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你們怎麼評價《新倚天屠龍記》中的楊逍?

越來越幸運820


對於楊逍最開始是從紀曉芙這裡開始說起的,最開始的我們對楊逍的認識,此人在魔教身居高位,武功高強,輕易的就擊敗了峨眉派孤鴻子,並且奪下倚天劍後,不屑一顧,將其扔給了孤鴻子,

楊逍極為自負,當然了,這個自負是建立在他強大的實力上的自負。楊逍遇見要自報家門,進行自我陳述的時候,往往就是四個字“在下楊逍”,真可謂是自負的緊,在這一點上,楊逍不顧世人的看法,較為自我,這是年輕時候楊逍的特性。

人到中年時候的楊逍,還是有了些許的轉變,尤其是楊逍對武當殷梨亭的愧疚,在明教人眾齊上武當山與趙敏對峙之後,明教人眾在武當停留了數月,在這數月之中,楊逍都未曾多加走動,只是在房間裡面看書,偶爾關心殷梨亭的傷勢。

從這個角度來看,楊逍並非是一個完全不顧世俗的人。在國家大義方面,楊逍看得很輕,從這個意義上來說,楊逍儘管有點離經叛道,但是終究還是有種儒士風範。楊逍比起大多數正派人士而言,其實更有俠義精神,黨何太沖要殺少年時期的張無忌之時,楊逍見到後挺身而出,比之何太沖這樣的偽君子來說,楊逍實際上更像是一個“正派“人士”。

自負,楊逍是一個極為自負之人,他在明教與五散人關係想來不好,五散人是何許人也,五散人想來都是明教的閒雲野鶴,五個人的性格更是大為不同,楊逍在本質利益衝突上並沒有和五散人有太大的分歧,但是楊逍向來都是五我行我素。

這一點從楊逍和周癲的關係中可以看出,楊逍喜歡和周癲拌嘴,儘管多數時候是周癲無理取鬧,但是楊逍對周癲從來沒有動過手,往往也喜歡和他抬槓,從這一點來看,楊逍甚是可愛。在楊逍和張無忌、殷天正大戰三渡之時,周癲才發出感慨,楊曉的武功原來高出自己甚多,但是卻從來沒有顯露,讓周癲誤以為楊逍的武功只是高出自己一點點。

俠義心腸、自負的“儒士”,這可以說是對楊逍最恰當的評價了!





金錢美酒加上狗


林雨申初次嘗試古裝劇形象,顏值應該是其為形象加分最直接的武器,再加上沉穩深刻的專業演技,很受觀眾盆友們的喜愛。

其實在林雨申的楊逍之前,已經有10個版本出現,分別是1965年的吳桐版本、1978年黃允材版本和王戎版本、1984年的高一傑版本、1986年黎漢持版本、1994年孫興版本和何英偉版本、2001年張兆輝版本、2003年張鐵林版本、2009年吳曉東版本。

其中,1994年孫興版本和2003年張鐵林版本,應該是反響比較大的版本,不過孫興版本是點贊聲最多的一版,而張鐵林版則被觀眾評為“最油膩”,讓很多年輕觀眾誤以為楊逍是個油膩的色情大叔。其實不然,直到林雨申版本出現,真是使楊逍的形象大為改觀,當然一方面林雨申本身的帥氣模樣讓角色加分,另一方面林雨申細膩且飽滿的演員狀態,著實讓楊逍的熟男氣質演繹得絲絲入扣,從而詮釋出了一個逍遙帥氣、見識卓超、才略深茂的楊逍,真是深得我心,甚至一度讓我覺得2019版《倚天屠龍記》的主角應該是楊逍和紀曉芙。

你們覺得呢?


酷奇影視


明教光明左使,

楊不悔之父。

此人桀驁不凡、毋視世俗、風流瀟灑、才華橫溢、獨斷獨行。他雖出身富貴之家,卻有一段叫人嘆惋的悲傷過去。幼年時元兵犯境,他們舉家僥倖逃過截殺,卻又在安居南方時失去所有親人,全家除了他之外都意外溺斃。他天資聰穎、骨骼精奇,更在之後的奇遇之中練就 更加高強的武功,故出道時他還年紀尚輕。







L先森的影單


對於張無忌而言,楊逍確是年老德薄的。因為楊逍年紀比張無忌大小二十多歲,楊逍年紀老大自是無可辯駁。相比於張無忌的宅心仁厚,恩澤廣佈,楊逍自然也是難望其項背。若是比起明教其他人來,楊逍其實還是相當優秀,足以有資格擔當明散教主的責任呢?

