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职场中,为什么有时候你越听话,越得不到领导赏识?

时光潋滟滴墨盛放1


为什么越听话越得不到赏识?因为职场缺的从来都不是听话的员工,而是有想法还听话的员工。接下来韶华将会从听话员工的弊端和怎么做两个方面进行回答,希望可以帮到你。

一、听话的员工有什么不足?

1.听话的员工只是工作的搬运工

  • “莉莉,你帮我复印个材料”、“莉莉,你把这份表格做一下”、“莉莉,……”听话的员工没什么不好的,就是需要一直跟进,他才知道自己下一步要做什么。

他们只是领导话语和工作的搬运工。而这些事,领导即便去路上找个保洁阿姨都可以做。

2.听话的员工会让领导觉得你能力不足

因为没有能力,所以只能亦步亦趋,领导说什么就是什么。间接表现出你对自己工作的不自信或者对自己能力的不自信,所以给领导的感觉就是你什么都不那么懂,所以才会听话。那这样的人为什么要赏识呢?

3.听话的人未必能带来市场价值

领导需要的是给公司带来市场价值的人,一个只会听话的员工,并看不到他的潜在优势,也就会逐步被领导忽视你的价值,赏识更是谈不上了。

二、怎么做呢?

1.明白执行力只是基础,创新力才是关键

执行能力不过是你进入职场的踏板,能不能做得好,或者说得到更高的职位,看的是你的创新力。

  • 艾艾是一家销售公司的员工,前不久被提为部门主管了。询问她的做法之后,她说了几个关键词:执行、反馈、创新。执行力和反馈力大家都了解,但是创新却是你脱颖而出的关键。

要学会在工作中找到更加适合新项目的方法,而不是墨守成规很重要。

2.不做工作的搬运工,学会主动沟通

很多职场人听话的程度令人咂舌。让你自己完成就不会去询问其他同事,其实主动和同事、领导沟通你的新想法也是很重要的。让他们在无形中看到你思想上的闪光点,才不会被同化甚至埋没。

3.在专业问题上适时提出质疑也不失为一个好的办法

术业有专攻。领导也不是什么都会的,在你的专业问题上,可以选择合适的时间地点和领导进行一次深入探讨,让他看到你的专业能力以及公司对你这种人才的需要,才更容易获得他的赏识。

以上是关于这个问题的一点见解。应该明确的是听话但又有主见、有想法才是领导想要的好员工,不然一切都是浮云。


韶华348


我刚参加工作那会,总觉得自己深谙职场之道,因为我从一开始工作就非常听领导的话。


但是过了一段时间我发现,我的听话貌似没有换来更多的认可,换句话说,我的听话没有给我带来任何帮助,直到后来我当了领导,我才知道为什么领导不赏识听话的员工了,我来说说几点原因。


1、听话的员工会让领导很累

为什么说员工听话了领导还会感到很累呢,原因就是他的每一天的工作内容几乎都需要你来安排,比如,你需要告诉他,你今天要做什么,明天要做什么,这样他们才会按部就班的去工作,这种听话让你不得不每天都把给他安排工作当成自己要完成的任务,因为一旦你有一样工作没有安排,在工作汇报时他们便会说”这项工作您没告诉我做啊“


2、听话的员工不懂得主动思考

前同事小李是公司的设计师,刚毕业的她还带着学生思维做事,她也是一个非常听领导话的员工,在设计一张海报的时候,你把海报的风格、尺寸、脚本这些给到她都还不够,你还必须跟着她一起修改,在做到半成品的时候,他会根据你的要求进行调整,从不会自主思考,后来有一次他的老大终于忍无可忍,对她说了这样一段话:

你是公司的设计师,海报设计的是否美观、内容是否协调是你应该考虑的事,你的职责不是仅仅根据别人的需求把内容堆放在一起,你应该主动思考这个问题。

从这以后,小李才开始主动思考,在做设计工作的时候加入了自己的思路。


3、听话的员工通常都是玻璃心

听话类型的员工通常都是玻璃心,比如我刚毕业那会就非常听老板的话,但是有时候我不知为何老板还是会因为某些问题责怪我,当时的我感到非常委屈,心里想”我都这么听话了,为啥还要责怪我“,在我看来,听话的人就应该被照顾,而事实却并非如此。


公司判断一员工的价值不在于是否听话,而在于能有多大产出,一个听话的员工只能确保能够执行领导的安排,除此之外再无优势,这就是在职场为什么你越听话就越得不到领导赏识的三个重要原因。


胖帅plus


朋友前一段时间就跟我讲了一个,发生在他们公司的事情。他们公司新招聘了一名员工大刘,黑黑的看着挺憨厚老实的。


平时朋友给他安排什么活就干什么活,简直就是朋友的小帮手。但是朋友却说:本来找他进来是想让他帮我出谋划策的,没想到这几次招的人都这么听话。


我问他:听话不好吗?你是没见过不听话的员工有多难管,要不然给你介绍个不听话的员工?

