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山西未来的经济增长会集中在哪个城市?

忻州身边事


吕梁兴县,煤贮量全省第一,还有铝、石油、天然气也多,全部未大规模开采,新矿。


李建平Lip


作为外省人看山西,最有发展的当属太原。

山西的发展在全国相对落后,发展趋势(不是方面)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借鉴发达省份的经验模式。

太原要发展,就会要人,从全国吸人大赛的情况看,太原也一定会不断加大吸引人的力度,而相对便捷而又离家不远的本省人口会是太原吸人工作的重点。

太原虽然地域不大,但省会省政府这两词比任何地方,任何大数据,任何历史,任何不服都有分量。而地域是可以划分的。

太原无论是在经济还是交通,还是基建,还是文化,在省内基础第一,即便如此在全国省会中排名都不高,这也说明集一省之力发展的潜力还是有的。谁会放下有基础的省会不发展,主力发展其他城市?

发展是动态的,周边城市再发展,省会只会发展的更好!发展是人为的,政策倾向哪里,哪里就有动力!发展是需要基础的,一车棉花运到平原城市和运到山顶城市成本都可能不一样,这还只是交通成本!发展是需要资金的,当然,又回到了政策问题!

所以不管有多爱自己家乡,事实就是事实,感情代替不了事实。再说,出了省,省会好也是家乡好。所以,再怎么抬杠,哪个都不可能超过太原的!


理智锅


山西一直有这么几个城市,号称自己是山西的第二大城市,比如大同和运城,而且大同近几年 的发展速度非常快,尤其是旅游业,由于靠近北京,也有着北部交通枢纽的重要地位。

近年来,大同在经历过煤炭经济的辉煌之后,大力发展旅游业,依托丰富的旅游资源吸引了众多国际性活动在大同落地生根,也将大同的知名度提升到了新的层次。

运城,靠近西安,有着“最早中国”的美誉,自古主要以农业为主,由于靠近西安,所以运城人喜欢到西安发展,毕竟西安的整体发展水平要比太原高很多。

有一个城市,很多人忽略了,那就是晋中市,晋中市紧靠太原市,可以直接享受到太原市城市发展的红利,比如现在的太原和榆次同城化,太原部分产业开始转移到了晋中市。而晋中市的大院旅游资源,又是山西的一张名片,所以还是非常看好,晋中市未来的发展前景。不过,每一个人的看法或许会有不同,欢迎网友各抒己见。


太原看点


大家好,我是山西农家小伙,我认为山西未来的经济增长点会集中在大同,有以下几点为证

首先,任何一座城市的崛起,都需要优越区位的支持,而大同就是一座区位优势非常明显的城市,是山西、河北、内蒙古之咽喉要道,地理区位可谓得天独厚,然而随着大同到张家口高铁🚄的开通,大同到西安高铁🚄的全线贯通以及大同航空口岸的正式开放,人们不仅出行方便了,对城市经济发展也有促进作用,大同未来发展潜力巨大。

其次,大同是第二批国家级旅游业改革创新先行区,入选后意味着大同的发展会得到国家政策、资金、项目、人才等方面的大力支持,大同历史文化底蕴深厚,风景名胜古迹众多,比如云冈石窟、北岳恒山、悬空寺、明代大同城墙等都会得到大力发展。

最后,大同近几年在城市建设下了很大功夫,如旧城改造、修复古城、扩展新城、棚户区改造,开辟并拓宽马路、绿化环境等,都是史无前例地大踏步迈进,大同在人居环境上的确发生了翻天履地的变化,会给人们带来不一样的大同!

大同祝你腾飞!