曾經的楊逍年少輕狂,憑藉高超的武藝,得罪不少武林人士,也誘惑了峨眉女弟子紀曉芙。但楊逍在張無忌做了教主之後,確實是兢兢業業,勤勤懇懇,不偷奸不耍滑,在明教右光明使的職位上處理著明教的大小的事務,輔佐著張無忌,為明教的和諧發展團結互助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張無忌光明頂上,一人對六大門派,並將恩怨化解說清楚,解決了明教與六大門派之間的矛盾,把明教從瀕臨滅教的危險邊緣解救出來。於明教本身有非常深厚的恩典,後來被推舉為教主,領著明教驅逐韃虜,救民於水火,深受明教眾人愛戴。

所以,朱元璋認為張無忌是他稱帝途中最大的絆腳石,便使張無忌聽了自己與常遇春與徐達要如何處置叛教的對話,但對話過程中,朱元璋故意隱去被處置人的姓名,讓張無忌以為是張無忌自己,因為常遇春與徐達和張無忌的關係非常密切。因此對張無忌的打擊非常大,心灰意冷之餘,留下一封讓楊逍繼任掌門的信件,便隱名瞞姓,與趙敏做逍遙神仙去了。


深刻電影


楊逍,金老小說裡面人物之一,是明教教主手下左右光明使者之一的光明左使,與範遙並稱(逍遙二仙)。

楊逍,謎一樣的男人。出身、背景、還有關於他的種種一切……他從不在乎自己的聲明、心之所安、不為他人左右。他從不以君子仁人自居,卻活的遠勝所謂仁人俠士。非正人君子又有何妨?坦坦蕩蕩原本是破軍星的本色所為。邪也罷,正也罷,人生不過百年,若不能縱情而為又有什麼意思!

楊逍一生從未佩刀劍,身無長物,只怕是他看不上任何一件兵器!還記得他與峨眉派孤鴻子相約決鬥。孤鴻子向滅絕師太借了倚天劍去趕約,豈知倚天未出,卻已敗在楊逍之手。楊逍拾起倚天劍後笑到:倚天劍好大的名氣!可在我眼中,卻如廢銅爛鐵一般!揚長而去,猖狂付與一笑。

感情上,和大多數人相比來說,他的戀愛更像是一場生死戀,只要認定了一份感情,通常會是一生一世為前提。隨著紀曉芙的芳魂遠逝,楊逍這難得的溫柔亦轉眼如流星隕落。從此,他孑然一身,最愛去的地方是竹林。拾葉輕吹,往事如昨,悠揚的曲調由遠及近,又漸行漸遠……

我們不得不佩服金老的生花妙筆,為我們在同一本小說裡刻畫出如此之多的人物形象。


拖拉機CC


新版《新倚天屠龍記》在剛開始宣傳的時候,最大的看點就是說尊重原著,能夠很大地保留原著裡面的情節,事實上前36集看下來,似乎還真是那個樣子的,但是自從張無忌等人帶著謝遜從靈蛇島回來之後,劇情似乎就已經遭到“魔改”了,雖然在主線以及大轉折點上面,還是保留原著的走向,但是小細節上面,已經被改得面目全非了。

或許是編劇害怕一成不變沒有什麼新意,在網上引不出什麼話題,所以才會將後期的劇情改動幅度變大,但是在一些著名場景場面的改變,卻反而弄巧成拙了。

比如最近的劇情裡面,張無忌跟周芷若大戰少林三神僧。原著裡面的描述,張無忌身具多重神功,剛開始的時候跟三神僧是不相上下的,但是到了後期,張無忌的優勢逐漸展開,佔據了上風。

這種設定是非常符合客觀現實的,畢竟張無忌年輕,又具備了九陽神功、張三丰真傳、乾坤大挪移等等,久戰之下必然是張無忌獲勝。

但是新版的《倚天屠龍記》裡面,或許是編劇太過偏愛周芷若了,大幅度提高了她的武功,再到後面與三神僧拼掌力的時候,周芷若竟然能夠佔據上風,這是不可思議的,畢竟內力不像外在招式,講究的是厚積薄發。

另外在救謝遜上面的處理也是一個敗筆,原著裡面張無忌是被三神僧牽制住無法出手,後面才有黃衣女子制止周芷若,合情合理!但是新版的《倚天屠龍記》裡面,張無忌已跟三僧戰罷,卻眼睜睜地看著周芷若下手,此時他彷彿就像張三丰說教的那樣,“你的功夫忘記了多少?”“全忘記了!”張無忌你的乾坤大挪移呢?比起用自己性命求情,不如直接出招制止周芷若。

雖然新版的《倚天屠龍記》在很多細節上面都經不起推敲,但是不得不承認,這版的《倚天屠龍記》還是有一些可取的地方的。

比如大幅度任用新人,這是一個好事情,畢竟娛樂圈裡面重要有新的血液湧入,這樣才能推陳出新,同時也給了那些逐夢青年一個機會。除此之外,劇中的以下三個地方,做得還是比較出彩的。

首先就是在打鬥上面,可以用硬核來形容。現在高科技很發達,大部分的打鬥和場景其實都能夠用電腦合成,而依靠目前成熟的技術,完全可以做到歐美科幻大片那種流暢度和逼真度。

但是劇組沒有這樣做,而是完全採用人工真實對抗,並沒有完全依靠後期製作,這對於觀眾來說,也是一種負責,所以劇組在這方面做得還是比較出色的。

再者就是新版的《倚天屠龍記》裡面任用了一些具有特殊意義的演員,比如周芷若的師父滅絕師太,這是一個在前期有著很重戲份的角色,所以這部劇能否成功,很大一部分原因也要看滅絕師太的表現。