他居然直接就答应了,于是我就问他为什么这么做。原来他不是不喜欢听话的员工,而是不喜欢没自己的想法,凡是都听他的安排的员工。

一、为什么这样说呢?

01没主见

很多职场人都会抱怨,我已经很听领导的话了,为什么他还是老批评我,说我做的仅仅能打及格的分数。


其实是因为你没有自己的想法,领导的安排只是完成工作的最低标准。如果你想把工作做到最好,那就要在这个基础上加上其他的想法,把领导没想到的给考虑到,这样才能。

02没有创造力

职场上太听领导的话很容易失去创造力,一个人一旦失去创造力,那么,就很容易被职场所淘汰。


作为一个职场人,要先想清楚公司需要的是什么样的员工。如果你不知道,那就从那些能力强升值又快的员工身上找。看一看他们出了能力以外,身上还有什么特质。


有自己的想法?能为领导出谋划策?能给工作创造出新意?能给公司创造最大的收益?


如果这几种特质都集中到同一个人身上,会有什么样的结果呢?是不是会很快就得到领导重用和升职加薪呢?

二、如何做才能得到领导赏识呢?

01多读书

职场上,很多人在遇到事情时会变成热火上的蚂蚁,这时他们唯一的解决办法就是听领导的话,做的和别人一样。


遇事时最重要的就是保持头脑的清醒,但很多人都做不到。其实,读书就是一个不错的方法。通过读书可以增加自己的涵养,减轻压力,还能让你在短时间内掌握大量的知识,开阔视野。


内心的涵养和素质提高了,会让你在看待这些事情时变得更坦然,脑子更清醒。

02多反思自己

在职场上,很多人都都是牢骚和抱怨的制造机,总觉得这是领导或同事的原因,从来没在自己的身上反思过。


其实工作上出现问题时,很多原因是自己造成的,但人们都不在自己身上找原因。平时日常工作中,每做完一项工作都要反思。列出自己工作中的好处和失误,让自己下次在工作中,把好处做的更好,失误给避免掉。

最后

作为职场人,在日常工作中要有自己的主见,要时刻保持学习的态度,让自己充满创造力。这样才能为公司创造更多的价值,让领导更器重你。


你是个听领导话的员工吗?

欢迎评论区与我交流哦!


职场能量岛


职场上,我知道有很多人喜欢用讨好、跪舔、百依百顺等方式来与领导接触,可谓是对领导言听计从,其实这些人知道,很多时候,这样做会适得其反,如何养成好的职业化思维,把握好与领导相处的原则,是你在职场站稳脚步,越混越好的前提。


01 朋友对领导言听计从,不仅不被赏识,还被开除了


我前公司有个同事,小李,35岁,已经在公司干了7年了,她是公司中最尊重领导的人,她对领导非常的恭恭敬敬,甚至可以说是“言听计从”。

只要每次开会,她绝对是第一个拿着本子坐好位置,然后等着做笔记的人;领导提要求,他只会说是,从来不反驳;领导让她做A工作,她绝对不敢去做B工作,有时候跟领导说话声音都在打抖;而且不管领导做得对或错,她也从来不敢在背后议论领导……

这7年来她不仅承受了领导所有的坏脾气,卑躬屈膝。还给领导送过礼,帮领导买过菜,连领导家里的卫生也没少打扫。

但是,小李即使是做到了这样的尊重,这样的伺候,也并没有换来升职加薪,反而还被领导认为“不靠谱、性格软”。有时候领导心情不好,还会对着小李发一通脾气,别人不想干的活,领导分配任务有压力的时候,也总是分给小李。

最想不通的是,有一次小李和其它同事内部竞争管理岗位,领导居然把位置给了其它同事,并没有因为小李听话就获得优先考虑,更气人的是,没过几天领导就说由于部门重组,需要小李回家等待安排……结果这一等,等来的却是劝退通知书,这不明摆着是把小李裁员开除了嘛。





02 为什么听话还得不到领导赏识,甚至被开除?


