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做書籍的主人:三步讀書法,不再做“勤奮的笨蛋”

你也許知道讀書很重要,卻不知道自己需要哪些書; 你也許已經買了很多書,但書架上的書很多連包裝都還沒拆;你也許已經讀了很多書,只是感覺沒有什麼進步,真正遇到問題,腦子裡還是一片空白。

反觀有些牛人,他們一年能看完幾十上百本書,同時還能輸出邏輯清晰,框架明瞭的高質量文章,為什麼差距這麼大?難道是因為他們有高智商的大腦嗎?

不,是他們有更好的讀書方法和思維習慣。

做書籍的主人:三步讀書法,不再做“勤奮的笨蛋”

《這樣讀書就夠了》裡有這麼一句:真正聰明的人應該做“會學習的人”,而不是做“勤奮的笨蛋”,深以為然。

我有個朋友,非常喜歡買書,家裡有個大書櫃全都裝滿了,書看得也多,但就是感覺讀得並不深入,他說讀書這東西是潛移默化的嘛,不可能這麼快見效果?可是這麼多年過去,他們語言表達和思維邏輯方面似乎並沒有什麼實質性的進步。所以讀書的關鍵還是要會讀書,會學習

做書籍的主人:三步讀書法,不再做“勤奮的笨蛋”

不會學習的人,讀再多的書,都會猶如沙漏中的沙子一般,一邊讀一邊在流逝。只要停下來,用不了多久,就漏光了,腦袋還是一團漿糊。

而會讀書的人,每讀一本書,就像壘起了一塊塊耐腐蝕的磚,壘的磚多了,就築成了一面守護自己的牆,結實耐用,難被侵蝕。

那我們如何才能築建起自己的“牆”呢?通過深度提煉,我將其總結為最簡單的“三步讀書法”,即選書、讀書、用書。

做書籍的主人:三步讀書法,不再做“勤奮的笨蛋”

選書

一、選書

在讀書上很多人都有誤區,有的以為只要是書,那就是好的,因為出書肯定要經過多方篩選,精製而成吧,不然怎麼能夠出版呢?

又或者有讀書強迫症,認為只有把書一字不落地讀完,那才是真正的讀完一本書。

這些認知上的誤區危害是很大的,它們會帶你跑偏,甚至南轅北轍,做很多無用功。

事實上市面上很多書籍都是粗製濫造的,畢竟出版社和作者之間有利益關係,只要利益夠大,出版社總會“從了”的。

另外有的作者為了湊夠一本書的字數,會添加很多無關緊要的章節,讀這部分文字性價比非常低,甚至得不償失。

所以三步讀書法的第一條,就是一定要學會選書,我們是書籍的主人,選什麼書,讀什麼內容,是我們自己說了算。只不過書店裡的書五花八門,網絡上的“必讀書單”滿天飛,我們到底要怎樣選呢?

做書籍的主人:三步讀書法,不再做“勤奮的笨蛋”

其實這裡的選書有兩層含義,一是怎樣選書,二是選怎樣的書。

怎樣選書?

選書是踏出高效讀書的第一步,這裡推薦三種選書方法:

1、通過靠譜互聯網書籍點評平臺

比如豆瓣讀書,裡面會有網友對書籍的評論以及系統生成的評分。評論會讓你大致瞭解這本書的內容和網友的看法,而評分則告訴你在網友心目中這本書的質量在什麼檔位。

2、找牛人寫的書

作者是牛人,這是好書的保證。比如作者是某領域的權威,或業創辦過牛逼的企業,這類書一般差不到哪裡去。

3、找牛人推薦的書

不像公眾號裡推薦的那些書單,因為可能有利益關係,質量難保證。

而牛人都比較愛惜自己的羽毛,害怕留下罵名,小的利益也觸動不了他們,如果他們推薦某本書或者書單,那大概率是經過自己驗證的,可信度比較高。

做書籍的主人:三步讀書法,不再做“勤奮的笨蛋”

《越讀者》

選怎樣的書?

選擇怎樣的書,關鍵看你的需求是什麼。在《越讀者》這本書中,作者赫明義先生將閱讀的需求分了四類,分別是主食閱讀、美食閱讀、蔬果閱讀、甜食閱讀。

1、主食閱讀——生存需求的閱讀

這類閱讀是為了尋找職業、生活、生理、心理等方面的一些解決之道,比如特定專業領域的理財書,講自我提升之類的勵志書等,這些書可以讓我們獲得生存技能,帶來飽腹感。

2、美食閱讀——思想需求的閱讀

美食閱讀可以幫助我們體會生命深處的共鳴,思想深處的結晶。不談問題的解決之道,而是幫助我們從根本上去思考問題和現象的本質,比如哲學、宗教、歷史類的。

3、蔬果閱讀——工具需求的閱讀

蔬果能提供纖維,幫助消化,這一類閱讀,就是為了幫助我們查證閱讀過程中不理解的詞彙,典故出處等,比如字典、百科全書類的。

4、甜食閱讀——休閒需求的閱讀

這種閱讀不帶一定目的性,就是為了消遣娛樂,為了追求“口感”,比如漫畫、武俠、愛情小說等。

值得一提的是,同一本書,對於不同的人而言,閱讀需求也可能不同。比如《三國演義》有人把它當小說看,這屬於甜食閱讀。但也有人深入研究三國,比如易中天品三國,這對他來說是生存需求的閱讀,甚至是美食需求的閱讀。

