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7 晋阳之战:赵无恤的绝地反击,拉开了战国的帷幕


晋阳之战:赵无恤的绝地反击,拉开了战国的帷幕

晋阳古城月夜


前言:晋阳之战是春秋末期晋国的四大家族之间的战争。交战双方是智氏、魏氏和韩氏三家军团与赵氏。在这之前,晋国一直由赵氏掌权。在赵鞅去世后,国家大权落在了智襄子(智瑶)手上。智瑶因此身心膨胀,不断借口巩固国家实力而向魏、赵、韩三家索要城池土地。由此引发了这次战争。

战前态势

春秋末期,周王国日趋衰落。

周王朝制定的“嫡长子”制,严重地约束了优秀人才的发展。这些人怎么办?

作为国君,他们就不断地吞噬周边小国。作为诸侯国里的家族,就不断地侵蚀国内其它家族。整个周王朝以下犯上的现象层出不穷。(仅在春秋时期,就有四十多名君主被弑或被敌国所杀)

由于大行其道的“霸主”思想,诸侯国之间的战争不断,导致了两个结果:小国被灭、弱国依附大国而生存;诸侯国里的家族为国作战,越来越强大。

晋阳之战:赵无恤的绝地反击,拉开了战国的帷幕


晋阳之战:赵无恤的绝地反击,拉开了战国的帷幕

春秋初期与后期地图对比


晋国,除了与其它诸侯国之间的战争,由于地处周王朝的西北边,长期以来为了保卫周王朝还不断与北方蛮夷作战,导致国内各大家族的实力越来越大,甚至大过还活着的那些中小诸侯国。

在外面的小国基本上被大国吞并完后,各大国的小家族也同样也被大家族兼并完了。诸侯国内部开始发生急剧的变化,家族与国君、家族与家族之间的矛盾越来越尖锐。于是,各大国为寻找出路,改革的改革,内讧的内讧。

晋国内部,直接就干起来了。

战争导因

积怨

《夏书》说:“一人三失,怨岂在明,不见是图”。

大概意思就是:一个人老是犯过失,就会结下很多怨恨,如果在怨恨还没有爆发的时候不加以处理,等怨恨爆发了就晚了。

智瑶没有看过《夏书》,他也不相信这些道理。在他看来,他不带给别人灾难就好了,还有谁敢给他脸色看?

他这么自信,是有原因的。因为他是晋国公认的优秀青年领袖。他一表人才,精于骑射,通晓各项技能,文章流利,坚决果断,完完全全就是一个文武双全的典范。

在他眼里,根本没有别人。

在酒席上,他要赵襄子(赵无恤,赵鞅之子,赵氏族长)喝酒,赵襄子不喝。他发怒把酒器扔向无恤,“无恤面伤出血……至此,与智伯有隙。”

同样在酒席上,他直呼韩康子(韩氏家族族长)的名字“韩虎”。这在当时是非常侮辱人的举动。韩康子的谋臣段规见状坐不住了,就说:“对别人直呼名字是没有礼貌的行为。你这样对我的族长太过分了”。 由于段规身材矮小,站着才到智瑶的胸口,智瑶就用手拍着他的头说:“小儿何知,亦来饶舌。” 说完拍手大笑。

接二连三地侮辱别人,自己却洋洋得意。埋下了怨恨的种子而不自知,这种人注定失败。

晋阳之战:赵无恤的绝地反击,拉开了战国的帷幕

古画:三家分晋


导火索

上天要其灭亡,必先让其疯狂。

这句话说的就是智瑶这种人。自己这么嚣张而别人却一声都不敢吭,智瑶越发自以为是起来了。他想将晋国国君取而代之。他最终的目标或许还是周天子呢,他梦里的自己俨然已经是九五之尊了。

他的谋士絺疵(chi ci)于是出谋划策:“我们四家现在势均力敌,我们一家先对国君发难,其它三家必然抗拒。如果想取代国君,就一定要先削弱三家的势力。”

