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一点书法绘画的基础都没有,能否成为书法家、美术家?

怡昕使者


这个问题好像也反映出来当今书画界的存在的一个很不好的现象,就是随便拿起毛笔在写几个汉字,随便涂鸦几笔就自称或者被吹捧为书法家,画家,并且同时又是这个协会那个协会的会员,理事,常务理事,院长、副院长。

所以这里基于上面的提问和存在的问题,首先应该做一个区分:

第一,是否只是想要一些头衔,知名度而成为有名无实的艺术家,能够达到最终获利获益的目的?如果这样的话我认为是可以的,只需要动用社会关系,托熟人花花钱解决一下,而不需要有什么书画的基础。但是冷静思考一下,这样会长远吗?能经的起历史和群众的检验吗?肯定不能,这个不是真正的喜欢艺术。只是形式大于内容的包装而已,包装被打开,里面什么都没有!

第二,如果一点书画基础都没有要成为实质意义上的书法家、美术家,那自然是不可能的,首先从命题来说就自相矛盾了,那就不是书法家美术家的概念了,可能只是艺术爱好者而已。任何一个书法家美术家都是经过了漫长的学习探索的过程才能够成家,绝不冰瀑三尺非一日之寒,从艺术爱好者,或者说艺术小白到艺术家绝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达到的。

要成为名副其实的艺术家首先就必须要经过一个漫长的打基础、学前人的过程,上到历代名家大师,下到当今多数美协会员,都经历了这么一个漫长的历练的过程,他们在课堂上接受老师的口传心授,他们到山间,到树林,到农田去写生采风,他们师古人,师自然,师造化而能得其神髓,最终称得上艺术家的名号。

正如我前几天看中央电视台拍摄播出的《百年巨匠-石鲁篇》提到一句话,真正的艺术家是用作品照亮名字,而不是用名字照亮作品。

希望我的回答能对大家有所启发!











槐庵


要成为书法家,一是要有一定的天赋,二要的是勤奋。举个例子,像明代书画大家文徵明,开始的时候,绘画很好,书法不好,受人诟病,后发奋苦练,临池不断,终成大家。元代大家赵子昂,更是了得,二十多岁就已成名,但仍临池不断,终成书法史上又一座丰碑。


西席文化


一点书法绘画的基础都没有,能否成为一个美术家或者是书法家?

这个问题关键是看你是谁。

宋朝还有非常了不起的三个人物,就是一门三父子苏东坡的一家子,家主苏洵,相传他27岁时才开始发奋读书,几次应考,但都名落孙山。一些人对他冷嘲热讽,但他没有灰心,而是闭门苦读,终于通六经百家之说,并因散文的极高成就而名列“唐宋八大家”之一,被誉为“奇葩迟开,大器晚成”。

齐白石,在二十七岁的时候开始学习篆刻,耗费了他很大的心力,弄得到处都是水和泥,最终成就了他一手好篆刻。五十七岁的时候,在京城租房住下,开始了自己历经十年的“衰年变法”,在经历十年的磨砺之后,他终于成为内外兼修的集大成者,90岁的时候天下无人不知。

《人生永远没有太晚的开始》摩西奶奶,76岁开始作画,80岁举办个展,100岁启蒙了渡边淳一,1000余幅作品给无数年轻人带来最纯净的心灵启迪。

以上三个人是励志的代表,是成功的典范。他们的事例说明一个事实,成功没有早晚,勤奋没有迟早。

一个人要想成就事业,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因素是意志,是坚持不懈的努力和坚定的信念,板凳要坐十年冷的决心和艰苦的付出,这些条件是必不可少的。当然在绘画领域还需要有相当的天赋或者是特别的热爱和专注。

许多人总是哀叹自己学习某种技能总是太晚了或者太迟了,其实是对自己不自信的一种托辞、借口。而我们常人最容易为自己找的就是借口,最难以做到的就是坚持,所以尽管下了无数的决心,但能够始终如一的坚持不懈地努力一两个月,一两年,三五年的都凤毛麟角,此外,普通人不容易取得大成就,还有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功利性太强,一旦发现自己进步太慢或者是没有收获的话,就很容易放弃。

所以,世界上成功的人总是极少数,能在技能、艺术上成功的人一定是具有极大毅力的人,但这样的人在生活中的比例往往是凤毛麟角。

所以说,你想不想成为一个书法家或者是美术家,那么首先你要问一问自己是否具备这方面的非智力因素以外的东西。你也不用去考虑自己经过了多少努力,会不会成为空想或者是白费力气,如果你的目标就是书法家或者是美术家,即使达不到别人认可的那种高度,但是如果你坚持不懈的努力了,那么一定会达到你自己认为的那种高度。


素心明月


首先这个跟有没有基础没关系,没有基础从零学起最好,想成为书法家或美术家,不单只是一句口号的问题,下面我就拿能不能成为书法家,与大家简单做一个探讨!

