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九子夺嫡中九位阿哥是什么下场?除了老四一党,其余七人悲惨至极?

小赵在来的路上


老九最惨,老八第二,其他称不上“悲惨至极”

“九子夺嫡”爆发在康熙末年,众位优秀的皇子为皇位尔虞我诈,争锋相对,最后时刻平时不被大家关注的四阿哥胤禛弯道超车成为最后的赢家,登基为雍正皇帝。雍正皇帝登基以后主要是对强有力的竞争对手老八胤禩和老九胤禟进行了打压,对其他七位阿哥多是圈禁,抄家并没有下狠手全部杀死。雍正在历史上确实冷面,心狠再加上他推行新政得罪不少文人墨客,在历史上留下的名声并不如父亲康熙皇帝和儿子乾隆皇帝那样光鲜亮丽,反而得来的皇帝位置也遭到了太多的质疑。

  • “九子夺嫡”中的九位皇子分别是长子胤禔,太子胤礽,三子胤祉,四子胤禛,八子胤禩,九子胤禟,十子胤俄(俄为“衣字旁”),十三子胤祥,十四子胤禵。所有皇子的名字在胤禛登基后,被胤禛以避皇帝讳为由将“胤”改为“允”,只有和胤禛关系最好的老十三胤祥在死后被改回了原名。

长子胤禔作为长子对于嫡长子胤礽羡慕嫉妒恨,垂涎太子之位久矣,处心积虑欲将太子拉下马来自己上位;丧心病狂到要杀死自己的兄弟私自结交蒙古巫师魇镇太子,康熙对他失望至极,削爵夺籍,将其圈禁。长子胤禔本是个美男子,刚刚弱冠就带兵驰骋沙场,颇有其父康熙当年风采,奈何利欲熏心,逃不脱被圈禁至死的命运,雍正十三年,大阿哥在圈禁中去世。


太子胤礽集万众瞩目于一身呱呱坠地,可惜母亲孝诚仁皇后难产而死。康熙怀着对皇后的爱与愧疚将他抚养长大,幼年就被册封为太子。他自幼聪明机警加上有最好的老师辅佐,颇具治国理政之才能。或许少了母亲的陪伴使得太子身上少了一份慈心和柔软多了诸多猜疑,所以他窥探父亲起居,兄弟病重,父亲着急他却心若磐石,古井无波;他纵容心腹凌普贪污,性格上多急躁少同情,所以他遭遇第一次被废。复起之后,本期待他改变的康熙,却查到太子试图逼宫的心痛结局。两立两废后,太子没有逃脱被康熙幽禁的命运,几乎失去一切的太子心灰意冷万念俱灰,雍正二年便在幽禁中死去。

老三胤祉本来和太子关系最好,身边聚集了一大批的文人编书造册,是阿哥中在康熙年受封的三位亲王之一。老三胤祉在雍正登基后,被雍正以和废太子关系要好为理由罚去为康熙守陵。老三胤祉两次得罪老十三对雍正颇有微词被雍正夺爵圈禁后郁郁而终。


1,老十三母亲去世不到百日剃头;

2,在老十三去世时,毫无哀伤之情,反而对自己被雍正囚禁而满腹牢骚。

老八,老九是最惨的两位,不仅被剥夺了原名还被扣上了“阿其那”,“塞斯黑”的名字,有人说这是“狗”和“猪”的意思,有人说指“讨厌的人”。老八开始还被封为总理王大臣总管礼部,后来羽翼被剪,削爵夺籍,一说被圈禁患病而终,一说被雍正毒死。老九胤禟被雍正发配到西北军前效力,后来被铁链五花大绑从西北绑回来关到了直隶总督李绂那里,暗无天日。据说雍正不准给他提供笔墨桌凳,只给他每天灌饭食,这样被折磨了四个月而死。


老十虽然和老八,老九关系亲密,但是老十耿直而没有心机,智商不高。这些从他给雍正上折子前手书“雍正新君”,看完老九给他的秘密信件不及时烧毁最后被雍正发现,雍正给他的差事称病故意不去等等事情上可以体会一二。所以雍正登基第二年就将这个一塌糊涂的弟弟给抄了家,关了起来,后来到了乾隆朝被平反恢复了爵位过了两天舒坦日子。

老十三和老四一党,最受雍正其中,用将他们必做千年难道一见的“圣君贤臣”,可惜兼任职务过多又事必躬亲,最终积劳成疾,四十四岁就因超劳过度而病逝。老十四也在乾隆皇帝时平反恢复爵位,总感觉雍正将他罚去守陵,圈禁,派人严密监视都是在保护这个同母亲弟弟。老十四胤禵和老八关系最好,机敏有才,是雍正登基前最大的竞争对手。如果登基之初放任不管必定和老八“同流合污”,处理老八,老九的时候必然受到牵连。所以雍正刚刚上位,最先处理的人就是胤禵,牢牢的把他按在景陵不与外部接触,所以这样才有了他后来在乾隆朝的复出。


“九子夺嫡”中雍正的每一位竞争对手并非都有“悲惨至极”的结局,要说悲惨恐怕数老九为最。


红雨说历史


九子夺嫡最后四阿哥胤禛胜出,继承皇位,成为雍正帝,其余几个皇子除了支持雍正的十三阿哥胤祥,结局都不太好。康熙皇帝8岁就登基为帝,在位61年,一共生了50多个孩子,其中儿子有24个,有9个参与了夺嫡,分别是:大阿哥爱新觉罗·胤禔、二阿哥爱新觉罗·胤礽、三阿哥爱新觉罗·胤祉、四阿哥爱新觉罗·胤禛、八阿哥爱新觉罗·胤禩、九阿哥胤禟、十阿哥、十三阿哥爱新觉罗·胤祥、十四阿哥爱新觉罗·胤禵。


