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父親適合和初一的女兒談如何處理早戀嗎?為什麼?

君行說道


青春的男女學生,有對異性的愛慕是正常的。處於青春期的雙方都會對愛情有一些萌萌單純的想法。至於家長們如何和孩子們溝通呢?

(1)父親的角色和母親的想法該如何去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戀愛觀呢?我覺得首先讓學生必須先深刻認識學生時期自己本身的職責。初一的女孩子👧會有一些自我的想法,父母應該多給孩子講一些關於一些中學時期的戀愛觀,加上一些實際例子,舒緩的引導。(2)因為中學時期學生比較叛逆,不要過分的直來直去的壓制。每一個的生長學習時期都會有同時期的想法,這種是因為心理發展時期的特殊性。(3)女學生羞澀和獨立的個性展現要比男生早一些,父親應該多陪孩子進行一些課外活動,和孩子成為知己,給孩子一些建議,我相信他們自己會有很好的判斷力的。

最後,我希望做家長的應該給孩子一個相對自由的空間,讓孩子多一些想法和選擇。作為學生,也應該多理解家長收斂自己的一些任性。


進步小朋


這個問題要謹慎處理,從長計議。

父親或者母親誰去談,對於每個家庭情況不同,不能籠統的從性別上來定。早戀問題就是教育孩子過程中的一個事件,不要特殊看待,父母首先要能正視這個問題,孩子才能正確處理這個問題。

誰去談?都得去,還要分成白臉和紅臉。

發現女兒早戀,父母的心情肯定不平靜,容易衝動發氣。這時需要冷靜、沉著,仔細分析原因,構思處理的辦法。應杜絕打罵女兒、鬧到學校、“收拾”女兒男友等過激行為。

談話的指導思想是引導、勸導,而不是蠻橫訓誡、阻止。宜疏不宜堵。

在沒有想好談話切入方式的情況下,不要貿然審問、訓斥。最好在心裡先做一個談話的預案,然後有條不紊地展開。

從談話內容的深淺來看,要考慮女兒的年齡。如果是初中生(15歲以下),可以簡單直接一點兒,內容淺白,偏重於講紀律和規則,談早戀的危害,培養自我保護意識。如果是高中生,需要分析利弊得失,滲透正確的戀愛觀,以理服人。

從早戀的程度考慮,談話對策應有所不同。早戀按發展程度可以分初始期和成熟期,按狀態可以分隱性和顯性兩種,從輕重度上可以分為“初戀”和“重戀”。一般來說,對待初始期、隱性、初戀情形的早戀,談話可委婉些,迂迴曲折、旁敲側擊;對待成熟期、顯性、重戀情形的早戀,談話可直陳事實,剖析弊端,加深認識。

從對話方式上講,可以有親自面談、請人面談、書信對話、網上對話等方式。父母跟女兒說不上話,孩子逆反心理嚴重,或者父母性格急躁,控制不好情緒,可以找女兒比較信任喜歡的成年人跟女兒面談。父母不在身邊,或者估計面談比較尷尬,則可以用寫信或網聊的方式對話。

明白了怎麼說,下面談談該說些什麼。基本內容一般涉及這樣幾個方面:

一、肯定戀愛是一種正常心理現象,肯定孩子的成長。例如,有位母親對早戀的女兒說:

孩子恭喜你!媽媽非常高興地看到你長大了。每天在媽媽視線和嘮叨下,好像是一夜之間,我的孩子長大了。原諒媽媽都忽略了這一點,怎麼沒有早一些和你交流我們女孩子的秘密。

坦誠相待,父母可以講述自己學生時代的類似經歷,或者分享早戀故事。消除孩子對戀愛的神秘感,拉近父母與女兒的心理距離,加深情感共鳴。

一位父親對女兒講:“爸爸十四歲時也喜歡過一個女孩,知道很甜蜜也痛苦……”然後講自己的經歷,講自己曾經喜歡過的幾個女孩,講現在同媽媽在一起生活的幸福感受。最後讓孩子知道:十幾歲時對異性的好感會隨著年齡增長漫漫淡化,那些其實都不是真正的愛,只是青春期生理逐漸成熟造成的心理萌動,一點喜歡而已。喜歡他很好,但是不代表未來,將來會有很多變數。