记得启功先生曾这样说过,学习书法没有半路出家这一说法,小孩也能学,年龄大的也能学。其实这是一个不需要任何基础,且人人都能学的文化艺术,如果你说想平时练练书法陶冶情操绝对没有问题,但你要是直奔书法家的目标去学习书法的话,恐怕这不是短时间的问题了。

大家都知道,想学习书法,必须要做的就是临帖,想要有好的成绩必须要刻苦临帖,临帖只是你成为书法家道路上的第一步,学习书法除每日临帖以外,我们还有注重字外功的学习,也就是说文化知识,书学理论都要研究学习,有些人可能把成为书法家想的很简单,认为只要会写字就可以了,其实不然,这种想法太过于简单。

一位书法家的产生,那必定是文化、学识、修养、阅历的综合体,如果你想成为书法家从最初的临帖开始,我们就要对自己有着严格的要求,要能吃苦,能耐得住临帖时的枯燥和寂寞,所以不管你有没有基础,只有你下苦工夫,方向正确,若干年后相信你会取得卓越的成就。(更多和书法有关的话题,欢迎关注:墨香阁书法讲堂)


墨香阁书法讲堂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举例说明一下

吴昌硕,晚清民国时期著名国画家、书法家、篆刻家,“后海派”代表,杭州西泠印社首任社长,与厉良玉、赵之谦并称“新浙派”的三位代表人物,与任伯年、蒲华、虚谷合称为“清末海派四大家”。

他集“诗、书、画、印”为一身,融金石书画为一炉,被誉为“石鼓篆书第一人”、“文人画最后的高峰”。在绘画、书法、篆刻上都是旗帜性人物,在诗文、金石等方面均有很高的造诣。吴昌硕热心提携后进,齐白石、王一亭、潘天寿、陈半丁、赵云壑、王个簃、沙孟海等均得其指授。

早期吴昌硕任安东县令,后来辞职,每日做诗,刻印,上海商界、金融界推介吴昌硕的书画金石艺术,使其名声大振。

第二个,从青楼走出来的画家,潘玉良。

1895年 潘玉良原名陈秀清,生于6月14日,江苏扬州人。后改姓名为张玉良。

1919年入上海美专学画。1921年考入中法大学,1923年考取巴黎国立艺术学院,1925年考取意大利罗马国立美术学院。1928年回国后曾任上海美专、新华艺专、南京中央大学艺术系教授。1937年再次赴法国巴黎直至1977年病逝。

第三,刘惠民先生,从开始学习绘画到被人认可大约需要多长时间?他告诉说:“真的想绘画的话,四年多吧。”

创作中的传奇书画家刘惠民

看到我一脸的诧异,他又告诉我说:“学习绘画没有你想象的那么难,困难往往都是自己心里想出来的。用四年多的学习绘画时间是足够了,别说是被一般人认可,就是成为绘画大师,四年多的时间也够了,关键是看你怎么学。”

刘惠民先生花鸟画画作品

刘惠民先生给我举了齐白石先生当年学画的例子,他说:“齐白石先生开始学画的时候是20多岁,当时他是个木匠,每天要做工,一天到晚做木工活很累的,每天抽出一个小时来练习画画就算是多的了,这样算来到35岁时按15年,每年按365天,每天一小时计算下来就是15*365=5475小时,除以24就算合成228天。

刘惠民先生《牡丹图》

从36岁到50岁又15年,每年按两小时算合成456天。从51到63岁到北平艺专成为国画系教授是13年的时间,每天按5小时计算是13*365*5=23725小时,除以24就算合成989天,天数加在一起就是228+456+989=1673天,1673除以365等于4.58,就是4年多的时间。

老耘先生作品《兰石图》

刘老耘先生的这一段话使我恍然大悟,原来学习一样东西,我们更多的时候都是在做着别的事情或犹豫徘徊,真正按照既定方案坚持走下去的人是不多的。我回想我原来定好的计划用多少时间画画的,可是人不可能脱离生活环境独自生活在空中,每次一到有人的地方回到家里,就被周围的人或事干扰而把时间都消耗掉了。