第一,容易被认为软弱、没能力、扛不起责任

在职场中,千万不要把你的领导或老板想象的太完美,认为只要努力、只要尊重、只要听话,就也会被领导尊重,就会有不错的回报,一味的忍让,就会像上文中的小李那样,成为领导的的排斥的对象,不仅升职加薪不被首先考虑,而且自己上班的心情也会受到影响。


对领导一再迁就,一再突破底线,把他们的话当圣旨,当做行为准则,领导会觉得你没有决策力,没有判断能力,没有核心竞争力,所以才事事低声下气,一味服从,以后在工作中遇到大事,你也只能听从别人的意见,没有一点自己的想法和创新,说简单点,你担不了什么大的责任。

不管是什么级别的领导,都会有不开心的时候,你如果给了他性格软弱的印象,他就会在不高兴的时候、工作遇到难题的时候专门挑你来解决这些事,让自己心情好一点。


第二,选人用人的程序上有所限制


不要用自己的眼光去看待领导者,也不要用大众思维去揣测领导者的用人策略。领导者用一个人,往往需要做三点:一是自己的用人哲学(占主流),二是要听取利益相关方的意见,三是要平衡各方面各群体的心态,不是拍脑袋,有时候是一个复杂的决策系统。


1,领导者用自己的哲学识人用人。比如,强势的老板、有威望的企业创始人,完全说了算,同时也为选错人的后果负总责。

2,用规定的选人用人机制产生人选。比如,国企央企,通过提名、推荐、测评、考察、集体研究等严格的选人用人程序。当然了,正职的用人意见权重,还是比较大的。

3,别人推荐人选,老板、企业家、领导者或集体研究决定。比如,公开招聘职业经理人、选拔中层、招聘主管等等,由招聘小组进行面试初选,提供人选,再由领导者决策。


03 听话不是最重要的,以3个原则才重要


第一,能打天下,能干事,能干成事


创业阶段的领导者,往往重要打天下的干将,可以不要求你脾气好、不要求你听话、甚至不要求你忠诚,只要能攻城略地。这个阶段的领导者的核心利益,是抢占资源。什么听话、温顺、勤快、服从等因素,都是要服从于核心利益,抢夺资源。


第二,忠诚


这个忠诚,是忠诚于领导者个人的忠诚。忠诚,可能是服从型的,也可能是纳谏型的,比如,和珅和纪晓岚。纪晓岚、魏征,敢说真话,让皇帝听了不舒服,但皇帝依然认为他们忠诚,因为他们出发点是为皇帝好。他们纳谏,体现出思考水平,而不仅仅是敢说话。


第三,带来现实和阶段利益


干成事和忠诚,都是核心利益。还有一些其他利益。比如:


精神上的愉悦,满足老板的个人私欲,让他享受拍马溜须、阿谀奉承的美好体验,就像烟瘾,他明知道不好,但戒不了。满足个人私利,请客送礼、为领导办私事,直接给领导者带来利益。


平衡群体心态,进行权力制衡,必须提拔一些人。不一定是领导者喜欢的人,但必须作为“棋子”要用起来。利益输送,比如提拔上面打招呼的人、重用各种关系人员,等等。


欢迎关注@彪悍猫先生,资深媒体人、设计师,从思维到技能,只写最接地气的逆袭干货,让你一路逆袭!


彪悍猫先生


职场中,为什么越听话越得不到领导赏识,有时候就是这个样子的。

就拿我们亲身经历来说,我们就亲身经历过这种情况。但是我们成功的扳回这个对我们不利的局面,所以有时候我也佩服我自己,就是一个人狠话不多的一个角色。

那年在永康达干并车,开始发工资感觉工资就是比那几个不太听话的人工资低,我和大飞就看到底是怎么回事,是产量低了?干活我们也服从领导的安排,就是平时不太爱说话,干活不比别人差。

大飞和我就把干的产量给对比一下,结果产量不低,工资却低,那个月又发工资了,还低!我和大飞那天晚上是夜班,咋俩买了参考消息,扬子晚报,躺在地上的纸板上看,就是不干活,听说这个活急等着要,那你就等着吧!

报纸看完了,睡觉!