山西那点事


本人作为传统的山西人很荣幸在大学期间去江浙上学,这心里的落差久不久不能平息,从小没出过远门,高考完去上海看世博会感受到上海的繁华,大学又在南京,还说杭州,苏州,无锡,嘉兴等城市。大学期间还去过深圳,近几年还去过广州,西安,沈阳,哈尔滨等城市。被这些城市发展感到震撼,客观讲江浙的一个小县城都甩山西地级市好几条街。但我们山西主要也因为地处北方,经济没啥支柱产业,又没啥好政策自然发展不起来,也没啥办法,这几年经济年年倒数,双十一也是倒数省份。和山西谈经济真心是伤不起。

\n

废话说太多了,回顾主题。太原是省会就不说了,比底下的小弟发达太多,除了大同,运城城建相对好一点,其他城市给人感觉像县城,一市一区,城市化发展太落后。感觉运城,大同,晋中,临汾都应该不错的发展。以前有个调查说山西外地人最容易投资做生意的城市,一个是运城另一个是大同。其他地方人思想保守,还想赚回扣,本来就不赚钱还想要回扣,吓跑了投资者。电视新闻上经常看到大同和运城在全国各地招商优惠政策巨资吸引企业。真是给全省其他地级市做了表率作用,希望其他市也一样为了经济和群众更好的生活,放弃自己的私利给城市经济添砖加瓦,这样才会有财政城市建设。

\n

1.运城政府思想开拓,由于缺乏煤炭资源,对煤炭依赖度比较弱,有句话就穷则变变则通这句用在运城很适合,运城只有河津产煤,煤炭比其他城市缺乏,GDP 却比他们强,政府招商引资很强进,各种大型的工厂企业项目都引进,不论从华润啤酒,今麦郎方便面,康师傅矿泉水等企业建厂,房地产企业碧桂园的入驻,万达广场开工。以及麦当劳优衣库的相继开业看出这个城市的商业发展活力,麦当劳(太原,大同,临汾,阳泉,运城有)。交通发达,机场是全山西第二大机场,北上广深等大城市一天好几班,其他二线城市每天都有,并且还开通香港,曼谷航线,离西安近。没有山区所以比山西其他城市好发展,商业也比较发达。

\n

2.大同,招商引资很强进,商业化繁华程度山西第二(品牌专卖店是山西除了省会太原最多的城市,但近年来有被晋中榆次赶超的趋势),方特,大润发,万达广场项目的开业增加了不少活力,大同政府任然还在大力在各地招商引资,而且大同还是古都,旅游资源发达,未来应该也会不错。

\n

3.晋中这几年和太原同城化发展取得许多成就,太原土地有限只能往榆次发展。许多优质的资源都落户榆次,地铁,奥特莱斯,大学城,万达广场,万豪等项目,据说未来还有更多项目,榆次太原同城指日可待,晋中本身旅游资源就是山西最多最发达的,旅游收入也不错。

\n

4.临汾虽然政府思想不如运城和大同开放,懒政等行为跟兄弟城市长治一样。长临高速作为国家级高速公路就是修不好。喊了多少年去年才开工。这两个城市可真是极品啊!临汾城建主要是不发展和建设老城区,光建设东城和河西。17年间老城区没有一点变化,道路狭窄,车辆增多。城建真不如大同,运城,长治。不过临汾政府这几年有赶超长治的劲头。虽然发展缓慢,但也在慢慢向前走,机场开通航线少,道路扩建,城市棚户区也开始大拆,相信未来会破釜沉舟的大干一场,毕竟因为老城区破旧,道路狭窄交通不便,丧失了许多发展机会和项目。

\n

5.晋城2011年去过感觉当时很牛逼,招商银行,兴业银行,光大银行等是山西除了太原商业性银行最多的城市,并且还有万达影城,屈臣氏,美特好,全聚德等感觉是除了大同以外的第二牛的地级市。就是城市老城区道路狭窄,小胡同还走公交车,道路不是上坡就是下坡跟重庆一样。现在6年过去了不知道发展的咋样,不过听说今年优衣库和运城一起开业了,想必应该不错。

\n

5.长治城建比临汾好,长治就是商业化发展不行,五星级酒店很少,商业银行少,品牌专卖店跟吕梁忻州朔州一样少少的可怜。(严重不如大同,运城,晋城,临汾的牌子多),交通落后,机场跟车站一样小(输给了这几年刚盖好的吕梁,临汾,五台山机场,这几年煤炭形式不好想必长治政府也没钱扩建,也不知道最近开始扩建了没),旅游资源也少的可怜没啥出名景点。不过长治有钱人到是不少,GDP 全山西第二,估计大部分来自煤炭。听说万达广场也开工了,看来长治也开始认识到自己的落后了,步入正规了。