新版《倚天屠龍記》裡面,將原來演過周芷若的周海媚請了回來,上了年紀之後的周海媚出演滅絕師太,表演得很出彩,完全將師太那種狠勁表現得淋漓盡致。

最後就是在配角上面,起到了畫龍點睛的作用,之前的任何一個版本,我們都不會太過於注意楊逍這個角色,但是新版的《倚天屠龍記》不一樣,將楊逍的各種風流倜儻,肆意瀟灑的形象完全地表現了出來,甚至有改過男主張無忌的風頭,完全配得上“逍”這個字;

另外周顛這個角色也比以往的版本要出彩很多,承包了我們的笑點,符合他“顛”的設定。




酷酷807


楊逍確實是個人才,不僅顏值,武功在線,還多才多藝,甚至還會寫書,記錄明教的歷史,活脫脫一個全能男神,唯一的一個汙點就在於紀曉芙事件,

那麼楊逍真的如此完美麼?從兩個人的視角就可以知道了。一個是明教教主陽頂天,按道理說,楊逍如此得力,下一任教主之位非楊逍莫屬了,明教眾人也是這般認為的,但是陽頂天的遺書裡,直接pass了,選擇了金毛獅王謝遜。

另一個人對楊逍的評價,更具客觀性,那就是金庸,後記直接點評楊逍“年老德薄”。這到底是為何呢?

首先不可否認的是楊逍是個人才,但也只能為將才,而非帥才。

楊逍此人有才但卻沒有政治頭腦,只能作為二把手,而絕不能擔任一把手。這也是陽頂天直接pass楊逍而選擇金毛獅王繼任教主的原因。

自明教教主陽頂天失蹤後,龍王和範右使跟著失蹤,獅王精神失常,五散人忙於驅除韃虜,鷹王自立門戶,明教就四分五裂了十多年。

按道理來說,這十餘年,是身為代教主的楊逍一展抱負野心的最佳時機,坐擁光明頂和最強戰力五行旗,與教主無異。

但是楊逍卻連最基本的鞏固基礎都沒做好,弄得明教人人不服,身為光明左使代教主,卻教中無人信服。如果說一兩個人不服,可能是別人的問題,但是全都不服,那肯定是自己的問題了,這與平時的作風、為人處世、領導能力離不開關係。

於是這明教在楊逍的光桿司令帶領下,一天不如一天,從天下第一大教,淪落到巨鯨幫、海沙幫這等小雜碎都能騎上頭了。楊逍本人也就躲到了西域坐忘峰真正成仙了。

其實楊逍想一統教內,是很容易的,只需心夠狠夠野。明教內,楊逍的職位夠高,武功夠高,唯獨心不夠野。在這些江湖人物中,向來以武功定英雄,偏偏楊逍是個逍遙風格,不退不進,若是以強勢手段管束教眾,全力出擊,不是讓著鷹王、周顛他們,誤以為“我與楊逍只差半招”,豈會輕易發生不服的現象。

也難怪陽頂天在傳授給楊逍乾坤大挪移後,還是沒有選擇他為下任教主。楊逍只適合做一個二把手,而非一把手。

至於金庸先生書中評價楊逍是“年老德薄”,一方面指的是事業上,更多還是指生活方面。

楊逍身為逍遙二仙,明教的光明左使,代教主,做得事情卻是難上臺面,就紀曉芙之事,包裝好了就穿越世俗的愛情,其實楊逍本質上就是強X犯。紀曉芙就曾明確說過,當時反抗不得,不然紀曉芙也不會獨自帶著孩子離開。

這件事放到今天來看,就是一個著名大企業家侵犯一個無知小姑涼的故事

在紀曉芙帶著孩子流浪江湖,多次險些喪命,最後被滅絕一掌劈死,痴情的楊逍怕還是在坐忘峰風花雪月呢。

歷任的明教實際掌門人中,楊逍怕是最為輕鬆的,平時不管事,偶爾回來一下宣佈一下明教是我的地盤。明教四分五裂後,其實實力仍然是存在,一個五行旗的旗主都能與不出倚天劍的滅絕抗衡,可見人才不少。但這些人才基本都沒能被利用起來。

明教的理念是什麼?本是聯合天下豪傑,推翻元暴政。從這個角度而言,六大門派都是可以聯合的盟友,而在楊逍手上,明教活脫脫的與各大門派非但沒有聯盟,反而是成了魔教。正確的政治頭腦不應該是把朋友滿天下麼。

在張無忌擔任教主後,楊逍再次成為二把手,反倒是把明教治理的很好。可是好景不長,張無忌不管事後,楊逍再次當上一把手,這次還是名正言順的一把手,可還是“年老德薄,不能服眾”,朱元璋取而代之贏得了天下。



g金生水起


在倚天屠龍記中,除了張無忌四女同舟引發無數男同胞的羨慕嫉妒恨,風流瀟灑的光明左使楊逍更是引得無數女讀者的花痴。無論在原著還是各種版本影視劇中,楊逍都被包裝成英俊瀟灑,武功高強還是裝x的形象。

在金庸先生的原著中,楊逍確實是個人才,不僅顏值,武功在線,還多才多藝,甚至還會寫書,記錄明教的歷史,活脫脫一個全能男神,唯一的一個汙點就在於紀曉芙事件!

