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寶媽帶6歲男孩進女廁所,被質疑後反懟:孩子還小,又不懂事

在公共場合需要上廁所時,男性去男廁所,女性去女廁所,這是大家都知道的規矩。不過,對於一些獨自帶著男孩出門的寶媽來說,孩子上廁所還真是一件很麻煩的事——把孩子帶進女廁所吧,顯然對其他女性來說很不友好;不把孩子帶進女廁所吧,孩子走丟了、被拐了怎麼辦?

寶媽帶6歲男孩進女廁所,被質疑後反懟:孩子還小,又不懂事

獨自帶孩子出門的媽媽難免遇到“如何上廁所”的難題

浙江的陳女士稱,自己在某商場上洗手間時,碰到一位寶媽將小男孩帶進了女洗手間,她看到這個男孩大約六七歲的樣子,覺得這麼大的男孩不應該進女洗手間了,就帶著質疑的語氣對那位寶媽說:“這男孩子都這麼大了,怎麼還帶到女洗手間來了?”

沒想到那位寶媽絲毫沒有覺得不好意思,反而衝著陳女士嚷道:“我不帶他進來那把他放哪啊?孩子還小,又不懂事,要是放在外面丟了你負責啊?”陳女士看人很多,不想和她吵架,上完廁所就匆匆地離開了。

事後,陳女士說:“那個男孩在女洗手間跑來跑去的,還盯著別人看,我也知道媽媽肯定是不放心孩子獨自在外面,但那個孩子都那麼大了,對於其他上洗手間的女性來說,真的挺尷尬的。”

寶媽帶6歲男孩進女廁所,被質疑後反懟:孩子還小,又不懂事

陳女士遇到的這件事,其實很多女性應該都遇到過,不過有的女性會表示理解,不會和當事人發生衝突,有的則覺得寶媽帶男孩子進女廁所是不尊重其他人的表現,會當場提出質疑。

“孩子小,不懂事”的說法站不住腳

寶媽獨自帶男孩出門時,因考慮到孩子的安全而不得不將孩子帶到女廁所,這種做法是可以理解的,但是,這並不意味著寶媽們這樣做是理所應當的,更不像有些寶媽說的“孩子小,不懂事”那樣,沒有任何的壞處。

某醫院心理衛生科的主任醫師認為,孩子從一週歲時便可以朦朧地意識到男女是有區別的,3歲起便會有比較明確的性別意識,這時候他們已經會留意到自己的身體結構、生理習慣與異性存在差異,所以3歲以上的孩子並非“不懂事”了。

寶媽帶6歲男孩進女廁所,被質疑後反懟:孩子還小,又不懂事

孩子在明確自己的性別後,如果還頻繁地進入異性洗手間、更衣室、澡堂,可能會讓孩子對男女之間的界限產生混淆,這種影響很可能持續到以後,給孩子的社交和生活造成困擾

尤其是那些年齡已經比較大的男孩,他們自己已經意識到不能進入女洗手間,但有些時候會被媽媽或其他女性長輩“強行”帶到女洗手間,對此他們的內心是排斥的,而陌生人的尖叫、躲閃、批評、指責或其他過激反應,會使孩子受到驚嚇,留下心理陰影,甚至還可能對他們性意識的發育形成不良的影響

因此,在孩子有了性別意識之後,媽媽們應該儘量避免帶孩子出入異性洗手間、澡堂、更衣室等場所。

寶媽帶6歲男孩進女廁所,被質疑後反懟:孩子還小,又不懂事

既然男孩最好不要進入女洗手間,那獨自帶孩子出門的媽媽需要上廁所了怎麼辦呢?建議可以這樣做:

  • 3歲以下的孩子

如果孩子在3歲以下,那麼把孩子留在女洗手間外確實非常不安全,這時媽媽上廁所時可以把孩子帶進隔間,這樣也就避免了影響到其他上廁所的女性,而且媽媽也能更放心。

寶媽帶6歲男孩進女廁所,被質疑後反懟:孩子還小,又不懂事

  • 3歲以上的孩子

這個年齡段的孩子再帶進隔間已經不合適了,但讓孩子獨自留在外面也有安全隱患,那麼媽媽可以採取這樣幾種辦法:

①如果洗手間附近有商場保安或者服務檯,已經把孩子暫時託付給工作人員照看,媽媽速去速回;

寶媽帶6歲男孩進女廁所,被質疑後反懟:孩子還小,又不懂事

讓孩子待在洗手池附近

②把孩子帶到女洗手間,但不讓孩子進到裡面去,讓孩子就在洗手池那裡等,媽媽選擇靠近門口的隔間上廁所,同時大聲和孩子說話,確保孩子沒有跑開;

③給孩子準備一個老人手機或電話手錶,媽媽上廁所時讓孩子在門口等,全程和孩子保持通話。

  • 6歲以上的孩子

6歲以上的孩子已經比較懂事了,媽媽上廁所時可以讓孩子站在門口等,叮囑孩子不要獨自離開。

如果媽媽實在不得已要將男孩帶進女洗手間,最好是讓孩子靠牆站著,儘量不影響其他人,同時告訴孩子不要隨便亂跑,更不要動手去推其他隔間的門。

寶媽帶6歲男孩進女廁所,被質疑後反懟:孩子還小,又不懂事

孩子比較大了,可以讓他在洗手間外等媽媽

如果說女洗手間有獨立的空間,男孩進入影響不大,那麼女更衣室、女澡堂之類的地方就不非常不適合帶男孩進入了,媽媽們應該避免,以免對其他女性及孩子自身造成壞的影響。

今日話題:對於媽媽帶男孩進入女洗手間的行為,你是如何看待的呢?歡迎大家留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