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3 致敬!看不到身影的“逆行者”

致敬!看不到身影的“逆行者”

“心灵导航”热线志愿者王凤波耐心地为咨询市民进行心理疏导。

疫情防控,人人参战。在人们关注那些为守护白城而于寒风中坚守的一线工作者时,您知道吗?还有一群大家看不到的身影却和我们共同并肩战疫情的志愿者们,一条电话线,架起的是心灵的桥梁,迎来的是满目阳光。

2月13日12时45分,“心灵导航”心理咨询公益项目热线电话响了起来。“你是心理热线吧?你帮看看,我这是怎么了?”一位女士在电话接通时迫不急待地问道。“您好,女士!我是‘心灵导航’心理咨询公益项目志愿者,能和我具体介绍一下您目前的情况吗?”张洪梅舒缓亲切的声音,仿如一道安抚剂,令对方的语气缓和了许多。对方介绍她现年59岁,洮南人,目前有些坐立不安,对啥都提不起兴趣,觉得人活着没意思……”张洪梅通过对方的自述对她进行着心理评估。然后通过给予共情,并针对其目前的状况,提出了数条积极的解决建议和方案。近20多分钟的通话,令这位女士的焦虑情绪得到了很大缓解,表示接受张洪梅的建议,并对她表示了感谢。

2月14日16时10分热线电话响了。“您好,31号心理咨询志愿者为您服务,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到您的吗?”少顷,电话里传来一个女孩儿的声音:“您好,我有些事想咨询一下,可以吗?”“可以啊,请讲。”对方是一名高二学生,因为疫情的发生,很担心学校不能按时开课,影响自己的学习。目前,已出现焦虑、恐慌的心理状态,不能静下心来做事。于是,31号心理咨询志愿者杜旭就耐心地给其讲解疫情期间教育部的通知。杜旭对她的心理状态进行了评估,认定她这是正常的应激反应,进而从引导她面对现状该怎么做会更有助于学习和生活入手,进行心理疏导。女孩儿心情好转后表示,高考时要选择心理学专业,将来也成为一名助人的心理咨询师。

非常时期,当人们的心理出现问题时,专业的心理沟通对有需要的人无疑是莫大的帮助。自2月3日开始,为缓解我市广大群众在疫情防控期间的不良心理应激反应,白城市志愿服务联合会、市青年志愿者协会、红十字会心理救援队等联合启动“心灵导航”心理咨询公益项目热线,来自全市不同战线的37名有国家心理咨询师资质的志愿者,在疫情防控期间从8时至18时开通咨询热线。截至2月17日,志愿者们共接听840人次热线来电。咨询内容以疫情期焦虑、恐慌、烦躁、担忧、不安为主,也有一部分涉及生活领域内的其他内容。热线集中的问题为:有春节期间从外地回来居家隔离,因担心和焦虑引发心理状况;有过度关注网络疫情信息,产生紧张情绪,且每日多次测量体温无法自控等情况。这里除了本市市民咨询,也有其他市及外省的咨询电话打入,其中,也有关于民生情况的咨询电话。值班心理咨询师志愿者们除对专业问题为市民疏导沟通外,就其他民生问题也与咨询者耐心沟通或告诉相关热线。

“能为更多有需要的人提供帮助,是我们每个志愿者的心愿。”身为白城市“心灵导航”心理咨询公益项目相关负责人、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王凤波说。有着丰富专业经验的王凤波,既是一名热线值班志愿者,也是负责组织热线值班安排工作的负责人。她针对每位志愿者的实际情况和心理咨询工作的特点,科学合理安排工作。为保障志愿者们的身心健康,在工作结束后,会对志愿者们组织实施专业的心理疏导,令其在日后的工作中发挥更好的作用。

谈及“心灵导航”心理咨询公益项目的开展,王凤波介绍,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的防控工作形势严峻,面对由于疫情可能导致的部分群众出现的焦虑、紧张、担忧,甚至恐慌,白城心理咨询师志愿者团队响应市委、市政府的号召,发挥专业特长,积极投身和参与到疫情防控工作中来,启动了“心灵导航”心理咨询公益项目热线,为需要心理帮助的群众和参加防疫工作的人员,提供免费的危机干预和心理援助服务,为战胜疫情、保障群众健康贡献一份力量。

近期,市民通过微信公众号和手机短信收到的关于心理咨询电话号0436-6099808就是“心灵导航”的咨询热线。“心灵导航”心理咨询公益项目的志愿者们,是我们看不到身影的“逆行者”。他们用专业的知识,同无数坚守在防控一线的工作者们一样,舍小我为大家,以心灵的沟通,为守护家园奉献着自己的力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