那麼楊逍真的如此完美麼?從兩個人的視角就可以知道了。一個是明教教主陽頂天,按道理說,楊逍如此得力,下一任教主之位非楊逍莫屬了,明教眾人也是這般認為的,但是陽頂天的遺書裡,直接pass了,選擇了金毛獅王謝遜。

另一個人對楊逍的評價,更具客觀性,那就是金庸,後記直接點評楊逍“年老德薄”。這到底是為何呢?

首先不可否認的是楊逍是個人才,但也只能為將才,而非帥才。

楊逍此人有才但卻沒有政治頭腦,只能作為二把手,而絕不能擔任一把手。這也是陽頂天直接pass楊逍而選擇金毛獅王繼任教主的原因。

自明教教主陽頂天失蹤後,龍王和範右使跟著失蹤,獅王精神失常,五散人忙於驅除韃虜,鷹王自立門戶,明教就四分五裂了十多年。

按道理來說,這十餘年,是身為代教主的楊逍一展抱負野心的最佳時機,坐擁光明頂和最強戰力五行旗,與教主無異。

但是楊逍卻連最基本的鞏固基礎都沒做好,弄得明教人人不服,身為光明左使代教主,卻教中無人信服。如果說一兩個人不服,可能是別人的問題,但是全都不服,那肯定是自己的問題了,這與平時的作風、為人處世、領導能力離不開關係。

於是這明教在楊逍的光桿司令帶領下,一天不如一天,從天下第一大教,淪落到巨鯨幫、海沙幫這等小雜碎都能騎上頭了。楊逍本人也就躲到了西域坐忘峰真正成仙了。

其實楊逍想一統教內,是很容易的,只需心夠狠夠野。明教內,楊逍的職位夠高,武功夠高,唯獨心不夠野。在這些江湖人物中,向來以武功定英雄,偏偏楊逍是個逍遙風格,不退不進,若是以強勢手段管束教眾,全力出擊,不是讓著鷹王、周顛他們,誤以為“我與楊逍只差半招”,豈會輕易發生不服的現象。

也難怪陽頂天在傳授給楊逍乾坤大挪移後,還是沒有選擇他為下任教主。楊逍只適合做一個二把手,而非一把手。

至於金庸先生書中評價楊逍是“年老德薄”,一方面指的是事業上,更多還是指生活方面。

楊逍身為逍遙二仙,明教的光明左使,代教主,做得事情卻是難上臺面,就紀曉芙之事,包裝好了就穿越世俗的愛情,其實楊逍本質上就是強X犯。紀曉芙就曾明確說過,當時反抗不得,不然紀曉芙也不會獨自帶著孩子離開。

這件事放到今天來看,就是一個著名大企業家侵犯一個無知小姑涼的故事,不過最近還真有這樣的一件新聞。

在紀曉芙帶著孩子流浪江湖,多次險些喪命,最後被滅絕一掌劈死,痴情的楊逍怕還是在坐忘峰風花雪月呢。

歷任的明教實際掌門人中,楊逍怕是最為輕鬆的,平時不管事,偶爾回來一下宣佈一下明教是我的地盤。明教四分五裂後,其實實力仍然是存在,一個五行旗的旗主都能與不出倚天劍的滅絕抗衡,可見人才不少。但這些人才基本都沒能被利用起來。

明教的理念是什麼?本是聯合天下豪傑,推翻元暴政。從這個角度而言,六大門派都是可以聯合的盟友,而在楊逍手上,明教活脫脫的與各大門派非但沒有聯盟,反而是成了魔教。正確的政治頭腦不應該是把朋友滿天下麼。

在張無忌擔任教主後,楊逍再次成為二把手,反倒是把明教治理的很好。可是好景不長,張無忌不管事後,楊逍再次當上一把手,這次還是名正言順的一把手,可還是“年老德薄,不能服眾”,朱元璋取而代之贏得了天下。

其一,孤高自負

楊逍見人自我介紹,向來只有一句‘在下楊逍’。

相比之下,同為江湖公敵的趙敏,則屢屢拒報家門,甚至冒充張無忌,裝神弄鬼,混淆視聽。六大派失蹤後,明教遠赴中原追查趙敏許久,仍然不得要領,直到苦頭陀現身,方才揭露她蒙古公主的身份。

趙敏自然是以汝陽王愛女自傲的,而且她闖蕩江湖不是出於紅二代的好奇,而是實打實有其政治理想。但在大目標之下,趙敏深知中原武林人人以驅逐韃虜為政治正確,一旦亮相,縱然有玄冥二老護身,仍會招來無數(不必要的)麻煩。

大魔頭楊逍同樣惡名遠播。西至同處崑崙山的崑崙派掌門何太沖,提起他便想‘師傅白鹿子死在明教中人手上,真兇是誰雖不確知,但眾同門一向都猜想就是楊逍’。滅絕師太則是‘我大師兄孤鴻子,便是被這個大魔頭給活活氣死的!’。峨眉派貝錦儀‘每個女弟子拜師之時,師父均要在咱們臂上點下守宮砂。每年逢郭祖師誕辰,先師均要檢視,當年紀師姊……就是這樣……’

政治正確不過是國仇,個人恩怨卻是家恨。對‘韃子’,砍幾個宵小便算盡了義務。對至親至愛,則非要了事主性命不可。‘能避則避’這個原則,於楊逍原本是更必要的。這種‘實用主義’難論對錯,於姿態上卻有高下之分。

