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5 《影子交易》:生死的瞬间,一场凄美的爱情之歌

2012年上映的高分短片《影子交易》,将故事线架空在死神的府邸上,以魔幻的表达方式,将背景拉至1917年第一次世界大战时的情景,展现了主人公对生的执念和对爱情的牺牲。

本片创意十足又带着爱情的凄美,以夸张的手法探讨生与死的命题。因此影片荣获了2013年欧洲电影奖最佳欧洲短片奖,并提名奥斯卡最佳真人动作短片,此外还在众多短篇电影节上荣获大奖。

电影讲述士兵内森被死神雇佣来拍摄濒死的影子。但是他在死前爱上了一个女孩,因此一直渴望重返人间。可是他必须拍下一万个影子才能获得重生。在一次拍摄途中,他发现女孩另有所爱。被嫉妒困扰的他为女孩的情人设计了一次死亡。可是看到女孩失去恋人时的痛苦,他最终选择放弃重生的机会,成为死神永远的作品。

到底怎样才是真爱,生与死之间到底如何把握。影片通过镜头的细腻刻画,将视角拉至悲情结局之中,让观众在短时间的电影呈现中领悟深层次的意义。

《影子交易》:生死的瞬间,一场凄美的爱情之歌

01、叙事方式上将魔幻与现实结合,插入战争背景,为影片探讨的话题做铺垫

影片在叙事方式上进行了一次创新,将镜头投入到战争背景中,又以魔幻般的方式将死神以具象化展现,展露出电影的深刻命题。

首先,影片将时间线投向第一次世界大战,以战争背景为生死命题做前提。

影片当中多次呈现1917年时的场景。1917年正值第一第一次世界大战。法国作为击败德意志第二帝国的主力,在战场上元气大伤,光士兵就死了130多万,财产损失更是不计其数。

在这样的情境下,整个法国呈现了一种萧条的景象。为数不多的代表性镜头下,展现了关于战后的思考。正是因为战争才使得男主人公失去了生命,让他没有真正的去享受生命的美好。也正是如此,使他有了爱情的遗憾想要重生。

这样的故事背景,为后续情节的开展做了铺垫,也使生死命题变得更为丰富和深入。

《影子交易》:生死的瞬间,一场凄美的爱情之歌

其次,以魔幻的表现手法使死神具象化,视觉化呈现生与死的美学。

死神作为死亡的代言人,出现在神话故事中,是一种象征意义上的人物。而在电影里,死神作为一个具体的人物形象出现。影片通过这种架空的想象创造了一个视觉上的美感,让人们有一种新奇感,同时也给影片增加了几分神秘色彩。

死神的府邸中,处处展现着复古的风格,体现着死神的古老、优雅和神秘。在死亡之神的住所,可以跨越到过去和未来,因此时间在这里既是静止的,又是运动的,成为了一种永恒的存在。死神的屋子外,又可以穿越到任何一个场景中,因此在这里空间是不变的,又是可以无穷变化的。

死神在他的府邸中掌握着超越深人的生死的奥秘,同时不受时空的约束,侧面凸显出死是每个人必将经历的且永远存在的事实。神秘的府中情景,让人情不自禁的想要去探索影片背后探讨的深刻命题。

最后,叙事线条中,生死命题与爱情相互融合,探讨生命的意义。

影片的主线条探讨的是是关于生与死,然而在其背后却是男主角对爱的执着,展现关于爱情真谛的话题。

故事中,男主角内森被死神成为作品定在了墙上。当他的影子被钉在墙上时,也就代表着他的死亡已经被定格。只要死神将影子放下来,那么他就可以再次拥有生命。但是面对重生的诱惑,男主角最终却选择了放弃,将影片的含义进行更深一层的剖析,探讨生命的意义到底是什么。

内森因为临死前爱上了一个女孩,所以拼命想要重生。对他来说,生命的意义在于爱情。但是当他发现女孩失去了情人之后魂不守舍略有疯癫,为了让这个女孩幸福,他做出了让步,将生的希望放弃。