氏族的强大,除了族长的能力之外,谋士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因素。甚至可以说谋士决定了一个氏族的兴衰,就像一个氏族决定了一个诸侯国的兴衰一样。

絺疵是一个不错的谋士,只可惜智瑶太刚愎自用了,只随自己的喜好来选择是否要听取谋士的意见。

絺疵提出可以用晋国国君想与越国争霸的借口,假传晋侯命令:

“令韩、赵、魏三家各献地百里,率其赋以为军资,三家若从命割地,我坐而增三百里之封,智氏益强,而三家日削矣,有不从者,矫晋侯之命,率大军先除灭之,此‘食果去皮'之法也!”

这种捞好处的计策,智瑶听了当然拍手称快。

絺疵继续说:“我们智氏与韩、魏较和睦,跟赵有点小裂隙,可以先跟韩再跟魏提出要求,韩、魏如果答应了,赵就不好不答应了!”

智瑶于是马上就行动起来。

......

晋阳之战:赵无恤的绝地反击,拉开了战国的帷幕

晋阳古城


段规劝韩康子说:“智瑶这个人刚愎自用,喜欢占小便宜。如果拒绝他的要求,他一定会向我们发起攻击。不如把地给他,他尝到甜头就必然会对其它家族如法炮制。总会有人不愿意给而会发生战争,我们到时坐山观虎斗,静观其变在作打算”。韩康子于是答应了智瑶的要求。

智瑶的头更骄傲地抬了起来。

无独有偶,魏氏的谋臣任章也这样对魏桓子(魏驹)说:“为什么不把地给他?他没有理由强迫我们割地,我们答应他,他就会认为自己不可一世,不可一世就会轻敌。一旦遇到不答应他要求的,他就会怒而兴师,到时,我们再暗中动手。而我们被迫害的几家如果精诚相待团结一致对付智瑶,他的性命不会长久的”。魏桓子于是也答应了智瑶的无理要求。

智瑶的头骄傲地抬得更高了。脖子露得也越来越多了。他不知道脖子伸得越长越容易挨刀子。

韩氏有段规,魏家有任章,而赵无恤身边的张孟谈此时不知道去了哪里。

赵无恤直接就怼了回去:不给。

(我怀疑魏赵韩三家早就知道了智氏的阴谋,并且已经达成了由赵无恤出头的协议。因为三家中只有赵氏的晋阳可以抵抗智氏的进攻。此时张孟谈可能正在与段规、任章密谋。)

兴头上的智瑶这下怒火中烧了:你不给,我就打你。就像小孩子发脾气一样幼稚可笑。

可惜那个时候《孙子兵法》还没有出来,“主不可怒而兴师” 的话智瑶没有读过。

晋阳之战:赵无恤的绝地反击,拉开了战国的帷幕

春秋时期战争图


战争过程

公元前455年,智瑶率领韩魏两家军队,准备进攻赵襄子。

第一阶段:追击包围。

赵襄子听到消息后,还是有点慌张的。

他想起他爹临终前对他说过:“异日晋国有难,惟晋阳可恃”。于是带领家族便直奔晋阳而去。

当初,赵鞅任命尹铎镇守赵姓家族的根据地晋阳,尹铎问说:“你是让我去搜括财富?还是让我使晋阳成为你可靠的退路?” 赵鞅说:“当然要使晋阳成为我可靠的退路。”尹铎到职之后,立刻减轻赋税,使民安居乐业。

这边赵襄子才决定投奔晋阳,那边就有人报告了智瑶。智瑶以智氏为中军,韩右魏左为侧翼,迅速尾随而至。

赵无恤慌归慌,思路却还是清晰,并没有乱了阵脚。

他让高赫快马加鞭先回晋阳布防,再命家臣原过殿后对三家军团进行干扰,同时派出张孟谈与韩魏两家进行联络。

......

