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说一说古代那些惨绝人寰的“人殉”和“人祭”


说一说古代那些惨绝人寰的“人殉”和“人祭”

人殉


   修短有数兮,不足较也。

   生而如梦兮,死者觉也。

   先吾亲而归兮,惭予之失孝也。

   心凄凄而不能已兮,是则可悼也。

   ——明·郭爱《绝命辞》

我们先来翻译一下:人生的长短是有定数的,不必太在意。如果把人生比作一场梦的话,那么死就算是睡醒了。只是先于我的双亲而辞世,使我不能尽孝道,这让我感到很羞愧。心中凄痛无比,不能自己,这才是我放心不下难以瞑目的事情啊!

这样的“绝命辞”,读来不禁使人黯然泪下,悲怆不已。究竟她为何要先于自己的双亲而去呢?又为何写下如此凄绝的遗言呢?这里面有个故事:

明宣宗时,安徽凤阳有一少女名叫郭爱,貌美有才气,不仅善于书画,而且还精通音律,尤擅文采。《明史·后妃列传》中还有她的记载,对她评价颇高,称她“贤而有文”。

在郭爱十四岁那年,明宣宗病重,皇室为了“冲喜”,就给宣宗皇帝在民间选妃。一旦被选入宫,那就意味着从此与家人永不相见,这就是宫女们的悲哀。只是这还不是最悲哀的。

就在这次选妃当中,十四岁的郭爱被选进宫了,封为明宣宗的嫔人。郭爱黯然地离开了家乡,离开了凤阳,踏上生死未卜的漫漫前程。凤阳是明太祖朱元璋的家乡,明宣宗也算是她的老乡了,然而郭爱并不知道,她的这位老乡不久便要离开人世了。当她一步一步走进北京时,死神也在一步一步向她靠近。

郭爱进宫刚二十天,宫中就传来了宣宗驾崩的消息,同时传来的,还有三十名绝美的宫女将要被钦点“殉葬”的消息,而在这三十名宫女的名单上,就有郭爱的名字。

郭爱才十四岁,正是豆蔻年华,花朵一般鲜活的生命,却要面临殉葬的噩梦。难得的是,当郭爱听到这一消息之后,首先想到的是自己的父母,自己此去,就无法为双亲尽孝了。想到此处,郭爱痛心不已,以满怀悲愤之情写下了这首《绝命辞》,就此撒手人寰。

这是对明殉葬制度的一种强烈控诉,更是对惨无人道的人治社会的强烈不满。

殉葬制度由来已久,大约起源于原始社会晚期,兴盛则在殷商时代。庆幸的是,中原王朝在汉代以后就基本废除了这一项野蛮而残忍的制度,谁知在过了一千多年之后,这一制度又死灰复燃,其始作俑者就是明太祖朱元璋。


说一说古代那些惨绝人寰的“人殉”和“人祭”

朱元璋


朱元璋重启了人殉制度,他在遗诏中规定,后宫所有未生子的侍寝嫔妃统统都得殉葬。由于当时宝庆公主年幼,故而才独独留下了她的母亲。所以说“朱元璋是个大魔头”,这样的评价一点都不过分。据史料记载,当时从死者达四十余人。

由于朱元璋这个“带头大哥”的“典范”作用,这一制度历成祖、仁宗、宣宗、代宗五代,直到明英宗时废除。明英宗在临终前颁下遗诏,废人殉制度,他死之后,也不得有人殉葬。

明英宗的一生虽用错了人,也错杀了人,但其本性是善良的,他曾亲眼目睹过殉葬的惨状,于心不忍,于是在临终前将其废掉。


说一说古代那些惨绝人寰的“人殉”和“人祭”

明英宗


对于明殉葬时的惨状,《朝鲜李朝实录》中有详细的记载:等待殉葬的三十余名宫女吃完饭后,被引入一宫殿之内,凄惨的哭声不绝于耳,哀号震天。接着,宫女们依次被送上木床,太监们则将宫女的头颈按入丝带的套圈内,然后抽去木床。就这样,宫女们在惨烈的挣扎中停止了呼吸,一个个像伸着长长脖颈的雉鸡一样吊挂在宫殿之内。

我们再来看看郭爱殉葬时的惨状:她将头颈伸进丝带的套圈内,大呼:“娘,吾去也!吾去------”话音未落,就被太监踢开垫脚的木床了。

虽然明朝在英宗之后废人殉制度,但满清却又重启了人殉之制。清太祖努尔哈赤死后,他的大妃阿巴亥便被逼迫殉葬;清顺治帝最宠爱的妃子孝献皇后董颚氏死后,顺治就用其贴身宫女为其殉葬,后来直到康熙时才被废除。

无论是明朝还是清朝,论及殉葬规模和人数,都远远比不了殷商时代。大量考古和文献资料表明,人殉制度其典型发展时期是在商代。商代的人殉,数量之多,手段之残忍,范围之普遍,骇人听闻,充分暴露了奴隶主阶层野蛮残暴的本性。