一直睡到两三点钟,同事过来说还是干点吧,大飞说,干多干少工资都低还干啥干?最后继续睡,睡到五点半,等到六点下班了。

再来上班的时候,是白班了,车间主任一句话都没说。我俩管她呢,该聊天聊天,不叫不干,坐在那里,反正不请假就是不干活。

最后车间主任她可能把事情向厂长反应了,说是工资加一点,我们这才去干活。

等到下月发工资,基本上跟他们几个差不多了,听话的有时候真的是吃亏,既然如此何必听话当傻子?


乙丙丁6


在我目前的职业生涯中,我只遇到过一位领导,已经过了花甲之年,公司养了200号人,底下的高管和中层干部我都接触过,他们都很听话,这个老领导也不太听员工的建议,只觉得自己是最牛逼的,最优秀的。只此一例。我似乎已经看到了他的公司已经走下坡路很久了。

多数领导还是喜欢底下员工提供创新的、合理的建议的。听话,只是一种低质量的顺从,并不是什么高质量的努力,所以很难得到领导赏识。领导非但不会欣赏你,有时反而会看不起你。

首先,我们先界定一下听话的员工,不能一杆子打死所有听话的员工。

  1. 听话,但懂得在权责范围内思考的员工。一个坚固的团队确实很需要这样的人,如果团队中个个都是奇思妙想,无法沉稳的工作,也很难取得“真经”。唐僧团队中的沙僧,其实就是一个非常听话,老实沉稳,但又忠诚且会在权责范围内做的很好,比如唐僧的包袱,无论什么妖怪想要索取,沙僧都保护的很好,整齐划一。在现实中,财务岗位也是如此,很多优秀的财务岗位,能够在完成公司规定的目标之下,善于从财务角度发现企业的风险,提出规避的建议,这样的员工绝对是一个好员工了。


  2. 听话,但不愿意思考、不愿意创新,循规蹈矩的员工。这样的员工一定得不到领导的赏识。因为一个不会思考的员工,只会重复作业的员工完全可以被机器替代,至少也是服务外包。公司不会养这样的员工,公司能够发展多远完全要看中层业务的能力。如果永远听话没主见,则永远会有新人来替代。

其次,我们探讨领导赏识什么样子的员工。

我们先不谈创业公司,只谈一个正常体制下运作的团队,领导赏识怎样的员工。一个拥有管理经验的领导,组队方式一定是多样的。因为团队代表的是一个整体,为完成一个目标,团队中的每一个螺丝都要承担其特殊的职能:有的人善于沟通和表达,那么他去接触客户,做营销;有的人善于数据分析,他们他做售后工作,分析客户心理,提供定制化服务方案;有的人善于担责,敢于做出判断和决策,那么他可以担任组长,带领小分队开辟一条新的道路;有的人非常细心,善于留意部门下发的文件,那么他可以做行政类工作,做文件归档。无论如何,一个人在职场中,必须要有自己的闪光点,并将闪光点发挥到极致,规避缺陷成为前进的绊脚石,那么,这样的人就会受到领导的赏识。

最后,我们要理解:领导永远关心的是结果。

你听话也罢,不听话也好。我们必须要知道,领导、老板、甚至小小的中层管理者,大家要的都是结果。无论在过程中,你用怎样激励的言辞提出了怎样慷慨激昂的建议,无论你如何沉默不语不发表任何建议,只要你最终拿出的结果符合领导的预期,那么不赏识你,还能赏识谁呢?

图前排左一对是领导和政府签约,很荣幸我是一个听话而又不循规蹈矩的员工。


岱兮


刚入行做策划的时候,我的直接上司是大BOSS才从员工提升上来的领导,他做事有个习惯,就是几乎从来都不做决定直接拍板,事事都会提交给大BOSS等到他下决定。


直到有一天老板在外面出差接到他的消息,给他打了一个电话说:阿贵啊,你要自己敢于做决定,不要怕担责,我升你起来是为了给我分担事物的,不是让你给我找事的啊。

我在一旁听到了以后就有了一个警示:有些事情自己能上就不要后退,即便在老板看来有些冲动,因为这是承担,也可能是主动的责任心。


事实上在职场听不听话真的不是很重要,领导赏识与否你取决于你1对他有没有威胁,2对他有没有利益,3你有没有能力。如果你有没有威胁,有对他有利,还有能力的话,说实话越听话,可能他会越喜欢你不要不要的。


