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石油天然气发生井喷是何原因?如何处理?

张浩天Tony


井喷是石油业专业用语,指地层流体(油、气和水)无控制连续不断的涌入井筒,喷出地面或侵入其他低压层位的现象。

井喷,是一种地层中流体喷出地面或流入井内其他地层的现象,大多发生在开采石油天然气的现场。引起井喷的原因有多种:地层压力掌握不准、泥浆密度偏低、井内泥浆液柱高度降低;起钻抽吸,以及其他不当措施等。

井喷有的是正常现象,但出现井喷事故,天然气喷出后如遇火星,会发生燃烧。

扩展资料:引起 井喷的主要原因:

(1) 在钻头钻透地下高压 油气层时,泥浆比重低,泥浆液柱压力低于 油气层的自然压力。

(2) 遇到漏失层,泥浆 漏失。

(3)钻透油气层时,起钻速度过快,产 生抽汲作用。

(4) 钻透油气层后,起钻时未 及时灌入泥浆,使井内泥浆液面下降,回压 降低。

(5)没能有效清除泥浆中滞留的气体, 继续循环使用,使泥浆气浸严重,降低回压。

(6) 测井时,泥浆静止时间过长等等。发生 井喷时如果不能及时平衡和控制地下油气层 的压力,在短时间内井场上就会布满原油和 天然气,一遇明火或喷出砂石打在钢铁井架 上迸出的火星,即刻发生大火,严重威胁油 田的安全。

在钻进过程中,当钻遇高压油、气、水层时,如果该油、气、水层的压力大于循环钻井液液柱的压力,或者由于起下钻作业对井筒产生抽吸作用,降低了井筒压力,油、气、水就会从地层进入循环钻井液中,引起钻井液的密度下降、黏度升高,泵压下降,钻井液进少出多,钻井液池液面升高。当油气侵入严重时,从井中返出的钻井液中有强烈的天然气和原油的气味,钻井液有气泡,井口有外涌现象,进而产生井喷。如果井喷不能及时控制住,往往引发火灾、爆炸,尤其是海上钻井,一旦井喷失去控制引起火灾,可能酿成井毁人亡,同时可能使一个有价值的油气田枯竭失去开发价值,造成难以估量的损失。这是石油钻井中最严重的灾难性事故。

当发生井喷时,应立即关闭防喷器,提高钻井液密度压井,控制井喷;同时清除钻台和钻井液净化系统附近的易燃物,关闭全部发动机,切断电源,避免引起火灾;将不必要人员撤离现场。如果井喷控制不住,需请井控专家处理。一旦发生火灾,就得采用空中爆炸或打救援井等特殊方法灭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