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疫情下的啟示,能買房的時候別去租房,你們有沒有這方面感受?

四十而不惑


對。

不管什麼時候,都是能買就別租房子。這次尤為突出,一家老小在哪裡吃飯?租房永遠是外人,買房才是主人。


飛躍的農村男孩


很抱歉,因為我囊中始終羞澀,所以我始終沒有條件再買房,但是藉著這次疫情,我發現人生真的不是始終按部就班的,這也算是一種收穫,要不然我還覺得小年開始放假、初八上班這個休息時間已經挺好了,畢竟休息的時間已經挺長了,並且我還掐著時間春節前網購了,是初八差不多寄到單位的,可是這一切都是在疫情沒有爆發之前,年前我出去採購了很多次東西,現在想想,如果年前就知道疫情這樣,大家說啥也不出去購物了,這就說明人生很多事無法預知,但是卻無法阻止發生,要不然我還想在初八上班前好好的再逛逛街呢,可是疫情不光打亂了我的陣腳,也改變了很多人過年走親訪友的安排,原來人生就是這樣啊,生在這個時代,以為科學、醫學發達了,5G都要擋不住了,甚至火車都要更快速了,可是依然有我們想不到的事情發生,截止到現在,疫情已經讓2009人離開了這個世界,我不知道最後這個數字還要被刷新多少遍,但是每每看到這個數據在一天天攀升,我的心就無法平靜,好希望這場疫情從來沒有發生,我們可以不過這個新年,可以不吃好的不穿好的,哪怕必須天天為生活奔波勞苦,也不希望這樣慘痛的事情發生,並且我看到了很多病人家屬祭奠失去親人的文章,他們把這段期間的歷程逐字逐句的說給大家聽,我真是越看越心緒難平,尤其記得在頭條裡看到那個女孩子孤單單的站在車尾痛苦的看著拉走她媽媽去火葬場的車,十年前我母親因病去世,從那天開始我也失去了母親,這十年我不知道我是怎麼走過來的,那個給了我無數關愛,為我遮風擋雨、從來沒有跟我分開過的母親就這樣離開我了,看到那個姑娘我就會想起我自己的遭遇,也可以這麼說,這次疫情給了我很大的感觸,從來沒有想過這次疫情這麼大,天天出門不可以,出去會被問去幹什麼,外面都是戴口罩的人,並且在進超市買東西前還得測體溫,路上、小區門口會聽見宣傳喇叭的循環播放,就連坐公交車也是小心翼翼的,這就是現在的生活,不正常的生活,挑戰了我對危機極限的認識,原來人生短暫,神馬都是浮雲。。。


春風拂面春意濃


先說一下本人的狀態,河南人在瀋陽。一人來瀋陽多年,已結婚,在瀋陽有房有車。

經過這次疫情感受到了幾個方面:

1.買房要趁早。在2013年我剛大學畢業,由大連來到瀋陽,那會兒大連房價(金州)大概在7000左右,來到瀋陽後因為公司地方較偏,沈北新區還是大片的荒地,所以房價較低,虎石臺房價(高層),普遍在3500-4000左右,道義地鐵口房價普遍在5000-6000之間。當時自己沒有買房的意識,但是父母聽說房價後第一時間趕過來,用一上午的時間就敲定了兩套房子!現在看看既為父母的明智感到高興,也為知己啥都不懂感到後悔。當時在沈北買房是可以零首付的,現在房價已經翻一翻了。更要命的是渾南的房價已經漲了2倍有餘。

2.有自己的房子挺好,特別是作為一個爺們兒要去見對象家長。因為我不是東北人,但是大學在東北上,找了個東北的媳婦。在沒去對象家至少,她父母聽說我不是東北人,就不想讓我倆處,不是因為別的,是怕媳婦到時間跟著我去別的地方,離家太遠。直到我第一次去她家,她父母知道我在瀋陽有房子以後,就沒啥意見了。接下來水到渠成的結婚。

3.特殊狀態下,有房有車真的挺好的。今年過年時間遼寧在1月27日開始封村封路,交通管制的時候,感覺有套自己的房子,有輛自己的車子真的挺好的。以前經常看到結婚丈母孃要車要房的還不理解,而且還很鄙視這種行為,但是現在理解了,這是父母為了自己的孩子要的一個保障。至少不會因為租房到期開會搬家,更不會露宿街頭。當初我買車是因為跟媳婦一起去看大夫,天下著小雨,還打不到車,媳婦凍的瑟瑟發抖!當時我就想無論如何要儘快買輛車,至少能為老婆孩子遮風擋雨,冬天不讓凍著。

4.雖然現在沒有孩子,但是我會提前給ta 準備一套房子,一輛車子,哪怕房子很小,只有一室一廳,車子也不是豪華品牌只是代步。可憐天下父母心:

願你三冬暖

願你春不寒

願你天黑有燈下雨有傘。。。


我愛小哼哼


誰也沒想到今年真的就過了個老鼠年,從過年直到今天為止都在家窩著,對自己負責對別人負責。我是做銷售的,不能與人見面交談,工作沒法做,希望疫情趕緊過去!出現這麼長時間的疫情,很多行業受到了嚴重的打擊,房地產也是其中之一。大家都知道房地產行業資金鍊是十分龐大的,現金迴流的快慢關係到房地產開發商的生死存亡,國家政策導向一直是房住不炒的原則,中小型的開發商槓桿是比較大的,受疫情影響,現金流也是迫在眉睫。以前看新聞有專家說國人堅持半年不買房,房子會降不少,起碼會迴歸三四年前的理性價格。貨幣化安置政策出臺方向是好的,可以消化庫存,有的城市庫存還是比較大的,庫存小的城市房價蹭蹭直長,聽了好幾年專家的話,多交了不少學費,年前上車了,怕年前不買年後買不起了,漲的太快了,沒辦法,只為給孩子創造個學習的好環境。上車沒二十天,疫情來了,人算不如天算,栽裡面了,也不能說栽裡面了,因為我也是剛需,買了就買了,價格漲落跟我關係不大,臨時沒那個能力二次置業。現在疫情還沒有過去,專家說病毒高峰已經過去拐點已經到來,就在這個節骨眼很多開發商摩拳擦掌想盡辦法回籠資金,因為活下去是第一位的,明裡暗裡的營銷手段層出不窮,力度也不小,我覺得是個契機,剛需可考慮,鬼知道疫情過去還會不會漲,就算不漲優惠力度也沒有現在大了,應該以維穩為主吧,就算開發商願意大落,大落是絕對不可能能的,破壞了房產行業秩序,會引發連鎖反應,後果是任何一方都承擔不起的,國家是不會允許這樣的事情發生的。剛需能買就別租了,租房還得看房東臉色,話語權都在別人那裡。親身經歷,我已經是看夠了,感受深刻,就寫到這裡吧。以上內容個人言論僅供參考,如有不適言論,造成影響,聯繫本人,立即刪除。




祥子hnr


的確是有自己的房子就有了自己的根據地!

但這個時候還去買房的人就是腦子進水了!

先不說房子價格經過前兩年無底線的瘋漲,已經到達山頂,現在已經到了搖搖欲墜開始拐頭向下的地步。

就說這次疫情吧,整個湖北和周邊地方,估計今年這個房地產市場會淡出鳥來,價格就——呵呵!

其他除幾個一線和二線城市外,房價不會因為疫情而上漲,只會順著勢頭飛流直下三千尺!

現在最難過的除了疫區人民外,就是那些這兩年買了房,高價供著樓還因為疫情不能出去工作賺錢還貸的人。

而最痛苦的人除了在疫情中失去親人的人外,就還有那些手上有多套房在供著,房卻遲遲無人接盤的炒房客了!

城裡人絕大多數人都有自己的房,分別只是大小和多少而已。這幫佔絕大多數的人,不會急著買房。

而進城打工的人老家房子不但有,而且面積一個比一個大。

疫情期間大不了呆在鄉下養精蓄銳,現在這個時候也毫不在乎城裡的房價是漲是跌。

非疫情區出來打工的人,無論到哪都沒人拒絕他們,不讓他們租房子住。

疫情區打工人士因為封城根本就出不來。

所以根本沒有提問者說的那種啟示!


鬲稱


經過這次疫情,我們看到很多租房子住的人的無奈.進不了的城市,回不了的出租屋,無處安放的肉身和靈魂.有房者有恆心。我覺得能買房儘量買房,買不起的也是時候考慮以後的人生規劃了。最好是老家也要有一個房子,不管在偏僻的農村,還是在小鄉鎮上。這就是最好的退路。



凡塵眯眼


說真的,誰都不想租房?誰都想買房?但是買房需要資金,資金,如果現金足夠的話,買多少房都可以!

如果能買房的情況下,肯定是買房比租房好的,畢竟是自己的房子,業主在疫情的情況下可以辦出入證,而租客需要房東聯繫,再跟物業進行聯繫才可以辦出入證!

房價也是比較高的,最好的情況下是在城市裡面有一套自己能住的房子,在農村裡面有一個能夠養老的房子,將相得益彰,很適合,尤其在疫情的情況下,可以自給自足也是蠻好的,不需要出門買菜!


小月餅說


能買房就別租房了,打工十幾年,幫房東把房貸還清了,自己在這個城市還是無家可歸,最可怕的是無家可歸,還說自由可貴。廣東在疫情期間出臺政策,如果本地無房,不允許返穗。居委會強制城中村房東不租給外地人,沒房在這個城市也只是個過客。有人說兜裡沒錢怎麼買樓,現在很多小區首付一成就可以了,難道工作了這麼多年十幾萬都拿不出來?買在近郊月供也就四五千左右,對雙職工家庭來說問題也不是很大,所以要拿出決心,給自己一個家,別讓心再漂泊[呲牙]


kevinconstantine


對啊,有自己的房子當然好,隨便往多久都不用錢,可是租房就不一樣了,像現在這樣,都坐在家裡吃老本,壓力大啊,生活費和房租費,壓力不小,有存款的人,可能不會著急,像什麼存款,每個月支付每個月開支的月光族可就不知道咋辦了,所以吧,在疫情的啟示下,明白了二點,第一,如果有能力買房,自己買房,別去租房,第二,平時不能太大手大腳,還是得每個月存點,以備不時之需,不然出現像這種不能出去工作的情況下,那就頭大了,這就是我的啟示,在這次疫情中,不知道看這篇文章的人,是否有同感。


為愛停留14149


沒有呀

感覺沒錢生活更可怕

買了高價房就意味著要負債,過日子要節衣縮食,不能冒險,不能出現意外,否則後果自負。

這次疫情就是個意外,讓好多人都陷入沒錢的恐慌。

錢多好呀,能買衣服能買吃的,能解決許多生活問題,我是絕對不會負債把所有的錢都拿去換隻有居住功能的高價房的,那就不是人過的日子。

還是錢最實用,我要留著這些錢好好過日子,兜裡有錢底氣足,不管發生什麼都不害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