你不听话反而他才不会赏识你呢,毕竟不听话代表着有可能会反抗他的权威和地位和理性,要是赏识你不久助长了这种挑战他的风气?比如我毕业刚入职的公司,前面一个同岗员工就是因为挑战了领导的权威性被开除走人的。


当然所有的事情我们都不能一概而论,到底该不该听领导话,听领导话到什么层度,哔哩认为还是要根据公司的环境,领导的个人喜好来,别一不小心拍到了马腿上面,也别让太过于没有主见让领导看不起。


蜜橙影评


有的人是听话,能力不行,工作做得稀烂,领导心里有数。能力不行的人,领导自然不会把重要的事情交给他们做,更没有被重用的机会,自然也不会得到领导赏识了。

我跟你讲讲我之前一个同事的经历,你就明白为什么了。

曾经有一个同事,就是那种领导说什么就是什么的人。经常我们做软件的概要设计,明明领导给的方案很有问题,我们都很反对,只有他很明确地站出来支持领导。

后来,真的按照领导的方案实施了,结果做出来有很大的缺陷。客户那里不通过验收并且拒绝付款,只能花三个月大改,改到用户满意,才验收付款。

经过那件事后,领导明白他是什么样的人了,对他这个人就不是很相信。一般有什么事情也不征求他的意见,因为领导说什么他都说好。

不过因为他比较听话,领导试着让他做一些管理的工作,分担一下领导的工作量。不过说是管理,其实就是一些没有技术含量的事情。比如,说服大家长驻边远地区,安排大家长时间加班啊。这样以后,这位同事在团队里的人缘更差了。

这位大哥心里其实很清楚,领导这样做并不是器重他。

在职场上要获得领导的器重,最主要的是有你的核心竞争力,别人做不了的事情,你能做好。别人能做的事情,你比别人做得更快更完善。单单听话,对领导来说,这并不没有什么价值。a

就拿我们亲身经历来说,我们就亲身经历过这种情况。但是我们成功的扳回这个对我们不利的局面,所以有时候我也佩服我自己,就是一个人狠话不多的一个角色。

那年在永康达干并车,开始发工资感觉工资就是比那几个不太听话的人工资低,我和大飞就看到底是怎么回事,是产量低了?干活我们也服从领导的安排,就是平时不太爱说话,干活不比别人差。

大飞和我就把干的产量给对比一下,结果产量不低,工资却低,那个月又发工资了,还低!我和大飞那天晚上是夜班,咋俩买了参考消息,扬子晚报,躺在地上的纸板上看,就是不干活,听说这个活急等着要,那你就等着吧!

报纸看完了,睡觉!

一直睡到两三点钟,同事过来说还是干点吧,大飞说,干多干少工资都低还干啥干?最后继续睡,睡到五点半,等到六点下班了。

再来上班的时候,是白班了,车间主任一句话都没说。我俩管她呢,该聊天聊天,不叫不干,坐在那里,反正不请假就是不干活。

最后车间主任她可能把事情向厂长反应了,说是工资加一点,我们这才去干活。

等到下月发工资,基本上跟他们几个差不多了,听话的有时候真的是吃亏,既然如此何必听话当傻子?

有这么一个故事,讲的是张三和李四两个员工,同一时间入职、拿着同样的薪水。但是一段时间以后,张三就青云直上,而李四却原地踏步。

李四想不通,就去找老板。老板说:你现在去集市看下今天早上有没有卖土豆的。李四回来以后说:“只有一个农民拉了一车土豆在卖”。老板又问:“有多少?”李四又跑去问,回来告诉老板:“一共40袋”。老板又问:“价格呢?”李四委屈地说:“您没有让我打听价格。”

老板把张三叫来:“张三,你现在去集市上,看看今天早上有没有卖土豆的。”张三也很快就从集市回来了,他向老板汇报:“今天集市上只有一家卖土豆的,一共40袋,价格是两毛五分钱一斤。我看了一下,这些土豆质量还不错,顺便带一个回来给您看看。”

张三和李四同时间进入公司,却有不同的成就,这些都源自于两个人的认知差异有所不同。张三在完成领导的任务时,做了全方位思考。而李四,却只盯着老板下达的指令,在他看来,这就是老板想要的。

所以你看,李四很听话吧?老板说什么是什么,让干啥就干啥,丝毫没有自己的一点想法。

但同样是听话,张三又是怎么做的呢?