安全抵达晋阳后,赵无恤第一件事情就是检查装备。这一检查,他差点晕厥过去:刀枪都是钝的,箭还不到一千支。

幸好当初董安于建造晋阳时,宫殿的墙垣里填了大量的芦苇杆,堂室里的柱子全部是用精铜炼铸的。于是,赵无恤马上派人拆除宫殿,得到大量制造武器和箭支的材料,连夜赶制。

没过几天,智瑶率领的三家军就追上来了。连续进攻了几天以,都没有办法攻破晋阳城。于是大军采取包围之势,完全隔绝晋阳与外界的联系。

晋阳之战:赵无恤的绝地反击,拉开了战国的帷幕

智瑶三家军追击赵无恤


第二阶段:掘渠淹城。

晋阳城里,军民一心。智瑶这边却是同床异梦。

晋阳城里,每天群情激动,人人乐于生产勇于作战。智瑶这边三家却整天为粮草兵器而摩擦,攻城也只有智氏军队积极些,魏韩两家只是做个样子。

这样一对峙,两个月过去了。

智瑶整日抱怨魏韩不尽力。却也不想想自己的为人。

就在他唉声叹气,感叹晋阳如此坚固,不知道该怎样才能攻破的时候,他的智囊团再次发挥了作用。

絺疵这个人,还真是一个非常有能力的军师。在这两个月里,他把晋阳城方圆几十里的地方全走了一遍。他发现晋阳城西十多里的地方有座山,山上有很多山泉水,是晋水河与汾水河的源头。

智瑶听说后,异常兴奋。马上组织人马,把几处泉水筑坝拦住让它们改向东流,同时在山的东边挖了一个水库,让泉水注入。(智瑶的智商还是可以的)

泉水虽然涓流不断,可是水库里的水还是没有多少。大伙对于智瑶的做法实在不解。

智瑶不理会众人的疑惑,命令三家士兵在营寨与晋阳城之间筑起了一个高过城墙的大坝。

又过了几个月,春雨季节来了。智瑶邀上魏桓子和韩康子登高远眺。魏韩两家哪有什么看风景的兴致,何况大雨已经足足下了大半个月。但迫于智瑶的淫威,他们还是跟随智瑶登上了山顶。

智瑶对他们说:“今天,我们就把晋阳拿下。”

望着山腰上已经蓄得满满的水库,魏韩两人不知道智瑶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只见智瑶举起中军大旗,朝晋阳方向一指,山腰上的兵士迅速地掘开了水库的大坝。滚滚的山洪水,波涛汹涌地朝晋阳城奔腾而去。

晋阳城霎时被大水淹没。

然而,晋阳城异常坚固。山洪水并没能把晋阳的城墙冲倒塌。智瑶失望地带着魏韩两人从山上下来,登上了城寨之间的大坝。

只见洪水虽然未能冲垮城墙,但水从四面八方不断地渗入城里。晋阳城里乱成了一锅粥。

不过,晋阳城里的民心比城墙还坚固。房屋毁坏、炉灶崩塌、遍地鱼蛙,人民生活艰苦异常却没有一个人想到投降。

任何时候,人都是第一生产力!

智瑶满以为有了山洪水,一天就可以拿下的晋阳城,就这样又坚挺了两年。

两年啊!这是一个漫长而煎熬的过程。

晋阳之战:赵无恤的绝地反击,拉开了战国的帷幕

晋阳古城汾河故道


第三阶段:绝地反杀

眼看还差三块板的高度,山洪水就能漫进城里,赵无恤心里焦急异常。

在城外高地上的智瑶,俯视着晋阳城,心里得意洋洋,每天都觉得明天赵无恤就撑不下去了。喜不自胜的他对魏韩两人说:到今天我才知道,水可以亡人之国。

听了这话,魏驹用手肘轻轻碰了一下韩虎,韩虎用脚也轻轻碰了一下魏驹,他们惊惧的是,汾水可以灌安邑(山西省夏县,魏姓家族根据地),绛水可以灌平阳(山西省临汾市,韩姓家族根据地)。

他们的惊惧,智瑶没有看到。絺疵看到了,张孟谈也看到了。

絺疵对智瑶说:“魏韩两家,可能会叛变。”

智瑶说:“你怎么知道?”

