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生物学研究生值得读吗?不想听假话,空话,虚话?

虚涵


我来回答一下这个问题。

1.读与不读?好不好就业?其实是外在的选择问题。要解决好这个问题还得向内求。原初的起点还是回到自我认知和定位。自己喜欢什么?擅长什么?想要什么样的生活?该怎样去准备?

先考虑以下几个维度:

生存和生活。需要养家糊口安身立命的,兴趣可以先让步于挣钱,先就业后择业,骑驴找马;没有什么生活压力的可以追求自由和梦想,照着自己感兴趣的去做;

偏好和能力。这就是做喜欢的还是做擅长的?有兴趣,而能力又能支撑起这个兴趣。能力就是是自己的比较优势。所以,能力+兴趣+社会需求=令人羡慕的生活职业路径。

了解自己的需求和期待,然后再说选不选,适合不会适合,能给自己带来什么。

2.关于就业和收入。大家通常看就业率如何,收入水平如何,专业红牌绿牌之类的,但是这些平均数和自己个体有多大关系,自己是平均数吗?跟马云老板一平均,自己也身价亿万了不是?同样专业,有人能就业,有人不能就业;同样专业,有人收入高,有人收入低。除了院校专业,是不是也和能力、资源和选择有重要关系?不要把锅甩给专业。专业有冷热,却无好坏之分,对于个人而言,只有适合不适合。

3.说生物不好就业的,是没看到行业发展趋势和社会需求结合点。从技术流的角度说,进入朝阳产业比进入夕阳产业要有眼光,就像赶上了牛市,在一个大趋势环境里,总不至于太差,对不对?

都说生化环材不好就业?可能高考填志愿的时候,因为就业面确实相对较窄,还考虑收入问题,大多就不建议报了。可是如果确实对这些个专业感兴趣呢?为什么只看到传统行业,而不看能代表未来方向的精准医疗和基因诊断呢?

4.专业的多职业出口和职业的多专业入口。专业不等于职业,他们的关系也不是一一对应的。现在的学校越来越多通识教育,宽口径培养,强调专业+和复合型人才,这就是过去说的一专多能。在就业上也要有专业的多职业出口和职业的多专业入口的观念。重要的不只是专业和院校毕业证书,更是专业和证书背后练就和贮备的能力。

这些专业行业,工学 农业 医学领域能做的,生物当然也能做,况且还有那么多交叉学科。还可以跳出直接对口领域,毕竟毕业后从事跟专业不相关的岗位的人也很多,读研是提升自己视野和能力的一个平台。参加公考,学校 公司 企业 机关 事业单位等等,都可以选择,关键看自己怎样规划路径和准备进入职业的初始条件。

5.生物化学领域的榜样

施一公 、颜宁、庄小威,这三位老师,不多说。还是那句话,专业无好坏,只有适合不适合。任何一个专业都可以成就人。


祝走出惘区,找到适合自己的路径。有疑问可以跟帖继续......


冷暖有痕


值不值得不能一概而论,关键是读研的目的是什么?因为读研的目的有很多。

的确,生物学专业因就业率低连续多年被亮红牌。

但是,如果生物学读研的目的只是为了就业的话,笔者认为还是慎重为好。但是为了其他目的就另当别论了。

读研的目的有哪些?

不得不说读研是现在大多数在校大学生,尤其是大三大四面临毕业的大学生的首选。原来人们常说上大学才有出息,许多人也都是大学毕业后开始找工作就业了,可是现在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都选择考研,这又是为什么呢?

1、整个社会的就业压力增加。每天的毕业生是越来越多,但是岗位却没有随之而增加。在这样的情况之下,就业的压力是越来越大。那想在这些人当中脱颖出来,就只有让自己的竞争力增大了。提升自己的学历,是很好的一个方法。所以,每年的毕业生当中,除去考公务员的学生,读研的学生也是一个很大的部分。

2、个人的爱好。有的人是真的很喜欢做研究,他们喜欢这种天天和资料、文献打交道的感觉。在这种爱好的驱使之下,读研是一条必经之路。比如,有个小学弟就是这种情况,从大一就表现出来。他喜静不洗动,喜欢天天泡在图书馆,天天搜索文献等等。他这种情况,选择考研是很好的方式。既满足了自己的需求,又可以得以继续深造。

3、专业的限制。有的专业确实是要达到一定的层次才能出一点成果的,比如文献专业或者是考古专业等等,不像有些大专或者是本科直接出来工作的。所以这类专业是必须读研的,不然确实是积累不够的。