\n

阳泉,忻州,朔州只是坐火车路过,感觉没什么存在感。本人才疏学浅,不足的地方请大家指正。论实力经济发展好运城>大同>晋中。其他城市继续努力,希望大家山西人能够转变发展思维,不要过度依靠煤炭。迟早有一天会被挖完的。希望家乡能越来越好认清当前经济问题。


LeeYingxuan


每个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毋庸置疑,最先想到的必先是省会城市!山西省就不用说了,龙城太原。

2019年山西省GDP超1.7万亿元。共11个地级市,但是GDP超过3000亿元只有一个城市,就是省会城市太原,很不容易突破4000亿元大关,大约为4029亿元。

由此可见,太原一定是山西未来的经济增长点。

新中国成立70年来,古城太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经济发展质效双升、城市面貌焕然一新、城乡发展统筹协调、生态环境优美宜居、人民生活富裕安康。我们每个人都经历着、见证着,二青会成功举办、“手撕钢”荣获特等奖、地铁2号线。。。。。。


最美河东


我是文水的,现在定居运城,个人感觉两个地方是特别好的,一个大同,能利用好北京的辐射圈,和张家口,北京连一片,经济发展啥就不说了,离北京近,能沾多少光就沾多少光,好多大同人在呼市,包头的也比较多,促进这些地区的经济,文化的交流。

另外一个城市就是运城,人口大市,晋陕豫(离湖北也挺近)交界处,能受关中经济圈和郑州经济圈的辐射,处于中间地方,运城离三门峡,西安都是一个小时的高铁时间,旅游资源也比较丰富

作为山西省转型的时机,要抓住这两个市的经济圈,特别是高铁和这些地方的贯通,一南一北,同时抓紧太原经济的开发,相信山西一定可以新兴经济繁荣的


疼痛康复管家


山西是一个分散性的省份。作为核心的太原和强盛的地级市之间的联系并不大。

大同受北京辐射,长治受郑州辐射,运城受西安辐射。所以太原对于其他地级市的吸引力不大。并且这种弱势的联系会在今后的发展中持续放大。

大同因为这段事件纷纷扰扰的名城事件,使得未来发展存疑问。但我以为这不是什么问题,大同既有北京的辐射以及自身的旅游优势,未来可期。

但是最具潜力的我以为是晋中,集中了晋商以及很多建筑文化,使得在天然性的区位优势上非常大。但是由于山西身居内陆,官本位思想严重,市场化引导弱,晋中想关政府的执政能力是否匹配晋中的旅游业高度还有待验证。


短刀客


有一个城市,大家都忽略了,那就是山西省阳泉市,作为中共成立的第一座人民城市,山西向东开发桥头堡的晋东明珠城,曾经号称小香港的阳泉市,2019年依旧没有火车站,切断了与周边地区往来的效率,人口外流严重,没几个企业空气质量确实一直垫底,很奇怪,但是最近我们有在修厕所,豪华的那种,很期待。

但是阳泉人民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坚信未来会更好。



屋宽不如心蓝的大海


肯定是太原市,太原市原来是一个勉强可以排上二线的城市,经过这几年和未来的的发展,未来的经济增长一定会大大增加,太原市城市发展战略规划公示(2018-2035)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新发展理念,对接新时代国家和区域的各项发展目标和战略,按照省委、省政府对太原提出的“三大目标、双提升、五个扎实推进”的重大要求和太原市委确定的开启建设“文明开放富裕美丽太原”新征程的战略部署,发挥太原市在山西省转型综合改革中的核心引领作用,我局委托同济大学编制了《太原市城市发展战略规划》。

一、期限与范围

本次战略规划的期限为2018年至2035年,展望至2050年。

规划范围为太原市域,面积为6988平方公里。

二、使命与愿景

1、时代要求:太原转型要借助时代转型的力量

城市发展目标的变化: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城市动力逻辑的变化:更加关注创新经济的驱动,更加关注人力资本的竞争力。