皇长子胤禔:是由惠妃所生,其舅舅纳兰明珠是在当年平叛“三藩之乱”中的主力。但因本人愚笨,便不受康熙喜欢。之后在夺嫡大战中,用魇镇的方法来谋害当时的皇太子胤礽,被康熙知道后,被判终生囚禁。

皇二子胤礽:是康熙第一任皇后赫舍里所生。皇后和康熙也是青梅竹马,感情深厚,所以在胤礽两岁时,便将其封为太子,从小就深受康熙的宠爱。因身处太子之位,自然而然的被其他皇子视为眼中钉,最后因犯错被康熙下诏废了太子之位,一直被圈禁到死。



皇三子胤祉,是个书生学究。我们知道的《康熙字典》,应该就是他主持编撰的。当时他聚集了社会上的一些名家,诸如陈梦雷,李钹,还有我们熟悉的方苞等人,合力编书。这个傻哥哥以为可以因此讨得皇帝得欢心,因此将皇位传给他。事实证明康熙的确挺喜欢的,康熙晚年的时候经常去儿子们的园子里游玩,就是到他跟雍正的园子。而且去他的园子的次数远远多过于去雍正的园子的次数。但是这个书生气的胤祉绝对对储位心存想法,因为他的门人曾经四处活动,联络党羽。他似乎也请过方人,替他算命。这些事情康熙都看在眼里,但是,康熙也不可能将皇位传给他了。康熙朝的时候被封为亲王。雍正朝的时候是获了罪,削爵至死,雍正多疑的性格是不可能留他的。


皇四子胤禛(zhēn),就是后来的雍正帝。生母德妃乌雅氏。整个夺嫡运动的胜利者。观其在康熙朝的作为,极尽察言观色之能,以诚孝示君父,吃斋念佛,标榜自己对皇位没有觊觎之心。暗地里结交人才,培养门人,最终夺得大位。在位十三年,为中国历史上最为勤政的皇帝。

八阿哥爱新觉罗·胤禩,原本是四阿哥胤禛竞争皇位最大的对手,但因为利用张明德相面让康熙立嗣的行为,使自己在康熙心里的形象大损,丢掉了继位的可能。雍正四年,雍正帝找各种借口削其王爵,圈禁了他,同年胤禩去世。


至于九皇子,十皇子,他们自己并无争储之心,只是帮助八皇子夺嫡。最终,也都没能落得好下场,九皇子在雍正年间在押解途中死去。十皇子,曾获罪被押进牢房,在乾隆继位后才被放了的。

十三皇子胤祥他是众多兄弟中唯一得雍正帝信任的人,曾对雍正有过很大的帮助。据说,若是没有十三皇子雍正的皇位也坐不稳。曾在八王爷逼宫时帮雍正稳住大局,替雍正分忧解难。在他死后雍正还为他上谥号为“贤”。是唯一一位后期恢复“胤”字的皇子。

十四阿哥,他虽和雍正是一母同胞,可两人感情并不深,传言雍正抢了他的皇帝位。雍正继位之后让其看守景色陵。十几个兄弟中,最终结局比较好的,也就是有十三、十六和十七阿哥。兄弟几人最终落得这样的下场,生在皇家对权利有着天生的敏感度,加上雍正又是一个疑心很重的人,所以才会有这般下场。


大老二爷


康熙时期,若问最有名的宫廷政治事件是什么,绝大部分人第一时间想到的无疑就是现在清朝影视剧广为演绎的“九子夺嫡”事件。“九子夺嫡”是指大阿哥胤禔、二阿哥胤礽、三阿哥胤祉、四阿哥胤禛、八阿哥胤禩、九阿哥胤禟、十阿哥胤䄉、十三阿哥胤祥、十四阿哥胤禵等康熙九子所参与的争夺皇位的历史事件。



“九子夺嫡”的结局就是四阿哥胤禛获得最终的胜利,于1722年顺利登基为帝,是为雍正帝。随着雍正的登基,一场清算政敌的行动也随之开始,作为当年与雍正争夺皇位的诸位阿哥们,他们自然是逃不过清算的,因此九子的命运可谓是各有不同,除因效忠于雍正的十三阿哥胤祥(赐世袭罔替,成为铁帽子王),其余或圈禁,或革爵,或死于非命,命运的确算得上是悲催至极。



大阿哥胤禔。他虽是皇长子,但却是庶长子,而非嫡长子,所以随着胤礽这位嫡长子的出世,他早早的就丧失了承继储君之位的资格。他虽当不了储君,但早年康熙还是比较钟爱这位皇长子的,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他就被封为直郡王,而此时如胤禛、胤祺、胤祐等才是一个贝勒。

不过无论康熙如何钟爱他,胤禔对于储君之位,乃至是皇位都有一种不合实际的幻想。随着康熙四十七年九月胤礽的被废,他的这种幻想开始被不断的放大,此时为了得到储君之位,他全然不顾兄弟之情,向康熙进言,要求杀死允礽,替父分忧。如此,他这般冷血的作为引起了康熙的反感,而后在胤礽第二次被立为太子时,胤礽用魇术诅咒胤礽一事被三阿哥告发,康熙对他的厌恶达到了极点,直斥他为“乱臣贼子”。随后下令夺郡王爵,将其幽禁在府邸中,终身不得出府。



