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4 通往奴役之路——無限自由貿易的魯綈之謀

1.管仲治魯梁之謀

春秋時期,魯梁兩國與齊國毗鄰,臥榻之側,齊桓公視為心腹大患,便問“春秋第一相”管仲,如何收服魯梁兩國。

桓公曰:“魯梁之於齊也,千谷也,蜂螫也,齒之有唇也。今吾欲下魯梁,何行而可?

管子對曰:“魯梁之民俗為綈。公服綈,令左右服之,民從而服之。公因令齊勿敢為,必仰於魯梁,則是魯梁釋其農事而作綈矣。”

齊桓公問管仲,如何拿下眼皮底下看著難受的魯國樑國。管仲獻上“魯綈之謀”。

綈是魯梁地區的一種紡織品,以絲線為經,棉線為緯。管仲的方法是,從齊桓公開始,到齊國百姓,都穿上綈做的衣服,上行下效,綈衣在齊國成為流行款,齊國的綈價立時大漲。

通往奴役之路——無限自由貿易的魯綈之謀

魯國百姓善於織綈

管仲找來魯梁兩國商人,一千匹綈給黃金三百斤,一萬匹綈給黃金三千斤。天價之下,兩國轟動,百姓紛紛放棄種糧,改種桑種棉,用以織綈。

魯梁兩國國君見到綈價高企,而從齊國買糧食很便宜,於是對改糧為桑棉大加推許。

一年後,管仲派人往魯梁探查,只見“道路揚塵,十步不相見”,盡是忙著運綈的車隊,而糧食作物不見一株。

時機成熟了,管仲於是讓齊桓公改穿帛衣,並自上而下要求全國不再穿綈衣。於是,魯綈無人再願購買,銷量跌入冰點。

接著,管仲中斷了與魯梁的貿易往來。

魯梁的綈賣不出去,大量積壓,而糧食種植荒廢已久,短期無法改種恢復。兩國無奈只能依靠齊國的進口糧食,管仲在憋了兩國一段時間之後,示意齊國人以百倍於國內的價格出售糧食。齊國只賣每石十錢,魯梁買要每石千錢。

“二十四月,魯梁之民歸齊者十分之六”。魯梁百姓買不起,十分之六都投奔了齊國。三年後,魯梁兩國國君也不得不請服於齊。

之後,管仲用同樣的套路,分別玩了“楚鹿之謀”與“衡山之謀”,把宿敵楚國與衡山國折騰得欲仙欲死。

“魯綈之謀”也罷,“楚鹿之謀”也罷,“衡山之謀”也罷,其實說穿了很簡單,無非是利用對方短視與幼稚,相信自由貿易是無條件存在的,以高價誘使敵國放棄本業,追求某種商品的畸形利潤,最終打貿易戰造成敵國經濟癱瘓。魯綈、生鹿、兵器都不過是炒作的噱頭,糧食才是壓垮敵國經濟最重要的砝碼,欲取先予,欲揚先抑,變化莫測。

通往奴役之路——無限自由貿易的魯綈之謀

管仲的“楚鹿之謀”制服強大楚國

兩千年後斗轉星移,玩這種套路的,變成了美國人。並且,人家還只學了一招而已——魯綈之謀的糧食戰爭。

過程與管仲也差不多,先在國內倡導消費主義,讓本國人大量進口低端工業產品,誘使亞洲國家忙於生產衣服、鞋子、電視,為美國“織綈”。同時利用本國土地與科技優勢,並大量補貼,驅動廉價的出口糧食把亞洲農業擠垮。由於工業化佔地導致耕地的消失,日本的糧食自給率跌破40%,韓國下降到了連朝鮮都不如的48%,臺灣地區更是不到30%。

這還是以上國家與地區,死守糧食市場,沒有全部淪陷的結果。

2.美墨的自由貿易

倒在魯綈之謀之下最大的苦主,還不是生產衣服家電的亞洲國家們,而是墨西哥。墨西哥的這個“魯綈”,簡單粗暴,毒品而已。

墨西哥曾是拉丁美洲農業大國,其玉米、稻米、高粱等產品具有悠久的種植傳統和足夠的競爭力。二戰後,墨西哥經濟一度突飛猛進,農業發展總體比較順利,被譽為“墨西哥奇蹟”。總體而言,農業和食品業增長率始終高於人口增長率。1940—1982年,畜牧業、漁業的平均增長率分別為3.7%、6.9%,均高於人口增長率,農業生產有效滿足了人口快速增長的需要。

這一切,都在美墨自由貿易協定之後,翻車了。

20世紀80年代初期,墨西哥進口替代戰略失敗、債務危機爆發,在世界銀行和債權國的壓力下,墨西哥開始實施新自由主義經濟變革,強調農業對外開放利用外資、強調發揮市場機制在農業領域中的作用。

早在1984年,墨西哥對882項農產品進口收取較高額度的關稅,對其中780項實行進口許可。到1990年,實行進口許可的農產品急劇減少到15項,農產品進口關稅率急劇下降到4%左右,主要農產品如大米、高粱、大豆、油料等都關稅幾乎為零。