2、国家使命:太原在国家视野中的地位和作用

太原是国家文化复兴的重要支点,太原是国家战略安全的重要后方,太原是国家资源城市转型的重要示范,太原是京津冀生态可持续的重要保障。

3、省会担当:太原作为省会城市的责任与机遇

太原需要引领全省的双向开放,太原需要引领全省的转型创新,太原需要引领全省的脱贫攻坚。

三、目标愿景与战略定位

总结时代转型趋势、太原的国家使命与省会担当,提出太原的目标愿景为:率先全面转型的国家区域中心城市。功能支撑为:一城一都两高地。

1、国际功能:国际文化旅游名城

提升国际旅游集散地。未来太原需要进一步提升国际门户枢纽的优势,将高铁作为空港放大器,以省会能级整合周边诸如五台山、平遥等地区的优势文化旅游资源,并全面优化区域旅游集散综合服务配套,积极构建“国际空港+高铁1小时旅游圈”。

建设国际旅游目的地。太原需要深度挖掘现状山水、古都、晋唐、民俗、工业、红色等文化资源优势,集中力量打造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高品质旅游景区和旅游项目。

2、创新功能:国家转型创新基地

首先,大力提升创新产业,构建“源头创新—技术开发—成果转化—新兴产业”的全链条创新体系;其次,谋划搭建创新平台,围绕产业集群,强化产城融合的发展理念;第三,积极吸引创新人才,尤其是与产业研发紧密相关的行业领军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

3、枢纽功能:内陆开发开放高地

加快融入国家廊道,引领全省双向开放,提升国家级综合枢纽能级。强化太原三个圈层、五个扇面的开放链接。

4、特色魅力:山水宜居锦绣龙城

气候宜人、山水格局和生活宜居是太原的核心竞争力。挖掘文化优势,彰显晋韵唐风千年人文之城的魅力;挖掘山水优势,彰显三山环抱、九河绕汾的山水格局;挖掘宜居优势,强化城市转型与品质提升,提高城市建设标准。

四、战略与行动

1、双向开放,提升枢纽城市区域竞争力

一是要面向国际开放,加入世界经济大循环;二是要对内开放,强化与周边增长极地区的联动。为此,在空间与设施方面,太原一是要留足大通道,强化国际国内双向开放链接,二是谋划大枢纽,构筑开放大枢纽和增长新平台。

2、区域协同,提升省会城市辐射带动力

强化省会担当,太原既需要提升省会综合服务作用,承担全省增长核心;更需要加强省会辐射带动作用,带动省域脱贫攻坚。突出“山西中部盆地城市群”和“太原都市区”的空间协同作用。

3、两划牵引,提升中心城市综合承载力

落实省委“两划牵引”的战略指示,加快阳曲、清徐撤县设区;规划设计提出“一水带城、两山锦绣、北调南进、片区突破”的空间发展策略,构筑成“两山两带十字轴”的城市空间格局。

4、转型创新,探索更高质量的发展路径

太原城市的转型,要融入到国家整体转型的大背景中,要把握新技术革命、新经济浪潮带来的新功能契机,强化创新驱动,加速发展动能转换,促进城市发展的全面转型。发展新能源,坚持绿色转型,做能源革命排头兵;复

兴新晋造,坚定再工业化,明确工业红线,坚持10年;培育新经济,坚持双轮驱动,把握新兴产业机会。

5、锦绣龙城,营造更高质量的人居环境

未来需要加强提升太原城市总体风貌,塑造锦绣龙城,重现生态人文魅力。通过格局保护、开发管控、展示体系建设,打造唐风晋韵的千年人文之城;推进城市双修,重现青山碧水蓝天绿城,打造锦绣山水的生态风景之城;优化社区,回归街道,建设慢行绿道,打造活力品质最佳宜居之城。

6、政策设计,建立现代化空间治理体系

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坚持以人为本、源头治理、权责一致、协调创新的原则,理顺管理体制,完善治理体系,提高治理能力。太原需要实施治理提升战略,以人民为中心,释放体制机制活力,鼓励社会各方通过各种方式参与城市建设和管理,实现城市共治共管、共建共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