老耘先生作品

看来要想快速地走向成功,必要要安下心来,每天都抽出一定的时间来练习,而且必须要有毅力、能坚持,这样进步就会快。要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无论做什么事都很难成功。

刘老耘先生还告诉我,学画画的同时还要注意几个方面的学习。

刘老耘先生作品《虾趣图》

第一,就是要想方设法的提高自身的文化等方面的修养,特别是诗词等。他说画面的内容一定要有趣味,而好的诗词是高度凝练的语言,语言简练而富含深意,文化修养高的人的画往往内涵丰富,耐人寻味。好的画往往具有诗意。

老耘先生书法

第二,要研究我国的绘画历史。像黄宾虹先生、傅抱石先生等都是在先研究中国的绘画历史的基础上走上绘画大师的道路的,也就是先对我国的绘画的来龙去脉先搞清楚,再去学画画心里就会在方向和方法上做到心中有数。实际开始动笔练习时还要多学习前辈大师的作品和理论。

芥子园画谱插图

有正确的理论做指导就像在黑夜里航行要依靠前方有指路的灯塔一样。初入门可以先练习《芥子园画谱》,齐白石先生等很多前辈都是从这本《芥子园画谱》开始的,等有了一定的基础就可以再临习其他喜欢的大师的作品。

齐白石先生作品《荷花》

最后刘惠民先生还告诉我学习绘画除了理论联系实际以外还要具有创新精神。像齐白石、黄宾虹、徐悲鸿、李可染、傅抱石等都是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不断大胆创新才脱颖而出成为一代大师的。

傅抱石先生山水画作品

老耘先生和李苦禅先生是朋友,

刘惠民先生当年曾经李苦禅先生到北京拜见过齐白石先生,就书画问题进行过一段时间的探讨。但刘惠民先生一生孤傲不愿留在北京。传奇一生却不求闻达,甘愿大隐于民间,诗、书、画、医术、武术样样精通……每当想起这些刘先生这些教诲就不由然而生起怀念之情,为了表示对刘惠民先生也就是人称书画奇才的刘老耘先生的怀念和敬意,特此把先生当年传授给我的这些学习绘画的宝贵经验和大家共享。

老耘先生花鸟画作品

正确的方法加上力排干扰,静心学习,学好绘画应该不会太久,祝愿大家早日成功!






圈子的生活


你好,我是秋山,很高兴回答楼主的问题。

根据我的经验来讲,书法和绘画都非一日之功,要想有一番成就。首先要经过大量的临帖,然后对书法家的生平和对各个时期书画风格进行细致的了解,至少要有十几年的坚持。有师傅带的话可能要进步快一些,但俗话说的好啊!师傅领进门修行看个人,我觉得每天至少练习3个小时雷打不动的进行坚持。我觉得几年之后水平可以了可以试着去书法家协会考核证书!有了证书就可以跟着里面老师进行学习交流,算是开辟了另一片学习交流的机会。绘画的话和我说的书法其实差不多也是要时时刻刻的去画,梵高就是长期的坚持再加上自己的风格成就了他。

以上就是我的回答,希望对博主有所帮助!


序风居士


这就是做黄梁美梦!凡事都有过程,如果你一点基础都没有倒是不怕,只要勤学苦练,悟性好还是能写好字,想要成为书法家必须具备的特质就多了,仁义礼智信你的好好学习!当然目前教你个方法,就是从临古帖开始:后续!










止儿文学


没有这种假设。书法和美术都属于显像哲学范畴的造型艺术,基本上需要内心对其的喜爱。喜爱就会动手动脑动心,连爱都不懂,哪里会动心!一如恋爱一样,她是谁不重要,她让你钟情、很重要。[爱慕]



君幸赏


几乎没可能性,首先想成为美术家艺术家不仅需要有面壁十年数十年的磨练,更需要天赋,如果没天赋终其一生也难有成,至于偶闻60老妇从没学过书画,偶然提笔一鸣惊人,这种事只能是传说,十几亿人中也很难见到一二。








王二木的画


其实每个人生来都是一点书法绘画基础都没有,倘若对象是个10岁孩童你会觉得可能,对于过了学习能力最佳期的人而言,也不是没有可能,看似不在同一起跑线,但终点是一致的!不恰当的犹如龟兔赛跑,又不恰当的犹如笨鸟先飞,又或者廉颇老矣,尚能饭否?从小不努力,真不及50岁学到老。一点基础没有,看于何人。有太多领域老年得志!所以以前没有做过的,你未必比别人差!努力还是有可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