但他實在不能捨棄姿態。

一來,他武功高強,不怕麻煩。二來,即便麻煩大到擋不住,也就認了。

光明頂上殷梨亭衝出來報奪妻之仇殺妻之恨,他重傷在身絕口不言。若是紀曉芙沒有留下楊不悔,或者楊不悔沒有衝出來,他應該也不會閃避,更不會求救。

其實,紀曉芙事件容後單論。白鹿子事件,連受害者家屬都不確定。孤鴻子事件,更是無妄之災。髒水他輕飄飄受了,懶得分辨解釋。

此為孤高。

身為一派掌門的滅絕師太、宋遠橋,所到之處廣發名片,做派好似‘著名經濟學家’。誠然,名門正派有其驕傲,‘行不更名坐不改姓’本是一句自詡光明磊落的好話。但楊逍不提明教,乃是認定自己與明教的關係,是為它增添光彩,而非仰賴明教存身。縱然明教自唐傳入中土,延綿數百年,高手如雲,戰力極強,他也不會拿明教來給自己貼金。

此為自負。

其二,行俠仗義

楊逍首次出場,即是崑崙派掌門何太沖因愛妾中毒事件被夫人班淑嫻當眾譏諷,自覺丟了顏面,便要取張無忌性命以洩憤。何太沖濫殺無辜(張無忌還是救他愛妾性命的恩人),行事毫無俠義之風,惹得楊逍路見不平。

其時,他並不知道張無忌是紀曉芙的託孤人,更不知道那個捱了何太沖兩巴掌的小姑娘就是楊不悔。他出手,純粹因為看不過眼。

此為行俠。

明教高層南下尋找謝遜途中,遇到重傷的殷梨亭。楊逍‘為了紀曉芙之事,一直對殷梨亭極是抱憾,口中雖然不言,心裡卻定了主意,決意竭力為他報仇,更命女兒好好照顧服侍,稍補自己的前過。’

紀曉芙事件容後單論。殷梨亭深恨楊逍,一是奪妻之恨,二是殺妻之仇。殺人一節,已被滅絕承認栽贓,但奪妻之恨仍在。對此特殊關係,尋常人多以迴避,而楊逍不僅有意彌補,更大包大攬將為他報仇之事攬上身。

其實,殷梨亭身後有力克六大派的張無忌,還有被稱為‘在世神仙’的張三丰,並不缺人報仇。但楊逍既不宣之於口,也就壓根兒沒想和他們合作。

更令人感嘆的是,對殷梨亭被人戕害至終身癱瘓,不光楊逍憤憤不平,在場的韋一笑、周顛等人也都一樣。張無忌決意向少林問罪,眾人更是齊聲喝彩。可見,維護弱小,偏幫無辜受害者,是明教中人的本性。

試想,如果發現殷梨亭的是滅絕師太,而種種證據指向少林,滅絕會站出來為愛徒紀曉芙的未婚夫,以及同氣連枝的武當六俠住持公道嗎?她不會。只有在殷梨亭為楊逍所傷時,她才會正義凜然的給江湖公敵多加一條罪狀,而不是給自己平添一個對手。

楊逍將少林加進敵人名單時,不會忌憚江湖地位,或者被人誤解(屠殺少林弟子),他甚至不會解釋是為主持公道。他判斷是非曲直的依據是事實,而不是背後的人際糾葛,更不是自己的利益。

此為仗義。

楊逍向初登教主之位的張無忌介紹企業文化時曾說,‘佛教雖說普度眾生,但僧眾出家,各自清修,不理世務。道家亦然。本教則聚集鄉民,不管是誰有什麼危難困苦,諸教眾一起出力相助。官府欺壓良民,什麼時候能少了?什麼地方能少了?一遇到有人被官府冤屈欺壓,本教勢必和官府相抗。’

這段話擲地有聲,猶如幾個大巴掌打在少林、武當、峨眉等名門正派臉上。少林高僧耗盡畢生精力參悟武學以求報復;武當張真人百歲高壽心心念念唯有太極拳太極劍能否流傳;而峨眉滅絕更可謂利慾薰心,全無底線,兩度威逼‘最喜愛的’女弟子以色相為餌,接連造就紀曉芙、周芷若兩樁情愛慘案。

其三,有容人雅量而無御下之道

陽頂天死後,楊逍與五散人交惡多年,以至於五散人曾經發誓再不上光明頂。其中尤以周顛對他最為不滿,心有餘悸,一見面便搶先剖白,‘你肚裡定在暗罵,五散人說話猶如放屁,說過永遠不上光明頂,永遠不理明教的事,今日卻又自己送上門來。’

可見當初交惡,雙方都把話說得很絕。

而且口頭上,多半還是楊逍佔了便宜,逼得五散人發誓離開。

乍看起來,他好像就是那種得理不饒人,有風使盡帆的討厭鬼。

可是後來為求少林寺救走謝遜,張無忌、楊逍、殷天正力戰渡厄、渡劫、渡難三位修苦禪枯坐三十年的高僧,皆全力以赴。周顛這才發現,‘楊逍這龜兒子原來一直讓著我,先前我只道他武功只比我稍高,每次動手,總是碰巧運氣好,這才勝我一招半式。豈知我周顛跟他龜兒子差著老大一截’

