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2020考研二战失败是否三战?为什么?

黄韬铭


(这里是一名应届学妹对于这次二战失利的学长学姐一些心里话,后面也有点点小干货建议。)其实我对于二战甚至三战的学长学姐很佩服,我现在是一名应届毕业生,我身边也有二战的学长学姐,我是真的能感受到他们的压力,同届的同学基本都有了各自的出路,二战不仅有自身压力,家庭也是压力,一年的时间只能一心扑在备考上,最后有的还没再考心态就崩了,有的二战成绩甚至不如第一次。这光是二次就压力这么大,第三次不仅是压力,还有很多人的质疑和不理解。

如果您愿意把我当一个一起分析这件事的人,可以看看我说的有没有道理,当然,作为应届生的我阅历不多,眼光也不太长远,仅一人拙见。

首先,你有多大的决心能抗的过三战这一年来自各方各面的压力,别人的质疑。说来轻松,可是我换位思考一下,真的很难想象。我当然相信你最后用成绩证明自己,在那之前的压力都要自己扛过。

其次,你是否真的就决定抱住这条路一直走下去,我不是说考研不好,而是出路很多,除了找工作创业,考公也不错哇,国考省考三支一扶军队文职,总有一个合适你。偷偷有个题外话,但是可能对于考研失利的学长学姐也算一个惊喜,就是大家可以去了解一下军队文职,一般专业都是考专业科目加行测,专业科目通常和考研类似,对于考过研的学长学姐而言有很大优势哦~(这个可以到文职网站上具体了解一下详细情况)如果找不到网站或者其他问题,可以在留言这里找我,我一定会尽我所能帮助各位学长学姐的。

最后,如果这个考研是为了以后好找工作,我觉得在这一年里,你可以多提升下自己的专业技能,或许会有异曲同工之妙,甚至意外之喜。比如,我是学习软件工程专业的学生,对我们专业而言一个蓝桥杯国家一等奖的含金量或许比除了研究生资历没有任何奖项的同学更能找到一份待遇优厚的工作,毕竟现在社会对工科人才的需要一方面是行业尖端创新,另一方面就是专业技能扎实。

当然啦,无论你做什么决定,能说服你自己坚定的走下去就好,只要你不后悔,任何决定都是对的。

贴几张图吧,图非原创,但是蛮温和但是有力量的激励。

未来可期



一切都值得,你也值得。



阴霾过后,晴空一定属于你☁️


最后,山路蜿蜒崎岖,我们山顶见🌈🌈


lr不是小胖子


复习的时候,突然发现自己已经24岁了,二战复习的不理想,加上自己报考的是双一流985院校,导致了这次考试的失败。其实内心还是想要三战的,很想去尝试研究生的生活,明年三战的话年纪又长了一岁,等到研究生毕业就27岁了。没房没车没工作,压力很大,想想都很崩溃!

对于我这种情况,是否值得,或者说是否应该三战呢?

要不要考研这个问题,解题思路其实很简单:你的收益,对比你付出的成本,值不值?

过去的两年是沉没成本不予考虑,现在三战要付出的是一年的时间金钱与机会成本,而预期的收益是一个研究生学历带来的好处——算期望值的话,还要再乘以一个考上的概率,考过数学的你应该是知道的吧?

考研的期望 = 读研的收益 x 考上的几率 - 一年的成本。

如果期望为正,那么就应该去考,反之则应该放弃考研的想法,寻求其它出路。

如果真的是选择三战、四战的,我很佩服,但是在这个过程中,也不要忘了,不论你是读研、读博你终将是要走上社会,承担起你自己的家庭责任、社会责任,成为父亲、母亲,承担一个成年人在这个社会应有的压力、辛苦。

生活真的不光是理想、梦想、创业、成功,还有柴米油盐,还有苟且,还有读不懂的诗和到不了的远方。

给你几点建议吧。

1、去找个差不多的工作,改变自己职场小白的形象。

2、一边工作一边复习,那些东西你都学两年了,现在只需要每天下班后进行巩固。

3、工作时间不接触考研相关的内容,最好手头工作,如果不忙就和同事交流感情(聊聊明星八卦什么的)

4、做到以上三点,你已经不焦虑了,然后会出现以下三种情况:

情况一:没有继续坚持学习,觉得工作没有那么恐怖,那就恭喜你,你找到了自己的方向,你更适合工作,不要继续考研了,如果你还是有读研的情结,可以以后试试在职研究生!

