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晉州:小麥返青期苗情分析及春管技術建議

近日,晉州市技術站對小麥返青期苗情進行了田間調查,具體苗情特點分析如下:

一、返青期小麥苗情特點

(一)返青期提前。2月中旬至今氣溫回升較快,小麥返青提前。據調查,今年小麥2月24日進入返青期,比去年(3月4日)提早9天左右,返青提前有利於形成較多的穗粒數。

(二)苗情好。今年小麥整體長勢好於去年。冬前和越冬期氣溫偏高,降水量偏多,大部分麥田基本帶綠越冬。全市一類麥面積15萬畝,佔小麥總播面積的40.5%;二類麥面積20萬畝,佔小麥總播面積的54.1%,三類麥只有2萬畝,僅佔5.4%。苗情較好有利於今年小麥的豐產。

(三)群體充足、個體健壯。今年全市小麥平均畝莖數110.2萬,比去年增加15.6萬;單株分櫱4.6個,比去年增加0.8個;單株次生根4.5條,比去年增加0.9條。

(四)墒情適宜。據測定:當前0-20cm土層的相對含水量82.8%,20—40cm相對含水量75.45%。目前麥田土壤乾土層僅有1.0cm,墒情總體適宜,對小麥的順利返青生長有利。

二、小麥春季管理技術建議

針對今年小麥苗情、墒情、病蟲草害和氣象特點,春季管理措施應堅持:以控為主、因地制宜、科學管理的指導思想。要以保墒節水為基礎,肥水調控為關鍵,病蟲草害防控為保障,提高麥苗群個體質量。同時密切關注天氣變化,預防倒春寒對小麥造成危害。

當前我市小麥具體管理建議:

(一)及時鎮壓鋤劃。

鎮壓可彌封裂縫,沉實土壤,減少水分蒸發,提升地溫,有利於小麥早髮根早生長。早春及時進行鋤劃,摟除乾枯葉,可達到提高地溫、增強透光、減少墒情損失、促苗早發的作用。另外,通過鋤劃還可以剷除田間部分雜草。早春鎮壓應和劃鋤相結合,先壓後鋤。

(二)科學運籌春季肥水。

針對今年春季小麥群體較大的情況,麥田管理應堅持以控為主、因苗因墒分類管理的原則,科學運籌第一次肥水。結合春季第一次肥水,及時追肥。一類麥田推遲到拔節期前後進行第一次肥水管理,隨澆水畝施尿素10-15公斤。二類麥田推遲到起身末期進行第一次肥水管理,提高分櫱成穗率,構建合理群體,隨澆水畝施尿素10-15公斤。三類麥田在起身期進行第一次肥水管理,隨水畝施尿素15公斤左右。

(三)適時除治苗期病蟲草害。

由於今春土壤墒情好、氣溫回升快等情況,病蟲草害發生可能較常年偏重,應實行綜合防治。根據田間病蟲害發生情況,在除草時,添加相對應的殺蟲殺菌劑,做好綜合防控。

(四)關注天氣防災減災。

春季天氣多變,重點預防倒春寒。要密切關注天氣,要在強冷空氣到來之前及時灌水。一旦發生倒春寒,要及時進行葉面噴肥和追施速效肥等補救方式,促進小麥儘快恢復正常生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