雍正十二年(1735年)十二月十四日,胤禔因病去世,享年63岁,直到临死那刻,他都未能出府邸半步。

二阿哥胤礽。大清的嫡长子,生母是康熙的第一任皇后孝诚仁皇后赫舍里氏。康熙十四年(1675年)六月初三日,1岁的胤礽被册立为皇太子。早年的胤礽不失为是一位储君典范,在康熙外出期间,他在代为处理朝政之时表现的很不错,其克尽厥职,不负众望,“举朝皆称皇太子之善”,而康熙自己亦认可胤礽的政治才能,其言“皇太子所问,甚周密而详尽,凡事皆欲明悉之意,正与朕心相同,朕不胜喜悦。且汝居京师,办理政务,如泰山之固,故朕在边外,心意舒畅,事无烦扰,多日优闲,冀此岂易得乎?”。



只是可惜,胤礽虽有才干,但他的兄弟也个个都是人中龙凤,再加上他的父亲康熙有意无意的让他们在朝中建立自己的势力,最终胤礽在众兄弟种种咄咄逼人的逼迫下,胤礽做出了一些出格的举动,而这些举动最终也让康熙感到厌恶,后在废而再立,立而再废下,终失去太子之位,且被囚禁于紫禁城咸安宫。

但是康熙始终还是在乎着胤礽,毕竟他还是他的孩子,如此康熙在临死前,在遗诏中特意嘱咐雍正要善待胤礽,同时册封胤礽第二子弘皙为亲王。雍正二年(1724年)十二月十四日胤礽病逝于禁锢地紫禁城咸安宫,终年51岁。胤礽死后,被追封为和硕理亲王,葬于黄花山(今天津蓟县)理亲王园寝,谥曰密。



三阿哥胤祉。他在政治上可谓是毫无能力,虽参与到皇位的争夺中,但势力比其他的阿哥都要小,几乎对其他皇子造成不了任何的威胁,简单的说就是打酱油的。当然在康熙年间,他还是比较受到康熙的重视的,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康熙亲征噶尔丹时,他就奉命独掌镶红旗大营,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三月,康熙第一次册封诸皇子时,他是除大阿哥外,唯一一个被册封为郡王的皇子。

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胤祉又与胤禛、胤祺同封为亲王,封诚亲王。雍正登基后,胤祉因曾经参与过皇位争夺,再加上他本人又不知收敛,所以开始被清算,先是在雍正六年(1728年)六月,向苏克济索要贿赂被人揭发,被降为郡王,再是雍正八年(1730年)二月,先是再进封为亲王,可五月却因在怡亲王胤祥的丧礼上先迟到后怠慢,于是雍正夺他的爵位,将其幽禁在景山永安亭,直至雍正十年(1732年)闰五月因病去世。



八阿哥胤禩。他可谓是康熙时期,对雍正威胁最大的皇位竞争对手,当时胤禩的势力是诸位阿哥中最为强大的,裕亲王福全、苏努、阿布兰、佟国维、阿灵阿、揆叙、王鸿绪、阿尔松阿、鄂伦岱、何焯、秦道然、张廷枢、普奇、马尔齐哈等当时朝中一半的重臣皆为胤禩一党,朝中重臣皆称他为“贤王”。

只是可惜的是,他的势力实在是太大,大到康熙都是忌惮不已。康熙五十三年((1714年)十一月二十六日随着“毙鹰事件”的发生,康熙对他失去了最后的一丝信任,在“自此朕与胤禩,父子之恩绝矣”这句话后,胤禩彻底失去了登上皇位的机会。



雍正即位后,自然是免不了对自己这位势力庞大的弟弟行打压之事的,只是最初因雍正刚登基不久,地位不稳固,所以雍正刚登基时,为了安抚胤禩,他命胤禩与胤祥、马齐、隆科多共四人总理事务,不久又加封他为和硕廉亲王,授理藩院尚书,兼管工部事务。

但是不久随着雍正帝位的稳固,胤禩开始被打压,直至最后被废掉亲王爵位,革去黄带子,从宗人府除名,同时被圈禁于宗人府。雍正四年(1726年)三月初四日,胤禩被改名为“阿其那”(狗)。同年九月初八日,胤禩因呕病卒于监所,有传是被雍正毒死。



九阿哥胤禟。胤禟的生母就是我们熟知的《康熙微服私访记》中主要角色之一,即宜妃郭络罗氏。他是八爷一党,因他擅于理财,可以说八爷党的钱袋子,当时胤禩用来拉拢百官的银两多数都是由他拿出的,因此他可以说是造就八爷党如此庞大的势力的最大功臣。

但也正因为胤禟是八爷党最大的功臣,所以在雍正登基后,他自然也就成为了着重打压的对象。先是雍正三年(1725年)七月被革爵,再是雍正四年(1726年)初,革去黄带子,削除宗籍,最后在同年八月被迫改名为“塞思黑”(猪)。同年九月二十二日,胤禟在狱中被折磨而死,有说是同胤禩被雍正毒死,享年43岁。



十阿哥胤䄉。他可以说是诸位皇子中除胤礽外,出身最为高贵的,他的母亲是孝昭仁皇后的妹妹温僖贵妃钮祜禄氏,外公是后金开国五大臣之钮祜禄·额亦都第十六子,康熙朝四大辅政大臣之一的遏必隆。凭借着这等身份,他替胤禩笼络了大量的朝中重臣,是居功至伟。

雍正继位后,因他的身份,再加上他为人单纯,大大咧咧的,没有啥心机,所以雍正并未过多的为难他,只是将他圈禁革爵。乾隆二年(1738年)被释放,授辅国公品级,乾隆六年(1741年)九月初九,胤䄉病死,享年59岁,以贝子礼安葬。