他不仅听老板的话,还能有自己的想法和思考,最后给出了老板满意的答案。

所以不是因为你听话,得不到领导赏识。而是因为你的听话,没有产生任何价值。

身为下属,听话是基本的。但是你在听话以外的范围上,所产生的其他价值,才是领导赏识你的根本。


疏可时代创业联盟


听话和被领导赏识之间不是矛盾的,听话的优势很明显,另外被领导赏识是件复杂的事,而且题主可能对听话有误解。

我的领导就是那种非常听领导话的人。只要大领导吩咐一件什么事,他肯定会漂亮的把它做好,做到让领导满意为止。

有次大领导第二天要去参加一个紧急会议,他被临时安排要一同前往,而且会议材料由他来准备,他没办法只好当天晚上熬通宵准备材料。

结果第二天送去给大领导的时候,又说那些地方不对还需要再改,于是坐飞机的时候两人一边商量一边改,改完之后大领导直接说到时候你来讲,尽管32小时他没合过眼他也直接就答应了。

我的领导就是那种很听领导话的人,但同样也很被领导看重呀,所以我觉得被领导看重和听话之间是不矛盾的。

传递忠诚,表示忠心

我们先来说说听话在职场的意义有什么?


听话最重要的一个优势是,能让领导感受到员工的忠诚。

职场中最让人忌讳的就是背叛。

任正非最看重的手下李一男是个天才。15岁以“湖北神童”的身份进入华中理工大学少年班学习,智商超高的他1992年在研究生二年级时就被华为招入实习。

凭借着出众的工作能力与人际关系处理,李一男在华为风生水起。

2000年,李一男结算了华为的所有股权和分红共计1000多万元,离开华为,只身前往北京创办港湾网络公司。任正非不仅给李一男专门开了欢送会,还让他做了华为的代理商,支持他创业。

靠代理华为的产品,李一男赚到了第一桶金。公司成立第一年李一男的港湾网络就营收2亿元,往后短短三年之间公司盈利又翻了近3倍之多。

李一男少年得志,欲望之海愈加难填,一番思索之后他决定走一步险棋:先从华为内部挖来大量技术与销售人员,再用自己的公司开发并出售华为的竞品与服务。

当时本就危机重重的华为被李一男背后捅刀,差点没挺过来,任正非后来回过气的第一件事就是清理门户,任正非亲自拍板成立“华为打港办”与李一男的港湾网络一决雌雄,最后李一男惨败。

这样的例子在商场和官场上比比皆是,它们都告诉我们职场的忠诚很重要,尤其是不要背叛那些对你有恩,曾信任过你的人。

领导风格决定,被赏识的方式

说完好处,我们再来聊聊被领导赏识的复杂性。

有的领导在职场上是强势的,他不喜欢别人说太多,只需要别人照着他说的做就可以了,还有种领导喜欢那种不说话只做事的人。

这两种现象背后的原因,都是领导喜欢听话顺从的人在身边,尤其是国企和事业单位,他们不喜欢太多想法的人。

这种在电视剧中比较常见,尤其是宫斗电视剧里面,那些混日子的领导就喜欢找这样的人作为自己的下属,没啥特别原因,过得开心。

另外有些领导竞争意识很强,喜欢精明能干的人作为自己的左膀右臂,他喜欢身边的人都强大能干,助他在职场上打过竞争对手。

古代帝王之家,皇上的儿子争太子之位的时候,各皇子就力图找能干之人作为自己的幕僚,比如唐太宗李世民和他的哥哥争太子之位的时候,两人都在各自网罗可用之才。

他哥哥的拥趸者主要是李家老臣,他们地位尊重;李世民的拥趸者主要是秦叔宝等战将,他们战功赫赫。

双方势均力敌的时候,辅佐自己的人光听话就不够了,还必须要能干,才能助领导成就高位,所以这个时候;两人都很想要网络人才。

你看,不同的领导喜欢的人才是不一样的,有的领导就图个开心,有的领导就要找得力助手。

听话与否,在不同领导面前,其重要性就不一样了。

听领导话不是做一只“癞蛤蟆”

