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14 村民挖出16件頂級國寶,卻將其當作廢銅賣掉,差點被工人給熔化

1955年,在遼西喀左的一個小村子裡,村民們無意中從地下挖出了16件類似於碗的青銅器,但包括村子裡見多識廣的老人在內,沒有一個人知道這到底是什麼東西。他們覺得這可能就是沒人要的廢銅。於是他們就找到當地的合作社簽訂了收購合同,按照廢銅的價格賣給了供銷社。

村民挖出16件頂級國寶,卻將其當作廢銅賣掉,差點被工人給熔化

(此處已添加小程序,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

收到此物的供銷社也不知道是什麼東西,只知道是銅製品,便準備把它扔進爐中給煉掉,不過就在準備扔掉的時候,村民發現銅器上有許多文字,便找到了當地的一個校長,校長上報給博物館,一研究才發現,這是一個已經有了三千多年曆史的國寶,自此,這些國家重寶才終於為人所知。

原來,這個村民從地裡挖出來的東西,是出自周朝的青銅盂,也就是青銅所制的碗,其中最為出名的一件名叫匽侯盂。而今天,我們所要介紹的,就是這個匽侯盂和它主人的前世今生。

村民挖出16件頂級國寶,卻將其當作廢銅賣掉,差點被工人給熔化

(此處已添加小程序,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

提起西周,可能很多人都會想到那些壯麗的神話故事。歷史上真正的西周雖然沒有神話,但卻也留下了許多傳奇,誕生了很多天才人物。談論西周的人物,估計大多數人都只知道周公和姜太公,關於他們的典故也一直流傳至今。

不過實際上,在西周時期,還有一位賢臣名叫召公,他在西周的地位也非常高。西周時期大部分公爵都跟武王有血緣關係,召公也不例外,他是武王的弟弟。

村民挖出16件頂級國寶,卻將其當作廢銅賣掉,差點被工人給熔化

(此處已添加小程序,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

在武王滅商的戰役中,召公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其貢獻不輸於周公和姜太公,只不過由於神話中關於他的筆墨較少,因此他在後世便不太出名了。而且,召公不僅很會打仗,治國也非常有謀略。縱觀中國古代歷史,權臣爭權奪利的事情經常發生,但召公卻沒有這樣做。召公胸懷天下,不僅沒有與周公旦奪權,還全力支持他攝政,完善西周的政治。

召公作為武王的弟弟,西周的重臣,自然是有爵位和封地的。在武王滅商之前,他的封地在召,也就是今陝西一帶;後來他幫助周公平叛有功,被封在北燕,也就是後來的燕國。不過,有趣的是,在召公時期,封地不叫“燕”,而叫“匽”。據說召公之所以把封國名字改為匽,是為了區別於商朝“燕”這個亡國之名。

村民挖出16件頂級國寶,卻將其當作廢銅賣掉,差點被工人給熔化

(此處已添加小程序,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

考古學家和史學家剛開始對匽侯盂進行研究時,以為他的主人便是召公。不過,後來史學家從史料中發現,召公雖然封地在燕,但他一直留在都城輔佐天子,從未去過封地。既然如此,匽侯盂的主人就絕不可能是召公。不過,不是召公,匽侯盂的主人又是誰呢?

後來,史學家發現,召公雖然沒有去過封地,但他卻派遣了一個人去治理封地,此人就是他的長子,匽侯旨。不管是從年代,還是從文物的製作水平上,都可以斷定,這個村民挖出來的青銅盂的主人,就是匽侯旨。因此,這個青銅盂也被命名為匽侯盂。如今,這個珍貴的西周文物,已經成為博物館的鎮館之寶。誰都沒有想到,當初一個差點被扔進火爐中鍊銅的東西,竟然如此珍貴。

村民挖出16件頂級國寶,卻將其當作廢銅賣掉,差點被工人給熔化

(此處已添加小程序,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

當然,可能也會有人發問:這不過是西周時期的一個碗而已,有什麼珍貴的?其實這種觀點只看到匽侯盂的表面,卻看不到它背後所隱藏的價值。透過匽侯盂,我們可以看到那段遙遠歷史的故事,瞭解西周時期先進的制銅工藝,體會到召公與他孩子的悲傷離合。這,才是匽侯盂真正的價值所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