高手與高手的關係,向來微妙,實力排位決定人際關係。因此大家都在不停確認,到底誰技高一籌。周顛多次挑釁楊逍,固然有討厭他性格的原因,但主要還是在於‘你也就比我強那麼一點兒,憑什麼你做光明左使,我只做五散人?’。

楊逍對此心知肚明。

他甚至頗能忍受周顛的冷語,盡力不與之嚴重衝突。

哪怕在六大派圍攻光明頂,明教存亡關頭,周顛不顧大局率先發難時,楊逍‘心下暗自起疑,只道五散人約齊韋一笑來圖謀自己,驚怒之下’,才揮掌迎敵。

其時,外有強敵,內有(疑似)逼宮,他以一敵五,仍舊裝作將將勢均力敵,不肯以武力震懾對方。他的思路,大概一來遙遙領先不屑與低手論長短;二來,顧全對方顏面。

此為容人雅量。

兄弟之間,願意容讓,本來是極好的。

可惜明教眾人不僅是意氣相投的兄弟,更是有目標有綱領的革命組織。

楊逍深知維護明教,只靠自己一個人是不夠的。所以時隔多年與五散人重逢,他心裡也打著小鼓,說話非常客氣,‘小弟孤掌難鳴,正自憂愁。今得蝠王和五散人看在明尊面上,仗義相助,實是本教之福。’

明教的權力架構,教主之下按光明使者,四大法王、五行旗、五散人排序。教主失蹤,光明左使便是教內第一人。

以他的地位,對著五散人說出‘小弟’二字,實在屈尊至極。而且別人討厭他,他毫不避諱,也絕不順水推舟承人情拉近距離,反而明說為了明尊面上。

這種丁是丁卯是卯的做派,如果面對的全是範遙、楊過、劉正風、令狐沖之類至情至性的人物,自然是相見恨晚,默契十足,足可以性命相托。可惜他面對的是革命同志。

大家都是為了明教,難道你武功高些,就了不起嗎!

周顛終於看到真相,作為武學名家的那一面,他對楊逍會對了幾分敬服,可是作為革命同志的那一面,只有越發氣惱疏遠。

楊逍的容人雅量,讓他身在高處,不勝孤寒。

如果他能擺正與四大法王、五散人的上下級關係,使用自古以來我中華精英最熟練掌握的技術,樹立類似陽頂天那樣光明燦爛,幾無缺點的領袖形象,就能順利御下,不光教主之位如在囊中,更可實踐畢生理想。

而這個完人形象,於他,實在是九十九步都走了,只差最後一步。

論武功,他在教內絕高,不僅是唯一會用乾坤大挪移之人,而且來源駁雜,能融會貫通,令習得少林七十二絕藝中十一的空智大師都暗暗歎服。

論志向,他一生致力於驅逐韃虜,不惜身死名滅,真正做到焚我殘軀歸聖火。

論智謀,他謀略過人,多次避免實戰而以狡黠手法取得勝利。

論組織能力,陽頂天失蹤後,五行旗不服指揮另立山頭,他便成立天地風雷四門,網羅釋道教眾及西域番邦等多方人物護衛光明頂。

論德行,只要將紀曉芙事件容後再論,他從未如韋一笑、朱元璋那般濫殺無辜,恃強凌弱,反而多次行俠仗義。

甚至於,雖然為張無忌所不齒,但楊逍其實是頗贊成朱元璋‘做大事不拘小節’的態度的,也與狠辣詭詐的趙敏存在某種程度的默契。

但他自己實在是做不出來。

可以說做教主的硬件條件,他全部達標,但軟件,卻謬以千里。

以上,便是楊逍存身於世,起點高而登頂難的諸般掣肘之處。

乍看起來,楊逍的性情與黃藥師、楊過相類,細論又分明不同。黃藥師實為武學痴漢,常年避居桃花島,名為哀悼亡妻,實則求一個清淨自處。楊過則是老婆控,老婆不在時勉為其難浪蕩江湖以解無聊,一旦老婆回來,馬上溜之大吉。

但楊逍是有理想的。

他的理想在極年輕時已經奠定,直到暮年仍未放棄。

他所求不是絕頂武功,不是為世人欽佩仰望的江湖地位,而是民族獨立。

他不僅是江湖豪俠,更是革命家。

雖然至情至性,處世乖張,但應與他相較的,是郭靖、王重陽。

以事業論,他遠遠談不上悲劇英雄。明教的興盛與衰敗,固然是他心之所繫,但朱元璋奪走勝利果實,卻不能令他遺憾。驅逐韃虜,他於願已足。而以一己之力對抗史上最強軍隊的郭靖,就不幸的多了。郭靖死守襄陽城,是知其不可為而為之,其實內心深處早被失敗吞噬。郭靖不能放下‘為什麼正義不能在當下踐行’的困惑。而楊逍是幸運的,他的理想,終究還是被別人實踐了。

他身負絕世武學,卻以書生姿態示人。他看似放蕩不羈,其實對自己的道德要求遠比名門正派更高。他乾的是什麼都可以犧牲的革命工作,卻愛惜羽毛不肯同流合汙。他孤高自賞,錯過此生最愛而不明白原因。