在此,关于生与死的命题又更近了一步。从男主角放弃自己的生命,成就女孩的爱情开始,他对生命的意义又有了更深的体悟。

男主角因为爱情所以想要活着,但是为了成就对方的爱情选择死亡。他认识到爱便是成全,更是和自己的生死达成了谅解。而最终两人靠在一起的影子作品,便是将生死、爱情的命题达到了高潮。

影片当中生与死、爱与被爱的话题相互交错,最终走向了影片的最终结局,将影片背后的哲理得到进一步彰显。

《影子交易》:生死的瞬间,一场凄美的爱情之歌

02、镜头语言采用物与景、光与影的对比,通过细节呈现特定意义,将影片带入高潮

影片多处采用物与景、光与影的强烈对比,同时在每一处细节中又将故事线不断放大,在不同时空情境的渲染下,最终将影片推向了高潮,凸显了主题。

首先,影片采用物与景、光与影的多处对比,将主题进行渲染。

在多重对比之间,视觉效果更强,在有限时间里将戏剧化冲突效果不断放大,主题得到了进一步的渲染。

  • 物与景的对比:死神府邸与外面冷肃的环境形成鲜明对比

在拍摄死神的府邸时,室内的景物是复古而生动的,每一件物品十分精致。既可以看出死神作为一个神灵与众不同之处,同时也说明男主角在这里暂时得到了一种庇护。

而镜头转向室外的时候,时间总是在寒冷的冬日,景物是萧索的,到处都是残垣断壁。除此以外还有举着枪的士兵,生命似乎随时可以失去。即便是展现女主角的爱情,也是在清冷的长椅上,雪白的场景中呈现。

在苍白的景色与死神府邸的温暖对比中,从侧面暴露出看出战争对人的伤害。影片虽然没有详细描述战争,却让观影者在不经意间带入了生死命题。

  • 光与影的使用:光影交错对比间,进一步烘托主题

在影片中光与影的使用也展现出了强烈对比。恰到好处的运用,对故事的主题起到了极大的烘托作用。

影片中镜头投向死神所居住的地方时,光线是柔和偏暖的,在幽暗而柔和的光线下,展现出死神所散发出的死亡气息,同时可看出他对死的那种追求与审美。

当镜头转向到户外时,光线是明亮而苍白的,到处是明晃晃的白色。而此时的景色是萧索的,在强烈的光线下,更加显露出萧条破败的事实,将战争、生死命题赤裸裸地暴露在人们的眼中。

除此以外,死亡索性在影片中成了人的影子,被定格在幽暗的死神府邸里。定格的昏暗的影子与户外活动的明亮的身影形成鲜明对比。在这一处,将死的静默与生的灵动交互呈现,也将男主角内心对生命的渴望展露出来。

光影交错间,镜头色调与光线的充分使用,反映了不同时空里的状态,将影片的主题更好地进行了诠释,让观影者视觉得到冲击的同时,开始思索影片的隐含意义。

《影子交易》:生死的瞬间,一场凄美的爱情之歌

其次,通过细节化呈现,在每一帧的细节中表达特定含义。

由于这部电影是个短片只有20分钟,因此每一个细节的展示十分重要,每一帧的动作和画面,都具有特定的含义。

在短片中,为了展现男主角对单情敌丹尼尔的死亡进行设定的过程,因此在短暂的镜头里展现了多处细节。男主角每一次打印出的卡片,所附的内容代都代表着不同的意义。

情敌应该死于1917年还是2015年,煤气爆炸或是死于枪杀,不同的细节化镜头展现出他内心矛盾的想法,体现他内心的纠结。

1917年是男主角死亡的那一年,同时也是暗恋对象出现的那一年。因此他将死设定在这一时间,方便自己融入爱情之中。而选择死亡的方式,也是为了能够让对方的死看起来更加合理化,同时也希望对方能够尝试一下自己死时的痛苦