絺疵说:“我只是靠常情判断。我们跟二家约定,消灭赵家之后,三家共同瓜分赵家领土。晋阳城内现在人民饥饿,互相格杀吞食,陷落只在旦夕,他们应该高兴才是,可是二人却忧形于色。很显然的,他们一定会想到,赵家灭亡后就会轮到他们了。他们如果没有阴谋,那才奇怪。”

智瑶不相信。

第二天,智瑶把絺疵的话告诉韩虎、魏驹。两人委屈万状,指天发誓说:“这一定是赵家的反间之计,挑拨盟友间的感情,使你因怀疑并防备我们二家,而松懈了攻击晋阳的军事行动。试想一想,我们再傻,也不至傻到舍弃已经到口的赵家领土,而去干危险万状必不可成的荒唐勾当。”

等到二人告辞,絺疵进来,质问智瑶说:“怎么回事,你把我昨天说的话告诉了他们?”

智瑶吃惊说:“咦,你怎么晓得?”

絺疵说:“我发现他们抬头向我凝视了一下,脚下踉跄,加速脚步,低头走掉。很显然的,他们已知道我看穿了他们的肺腑。”

智瑶不肯承认自己观察错误。他的骄傲自大最终葬送了整个家族。

晋阳之战:赵无恤的绝地反击,拉开了战国的帷幕

晋阳古城图


絺疵在提醒智瑶的时候,张孟谈同时也在提醒魏桓子和韩康子。

张孟谈代表赵无恤,只用一句话就把两人说服了:“智瑶贪得无厌,赵氏灭亡了,下一个就是你们。”

魏桓子和韩康子何尝不知道这个道理?很快就与张孟谈达成了结盟协议。

张孟谈,生卒不详。因为司马迁的爹叫司马谈,司马迁愣是在《史记》里把张孟谈改成了“张孟同”。古人这种因避讳而把人名改来改去的做法,真让人恼火!

到了约定日期,赵无恤派出精锐部队,突击智家守军,反决堤防,大水汹涌,倒灌智家军阵地,智家军仓卒救水,军营大乱,韩、魏两家部队,乘势从两翼夹攻,赵无恤亲率劲旅,奋勇直前,生擒智瑶,立即斩首。

至此,晋阳之战结束。魏赵韩三家接着把智姓家族全部屠灭。晋国国家大权从此掌握在三家手里。

晋阳之战:赵无恤的绝地反击,拉开了战国的帷幕

三家分晋图


战争分析。

晋阳之战,只是晋国国内的一场小规模战争。但是,这场战争的结果却意义深远。

此役之后,晋国三大家族势力越来越大,国君无法控制。公元前403年,周天子(三十八任威烈王)姬午,下令擢升三大家族族长:魏斯当魏国国君、赵籍当赵国国君、韩虔当韩国国君。这等于变相支持氏族以下犯上。周天子对各诸侯国的管理,已经失控了。

晋国被三国瓜分后,只剩下一小片国土。公元前376年(晋静公二年),赵、韩、魏瓜分了公室仅存的土地,废晋静公为平民,晋国最终灭亡。

赵国,由于“北有代,南并智氏”而成为了战国时期的军事强国。

晋阳之战导致的三家分晋,是中国从春秋时期进入战国时期的标志性事件。

本文参考书目:《资治通鉴》《资治通鉴本末》《三家注史记》《战国策 赵策》《左传》《东周列国志》《智囊》

晋阳之战:赵无恤的绝地反击,拉开了战国的帷幕

祝朋友们新年红红火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