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兩宋之際,像范仲淹一樣文武雙全又胸懷天下的人多嗎?為什麼?

騎蝸牛走高速


兩宋人物中,像范仲淹一樣的應該是沒有。

眾所周知,兩宋重文輕武,整個社會氛圍就是看不起武人,甚至有“東華門下唱名方為好男兒”這樣的話。但是范仲淹卻不是這樣,他在西北與西夏作戰,重用武將,任用狄青,成功的防止了西夏的入侵。這在整個兩宋都是絕無僅有。另外范仲淹主持慶曆新政,雖然沒有成功,但也改善了當時的財政收入,也為王安石變法做了鋪墊。范仲淹一生簡樸,按當時宋朝的文官收入,范仲淹完全可以過寇準一樣的奢侈生活,但他卻一生過著簡樸的生活,沒有風花雪月,遊樂宴飲。

綜上所述,兩宋人物中,能做到范仲淹這樣的基本沒有。


米格


我來分享一下對這個問題的看法。我以為兩宋之際,文武雙全又胸懷天下的人不少,但要以范仲淹為參照標準恐怕又沒幾個。

誠如陳寅恪先生所言:“華夏民族之文化,歷數千載之演進,而造極於趙宋之世。"兩宋時期,真可謂群星璀璨。

文武雙全的群星中,范仲淹算得上最亮的一顆。文的方面,天下聞名,詩存世三百餘首,詞作存世僅五首,但首首膾炙人口。散文更優秀,提出“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的文學理論,《岳陽樓記》人人傳誦,著有《范文正公集》等。武的方面,曾與韓琦併為陝西經略安撫副使,整軍練兵,經略邊疆,取得很好的戰果。更可貴的是范仲淹還形成了一套自己的軍事思想。這一點不容易做到,有的人會打仗,不見得有深厚的軍事理論素養。這大概也是將與帥的區別吧。所以敵人害怕地說“範老夫子胸中藏甲兵百萬"。至於胸懷天下就更不用說了,“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範式名句千古傳揚。總之,翻遍整個兩宋歷史,毫無爭議能帶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三項桂冠的,范仲淹一人而已!

所以說,要以范仲淹為標杆,在兩宋中找文武雙全胸懷天下的沒幾個,但標準少降一點,兩宋時期就多了。例如岳飛,文能寫出膾炙人口的《滿江紅》,武能領軍掀翻金國萬千兵。還有王安石,文能雄踞唐宋八大家之列,武能不懼艱險進行困難不次於戰爭的變法。其他還有辛棄疾、文天祥等。

至於第二問為什麼會這樣?整個宋朝,二百餘年,它的繁盛不但超過過去任何一個朝代,更超過同時期的西方國家。群星輩出也就不奇怪了。還有,宋朝雖物質文化雙繁榮,但其整個國家軍事力量與這兩者不相配。也就導致國家不穩定,國家亂局徒讓眾多文學之士憂國憂民,不但要提筆能文還要上馬能武,正如現時戲言,不是生活所迫,誰願把自己搞得一身才華。





昨天即歷史


你好,兩宋三百餘年,仁人志士層出不窮,今天且與君聊一聊最頂尖的幾位文武雙全的人物。

威震四海的曹武穆曹瑋

曹瑋是北宋名將曹彬的兒子,出身將門,熟讀詩書,通曉《春秋》。他治軍嚴明,賞罰果斷。多有奇謀,屢次擊敗西夏太祖李繼遷。鎮守西硾,三都谷一戰擊敗吐蕃三萬精騎,斬首萬餘,威震天下,令西夏吐蕃不敢東顧!

曹瑋

死後追諡武穆,昭勳閣二十四功臣之一!

北宋戰神李繼隆

李繼隆是宋初名將,善騎射,曉音律,多智謀,性恭謹,有儒士之風

年輕時就隨軍平定後蜀,南唐。趙光義即位後,參與平定北漢。

高粱河之戰,進退有據,敗而不亂。滿城大戰,當機立斷,勇於變陣,大敗遼軍,殺敵八萬,這在整個北宋都是數得著的戰績!

此後端拱元年和端拱二年,又兩次大敗遼國名將耶律休哥,斬首遼軍數萬,遼人十年不敢南侵。

對西夏,數敗李繼遷,擒拿李繼捧!

戰神李繼隆

死後追諡“忠武”,昭勳閣二十四功臣之一。

開疆闢土第一人王韶

王韶,嘉佑二年進士,熙寧元年上《平戎策》,宋神宗壯之。

他雖為一介書生,卻率軍破羌人,敗西夏,發動熙河之戰,拓邊二千里,收復漢唐故土二十餘萬平方公里,是兩宋開邊第一人!

