的聊天內容都變成了“媽媽,我今天又把小區的外出返呼人員核對了一遍,放心吧!沒有問題。”“老公,你剛才做的這個數據有個地方寫錯了。”在面對疫情時,他們沒有退縮,卻是有一份光,就散發一份熱,演繹著“一家三口齊上陣”的動人故事。

【戰“疫”前沿】網格員撐起疫情防控“保護傘”

【戰“疫”前沿】網格員撐起疫情防控“保護傘”

他們只是芸芸眾生中的普通人,就是這樣的“普通”讓他們顯得不再“普通”。致敬我們可愛的社區網格員吧,他們是我們身邊最親近的保護神。平凡的崗位,不平凡的堅守。作為一名基層工作者,阿拉坦社區網格員們捨棄了小家的團圓,投入到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中去,恪盡職守,毅然站在了防控疫情工作的第一線,時刻將網格內居民安危放在第一位,只為更好的成為居民面前的“防護網”,保護他們的周全。我們雖是“小小”的網格員,疫情防疫戰當前也是英勇無畏的戰士,若有戰,召必回,戰必勝!(阿拉坦社區包聯單位職工 張燕茹)

【戰“疫”前沿】網格員撐起疫情防控“保護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