情况二:没有继续坚持学习,而且觉得工作也很不开心,那么也不要继续考研了,因为题主很可能有理想化的心理,就算考研成功去读研也会不开心,建议换一份工作,建议培养自己生活中的爱好,比如画画啊,养猫啊,热爱生活也是一种成功!

情况三:学习没有中断,但你觉得自己不喜欢工作,那么请告诉自己,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坚持到10月,离职,考研冲刺。成功,去读研;没成功,三年做一件事,证明真的不是努力不够,而是方向不对,去找份更满意的工作吧,以后可以读在职研究生,你是有意志力的人,之后的事业和生活都会越来越好的!

考研只是你人生道路上的一个普通的选择,没有什么普世的最优解,也绝不会是什么鲤鱼跳龙门,改变命运的机会。但如果已经下定决心再次考研的话,建议自己负担生活费,不要给家里太多的负担,读书虽然有益,但请做好失败的准备。


经常用了


1.目标学校为名校,TOP类。随着经济因素的影响。考研人数不可避免的增多。因此,考研难度直线上升。难度上升的同时,收益并不一定增多,扩展政策的影响,研究生毕业生增多。因此,考研改变命运的决定论是决不可能发生,但名校会帮助你扩展视野,在一定程度上对成长,工作来讲是有益的。

2.单纯刷学历。这个角度来讲,依我本人的经验来讲,一般学校三战的意义不大,招聘单位层次并没有实质上的提升,同时接触的同学也和本科区别不大。

3.增加就业优势。一个很现实的问题是,除了公务员的学历要求可能会要求研究生外,一般来讲研究生就业优势并没有本科生大。一个TOP学校出身的本科生,和一般学校的研究生,要哪个?可能会说,相对一般学校的本科生来讲,我这个研究生比他们好多了吧?细想想,能要一般学校本科生的公司,本科就能去,为啥非要读研呢?读研的时间不是白白浪费了么?

小总结:

除非名校研究生,一般研究生的作用不大。但名校研究生也是提升层次,改变命运是扯淡,鸡汤。命运的改变还有要靠自己脚踏实地的努力。


法学二卷


不建议三战,放弃吧!考研如同作战,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1.也许不适合考研

考研需要的是那份精气神,需要的是坚持的毅力和一鼓作气的决心!如果你真的是每次都拼命,不可能失败两次。

2.放弃也是一种勇气

考研并不是人生的全部,健康幸福的生活才是人生的全部。放弃也是一种勇气,当时过境迁,你会发现错过一片乌云,可能会得到更灿烂的阳光。

3.什么是考研

考研是别人没起床你就到图书馆占座学习的勇气,考研是每天学习到晚上10点的坚韧和决心,考研是感冒发烧也要坚持学习的那种无畏和强悍。

4.三战真没必要

读研是为了找到好工作,但现在研究生毕业也不一定找到好工作。当我读完研又去当老师后,才发现当初如果本科毕业就去当老师会比现在混的更好。

如果真想三战请思考一下是不是哪方面做的不够!可以关注我,看一下我西瓜视频上的《如何备战考研》,详细介绍了如何考研学习。



刚毅流畅


是否三战建议题主还是分析下考研失利的原因,不同的原因肯定结果也不一样。

1、分数问题,考研说容易也容易,说难也难,考研是需要一定的学习天赋,有些东西有些人可以很快理解,而对有些人比登天还难,这点在研究生之后更加明显,越顶端天赋的优势越明显,越不是努力可以补偿的;如果题主是因为分数问题我简直还是不要三战了。

2、心理问题,这表现在考试现场和复试现场;有些人临场发挥总有问题,平时做啥都没事,一到考场或者被多人注视,就容易头脑发昏,思路不清晰;如果是心理问题,建议还是针对弱点做专项训练,争取三战成功,毕竟不可辜负前两年的努力。

3、学校专业问题,结合市场就业以及以后读博的概率,重新审视自己的学校专业,找一个合适的,毕竟最好的比一定是合适,站在金字塔顶端的人就那么多,没必要给自己太多压力;同时就考研而言,导师比学校更重要,选择一个合格的导师,无论是学习还是生活都会受益无穷。

以上做为一个没有考过研的人一家之言,请笑纳,加油,青春正当时。


瓦伦木


没有复试就说失败可见分数不过线,讲的直白一点水平差的不是一点(莫要生气我的直接)!建议不要考了,另外考研不是唯一的路,建议尽量先就业再考虑以后在职读研。因为这里面关系几个方面:一是年龄问题耽误不起,二是家庭经济条件如何,三个人的斗志,四,社会的发展速度,五,是否有自己必须要考研的专业。好好自己考虑一下了!