人殉制度在商朝初年即已盛行,河南郑州、安阳,湖北黄陂等地的商代遗址中都发现有以人殉葬的墓葬。在商朝晚期,商王去世之后,总有大量的奴隶为之殉葬,多则上千人,少则几百人;即便是贵族,为其殉葬之人也可达百人之多。当时人殉成了一种制度:“天子杀殉,众者数百,寡者数十;将军大夫杀殉,众者数十,寡老数人。”近年考古发掘的情况,证实了这样的记载。在已发现的殷墟墓葬里,殉人多数都是青少年,其中有几个甚至是幼童。如在山东益都苏埠屯发掘的一座奴隶主大墓里,有四十八名奴隶殉葬,其中多数是十二、三岁的少年。商王和大奴隶主贵族的陵墓,成了名副其实的堆积奴隶尸骨的万人坑。

人殉制度至商达到鼎盛,在进入周后,人殉现象才开始减弱。秦朝灭亡后,到了汉朝,殉葬之风衰败了。分析认为,秦王的残暴遭天下人共怨,加上当时长期战争造成的人口剧减,从民间走出来的布衣皇帝刘邦意识到了人心和人力的重要,所以不再实行人殉,同时鼓励妇女多生育。但这一说法专家并不都是赞成的,刘邦死后是否有人殉葬也待考证。

刘邦之后禁止人殉,但不等于当时没有殉葬现象,实际上也没有绝迹。 汉武帝刘彻在位时,从有人上书提出废除人殉制,可以看出当时人殉现象的广泛存在。时儒生董仲舒上书,称"盐铁皆归于民;去奴婢,除专杀之威。薄赋敛,省徭役,以宽民力。然后可善治也"。

“去奴婢,除专杀之威。”就是建议朝廷打击当时的人殉现象,这一建议得到了刘彻的重视,并影响到随后诸位皇帝的执政行为。史载,汉宣帝刘询在位时,赵缪王刘元要求十六个婢女从死,这一丑闻曝光后,刘元一族被取消了封国称号。

汉朝反对人殉,这是一件好事,值得后世书生大写特书。但是,汉朝反对人殉,只是刘姓皇帝的观点。从一些记载来看,此后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走马灯般轮流坐庄的小皇帝,并没有禁止人殉。即便是唐、宋这样曾以官方形式禁止过人殉的大王朝,也有殉葬的丑闻出现。比如我们在前面说到的唐武宗时的孟才人,唐武宗在临死前便让孟才人为之殉葬。

而同一时期的少数民族政权下,人殉制度依然相当盛行,比如北方的匈奴。而蒙古在进入铁木真时代时,其社会形态仍然处于奴隶社会时期,比中原的封建社会要落后多了。公元1227年,成吉思汗死后,就有大量活人殉葬。

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就叙述过:成吉思汗死后,“在运送灵柩的途中,护送的人要将途中遇到的所有的人杀死作为殉葬者,并对他们说:‘离开现世到阴世去服侍你们驾崩的主人吧'”、“当蒙可汗的尸体运往阿尔泰山时,护送的兵马沿途杀死了将近两千人。”


说一说古代那些惨绝人寰的“人殉”和“人祭”

成吉思汗


除了这些不幸的殉葬者外,还有四十名生前服侍过成吉思汗的美女,与他生前骑过的战马一道,被活活杀掉殉葬。

此后的元朝皇帝死亡后,多少都有活人殉葬。

说完“人殉”,我们再来说“人祭”。

这个残酷制度较为简单。古代祭祀礼仪,即以杀人作祭品来祭祀神灵。它起源于原始社会的部落战争。当时社会处于野蛮阶段,生产力水平十分低下,凡俘虏者,妇女娶为妻,儿童则收养或杀害,男子就惨了,杀祭于祖先灵前,以告胜利。河南邯郸涧沟就曾发现龙山文化杀祭坑,其中有不少五至十岁儿童的骸骨。商代开始,有大量殷墟甲骨文记载,杀祭是常有的是,其人数多者几百人,少则百人不等。其方式有砍头、割杀、剖腹挖心等。古籍中记载,商纣王就曾“醢九侯”、“脯鄂侯”、剖比干心、“焚灸忠良”。

春秋以后,儒家仁义之说兴起,人的价值提高,人祭现象随之大量减少,但用敌方首领杀祭的现象,仍然存在。

此后,聚众起事、发兵出师、强盗结义,也有用人头盟誓者,如电视剧中经常出现的所谓“祭旗”。云南少数民族自古就有人祭的野蛮习俗。考古发现的滇王铜鼓,其上面就刻有杀人祭铜柱的场面,这种野蛮习俗一直保持到了近代。

不管是人殉还是人祭,都是极惨无人道的,都是对他人生命的一种漠视。也许在这里谈人权、谈人道主义是荒谬的,但在人类文明的演绎史上,它们的确始终存在过。在此,我们只想敬畏生命,愿冤魂安息,愿生者敬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