重點是確認:女兒長大了,已經開始對異性有了好感和喜歡。長大就意味著更成熟、更有能力、更有責任感、更懂得處理和異性的關係。

二、引導女兒思考早戀給自己帶來的影響,思考早戀的後果,談談早戀可能產生的害處。

例如說:“我的孩子長大了,媽媽絕對相信,在這個時期一定會自己處理好異性之間的好感和喜歡。媽媽絕對相信我的女兒會分得清學習和朦朧情感的輕重關係。”

誘導女兒談談早戀的感受:課堂上分心走神,容易幻想,晚上失眠,怕被人發現而提心吊膽,有時興奮有時憂傷,心靈被一個人佔據,耗費很多精力……



微教聯盟


女孩子的發育在現在是從小學四年級,開始了身體的發育。比十年前要提前了一年左右。這是發現心理學上的認定。初中女孩子的早戀問題是一種必然。就像我們餓了就要吃飯,渴了就要喝水。家長首先從內心要認可,內心不能矛盾。

家長在內心平和後,這個問題就好解決多了。美國心理學有一個定義。叫做帶著焦慮的愛。就像這位提問題的家長一樣。這個適合與不適合的問題,就代表了家長的焦慮。家長的焦慮會傳遞給孩子。這位父親首先要解決自己的問題。任何女兒的成長。

在一個家庭中,父親母親和孩子形成了一個三角形的關係。我們都知道,三角形具有穩定性。正如自行車,男車比女車要穩當。因為男車有一個大梁。家庭中的這個三角形,要想穩定就要各司其職。

在這個三角形中,媽媽是愛的港灣,爸爸是方向是舵手。在愛的港灣中。孩子會感覺到安全。但缺乏行動的能力。像溫室中的黃瓜一樣。早戀對於生理發育正常的女孩子而言,是一種美好。父親要告訴她方向。告訴她一些人生的智慧。

面對早戀,什麼又是女孩子的智慧呢?我們有兩個大腦。一個是情緒的。一個是理性的。在情緒的大腦中。早戀是美妙的。在理性的大腦中。我們可以標明這種情緒。就是先要承認早戀是客觀的。在某種程度上來說,家長應當願意看到這種現象。這說明孩子的身心發育是正常的。

在標明情緒後,理性的大腦。還可以疏導情緒。以更大的更長遠的人生目標去疏導情緒。每一份真摯的愛情都是少女的渴望。初一女生的母親也曾經有過這種渴望。爸爸作為舵手。可以幫助孩子理性的疏導情緒。媽媽作為港灣。也可以現身說法。

這個問題中,父親不僅適合和初一的女兒談論早戀的話題。而且父親有義務也應該有能力主動幫助孩子。父親在女兒的眼裡,應該是最有智慧的。父親先要做一些功課。不經意間,潛移默化的,自然而然的談到學生的本分。

再次強調父母都不能帶著焦慮去和孩子交流。有了焦慮的愛就如同毒酒一樣。不僅幫助不到孩子,還會火上澆油。在我看來,這個問題中,孩子的早戀不是話題。父親這樣問才是我要提醒他的。

總之希望天下每一個家,都有一個穩定的三角形。這裡有愛。可以依偎。這裡有力量。有理性。有行動的方向。歡迎大家都來是試一試。也希望我的知識能幫助到您。謝謝!



