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從《第一爐香》解讀三個女人,在面對愛情和金錢時,怎樣去抉擇的

張愛玲的小說《沉香屑·第一爐香》,通過許鞍華導演的電影《第一爐香》再次讓大家熟知。

許鞍華導演在兩年前經歷了選角風波,當時被推上了輿論的風口。畢竟在網友心中對於角色的美好形象還是有初步認識的,那次的選角風波主要是張愛玲筆下的角色形象跟電影中人物形象有所出入。

從這也可以看出網友對張愛玲小說的喜愛程度,那麼想了解電影《第一爐香》,就要從原著作者張愛玲說起。

熟悉張愛玲的朋友都知道,張愛玲是中國現代當紅作家之一,張愛玲的一句:“出名要趁早”,改變了多少年輕人的命運。

從《第一爐香》解讀三個女人,在面對愛情和金錢時,怎樣去抉擇的

第一次知道張愛玲,大部分人都是通過她與胡蘭成之間的愛情故事,第一次知道張愛玲這個人。

那個時候因為一篇《封鎖》兩個人彼此邂逅,兩個人都被對方的才華所吸引。自古才子配佳人,多少這樣的有情人終成眷屬。

但是最後的愛情結局,又是讓人十分意外,胡蘭成即使是遇到了佳人張愛玲,也難以改掉風流惡習。最終,兩個人就此分離。

婚姻的不幸,讓張愛玲卑微進了塵埃裡,這是剛認識張愛玲時,張愛玲當時的處境。

熟悉張愛玲,晚年的張愛玲她在文學作品上做出了大的的貢獻,她花了十年的時間潛心研究《紅樓夢》,寫出了《紅樓夢魘》,這部作品為後來的“紅學”研究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在名著《紅樓夢》裡面的愛情充滿了悲歡離合,張愛玲的感情之路又何嘗不是一路跌跌撞撞。

在讀者心裡,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張愛玲著作裡面的角色,所以許鞍華導演當年在為《第一爐香》選角色時,角色爭議那麼大,也是有原因的,只能說張愛玲的作品太受大眾喜愛。

從《第一爐香》解讀三個女人,在面對愛情和金錢時,怎樣去抉擇的

在1943年,張愛玲從香港回到了上海,在當時的上海文壇她憑藉著這部《沉香屑·第一爐香》作品,引起了不小的轟動,可謂是一夜成名。

當你用心細細品讀《沉香屑·第一爐香》時,你就會發現這部作品是一部現代版的“紅樓夢”,裡面的故事情節正對應著張愛玲自己的感情世界。

正是張愛玲自己對完美愛情的渴望,才塑造了小說中眾多的有感情糾葛的女性角色。《第一爐香》中的葛薇龍就能隱約看到張愛玲自己的影子。

電影《第一爐香》在2019年8月3日正式殺青,這部電影是改編自張愛玲的成名作《沉香屑·第一爐香》,主要演員有馬思純(飾葛薇龍)、俞飛鴻(飾梁太太)、彭于晏(飾喬琪喬)、張鈞甯(飾睨兒)、張佳寧(飾睇睇)等主演。

早在兩年前,馬思純得到了葛薇龍這個角色,張愛玲的書迷就開始各種“嫌棄”馬思純。

在書迷心中葛薇龍這個文學人物形象,和馬思純各方面人物條件都不太匹配,書迷們就開始“糾結”起電影角色。

這不是張愛玲的作品第一次拍成影視劇,《第一爐香》早年被翻拍時,由張曼玉(飾葛薇龍)、吳啟華(飾喬琪喬)飾演過,現在電影又被翻拍,新電影能否超越前作,著實讓人期待。