卖裤子的小哥


这个要结合自己的具体情况来看,他人不了解你详细情况。

先问自己几个问题,为什么考研?不考研行不行?想考哪个学校?换个学校行不行?自己学习能力如何?以自己的学习能力考上了能顺利毕业吗?(不过,船到桥头自然直)

不清楚你在职考研还是无业考研党,无业考研党就此放弃会不甘心,毕竟付出了两年时间。这就要思考第二问题。

换个学校行不行?过国家线了吗?有调剂的可能不?若不能调剂,再考虑第三个问题

最后权衡下自己的学习能力,差的哪一科,是数学,英语,政治,还是专业?二战较一战进步有多大,进步不大的话,并且自己是无业考研党的话,可以考虑放弃三战。

上岸同伙,欢迎来扰。



皮皮乐9527


首先,问出这个问题时,你就已经动摇了。任何事情不外乎利弊,主要的是客观分析。

二战了,说明已经有过一次经历。当自己二战的时候有没有仔细分析过为什么一战失败,在二战的过程中那些问题你避免了吗?这直接决定你三战能否上岸。

你的现实情况是否允许自己继续考研?这是一个经济问题,根据个人情况而定。如果需要自己维持生活,找一份工作,边工作边学习也未尝不可。我就是这样,今年一战没有过,出乎意料,但是很快调整心态,分析原因,继续准备二战。我也不会特别慌,因为有自己的工作,学习和工作可以做到协调。

你考研的目的是什么?考上以后值不值得?如果是必须要坚持的,那就定下心来继续备战。如果是模棱两可的心态,建议看清楚方向,当今社会除了学历,也很看中工作经验。


小姐姐rose


1、这次的疫情再有几个月就会被扑灭,但是这个时间点上没有人能够确定它的后效,我们不知道它会是一个结束还是一个开始,更不可能确定到四年后的经济环境会是个什么样,这个问题需要题主放在首要位置来考虑,如果自己觉得大环境向好的话决策可以激进一点,反之就保守一点,个人一时的决心和意志在时代洪流面前,真的不值一提。

2、不知道题主的专业是什么?对未来的工作持什么样的期望?如果是想进体制内,除非是本科专业没位置必须跨专业考研,否则建议马上全力去考公,这个的难度会每年递增的,读完研就不一定能考上了;如果是体制外、不存在严格的学历护城河的专业,读研的性价比也不怎么高了,说句难听的实话,多数企业不会想招27岁未婚未育的应届女生,当然那种正在高速成长来者不拒的企业除外。反过来,如果是医学那种想要进好点的医院必须研究生起步的,那就去考吧,用人单位也真不会因为年纪拒绝你。

3、不知道题主的家庭能够在多大程度上提供帮助?除开支持题主以及提供这几年的生活费用之外,如果题主决定去大城市工作,能否在买房这件事上提供帮助?如果题主决定留在家乡工作,能否在职业发展上拉一把?家庭有兜底能力的话,去三战的风险要显著地低,毕竟有条退路不是。

4、因为各种事情加上疫情的影响,今年无论是找工作还是考公还是考研都会比19年难,在还没有正式决定之前,建议题主先在网上投简历,能拿到一个保底的就会安心很多的。

来自考研毕业党的建议~


学霸哥


不知道这位朋友为何二战,二战失利的原因是什么,在考虑三战之前,应首先分析失利原因。因为我曾经也有同学,一战时并没有认真复习,问其缘由,就回答等二战时再认真复习,我相信这位朋友应该不是这种情况。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非名校不上,比如有些同学认准了某个名校,就死磕到底。还有运气不济的,就是确实认真复习了,考试发挥不好,这样的例子也有不少。但从我个人经历,只要认真复习了,大部分都会心想事成。

因此决定是否三战,一定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出发。如果你现在还很年轻,抗压能力强,未来从事的职业又必须具备研究生学历,可以考虑三战。但是,你现在若年纪已不小,无经济能力,所在行业并非高学历才有前途,就早点出来工作,他日有时间再考率读在职硕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