鐵筆禪心


首先,要看你這個做父親的平時在家,給孩子的印象是怎麼樣的,如果平時喜歡和孩子溝通,遇事以講理,心平氣和,理解的態度去處理問題,那麼你就可以去和她談。如果你平時總是溺愛,什麼事都由著她,你倆什麼事從來都不能溝通,一味地爭吵,那麼你去和她談就不太好說了,恐怕談不攏。


我是糖糖寶貝


對於發現孩子的早戀問題,是父親溝通還是母親溝通,我認為這個不是最主要的。

不論是父親也好,母親也罷,面對早戀這個問題,肯定都是著急上火的,尤其是自己家的是女兒,生怕自己女兒受到了欺負,不得不說,有女兒真的是讓家長擔驚受怕的。所以有時候一聽到這個自己的女兒早戀了,可能在這個情緒上摟不住。

所以對於樓主的問題,我想說的是,在這個情況下誰能控制好自己的情緒,誰去和女兒溝通。因為到了十五歲了,孩子都處在一個叛逆期,這個時候如果對孩子參取武斷的或者是強硬的態度和語氣,只會把孩子越推越遠,絕不利於親子之間的溝通。

這個時候,孩子其實是心虛的,如果家長能夠溫和的和孩子去聊,反而孩子還會有一些內疚感。畢竟現在初中的孩子對於戀愛的認識還是國產青春偶像劇給洗腦的,對於這方面還是偏於幻想的。

那麼我們父母和孩子的聊的時候,先接納孩子的這種行為,聊聊為什麼喜歡這個男孩子,瞭解了之後,一定要強調,原來是他的這些優點吸引了你啊。讓你很欣賞他,願意去和他一起玩。

其次,不要先急著棒打鴛鴦,我一直對於歷史上的那些悽慘的愛情故事有個疑問,如果當初沒有了那麼多的棒打鴛鴦,他們的愛情會長久嗎?會這麼感人嗎?

有時候我們強制的干預,只會激起孩子的反抗,我們都知道越是很難得到的東西越是讓我們難忘不願放棄,越是容易獲得的我們就是不會珍惜。這個理論放在孩子們早戀的問題上,一樣的試用。

最後想再說一句,女孩子早戀,我們需要反思自己對於孩子的教育上是否缺失了什麼?尤其是父親對女孩子的教育陪伴上。



石榴爸爸看世界


為什麼不適合?作為女兒的爸爸,他是這個女孩子人生中第一個接觸的男人,他當然有這個義務和責任去和女兒談這個問題,但是談要注意方法,不要單刀直入,這還要看平時和孩子的溝通,男性可以從很客觀的角度去分析問題,所以針對早戀這個問題我認為爸爸的參與談話很重要他會給予一定的建議


維琦英語


養不教,父之過。教不嚴,師之惰。作為孩子的父母,教育孩子通常都是一個唱紅臉,一個唱黑臉。對於早戀的女兒,只要父母講得有道理,無論是父親,抑或是母親都適合教育孩子,只要方法得當,一般女生都會聽父親的,畢竟父愛如山嘛


黑俠60


合適啊。從男性的角度給孩子展示不一樣的解決問題的方法。

父親是女兒的保護神,父親對女兒的關愛會讓孩子心裡有底氣。能考慮這個問題就說明平時對女兒也很關心,聊這個話題也不會顯得突兀,孩子不會排斥的。

如果是平時跟女兒溝通的不好,突然想到這個問題的話,那溝通的效果就很可能不好的。

畢竟跟孩子的溝通是需要日常交流的積累的。平時聊的好,溝通這個問題就容易,平時聊的不好,突然溝通這個問題,孩子會排斥的。


最愛吃粉


如果 這個孩子從小和父親走的近,特別聽父親的話,覺得父親說的句句在理,可以讓父親去勸說,初一孩子我覺得出現這種情況不算早戀,只能是互相有好感而已,只要家長能正確引導,不要制止,說不定時間不長,孩子就結束了這段好感。


雲中雨燕


有三年級開始寫情書的了,初一談就及時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