4、逃避就业压力 。现在的就业压力之大自然不用说,每年都有很多的本科生、研究生没有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于是为了逃避这样的就业压力,都要待在校园这样的舒适区域里去逃避找工作就业的压力。这其实是一种消极的对待方式,哪怕是研究生毕业了也是会面临着找工作的压力。如果通过读研究生能够增加自己的就业竞争力当然也是一件好事,最怕的就是浑浑噩噩度过了研究生的几年时间。

5、随波逐流,看到身边的人都准备考研,于是自己也稀里糊涂地报了名。这种人跟第一种有类似之处,就是都没有想清楚自己未来要做些什么,找不到目标和方向。同时还可能觉得学历高一点对未来就业有帮助(尽管事实并不一定是这样),于是选择了考研。和第一种人不同的是,第二种由于一开始就是随大流才准备考研的,他们的目标性没有那么强,所以在痛苦的备考过程中半途而废的可能性更高一些。

6、为了提高自身竞争力。当今社会对人才的衡量标准越来越高,就业门槛越来越严,本科生的优势越来越不明显,甚至一些就业岗位,基本要求就是要本科以上的。我有一个朋友是医学专业的,她说她们班的考研比例是2/3,每3个人当中,就有2个要考研,剩下1个,在考虑毕业后要不要从事本专业。我问她为什么这么多人都要考研呢,她说:"医学生本来就越来越多了,大家水平参差不齐,没有研究生学历,一些大医院基本不信任你的专业水平。"这就是很多人读研的主要原因了,提高自身竞争力,才有机会争取更好的岗位。

7、读研能增长知识和社会经历。研究生期间的学习和本科是很不同的。如果真的想在一个学科领域学习到内容的话,继续深造是比较好的选择。读研才是进入学术的入口,本科不过是基础知识的教育。在读研期间,还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岗位去实习,真正摸索自己的想做的事情。研究生毕业之后,学历本身也是一个踏入社会的砝码。虽然有人会权衡到底是工作三年收获多,还是读研三年收获多?事实是,很多参加工作的人还想去读研究生,但是已经没有时间和精力了。所以,能读研的时候就去读,趁早才好。

8、读研最大的益处就是掌握独自解决问题的能力。读研给我带来的最大的收获不是什么具体的知识,而是面对新的问题独立解决它的能力。读研以前,别人问我一些事情,或者布置的任务,我可能会说“不会”,读研之后,当遇到类似的情况,我会说“给我一点时间,我琢磨琢磨。”然后,我可能就会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或者就会学会新的技能。

9、读研是一种经历。人生最好的一段时光就是在大学校园中。单纯而美好,虽然青涩稚嫩,但是却有着别人无法比拟的朝气和闯劲。校园生活也要比社会工作单纯简单许多。在这样的环境中生活,总是会让心情更加愉悦。所以高校生活在人生的经历中,也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所以,当考上研究生之后,不仅可以延长大学生活的学生经历,更长时间的体味那种单纯美好的生活。还可以通过高校的生活,掌握更多的生存技能,结识更多的人,为以后的更好的生活积累足够的资本。

10、读研也是一种磨砺。因为研究生生活将更加接近真实的社会生活,很多为人处世的方式,很多待人接物的态度,都将决定你在未来的社会工作中,会有一个什么样的表现。而它和社会生活中不同的是,毕竟这里还是相对单纯的高校,不像在社会中那样充满你死我活的争斗,也更加宽容,可以有更多的改正错误的机会。当然,很多时候还是需要自己从中摸索自己的生存之道,为未来的生活,奠定坚实的基础。

通过上面我们可以知道,读研目的不只是为了就业一种目的!

所以,生物学研究生值不值得也不能一概而论!


LaoHuang188


您好,我就是一个典型的生物学研究生,硕士专业: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但说实话我当时考研也是从众,以及也不咋喜欢,读了研发现更不喜欢,所以放弃读博,选择工作。生物不好就业,若您喜欢,就放心大胆读,如果不是太喜欢,读个研提升下学历未尝不可,生物硕士就业方向:中学教师,生物公司实验操作员,普通本科院校科研助理,或者辅导员,希望能帮到你!


生物刘老师呀


生物学专业让我想起来药学、水产专业的硕士文凭了,找的工作工资一般,比本科生高一点点,但博士毕业就差距老大了,工资比较高。

所以争取读到博士文凭吧。


Freedom72631473


值得读,这种专业,学历越高越吃香,但是读书也会比较苦,并且硕士高不成低不就,如果本科有不错的工作可以先工作,[比心]


虫媒五虎呀


个人建议生化尽量读个研究生,研究生和本科生毕业待遇还是比本科生要好点的。如果学校还不错的化就别犹豫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