該片講述了上海女孩葛薇龍到香港求學,而後與花花公子喬琪喬相識後所發生的一系列事情。

接下來,我們來看看文中兩位女主人公和作者張愛玲的的傳奇故事。

從《第一爐香》解讀三個女人,在面對愛情和金錢時,怎樣去抉擇的

1.梁太太:為了物質生活,放棄自身尊嚴

嫁入豪門的梁太太是《第一爐香》中愛錢如命的女人,物質上的滿足給她帶來精神世界的空虛。

梁太太出身於書香門第,家裡人都希望她能嫁的好一些,所以對於婚姻大事,家裡人早已給她安排了門當戶對的親事。

一心想過上富貴生活的梁太太,這一次沒按照家裡人的意思去做,她毫不猶豫的嫁給了粵東富商梁季騰做第四房姨太太。

雖然梁太太不是真心愛梁季騰,但是為了金錢她甘心忍辱負重。在她的心中,一直藏著一個謀劃已久的秘密,那就是等梁季騰去世之後,她就能分到一筆錢財,從此過上富貴的生活。

梁太太期盼的這個“財富夢”馬上就到來了,梁季騰去世以後她獲得了鉅額的遺產。這些鉅額遺產都是梁太太用青春換來的,物質生活雖然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但是梁太太的青春早已不在。

年過半百的梁太太帶著錢財,進入了香港的上流社會,從此開始了她的奢靡生活。

從《第一爐香》解讀三個女人,在面對愛情和金錢時,怎樣去抉擇的

此時的梁太太正經歷物質生活足夠滿足,精神世界足夠空虛的階段。

梁太太為了擺脫精神世界的空虛,她常常在家裡組織熱鬧的舞會,為了勾引自己喜歡的男子,她利用丫鬟睨兒和睇睇年輕的美貌作為誘餌來達到自己的目的。

後來她又把葛薇龍培養成自己勾引男子的誘餌。在後來面對葛薇龍的求助時,她更多的考慮不是兩人之間的感情,而是自私自利的算計。

在梁太太眼裡,任何事情都比不上金錢和享樂,她是個冷血自私的女人。從最開始,梁太太甘心用自己的青春換財富,後來物質生活有了大的改善,她的精神世界就此缺失。

她為了尋求喜歡的男子,寧願做出違背良心的事情,也要滿足自己的慾望。哪怕在親情面前,她也是那麼自私自利。葛薇龍曾這樣評價過她的姑媽:“女人真可憐,男人給了她幾分顏色看,就歡喜成這個樣子。”

梁太太原本就是這樣有心機嗎?這裡面肯定是有原因的。

梁太太為了改變自己的命運,從自己的婚姻大事,就開始就下了大的賭注。

慢慢的物質生活過於膨脹,也使得她紙醉金迷,夜夜笙歌。她的性格徹底的改變,也讓她的心被慾望的魔鬼所侵蝕。

這是人性的弱點,也是她自己的宿命,以至於後來為了勾引盧兆麟,她花費了太多的心血,到最後只換來一剎那的歡笑。

而這件事也徹底讓她心碎,從此更是讓她陷入慾望的深淵不能自拔,正應了梭羅說的一句話:“金錢,買不到靈魂所需要的東西。”

從《第一爐香》解讀三個女人,在面對愛情和金錢時,怎樣去抉擇的

2.葛薇龍:為愛執著,放低自己

梁太太的不歸之路,也讓葛薇龍重蹈覆轍。

葛薇龍的原生家庭是幸福的,她們一家是上海的中產階級,由於當時發生了戰爭。他們一家人才去了香港躲難,去了香港以後,她們一家人的開銷太大,無奈又在戰爭結束之後返回了上海。

葛薇龍返回上海之後,她不想放棄自己的學業,她瞞著父母,跑去跟自己家裡斷絕關係的姑媽梁太太求助。葛薇龍在自己姑媽身邊,不僅沒得到姑媽的幫助,還受了姑媽的影響,走上了和姑媽一樣的道路。

葛薇龍和自己姑媽不同的是,她的情感世界裡是豐富的,至少懂得付出愛。葛薇龍的沉淪不僅和自己的姑媽相關,也和她生命中的兩個男人相關。如果說她的姑媽是讓她告別過去的人,那另外兩個男人就是讓她失去未來的人。

從《第一爐香》解讀三個女人,在面對愛情和金錢時,怎樣去抉擇的

當葛薇龍遇到自己愛的盧兆麟時,卻被自己的姑媽梁太太勾引了過去。那一刻她才明白,姑媽是多麼的狠心,為了這件事從此痛恨梁太太。

為了緩解感情上的創傷,她又開始對喬琪喬有了愛意,這本來又是一段孽緣,但是葛薇龍已經陷入這感情的深圳不能自拔。

她自己騙自己說:“喬琪喬和盧兆麟相比較,後者顯得粗蠢了許多。”