王韶以“奇計、奇捷,奇賞”著稱,所以又有“三奇相公”的美稱。

王韶

死後諡襄敏,追贈燕國公。

東京保護傘宗澤

義烏宗家耕讀傳家,宗澤元祐六年進士及第,因為反對“聯金滅遼”的政策而遭到貶斥。

金人南侵,宗澤出鎮磁州,和金人大小十三戰,未嘗一敗。靖康之難後,宋高宗趙構南逃,宗澤以七十歲高齡出任開封留守,屢挫金人鋒銳,威震天下,金人不得進。

他多次請求宋高宗返回開封以安人心,趙構心驚膽戰,不願過江。宗澤憂憤成疾而死,死前高呼三聲“過河”!

宗澤,讓人淚目的老英雄,用生命踐行了“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這句話,他也是岳飛的恩師,我又有點慶幸他提前離世,不會看見岳飛慘遭莫須有的誣陷,那可能比殺了他還要痛苦。

宗澤,死後追諡忠簡

老種相公种師道

种師道,北宋將門種家的代表人物,水滸傳中魯達說的“老種經略相公”說的就是他。

种師道年輕時跟隨北宋大儒張載學習,“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的理想深深刻在心中。

种師道立功青澗,威震羌、夏。金人南侵,种師道率西軍勤王,金人不敢動。宋欽宗讓种師道總管天下兵馬,卻又猶豫不決,一時要戰,一時要和,又不用种師道的計策,錯過了殲滅金人的有利時機。

种師道

种師道最終憂憤交加,病入膏肓而死。金人入汴京,主動敬拜种師道,說皇帝聽他的話的話,我們不會勝利的。

死後追諡忠憲。

此外還有劉錡,虞允文等等,俱是智勇雙全的名將,天下之依仗。

嗚呼!遍覽史書,兩宋闇弱,缺的是名將嗎?將士在外奮不顧身,朝中卻不斷有昏君奸臣為掣肘,向來大樹欲傾,其根先腐;黃芽之臭,始於爛心。主上不用力,僅靠武將,又怎麼能一統天下而威服四海呢?宋朝缺的不是名將,而是會用名將的君主啊


煮酒放歌


你好,我來說一下,我認為兩宋確實出了很多仁人志士,但與范文正公相嫓美的不多,先不說我們所熟知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胸懷;還有範公鎮守邊關數載,敵人望而生畏,且總結出了“屯田久守”方針的軍事理論;就是在文學上,更不用說那《岳陽樓記》的文采,詩歌存世三百首也令當時的文人汗顏。我認為可以一說的只有比他小一輩的王安石與司馬光。

王安石與小時候就會砸缸的司馬光在文學上可以說與范文正公相嫓美,一個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一個編纂了《資治通鑑》;在胸懷上,一個是為國不惜一切力量的改革家,一個費盡全力為帝王做教育史的史學家;但可惜他們都沒有軍事上的成績,文治武功還少了點。

當然我們更喜歡的蘇軾,真的比範公有名,按現在說粉絲量很大,但他雖有“念奴嬌 赤壁懷古”的豪放與文采,在軍事上從未看到他的才能,就是做地方官也沒什麼成績,好象只留下“蘇堤”這個形象工程。至與南宋的陸游.辛棄疾,文采與武功都有建樹,但生不逢時,無法展現,也無可比性。還有那位悲蒼的末代宰相文天祥,我們只能看到他的憂國憂民,無法看到他的才能,可惜了。

至於第二問,“為什麼?”,我認為兩宋重文官輕武將,強調文人治國,給胸懷國家的有志文人一發展空間,出了很多范文正公這樣的政治家,但是他們都沒有發揮出來,這與昏暗的皇家有關。咳!那樣好的經濟,那樣多的有志文人,皇帝多一點漢武帝的擴張覇氣,哪裡還會有後來的元朝,令中華文明受到了無法想象的災難,再沒有出現兩宋時的范文正公類的人材。


嘗古研今


兩宋之際文武雙全的人並不多,分別是北宋的名將狄青、南宋名將岳飛、一生悲情辛棄疾、屈死獄中的猛將曲端。因為兩宋君王的猜忌打壓、奸臣的陷害、同僚的排擠,所以並不多。


小龍女5505


兩宋之際,像范仲淹這樣出將入相,文能安幫武能定天下的俊傑屈指可數。他們胸懷國家心憂天下,是中華民族的脊樑,岳飛、辛棄疾、文天祥...是他們璀璨了歷史的天空,留取丹心照汗青。


f範方春


應該不多吧。好人少壞人也少不好不壞的人多。一般人都是比較普通吧。古代體制感覺壞人更多些。當官基本沒什麼監管。封建體制感覺夠嗆


支撐這我


蠻多的。

寇準(勉強算一個)

韓琪

王安石

范仲淹

李綱

陸游

岳飛

辛棄疾

韓侂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