金庸在轟轟烈烈而且最終勝利的元末大起義中挑了這樣一個人,濃墨重彩的寫他的事業,他的愛情,他的結局,其實就是以曲筆寫歷史上很多人。



梓依影視


楊逍其人,藉著紀曉芙從第十章張三丰百歲壽宴即已隱約登場,直到張無忌退隱後,仍然戰鬥在與朱元璋周旋的第一線,起起伏伏,貫穿全書,非常重要,性格也相當複雜立體。

其一,孤高自負

楊逍見人自我介紹,向來只有一句‘在下楊逍’。

相比之下,同為江湖公敵的趙敏,則屢屢拒報家門,甚至冒充張無忌,裝神弄鬼,混淆視聽。六大派失蹤後,明教遠赴中原追查趙敏許久,仍然不得要領,直到苦頭陀現身,方才揭露她蒙古公主的身份。

趙敏自然是以汝陽王愛女自傲的,而且她闖蕩江湖不是出於紅二代的好奇,而是實打實有其政治理想。但在大目標之下,趙敏深知中原武林人人以驅逐韃虜為政治正確,一旦亮相,縱然有玄冥二老護身,仍會招來無數(不必要的)麻煩。

大魔頭楊逍同樣惡名遠播。西至同處崑崙山的崑崙派掌門何太沖,提起他便想‘師傅白鹿子死在明教中人手上,真兇是誰雖不確知,但眾同門一向都猜想就是楊逍’。滅絕師太則是‘我大師兄孤鴻子,便是被這個大魔頭給活活氣死的!’。峨眉派貝錦儀‘每個女弟子拜師之時,師父均要在咱們臂上點下守宮砂。每年逢郭祖師誕辰,先師均要檢視,當年紀師姊……就是這樣……’

政治正確不過是國仇,個人恩怨卻是家恨。對‘韃子’,砍幾個宵小便算盡了義務。對至親至愛,則非要了事主性命不可。‘能避則避’這個原則,於楊逍原本是更必要的。這種‘實用主義’難論對錯,於姿態上卻有高下之分。

但他實在不能捨棄姿態。

一來,他武功高強,不怕麻煩。二來,即便麻煩大到擋不住,也就認了。

光明頂上殷梨亭衝出來報奪妻之仇殺妻之恨,他重傷在身絕口不言。若是紀曉芙沒有留下楊不悔,或者楊不悔沒有衝出來,他應該也不會閃避,更不會求救。

其實,紀曉芙事件容後單論。白鹿子事件,連受害者家屬都不確定。孤鴻子事件,更是無妄之災。髒水他輕飄飄受了,懶得分辨解釋。

此為孤高。

身為一派掌門的滅絕師太、宋遠橋,所到之處廣發名片,做派好似‘著名經濟學家’。誠然,名門正派有其驕傲,‘行不更名坐不改姓’本是一句自詡光明磊落的好話。但楊逍不提明教,乃是認定自己與明教的關係,是為它增添光彩,而非仰賴明教存身。縱然明教自唐傳入中土,延綿數百年,高手如雲,戰力極強,他也不會拿明教來給自己貼金。

此為自負。

其二,行俠仗義

楊逍首次出場,即是崑崙派掌門何太沖因愛妾中毒事件被夫人班淑嫻當眾譏諷,自覺丟了顏面,便要取張無忌性命以洩憤。何太沖濫殺無辜(張無忌還是救他愛妾性命的恩人),行事毫無俠義之風,惹得楊逍路見不平。

其時,他並不知道張無忌是紀曉芙的託孤人,更不知道那個捱了何太沖兩巴掌的小姑娘就是楊不悔。他出手,純粹因為看不過眼。

此為行俠。

明教高層南下尋找謝遜途中,遇到重傷的殷梨亭。楊逍‘為了紀曉芙之事,一直對殷梨亭極是抱憾,口中雖然不言,心裡卻定了主意,決意竭力為他報仇,更命女兒好好照顧服侍,稍補自己的前過。’

紀曉芙事件容後單論。殷梨亭深恨楊逍,一是奪妻之恨,二是殺妻之仇。殺人一節,已被滅絕承認栽贓,但奪妻之恨仍在。對此特殊關係,尋常人多以迴避,而楊逍不僅有意彌補,更大包大攬將為他報仇之事攬上身。

其實,殷梨亭身後有力克六大派的張無忌,還有被稱為‘在世神仙’的張三丰,並不缺人報仇。但楊逍既不宣之於口,也就壓根兒沒想和他們合作。

更令人感嘆的是,對殷梨亭被人戕害至終身癱瘓,不光楊逍憤憤不平,在場的韋一笑、周顛等人也都一樣。張無忌決意向少林問罪,眾人更是齊聲喝彩。可見,維護弱小,偏幫無辜受害者,是明教中人的本性。

試想,如果發現殷梨亭的是滅絕師太,而種種證據指向少林,滅絕會站出來為愛徒紀曉芙的未婚夫,以及同氣連枝的武當六俠住持公道嗎?她不會。只有在殷梨亭為楊逍所傷時,她才會正義凜然的給江湖公敵多加一條罪狀,而不是給自己平添一個對手。

