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歷史上有名的“武關”有什麼特點,為何被中原王朝重視

武關,在今天陝西丹鳳縣東南90裡處,是古代關中地區最為重要的戰略要塞,古代社會及歷史發展中有著十分重要的位置。

《水經注·丹水篇》:“丹水自商縣東南流注,歷少習,出武關。”

武關北面是少習山,東西南三面是武關河,自古就有“枕山帶河,險本夭成”的說法。《史記》:“武關,秦南關,通南陽”。在丹江通道開闢以後,前往關中地區不必繞道中原,直接溝通關中平原與南陽盆地、江漢平原之間的聯繫。武關就在丹江通道上,在春秋時期其政治軍事性功用就已非常明顯。

晉國在文公君臣的勵精圖治下,很快成為春秋時期強國,疆土向四周拓展,最西南邊疆延伸到今天陝西商洛一帶,與楚國為鄰。最初武關為“少習關”,就是緣於它地處少習山下,建造的目的就是扼防楚國,並在此構成關隘。

歷史上有名的“武關”有什麼特點,為何被中原王朝重視

經過商鞅變法之後,秦國變的非常強大,軍事實力強勁“兵革大強,諸侯畏懼”,有著“席捲天下……併吞八荒”之志的秦人,所向披靡,大力拓展疆土,其中就是佔據原晉國西南隅今陝西商洛一帶,形成了秦、楚兩國接壤。此時,秦國把“少習關”改為“武關”,寓含以武力守衛邊疆或以武力討伐東方諸國之意。

此時,秦國佔據了非常重要的三關,素有“秦負阻於三關”的說法。三關指武關、潼關、蒲津關,分別控扼著三個不同方向的關口,構成了秦國東、北、南三個方向的重要的防禦體系。所謂“一方不戒三險俱失”,一語便點破了三關相輔相成、互為唇齒的緊密關係。

在秦昭王12年(前297),秦國昭王致書楚懷王,稱“

寡人願與君王會武關……結盟”,待楚懷王如約前來時,秦軍已經在周邊做好埋伏,楚王被劫持,最後客死他鄉。

秦朝統一之後,更是加大對武關的重視。因其地理位置優越,“東窮燕齊,南極吳楚”,從武關南下可至南郡郡治冮陵,由江陵順江而下,達於吳越;由江陵渡江南下,可至嶺南諸郡。所以武關道所連結的水陸幹線,貫通半個中國。

歷史上有名的“武關”有什麼特點,為何被中原王朝重視

秦漢之際,劉邦就是從此進入關中。劉邦率兵數萬到達南陽盆地,進入丹水縣時,襄陽守軍投降。然後向西突襲武關成功,便與秦軍交戰於藍田,最後到達關中。秦二世4年(前206),劉邦“至霸上,秦王子嬰素車白馬”投降,秦王朝宣告滅亡。

歷史上有名的“武關”有什麼特點,為何被中原王朝重視

唐朝時期,社會穩定,少了秦漢之際的兵戈不息,武關道變成政治經濟和文化的溝通與交流重要通道,把武關道改名商山路。在安史之亂後,中原地區淪陷,江淮地區的財賦無法通過運河運往關中。“

官兵守潼關,財用急,必待江淮轉餉乃足,餉道由漢沔,則襄陽乃今天下喉襟,一日不守,則大事去矣。”可見,武關道對於保障物資錢糧運輸的非常重要,已然成為唐庭的生命線,最後依靠武關道,完成了平復關中的任務。

武關多戰事

王莽時期,地皇四年(23)申屠建率綠林軍攻克武關,直驅長安,滅了王莽;大將桓溫統軍在東晉穆帝永和10年(354)北伐前秦,沿著武關道經武關攻入藍田,大敗秦軍,屯軍灞上;晉安帝義寧13年(417),名將劉裕統兵四路北伐後秦,其中一路經武關沿武關道西進逼克長安,後秦滅亡;唐末義軍領袖黃巢敗退長安,“自藍田入商山”,出武關,轉戰中原;明末李自成及其義軍多次往復武關及武關道,並於1645年敗退西安,出武關轉戰豫鄂;清朝時,白蓮教軍太平軍捻軍等衣民起義都曾攻入武關,震撼清廷。

歷史上有名的“武關”有什麼特點,為何被中原王朝重視

歷史上武關道是關中地區鏈接東南地區唯一的通道,在政治、經濟、軍事和文化等方面有著不可替代旳作用,武關就是在這條通道上最為重要的關隘。武關成為逐鹿關中及轉戰東南的必經地,多少英雄在這裡上演了一幕幕精彩紛呈,發奇兵,致其勝的戰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