就算是喬琪喬最後很直白的跟她說:“薇龍,我是不可能結婚,也是不能保證愛你,我只能讓你快樂。”

即使是這樣葛薇龍還是深愛著喬琪喬,以至於後來為了滿足喬琪喬對財富的渴望。她為了自己所謂的愛情,甘願犧牲自己的身體,只為了和喬琪喬在一起。

而喬琪喬卻用著自己的老婆用身體換來的金錢,肆意揮霍著。這更加讓人覺得葛薇龍十分的可憐,自己付出了那麼多,到頭來還是自欺欺人。

如果愛情可以卑微到這種地步,最後對於葛薇龍的情感遭遇只能是一聲的嘆息。

從《第一爐香》解讀三個女人,在面對愛情和金錢時,怎樣去抉擇的

3.張愛玲:敢愛敢恨,迷途知返

現在回到《沉香屑·第一爐香》的作者張愛玲,她和胡蘭成的愛情雖然是悲劇,但還是令張愛玲刻骨銘心。

優秀而高傲的張愛玲,在第一次見到胡蘭成時,張愛玲就在心中認定了他。在張愛玲的感情世界裡,超凡脫俗般的情感,正是她追求的浪漫愛情。

就像在《第一爐香》中,喬琪喬曾對葛薇龍說:“總有這麼一天,當你發現我是多麼討厭的一個人。到那個時候,你會後悔為我犧牲了這麼多。”

葛薇龍對此回覆到:“我愛的那個人是你,和你愛不愛我沒有關係,如果要怪,也不會怪到你身上去。”

葛薇龍的愛情觀也折射出張愛玲自己對愛情的態度。張愛玲對感情的執著程度不亞於葛薇龍。

胡蘭成曾對張愛玲說過這樣話,他說:“我比你矮怎麼辦”,張愛玲馬上送了一張自己的照片,照片背後寫著:“遇見你,我開始放低自己,低到塵土裡,但是我自己歡喜。”

小說中的葛薇龍忠於自己的感情選擇,最後仍然不放棄,她是可憐的和不幸運的。而作家張愛玲,在面對和胡蘭成的感情糾葛時,最後沒有再堅持,她選擇了中途退出,這是一種幸運也是一種智慧。

從《第一爐香》解讀三個女人,在面對愛情和金錢時,怎樣去抉擇的

總結:

從《第一爐香》解讀三個女人,在面對愛情和金錢時,怎樣去抉擇的

在《第一爐香》中的兩位女主角,確實是被金錢和感情折磨著,以至於陷入慾望的深淵不能自拔。

梁太太和葛薇龍都曾和命運抗爭過,為了過上自己想要的生活都拼命的掙扎,只為了達到自己的目的,但最後還是被慾望的魔鬼吞噬了“純潔”的心靈。

張愛玲在面對自己不幸福的婚姻時,即使剛開始很是執著,但最後還是選擇了放棄,開始自己新的生活。

明明不幸福,就沒必要再堅持,懂得及時終止自己的痛苦,這才是明智的選擇。當發現自己慢慢陷入慾望的深淵時,及時的脫離出來還是來得及的。

正如張賢亮所說的:“可怕的不是墮落,而是墮落的時候非常清醒。”

那些在生活中清醒的人,才能及時的去尋找自己的幸福。如今這個社會,又想有財富,又想獲得真愛,其實很難去選擇。

現在的獨立女性越來越多,她們不向命運屈服,也不向感情妥協,她們通過自己的努力來獲得自己的幸福。

沒有為了金錢而選擇愛情,更不會為了愛情而貪戀金錢,就像梁實秋所說的:“以愛情為基礎的婚姻,乃是人間無可比擬的幸福。”

當你有足夠的能力去獲得和創造出足夠多的金錢時,你才不會被金錢所迷惑,那個時候你再去選擇愛情時,才會看的更加的通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