楊逍將少林加進敵人名單時,不會忌憚江湖地位,或者被人誤解(屠殺少林弟子),他甚至不會解釋是為主持公道。他判斷是非曲直的依據是事實,而不是背後的人際糾葛,更不是自己的利益。

此為仗義。

楊逍向初登教主之位的張無忌介紹企業文化時曾說,‘佛教雖說普度眾生,但僧眾出家,各自清修,不理世務。道家亦然。本教則聚集鄉民,不管是誰有什麼危難困苦,諸教眾一起出力相助。官府欺壓良民,什麼時候能少了?什麼地方能少了?一遇到有人被官府冤屈欺壓,本教勢必和官府相抗。’

這段話擲地有聲,猶如幾個大巴掌打在少林、武當、峨眉等名門正派臉上。少林高僧耗盡畢生精力參悟武學以求報復;武當張真人百歲高壽心心念念唯有太極拳太極劍能否流傳;而峨眉滅絕更可謂利慾薰心,全無底線,兩度威逼‘最喜愛的’女弟子以色相為餌,接連造就紀曉芙、周芷若兩樁情愛慘案。

其三,有容人雅量而無御下之道

陽頂天死後,楊逍與五散人交惡多年,以至於五散人曾經發誓再不上光明頂。其中尤以周顛對他最為不滿,心有餘悸,一見面便搶先剖白,‘你肚裡定在暗罵,五散人說話猶如放屁,說過永遠不上光明頂,永遠不理明教的事,今日卻又自己送上門來。’

可見當初交惡,雙方都把話說得很絕。

而且口頭上,多半還是楊逍佔了便宜,逼得五散人發誓離開。

乍看起來,他好像就是那種得理不饒人,有風使盡帆的討厭鬼。

可是後來為求少林寺救走謝遜,張無忌、楊逍、殷天正力戰渡厄、渡劫、渡難三位修苦禪枯坐三十年的高僧,皆全力以赴。周顛這才發現,‘楊逍這龜兒子原來一直讓著我,先前我只道他武功只比我稍高,每次動手,總是碰巧運氣好,這才勝我一招半式。豈知我周顛跟他龜兒子差著老大一截’

高手與高手的關係,向來微妙,實力排位決定人際關係。因此大家都在不停確認,到底誰技高一籌。周顛多次挑釁楊逍,固然有討厭他性格的原因,但主要還是在於‘你也就比我強那麼一點兒,憑什麼你做光明左使,我只做五散人?’。

楊逍對此心知肚明。

他甚至頗能忍受周顛的冷語,盡力不與之嚴重衝突。

哪怕在六大派圍攻光明頂,明教存亡關頭,周顛不顧大局率先發難時,楊逍‘心下暗自起疑,只道五散人約齊韋一笑來圖謀自己,驚怒之下’,才揮掌迎敵。

其時,外有強敵,內有(疑似)逼宮,他以一敵五,仍舊裝作將將勢均力敵,不肯以武力震懾對方。他的思路,大概一來遙遙領先不屑與低手論長短;二來,顧全對方顏面。

此為容人雅量。

兄弟之間,願意容讓,本來是極好的。

可惜明教眾人不僅是意氣相投的兄弟,更是有目標有綱領的革命組織。

楊逍深知維護明教,只靠自己一個人是不夠的。所以時隔多年與五散人重逢,他心裡也打著小鼓,說話非常客氣,‘小弟孤掌難鳴,正自憂愁。今得蝠王和五散人看在明尊面上,仗義相助,實是本教之福。’

明教的權力架構,教主之下按光明使者,四大法王、五行旗、五散人排序。教主失蹤,光明左使便是教內第一人。

以他的地位,對著五散人說出‘小弟’二字,實在屈尊至極。而且別人討厭他,他毫不避諱,也絕不順水推舟承人情拉近距離,反而明說為了明尊面上。

這種丁是丁卯是卯的做派,如果面對的全是範遙、楊過、劉正風、令狐沖之類至情至性的人物,自然是相見恨晚,默契十足,足可以性命相托。可惜他面對的是革命同志。


水仙不仙1


楊逍作為武俠小說中的一個角色,他絕對可以稱得上是一個俠,他武功高強,除了和張無忌這樣頂尖的人物的武功沒得比之外,也算是擁有上乘武功的大俠。

新版《倚天屠龍記》在展示楊逍這個人物的時候,著重表現他俠義一面。

教主陽頂天橫死密道,無人知曉,因為明教規矩除了教主,旁人不得入密道,大家都以為陽頂天只是失蹤了。教主失蹤,明教成了分裂的組織,白眉鷹王剝離明教自立天鷹教。

其他護法,謝遜沉迷於家破人亡的仇恨裡成了殺人魔頭,給明教帶來許多名聲上的汙損,早已忘了自己身為明教四大護法的責任,陷於私恨無法自拔。

而紫衫龍王成了金花婆婆,也早已棄明教於不顧,就算六大派圍攻光明頂,她也未現身護教。

唯有楊逍一直留在明教總部光明頂主持明教事務,帶領風火雷電四門教眾倒也把明教事務打理得僅僅有條。在六大派圍攻光明頂,他召集教眾抵抗強敵,儘管教中高手皆對他不服,對他惡言惡語,他也依然是將個人委屈拋於一旁,忍辱負重,一切以保住明教為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