那些觉得越听话越不能得到领导赏识的人,可能误解了听话的意思。

听话是指对领导绝对的忠诚,其中既包括了令行禁止,也包括了直言进谏,最重要的是绝对的执行力。

但很多人都理解成了,听话就是领导说一句,你做一下。有点像瘌蛤蟆别人戳一下,你跳一下。

其实这不叫听话,这叫没灵性。

这样的人虽然也是忠诚,但是他不能为领导分忧,就像是领导去打猎,这样的人只能做猎狗帮领导做小事,不能像领导的心腹一样出谋划策。

所以,听不听话与能不能被赏识的关键在于具体个人背后的主观能动性。

换句话说,一个有能力又听话的人一定能在职场上走得远。

《人民的名义》里祁同伟没有丧心病狂之前,还是那个高育良最好的学生。他聪明、敢打敢拼,作为一名缉毒警察总是冲在第一线。他也听话、忠诚,遇事总爱请教高老师该怎么办,对于老师交代的事情也做得很到位。

他因此晋升也很快,从一线警察升任至公安厅厅长。而这些跨越是他的个人能力和忠诚综合的结果。

虽然最后结局很惨,但其上升轨迹说明了唯有个人能力与忠诚相结合的时候,前进才有可能。

总之,“越听话”和“不被赏识”之间是不具有强关系的,因为听话有它的天然优势,被赏识具有其复杂性,更重要的是,听话不是有一做一,而是在具体限制中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


文山


题主的这个问题,让我想到农村经常用来贬损人的一句土话:指一堆cha(吃的意思)一堆。就是说,这个人不动脑子,不懂变通,通常是别人说一件他干一件,说不到的自然也不会干。

这种人,说好听点是听话,说难听点就是盲目的顺从。别说领导不会喜欢,恐怕就连自己的家人朋友也受不了。为什么呢?因为跟这种人沟通交流真心累。

曾经听过这样一个故事:

A和B同时进入了一家蔬菜公司。半年后,张三生气的找经理抱怨说:“我和B同时来公司,凭什么他升职加薪?而我每天也尽职尽责地工作,为什么我没有?”

经理意味深长地笑了笑说:“这样吧,公司打算预定一批土豆,你先去看看哪有卖的,回来咱们再说这个。”

于是,A火急火燎地走了。

半个小时后气喘吁吁的找经理汇报说:“20公里外的蔬菜批发中心有卖的。”经理问:“一共有几家?”他挠挠头,说:“我只看到有卖的,没注意有几家,你等会儿,我再去看看。”说完又急呼呼走了。

半个小时后,再一次找经理汇报:“一共有三家。”经理问:“价钱是多少?三家一样吗?”A愣了愣说:“这个没问,你再等会,我再去一趟。”说完又要走。这时,经理叫住他:“你不用去了,你去叫一下B吧。”

一会儿,A和B一起走了进来,经理先对A说:“你先坐下歇会儿吧。”然后对B说:“公司打算预定一批土豆,你先去看看哪有卖的?”

四十分钟后,B回来汇报:“在20公里外的蔬菜批发中心有三家卖的,其中两家是1.2元一斤,一家是1元一斤。我对比了下,发现1块的质量好又便宜。如果要的多,还可以再优惠。我留了他的电话,需要的话随时可以送货。”

经理说:“我知道了,你去忙吧”于是B出去了。

这时,经理才对着目瞪口呆的A问:“你都看到了吧?如果你是经理,你会给谁升职加薪呢?”A惭愧的低下了头。

这个故事恰到好处的说明:仅仅单纯的听话是完全不够的,领导真正赏识的是既听话又有能力的人。

就像故事中的A,虽说很听话,工作也很卖力,但是问题就在于:缺乏主观能动性,不会开动脑筋。对于领导安排的事,只是照本宣科的执行,看上去是“做了”,但是做没做好却是另一回事。

而故事中的B,就是充分发挥主管能动性的表现,做事情不仅能够发散性思维,还会举一反三,考虑问题周到而又全面。对于领导安排的工作,不仅是“做了”,而且是“做的完美又高效”。这种员工,才是领导真正需要和欣赏的。

现在,再回过头来看题主的问题:职场中,为什么你越听话,越得不到领导赏识?

答案是不是一目了然了?

因为你所谓的听话,就是盲目的顺从,这显然不是领导想要的。说白了领导想要的是一个既能服从他,又能有自己的想法,想他所能想的,以及他所不能想的,你统统都要想到做到。说白了,就是要你做领导肚子里的蛔虫。

以上是个人浅见,希望对你有所帮助!谢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