十四阿哥胤禵。他是雍正一母同胞的弟弟,按理说他本该是雍正最坚定的支持者,但事实上却并非如此,他反而是成为了胤禩最坚定的支持者,这点是让人至今不解的事情。

胤禵可以说是康熙晚年最为宠爱的皇子,没有之一。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春,准噶尔部首领策妄阿拉布坦出兵进攻西藏,胤禵被任命为抚远大将军统率大军讨伐策妄阿拉布坦,康熙封他为大将军王,并以天子亲征的规格出征,“用正黄旗之纛,照依王纛式样”,同时在出征期间,康熙还降旨与蒙古王公“尔等或军务,或巨细事项,均应谨遵大将军王指示,如能诚意奋勉,既与我当面训示无异”,从这件事可以看出康熙对于胤禵却是宠爱无比。



凭借着这等宠信,在胤禩因“毙鹰事件”失去了皇帝继承的机会后,八爷党就全部转而支持胤禵为储君。只是最后胤禵还是未能坐上皇帝宝座,而是他的亲哥哥雍正成功登基。雍正登基后,对于自己的这位亲弟弟亦也没有手软,雍正三年(1725年)十二月,随着雍正帝位的稳固,他开始全面展开了对当年参与储位争夺的兄弟的彻底打击,而胤禵亦不能幸免。

胤禵先是被革去王爵,降授固山贝子。雍正四年初,又被革去固山贝子爵位,被囚禁于景山寿皇殿内。当然胤禵始终是雍正的亲弟弟,所以雍正并未对他下死手,因此乾隆继位后,胤禵得以被平安的释放,并开始受到重用。乾隆二年(1737年),胤禵被封为奉恩辅国公,乾隆十二年(1748年)封多罗贝勒,乾隆十三年(1749年)晋为多罗恂郡王,并先后任正黄旗汉军都统、总管正黄旗觉罗学。乾隆二十年(1755年)因病去世,享年67岁。



总得说,雍正登基后,那些反对雍正,并参与到皇位争夺中的7位皇子的结局都不怎么好,甚至可以说是悲催至极,唯独一个还算是好的也就是雍正的亲弟弟胤禵,他在雍正朝虽然被囚禁,彻底失去自由,但是到了乾隆朝,他不但恢复了自由,最后还被封为郡王,可谓是苦尽甘来。而其他的6位皇子,可就没那么好命了,基本上都是被囚禁而死,下场极其悲凉啊!


澳古说历史


康熙8岁登基,14岁亲政,在位61年,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少年时杀鳌拜,成年后平三藩、收台湾、亲征噶尔丹、保卫雅克萨(逐沙俄)、重农桑、兴水利、重教育、编词典等等,这些都是后世耳熟能详的功绩,功绩很大毋容置疑,但是康熙教育儿子的水平缺不咋滴,“九子夺嫡”就是证明。


康熙儿子众多,虽然立了二阿哥胤礽为皇太子为太子,但胤礽太嘚瑟,骄纵蛮横不说,还结党营私,被康熙两度废立,这就让其他阿哥匆匆欲动。八阿哥胤禩支持十四阿哥胤禵,九阿哥胤禟、十阿哥胤䄉附庸八阿哥胤禩,十三阿哥胤祥附庸四阿哥胤禛。形成了以胤禛为首的四爷党和以胤禩为首的八爷党两大势力。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康熙帝病故于畅春园,当时八爷党支持的十四阿哥胤禵远在西北,四阿哥胤禛留京。康熙近臣步军统领隆科多(清圣祖孝懿仁皇后之弟)宣布康熙遗嘱宣胤禛继承皇位,是为雍正皇帝。日后八爷党人惨遭迫害。九子夺嫡以雍正取胜告终。


九子夺嫡每个人的下场远比电视剧里演的更加血雨腥风。

1.皇长子胤禔:因野心太过暴露,遭康熙终身圈禁。这家伙可以说是丝毫没有头脑,一向不被康熙喜欢。他迷信喇嘛,谋害当时的皇太子胤礽,在康熙一废太子的时候,甚至说出了要替父拭子的话,终其一生被囚禁。

2.皇二子胤礽:被两次废黜,遭终身圈禁。他皇后赫舍里所生。先天条件可以说是无与伦比,但是因为飞扬跋扈,奢侈骄横的性格,最终让康熙两次下诏废太子,一直被圈禁到死。

3.皇三子胤祉:先被雍正派去守康熙景陵,后被关押在石景山,当年就被折磨致死。

4.皇四子胤禛:就是后来的雍正帝,是整个九子夺嫡的胜利者。十一位非常勤政的皇帝,为乾隆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5.皇八子胤禩:八爷党的领袖,被称为八贤王,可以说是雍正最大的政敌了,雍正四年被赶出皇族,禁闭于宗人府,死于监狱。

6.皇九子胤禟:因其是皇八子和皇十四子的大力支持者, 而被雍正深为忌恨。雍正三年,在狱中中死去。

7.皇十子胤:也是八爷党的一员,雍正继位后,被圈禁革职,直到乾隆二年才被释放,授辅国公品级,算是下场较好的一个了。

8.皇十三子胤祥:雍正的强力支持者,年少时,很受康熙的宠爱,可惜康熙四十七年一废太子,胤祥遭受了牵连,被短暂囚禁。雍正继位以后,加封胤祥为怡亲王,恩宠有加。

9.皇十四子胤禵:虽然跟雍正是亲兄弟,但感情不好,康熙五十六年被封为大将军王,是八爷党的希望,可惜站错了队,雍正三年被降为贝子,次年被软禁。


手足相残,何其悲哀。正因为雍正是悲剧的亲身经历者,为了避免悲剧再次发生,才有了将传位诏书放于正大光明匾后,等皇帝死后再去宣读的嗣位制。


吃瓜群众学历史


参与夺嫡的九个皇子分别是:大阿哥胤禔、二阿哥胤礽(废太子)、三阿哥胤祉、四阿哥胤禛、八阿哥胤禩、九阿哥胤禟、十阿哥胤䄉、十三阿哥胤祥、十四阿哥胤禵。其中他们大致又分这几个集团:老大是一个集团;老二原本就是太子,有自己的一党,称为”太子党”;老四胤禛和老十三原本也是太子的一党,但是随着后来太子被废,老四在老十三的帮助下也参与到皇位的争夺战中;老三和自己幕府的那些书生文人为一伙。然后就是老八、老九、老十和老十四抱团结为一党,也是当时实力最出众的一党,外部称之为”八爷党”。