墨西哥在1994年初加入北美自由貿易區後,進一步加大農業對外開放力度,除對玉米、菜豆等少數幾種農產品進口在10年到15年內實行一定限制外,對大部分從美、加進口的農產品取消全部關稅,並在2008年後全部開放本國農產品和服務市場。

墨西哥說到底,還是個依賴粗放型農業耕作方式的國家,農業科技與土地條件等無法與美國相比,並且,墨西哥財力緊張,無力像美國那樣,大力補貼農業。於是,在市場完全開放之後,美國廉價的農產品,迅速越過邊境,搶佔了墨西哥的市場。很快地,墨西哥的糧食生產,到了幾近消失的邊緣。

通往奴役之路——無限自由貿易的魯綈之謀

墨西哥曾是拉丁美洲農業大國

美國的自然條件好,耕作地面積世界最大,加上發達的農業科技與工廠化集約型的農業生產方式,農產品在國際市場上有極大的成本優勢,再則,美國對農業的大量補貼使得美國的農產品成了無堅不摧的貿易利器。

在與美國簽訂了自由貿易的國家,農業資本與農產品進出沒有保護,本國的農業市場根本沒有生存基礎。日本、韓國這種國家,即使對本國的農產品市場開放度非常地保守,也無只保留下一點可憐的自給率,聊勝於無。兩國的農產品市場事實上也已經被擊垮了。

至於更倒黴的墨西哥農民,走投無路,只能非法種植罌粟和大麻。

種植一公頃罌粟和大麻的收入大約是在40萬比索,是原先種植玉米的30倍以上。如果只在毒品種植業裡打工,販毒集團也支付每天300比索的工資,是當初種玉米工錢的6倍。

農業被毒品作物種植替代,毒販生產加工和銷售後給農民超額利潤,再加上北邊有個世界上最大的毒品消費國與中轉站,形成了一張牢不可破的罪惡網絡。

正常農業生產無法維持生存,種植毒品作物能獲取暴利,兩廂夾擊,墨西哥農業與糧食自給就再也沒能恢復。

從此,在人間天堂美國燈塔的腳下,有個叫墨西哥的黑暗地獄。

據統計,墨西哥光是在總統卡爾德龍和培尼亞主政的10年期間(2006-2015),墨西哥軍警與毒販之間的戰鬥,毒販之間爭奪利益的互殺,死亡至少8萬人。

2012年,墨西哥的監獄裡已經關了22.3萬人。這個數字,源源不絕。

通往奴役之路——無限自由貿易的魯綈之謀

墨西哥農民,走投無路,只能種植罌粟和大麻

3.共主的自由貿易

當下的中、美之間,糧食戰似乎沒有爆發的風險,是因為我國的糧食自給率在95%以上,並且存在主糧替代與飼養轉化的彈性空間。美國糧是很便宜,美國的土地條件、農業科技與農業補貼遠超我國,但這不是它便宜的真正原因。有些東西,當你足夠的時候,很便宜;但當你短缺的時候,馬上會很貴。無關成本。

芯片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美國的芯片斷供,有些企業與行業就只有跪下了,製造廠餓死了嘛;如果我國完全開放農業市場,未來斷供的可不止芯片,跪下的將是全民。

有睿智會說,廣東與河南之間,就是純粹的自由貿易,廣東糧食自給率很低,河南是農業大省,為什麼它們之間不會出現控制與被控制的風險?此外,日韓的糧食自給率也已經很難看了,兩國老老實實在國際產業鏈分工崗位上埋頭苦幹,放心吃美國食,並沒出現被訛詐的糧食斷供危機。

很簡單,這些之所以沒風險,或者暫時沒風險,是因為它們在同一個國家社群體系之下。省與省之間,是有個共同的國家;韓與日,是有個共同的殖民宗主國。

沒有主權,才可以放棄糧食安全。若一個國家,打算放棄主權,那麼可以把農產品完全納入自由貿易體系下,不用考慮糧食安全。

在共主、羈縻的體系下,無限自由貿易是可行的,國內各行省之間、美韓美日這種宗主國——事實上的殖民地之間,沒有問題,因為大家服從在一個共同的調度人之下;在互相勢均力敵的國家體系的各自控制下,有限的自由貿易也是可行的。但喊自由貿易的口號,枉顧國家間的博弈,鼓吹商業會自我平衡,能解決一切問題的人,不是壞就是傻。

通往奴役之路——無限自由貿易的魯綈之謀

糧食戰似乎沒有爆發的風險,是因為我國的糧食自給率在95%以上

只有在同一個框架下,才能自由貿易。自由貿易不是獨立的經濟課題,無風險無限自由貿易的現象,只是出在同一個國家、聯邦或者宗主國與附庸之間;如果不是這幾種關係,而進行無限自由貿易,那麼貿易對手雙方,必然有一方最終要被控制,直到服從。

你所看到的成功的沒有被餓死的自由貿易,無非是人家有個共主,而作為獨立的你,在打算無保護加入之前,是不是想好了,要堅定地踏上這條通往奴役之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