好了,有了這四類閱讀需求的界定和三種選書方法,我們就可以對號入座,找到自己想讀的書是怎樣的,並且也能夠快速地把它找出來了。

做書籍的主人:三步讀書法,不再做“勤奮的笨蛋”

閱讀

二、讀書

找到了自己要讀的書,接下來就要看看如何去讀。很多牛人都有分享自己的閱讀方法,但大體來說可以分為淺讀、跳讀和精讀三種。

1、淺讀:顧名思義只需要觀其大略,不需要深度思考,也不期望有什麼收穫,就是為了消遣休閒,適合休閒需求的閱讀。比如讀小說,只需把自己置身於小說裡,試著體會書中描繪的世界即可。

2、跳讀:即粗覽大意後,再從中找到感興趣的,對自己有價值的部分細讀,這樣能夠節省時間,提高閱讀速度。適合於生存需求和工具需求的閱讀。

3、精讀法:要求全面理解,逐字逐句地去鑽研,推敲琢磨,細細品味,以求融會貫通,徹底領悟。讀起來會比較吃力,適合於思想需求的閱讀。

做書籍的主人:三步讀書法,不再做“勤奮的笨蛋”

《資治通鑑》

《毛澤東品國學》一書裡有提到:毛澤東晚年曾對人講,他將《資治通鑑》這部300多萬字的史書讀過“一十七遍”。而且他的藏書中,大都留有他圈點批畫的筆跡和記號。毛主席領悟能力多高的人呀,他對《資資通鑑》這類書籍都是反覆研讀,何況是我們呢。

以上三種閱讀方法,對應了不同需求的閱讀。相信你瞭解之後,已經對選書、看書不再有疑問了。但是看完一本書,並不是我們的目的,看完之後把書裡的知識用起來,化成你的能力,融入到你的身體和思維裡,真正改變你的行為和認知,這才是我們讀書的目的,才算是真正地擁有知識,掌握知識。

做書籍的主人:三步讀書法,不再做“勤奮的笨蛋”

知識的力量

三、用書

怎樣把書裡的知識用起來?如何讓它改變我們的行動?用書的核心也可分為三步驟,分別是重述、擴展與應用。

1、重述:即對學到的知識,用自己的語言清晰地解釋一遍。

比如查理·芒格在提到普世的智慧時,第一條就是複利效應,複利效應是什麼?

百科上的回答是:複利效應是指資產收益率以複利計息時,經過若干期後資產規模(本利和)將超過以單利計息時的情況。

有點難懂,我們自己的理解就是:做事情A,會導致結果B,而結果B又會加強A,不斷循環,這就是複利效應。


做書籍的主人:三步讀書法,不再做“勤奮的笨蛋”

查理·芒格

2、擴展:即將這個知識點延伸開來,想想還有什麼現象能被這個知識點解釋。

比如網站的訪問量越來,搜索排名就越靠前,越靠前就會讓訪問量更多,這就是一個複利效應。

又比如財經作家吳曉波,曾經給自己下過一個命令,那就是要每年寫一本書,每年買一套房,用出版書的錢去買房,他執行了20年,最終實現財務自由。

3、應用:即針對這個知識點,想想怎樣用它。然後將計劃列出來,定期覆盤檢查,看自己有沒有真正落地執行。

比如複利效應用到自己身上,就可以堅持寫工作領域行業乾貨,發佈到網絡上,只要數量夠多,就會有人找到你,諮詢你,甚至與你合作。而解決了他們的問題,獲得一些回報後,你就有更多的經驗和動力,寫出更多的相關文章來發布,這就是複利效應的應用。

做書籍的主人:三步讀書法,不再做“勤奮的笨蛋”

好了,總結一下,本篇文章所講的“三步讀書法”包括了選書、讀書和用書。選書告訴我們怎樣選書選怎樣的書。讀書講了淺讀、跳讀、深讀三種應對不同閱讀需求的讀書方法。用書也有三個步驟,分別是重述、擴展和應用“三步讀書法”能夠幫我們真正做到學以致用,知行合一。如果你堅持去用,去實踐,那你一定不會是那個“勤奮的笨蛋“,一定會成為一個真正聰明的人,會學習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