最终,轰轰烈烈的“九子夺嫡”以老四胤禛的胜出而告终。老四胤禛成功继位当了大清皇帝,是为雍正皇帝,支持雍正的十三阿哥胤祥也随老四的登基,一荣俱荣。雍正即位后,胤祥被封为和硕怡亲王,又出任议政大臣,处理重要政务,深受重用且恩宠备至,因胤祥对雍正朝的治绩助力甚大,遂得世袭罔替的许可,为铁帽子王,成为清朝有史以来第九位铁帽子王。雍正八年病故,配享太庙,并且将其名“允祥”的“允”字改回“胤”字,这成为清代臣子中不避皇帝讳的唯一一例,可以说是雍正众兄弟中结局最好的一个。

那么,那些夺嫡失败的皇子们,结局都如何呢?

大阿哥胤禵,也是九子夺嫡中最先出局的。康熙三十七年,封为直郡王,康熙四十七年,因魇咒太子胤礽被揭发,谋夺储位,被削爵囚禁,雍正登基以后也并未开释,一直囚禁在高墙之内。雍正十二年卒,享年六十三岁,以贝子礼下葬。

二阿哥胤礽(废太子),两度被废立太子之位,最终无缘皇位。刚满周岁时即被康熙确立为皇太子。康熙四十七年,康熙皇帝以皇太子胤礽“不法祖德,不遵朕训,惟肆恶虐众,暴戾淫乱”的理由,宣布废除太子。而后,因大阿哥搞魇镇加害胤礽之事被揭发,康熙将大阿哥囚禁,并于康熙四十八年恢复胤礽太子之位。康熙五十一年再次下诏废太子,从此胤礽一直被圈禁。雍正登基以后也并未开释,雍正二年幽死于紫禁城咸安宫,享年五十一岁,后被追封为和硕理亲王。

三阿哥胤祉,太子二次被废以后,主动退出竞争。文学和书法造诣颇高,康熙三十七年,封诚郡王。翌年降为贝勒。康熙四十七年,在复立胤礽为皇太子的同时,晋封为和硕诚亲王。雍正即位后,以各种理由被打压,先是说他与废太子来往过密,将他发配为康熙守陵。而后又因私下发牢骚,且对怡亲王胤祥之死缺少哀悼之情,将他夺爵,并幽禁于景山。雍正十年,病逝于幽所,以郡王礼安葬。

八阿哥胤禩,八爷党党首,因争储表现太积极,又因“毙鹰事件”被康熙所厌恶,后又转而支持十四阿哥,最终仍然失败。康熙三十七年,封贝勒,康熙四十七年,因废储风波被革爵,而后又复封。雍正即位以后,为稳定人心,先进封其为和硕廉亲王,命办理工部事务,兼理藩院尚书。雍正四年,雍正帝坐稳根基后,找各种借口削其王爵,圈禁,并改名为“阿其那”,同年,病死,结局相当悲惨。

九阿哥胤禟,他本人并不贪恋皇位,是八爷党重要组成部分,因胤禩集团夺嫡失败,从此开始连遭厄运。康熙四十八年,受封固山贝子。雍正元年,奉命赴西宁驻扎。雍正三年革爵。雍正四年随胤禩一同受处分,革去黄带子,削除宗籍,改名塞思黑,后在狱中受折磨而死,结局也异常悲惨。

十阿哥胤䄉,同九阿哥一样,他本人无夺嫡之心,因党附胤禩,深受牵连。康熙四十八年封为敦郡王,雍正二年,被雍正帝革爵,逮京师拘禁,终雍正一朝未得释放。乾隆二年被释放,授辅国公品级,乾隆六年病死,年五十九岁,以贝子礼安葬。

十四阿哥胤禵,雍正同母兄弟,但是却是八爷党的重要成员,而且本人也觊觎皇位,夺嫡失败后惨遭拘禁。康熙五十七年,胤禵被任命为抚远大将军统率大军进驻青海,讨伐策妄阿拉布坦,封大将军王,并以天子亲征的规格出征。雍正即位后,因孝恭仁皇后去世,授郡王虚爵,雍正三年,被革去王爵,降授固山贝子。雍正四年初,革去允禵固山贝子,并囚禁于景山寿皇殿内。直至乾隆即位后才被释放,并最终被授予多罗恂郡王,乾隆二十年薨。

由此可见,雍正即位后,除了始终支持自己的老十三胤祥结局最好之外,雍正对其他参与争储的众兄弟打击可谓毫不手软,尤其是以八爷党的老八胤禩、老九胤禟、老十胤䄉,以及老十四胤禵,结局最为悲惨,连最先向他臣服的老三胤祉都被他幽禁致死。


一锅煮了


康熙作为一代圣主,他一生平三藩、战沙俄、征准格尔、收复台湾,奠定了清王朝的政治版图,也基本奠定了中国现在的疆域版图,作为雄才大略的一位帝王,晚年却应为继承人的问题举棋不定,最终引发“九子夺嫡”实践。