在这一短暂细节中,观众感受到男主角的浓烈嫉妒,在镜头下不断溢出放大,最终达到情感饱和。

影片中多处采用细节化场景,将镜头在细微处定格。特写镜头下,故事的线索脉络与男主角的思维变化,在其中不断放大延伸,短时间内全部呈现完毕。观影者不知不觉将注意力集中在每一秒的镜头里,生怕遗漏半点线索,同时也被背后的深意所牵动,停留在画面里久久回味。

《影子交易》:生死的瞬间,一场凄美的爱情之歌

03、影片深层次主旨的背后,是反映关于生与死、爱情真谛的深刻命题

影片虽短,却紧紧围绕着主题,从男主角的个人牺牲上,反映出了关于终极命题的深刻思考。

第一,死亡就是生存的影子,必须直面自己的死亡。

死亡始终是人生存的一部分,你承认或者不承认,它都在那里。死亡就是生存的影子。

电影采用具象化的方式,将人的影子作为死亡的代表。当影子被相机捕捉,人的生命就会消逝。影子被定格在死神的相框中,只要将钉子拿掉,影子回到人体,那么这个人就可以获得重生。

这样的魔幻场景,其实表达了一种生与死的观念。我们每个人都会面临死亡,所以我们不应当对死亡怀有恐惧,而是应当在心理上将死亡认定是生存的一部分,生命与死亡是彼此交融的。

蒙田曾在论述死亡的随笔中写道:“我们在出生时就开始死亡,终点从起点就已开始”。

其实关于生和死,不应当怀有恐惧,而是应当更正确地看待这件事情,因为这是每个人必将经历的过程。影片中男主人公将自己的生命献出来成就他人的爱情,事实上他的死带来了更有意义。在那一刻他放下了执念,平静地接受了自己的死亡。

死既然是生命的一部分,某种程度上死就是生的延续。与其拒绝接受死亡,不如让死变得更有意义。影片通过视觉化的效果表达了这样的一种哲理。死亡既然是生命的一种事实,不如坦坦荡荡地去接受它。

《影子交易》:生死的瞬间,一场凄美的爱情之歌

第二,爱情不是占有而是成全,以对方的快乐为宗旨。

到底什么才是爱情的真谛?这是亘古以来人们一直讨论的话题。影片讨论了爱情到底是占有还是心甘情愿为所爱之人付出的命题。影片通过男主人公最终放弃自己生命的极端表现来展现了电影独特的爱情观。

男主人公放弃了自己重生的机会,成就了他人的爱情。在他的眼中真正的爱情就是我只要你幸福。影片中女主角在失去恋人的时候,已经把所有穿军装的男性都当成了自己的恋人。男主角明明是有机会可以“乘虚而入”,但是他放弃了这一切。

他明白这样的一个道理,如果你不幸福,就算我拥有了你,也是没有任何意义的。真正的爱情并不是独占,真正的爱情是我心甘情愿为你付出,为你的幸福而感到快乐。

这是一个更加具有普世意义的爱情观。我们感叹他牺牲的同时,也为他所体现的伟大的爱情观所感动。

很多人向往爱情,却常常因为嫉妒做出冲动的举动。而影片告诉我们一个道理,真正的爱可以直面人生的死亡,因为爱情所以无所畏惧,哪怕让我付出一切我也心甘情愿。

极致的故事表达告诉我们一个关于爱情的真谛,那就是爱一个人就要成全一个人。占有和嫉妒不是真正的爱情。

结语

这是一场孤独而伟大爱恋,甚至连死去,对方都不曾知晓自己的名字。影片在伟大爱情的背后,又凸显着生与死的哲理。

这部电影切合了人们内心中永恒探讨的两大命题,使这部影片独具魅力,最终成了一部高分短片。而其背后所探讨的哲理,让观影者静下心来细细思索,在一遍又一遍的解构中,领悟作品的独特魅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