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5 老人拿出溥仪御赐的宝物,专家希望无偿上交,老人:我还是卖了吧

对历史有所了解的都知道,乾隆皇帝时期是清朝的鼎盛时期,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乾隆盛世”,而溥仪继位后,清朝就灭亡了,因此溥仪是我国当之无愧的末代皇帝,溥仪可谓是清朝十二个皇帝里除了乾隆皇帝之外最有名的皇帝了,所以现如今溥仪也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尤其是文物专家,更是致力于寻求溥仪的各种文物 。有一位老人拿出溥仪御赐的宝物,专家希望无偿上交,但老人却想卖掉,这是怎么一回事?

老人拿出溥仪御赐的宝物,专家希望无偿上交,老人:我还是卖了吧


(此处已添加小程序,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

清朝末年,由于溥仪皇帝登基时才三岁,还是一个小屁孩,就算是皇帝,但是还是很爱玩的年纪,所以每天除了上课读书之外,就是在宫中和太监宫女一起玩耍,而这个故事就是和陪同溥仪玩耍的太监有关。太监是古代封建社会下的一种产物,是畸形另类的,太监普遍身份卑贱,为了谋生计而进入宫中服侍皇上,太监身体不健全,所以很多太监都很贪财,想通过钱财来弥补自己的缺失和抚慰心灵的伤痛,他们认为只有金银财宝才能给他们带来安全感,

老人拿出溥仪御赐的宝物,专家希望无偿上交,老人:我还是卖了吧


(此处已添加小程序,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

我们平时看的古装剧里,太监就是非常阴柔贪财的形象,因为是身边的人,为了收敛钱财,经常拿钱帮人办事,有的太监得到皇上的喜爱,偶尔还能获得赏赐,所以就算清朝灭亡了,有些太监日子还是过得挺舒坦的,有一位长春的服侍过溥仪的太监还收养了一位干儿子,并将溥仪皇帝赏赐给他的宝物传给了他。

老人拿出溥仪御赐的宝物,专家希望无偿上交,老人:我还是卖了吧


(此处已添加小程序,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

这个宝物就是一只羊脂白玉毛笔,而关于这支毛笔还有着一个故事,这还得从30多年前说起。在30多年前,也就是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的时候,长春的一位老人由于生活太过于窘迫便想将自己手中的一件宝物卖到当地的古玩店以挣点钱维持生计,这件宝物就是一支羊脂白玉毛笔。一次机缘巧合的机会,一个文物专家在这家古玩店看到了这支毛笔,自身的文物知识和多年接触文物的经验告诉他这支毛笔非同寻常,于是就向古玩店老板询问了这支羊脂白玉毛笔的来历,得知后便立即将此消息告知当地文物局,文物局的专家立即前往该老人的住址调查此事。

老人拿出溥仪御赐的宝物,专家希望无偿上交,老人:我还是卖了吧


(此处已添加小程序,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

老人一五一十地将这支毛笔的来历告诉了专家,据老人所说,这支毛笔是溥仪的御用毛笔,是他的养父传给他的,他的养父是溥仪身边的太监,在溥仪小的时候陪他玩耍,溥仪很开心就把这支毛笔赏赐给他养父,养父去世后就将毛笔传给他了。没错,老人的养父就是清朝末年皇宫里的最后一批太监,当年溥仪结婚后对皇宫进行改革,辞退了很多太监,只留了一百来个自己喜欢的,而老人的养父就是其中一个。清朝灭亡后,老人的养父便回自己的老家长春,还收养了一个干儿子,就是这位老人。老人说养父有很多从宫中带出来的宝贝,但是不幸家里惨遭抢劫,最后仅存的就只有这支毛笔和一些小物件了,后来由于生活太困难,自己的孩子也没出息,所以就只能将这支毛笔卖出去维持生计。

老人拿出溥仪御赐的宝物,专家希望无偿上交,老人:我还是卖了吧


(此处已添加小程序,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

经专家们鉴定后发现这支毛笔上刻有“浩然主笔”四个字,因此专家表示这确实是溥仪皇帝的御用毛笔,因为浩然是溥仪的名号,专家估值这支毛笔价值不低于90万(30年前)。专家发现了这么个宝物惊喜不已,并劝说老人无偿上交此宝物,但老人表示生活所迫,自己还是决定将它卖掉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