康熙皇帝的儿子有24个,其中有9个参与了皇位的争夺,他们分别是:大阿哥胤禔、二阿哥胤礽、三阿哥胤祉、四阿哥胤禛、八阿哥胤禩、九阿哥胤禟、十阿哥胤䄉、十三阿哥胤祥、十四阿哥胤禵。

参入夺嫡的人员中,又分为他们又分为大爷党、太子党、三爷党、四爷党和八爷党,其中老大和老八走的比较近,太子和老四走的比较近,在太子第二次被废后,老大和太子都失去了继位的可能,他们的势力又转而分别支持老八和老四,到最后形成了以胤禛为首的四爷党和以胤禩为首的八爷党两大势力。

公元1722年,康熙帝病故于畅春园,雍正利用隆科多控制九门提督,利用年羹尧牵制十四也,掌控了京城的局势,再加上隆科多宣布康熙遗嘱宣胤禛继承皇位,是为雍正皇帝,九子夺嫡之事才算完结,

对于参加九子夺嫡人人员,除了四爷党基本都没有很好的结局,一部分在康熙年已经定罪,一些则是雍正定罪。

大阿哥胤禔:康熙四十七年九月,太子第一次被废除,康熙让他负责监视太子,他十分得意,没曾想到被老三告发使用魇术坑害太子,被康熙视作“乱臣贼子”,下令夺郡王爵,永远圈进,直到雍正十二年去世。

二阿哥胤礽:从小被册立为太子,深得康熙喜爱,但是也收到兄弟的嫉妒,康熙四十七年因为窥帐,被一次废太子,之后复立。两年之后,又有人报告康熙说“皇太子在策划逼父皇尽早让位,”,康熙二次废太子,被永远囚禁,到雍正二年胤礽病逝于禁锢地紫禁城咸安宫,终年51岁。

三阿哥胤祉:雍正上台之后以他与废太子向来亲睦为由,将胤祉发配到遵化的马兰峪为康熙守陵。胤祉私下发牢骚,又对怡亲王胤祥之死缺少哀悼之情。雍正帝知道后,将胤祉夺爵,幽禁于景山永安亭,直到雍正十年胤祉病逝于景山禁所。

八阿哥胤禩:雍正登基后先进封其为和硕廉亲王,命办理工部事务,兼理藩院尚书。等到雍正帝坐稳根基后,找各种借口削其王爵,圈禁,并将其改名为“阿其那”(狗),雍正四年去世。

九阿哥胤禟:他的结局和老八基本一样,在前期还有一些任用,到雍正三年革去王爵,一年后削除宗籍,并定罪状二十八条,加以械投入大牢,令改名塞思黑(猪),最后胤禟在狱中被折磨而死。

十阿哥胤䄉:他也是八爷一党,但是由于其身世显赫,所以雍正对他相对温和一点,但是也是收到了极其严重的惩罚。在雍正二年被雍正帝圈禁革爵,乾隆二年被释放,授辅国公品级,四年之后胤䄉病死。

十四阿哥胤禵:雍正帝胤禛登基后将胤禵远派守皇陵幽禁。雍正四年改为圈禁,囚禁于景山寿皇殿内,乾隆继位之后释放,到乾隆二十年去世。

雍正上台之后,除了跟随自己的老十三,对其它人员基本都进行了清算,这是也为了自己政权的稳定采取的手段,也验证了“帝王自是无情家”。


帝国烽火


所谓“九子夺嫡”指的是康熙年间九位皇子围绕储位发生的争斗,说“九子”夺嫡其实并不完全准确,因为其中一位本身就是嫡!是其他八位去夺嫡才对。这所谓的嫡就是清圣祖康熙帝的嫡长子、序齿皇次子——废太子、理密亲王允礽,而夺嫡的那八位是:皇长子允禔、皇三子允祉、皇四子胤禛(清世宗雍正帝)、皇八子允禩、皇九子允禟、皇十子允䄉、皇十三子胤祥、皇十四子允禵,加在一起总共九位!其实,这并不是参与其中的全部皇子,从雍正元年清世宗对允禄(皇十六子)、允礼(皇十七子)的态度来看,这两位很可能也暗中倒向了潜邸时期的清世宗、参与进了夺嫡之争。



康熙六十一年,清圣祖在畅春园驾崩,皇四子胤禛继承了皇位,即后来的清世宗。自雍正元年起,清世宗便开始对曾经参与所谓“九子夺嫡”的兄弟们或投桃报李、或打击清算!胤祥、允禄一人捞了一顶铁帽子;允礼虽然没捞着铁帽子,但也成了果亲王!这三位倒向清世宗的兄弟结局都相当不错,可见清世宗这个人恐怕并非如世人所说那么冷血、刻薄,对曾经帮助过自己的兄弟不但没有卸磨杀驴,而且优待到了几乎无以复加的程度,还是相当厚道的!那么,参与所谓“九子夺嫡”的其他人结局又如何呢?



维持现状者二人

允礽和允禔是所谓“九子夺嫡”中最早公开争斗的、也是最早倒台的两位。嫡长子与庶长子本就是一对矛盾体,仅仅因为生母的地位是妾,庶长子便失去了皇位继承权,能力再强也没用!庶长子心有不甘也是人之常情。因此,康熙四十七年允礽第一次被废时,允禔迫不及待地跳了出来。为了能够上位,允禔竟然起了杀心,暗示父亲清圣祖杀掉被废的弟弟允礽,结果犯了父亲的大忌。加之允祉火上浇油、举报允禔以巫蛊之法魇镇允礽,最终直接导致允禔被清圣祖革爵幽禁。



虽然康熙四十八年清圣祖复立允礽为皇太子,但允礽最终还是于康熙五十一年再次被废。被废之后的允礽被父亲清圣祖幽禁在了咸安宫,直至清世宗即位也没有被释放。



一个是唯一的嫡子、一个是庶长子,这二位是皇位最“合法”的第一、第二顺位继承人,也是理论上对清世宗皇位威胁最大的兄弟!因此,清世宗即位之后对这二位哥哥也是最为忌惮的。好在二人已经被父亲清圣祖幽禁了十几年,势力早已荡然无存,这才使得清世宗最终放过了他们。但是,放出了显然是不可能的,清世宗以对二人的处置是父亲清圣祖定下为由,继续维持现状。雍正二年,允礽病逝,被清世宗追封为理亲王、谥“密”。雍正十二年,允禔去世,被清世宗以贝子礼发送。从允禔被幽禁之后还生下了不少子女来看,清世宗在生活待遇方面并没有刻薄自己这两位哥哥,他们仅仅是失去了自由而已,勉强也算是善终了。



幽禁终老者一人

准确说,被幽禁终老者不止皇三子允祉一人,允礽、允禔也属于幽禁终老。但允礽、允禔是清圣祖幽禁的而不是清世宗,被清世宗幽禁终老者仅允祉一人而已。允祉这个人非常有意思,他并没有表现出对储位乃至皇位的过分热情,大多数时间用在了组织文人编书上,著名的《古今图书集成》就是在允祉组织下编纂完成的。但是,这位皇子也不像允祺(皇五子)那么淡定,他内心对储位、皇位还是有想法的。这一点从允祉举报允禔魇镇允礽就能看得出。不过,这位皇子的态度倒是比较坦然——储位能落我头上最高,落不到就拉倒……在拉下允禔之后并没有采取进一步行动,基本上保持了一种“超然”的姿态。



不过,允祉与其他兄弟相比也有优势,而这个优势最终成为了他被幽禁终老的原因。允祉组织来编书的不少文人相继经科场进入官场,加之搭上了诚王爷的顺风车,在官场上混得风生水起的也不在少数,著名的李绂、陈梦雷等人皆出自于诚邸。允祉也因此形成了自己的一派势力,在清流中的影响力尤甚。清流是些什么玩意众所周知,张居正当初就非常反感清流!这帮人干不来什么实事,鸡蛋里挑骨头的功夫却是一流。自雍正元年开始,清世宗便在酝酿进行改革,这帮清流掌握着允祉手里,让清世宗始终觉得如芒在背、骨鲠在喉!



于是,清世宗首先把允祉打发去了遵化给清圣祖守陵,借此将允祉与朝中势力隔离。为君、父守陵事关忠、孝,允祉如果推搪,清世宗立即就可以自不忠不孝法办了他!明知是个坑,允祉也不得不往里跳……后来,清世宗又借允祉的儿子兼继承人弘晟犯事儿发难,既打击了允祉又幽禁了弘晟。最后,因为允祉在胤祥丧礼上不悲痛,被清世宗抓住小辫子不放,给革爵幽禁了……雍正十年,允祉死于幽禁之所。顺带说一句,允祉早年就曾经因为在胤祥生母的丧期内剃发被清圣祖处罚过,足见其与胤祥的关系何等糟糕,又怎么可能悲痛得起来呢?



幽禁后获释者二人

允䄉是雍正年间最早被幽禁的一位,雍正元年清世宗借小事发难、指责允䄉大不敬,随即将其幽禁。允禵的遭遇与允祉类似,先被打发去给老爷子守陵。在允禩倒台之后,允禵也被顺带着从监视居住变成了幽禁。



这二人一个是缺乏自身势力的“边鼓手”,基本上就是跟着允禩、允禟起哄架秧子;一个是被削去兵权的纸老虎,对清世宗已经构不成什么实质性威胁了。加之允䄉背后有额亦都-遏必隆钮祜禄氏家族、允禵与清世宗是一母同胞,最终清世宗并没有对他们下黑手,只想幽禁终生了事。不过,这二位年纪比清世宗小、命也长,活到了清高宗乾隆帝登基。清高宗即位之后出于改弦更张的政治需要,将允䄉、允禵释放了出来。最后,二人皆寿终正寝。允禵生前更是被封为了恂郡王,算是几人中结局最好的了,到底是一个妈生的,还有有区别的!



被幽禁后秘密处决者二人

关于允禩、允禟的死,历史上一直存在争议。不过,有一项比较过硬的证据指向了清世宗谋杀亲弟!末代皇帝溥仪与其胞弟溥傑曾经回忆,说他们儿时在紫禁城玩耍时曾无意中发现了清世宗下令秘密处决允禩、允禟的密诏。清世宗是溥仪、溥傑二人的先人,他们完全没有理由给自己先人栽赃、抹黑,不是吗?因此,允禩、允禟是在幽禁中被清世宗秘密处决这一点应该是没有疑问的。



剩下的问题就是二人是怎么死的?毕竟是天潢贵胄、清圣祖的亲儿子、清世宗的亲弟弟,砍头应该不至于。个人认为,下毒或者气闭(包括自缢、绞死)的可能性较大,这也是清朝被诛杀宗室比较常见的死法。还有一种说法,说允禟患有“消渴症”(糖尿病),每天必须大量饮水,清世宗暗示监管者停了允禟的供水,最后允禟因为缺水昏迷而亡(大概是酮症酸中毒之类吧)。不管怎么说吧,反正他们死得并不舒坦!不过,清世宗对允禩、允禟还是网开一面的,并没有杀绝他们的子嗣。除了允禟的长子弘晸被幽禁终老之外,二人的其他子嗣基本上都没有受到太大冲击。就连允禩被革去宗籍的儿子弘旺(菩萨保),后来也被解除监管并恢复了宗籍。



在所谓“九子夺嫡”期间与清世宗为敌者当中,被杀的其实只有允禩、允禟二人。惨是惨了点儿,但也谈不上悲惨至极吧?毕竟清世宗并没有像吕后对待戚夫人那般折磨自己这两个弟弟吧?至于其他人,皇子幽禁并不是普通老百姓坐牢,无非就是圈在王府或某个特定院落内不准外出而已,生活待遇并不差,就更谈不上悲惨至极了……否则,允禔还有心情滚床单、生出那么多儿女来?


农民工歪说历史


大阿哥爱新觉罗·胤禔,因为镇魇太子胤礽,还有建议康熙杀死胤礽,在康熙时期被康熙幽禁,死于雍正十二年。

二阿哥(太子)胤礽,被康熙两立两废以后禁锢于咸安宫,死于雍正二年。

这两位在康熙年间就出局的皇子都是落得一个被圈禁至死的下场。

三阿哥爱新觉罗·胤祉,因为有着夺嫡之心,所以雍正上位以后一直对其打击。先是被发配到景陵为康熙守陵,后来因为对老十三胤祥之死缺少哀悼之情,雍正以此将胤祉夺爵,幽禁于景山永安亭,雍正十年死于禁所之中。

四阿哥爱新觉罗·胤禛为九子夺嫡的最终胜出者,是为雍正帝。

八阿哥爱新觉罗·胤禩,因为参与过夺嫡,是老四的最大政敌。雍正在坐稳皇位以后,找各种借口削其王爵,将其圈禁,并且将其改为侮辱性名字“阿其那”。

老八死于雍正四年,虽然正史记载是病死。但根据末代皇帝溥仪的回忆来看,溥仪小时候曾在紫禁城中看到过一份资料,上面是有关老八是被毒死的记载,不过后来历经战乱,晚年的溥仪并没有再找到这份记载,所以这件事并没有盖棺定论。九阿哥爱新觉罗·胤禟,身为老八的铁杆支持者,因为九子夺嫡期间多次顶撞老四。所以在雍正继位以后下场最惨,雍正四年,老九被革去黄带子,并且削除宗籍。

同年八月,老九被送往保定,暂交直隶总督李绂监禁,被雍正下令改名为塞思黑,在雍正授意下,老九在狱中被折磨至死。

十阿哥爱新觉罗·胤,因为是老八一党,所以雍正二年被雍正圈禁革爵。终雍正之世都没有被放出,直到乾隆二年才被释放,死于乾隆六年。

十三阿哥爱新觉罗·胤祥,身为老四的铁杆支持者,虽然得以善终,并且享受了多项殊荣。但因为是雍正信任的兄弟,所以很受重用,工作量太大,可以说是活活累死的。

十四阿哥爱新觉罗·胤禵,是以老八为首的八爷党重要成员,康熙末年担任大将军,是老四最大的皇位竞争对手。



画画的画wow


在中国历史中,皇子们为了夺取储君帝位之间的明争暗斗屡见不鲜。而康熙皇帝的九个皇子则是在历史中竞争最为激烈的。康熙皇帝晚年便一直沉痛于九个儿子之间的斗争中。最后由四子胤禛,也就是后来的雍正皇帝继位,反观其他夺嫡失败的皇子下场便是很惨的。

皇长子胤禔:是由惠妃所生,其舅舅纳兰明珠是在当年平叛“三藩之乱”中的主力。但因本人愚笨,便不受康熙喜欢。之后在夺嫡大战中,用魇镇的方法来谋害当时的皇太子胤礽,被康熙知道后,被判终生囚禁。

皇二子胤礽:是康熙第一任皇后赫舍里所生。皇后和康熙也是青梅竹马,感情深厚,所以在胤礽两岁时,便将其封为太子,从小就深受康熙的宠爱。因身处太子之位,自然而然的被其他皇子视为眼中钉,最后因犯错被康熙下诏废了太子之位,一直被圈禁到死。

皇三子胤祉:颇有文采,《康熙字典》应该就是他编撰的,在夺嫡大战后被新帝雍正派去守皇陵,后关押在石景山,被折磨致死。

皇四子胤禛:夺位成功,就是后来的雍正帝,在位十三年,是中国历史上最为勤政的皇帝。

皇八子胤禩:在雍正继位后,被赶出皇族,关押在宗人府,雍正四年死于囚禁。

皇九子胤禟:因在争夺皇位之战中支持黄八子胤禩和皇十四子胤禵,被雍正忌恨,在雍正继位后,死于监狱中。

皇十子胤䄉:属于皇八子胤禩一党,雍正继位后,被关进大牢,直到乾隆继位后被释放。

皇十三子胤祥:在生母敏妃章佳氏死后,便由雍正母妃抚养,也因此和雍正走的近。在雍正继位后,被封为怡亲王,很受雍正皇帝的重视。

皇十四子胤禵:也是黄八子胤禩一党,在雍正继位后,被打发去守皇陵,郁郁寡欢而死。


江山如画云飞扬


九子夺嫡,是指清朝康熙皇帝的儿子们争夺皇位的历史事件。当时康熙皇帝序齿的儿子有24个,其中有9个参与了皇位的争夺。九个儿子分别是:大阿哥爱新觉罗·胤禔、二阿哥胤礽、三阿哥胤祉、四阿哥胤禛、八阿哥胤禩、九阿哥胤禟、十阿哥胤䄉、十三阿哥胤祥、十四阿哥胤禵。最后四阿哥胤禛胜出,在康熙帝去世后继承皇位,成为雍正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