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细说德云社的四大危机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德云社相声响彻大江南北,突然间德云社成了相声的代名词了。只要是德云社的相声一票难求,高朋满座。其他相声团体则艰苦度日,艰难求活。德云社的江湖地位已经超越赵家班成为笑林盟主。谁要敢说德云社的相声不好,等着吧一群喷子外加键盘侠能把你喷死。德运粉丝要是知道你家在哪,估计都能带队上门把你家砸喽。可德云社的相声真的好吗?德云社的众弟子真的是超越其他相声演员几条街,已经封神了吗?我看未必,而且对比其他演员差距还不小。在我看来至少有四个方面隐患和危机。

细说德云社的四大危机


细说德云社的四大危机

咱们一个个说吧,先说郭德纲,老郭的相声我以前都是听的短视频,录像效果也很差,但说真的老郭水平那确实没的说,隔着屏幕我也能笑出来。可为啥老郭的相声到春晚或者电视晚会就差很多了呢?这就是我要说的第一个点尺度问题。德云社在小剧场为什么那么火,他们可以说的尺度大,别说屎、尿、屁了,就是带点内涵的段子也是信手拈来。这就导致喜欢听的天天去听,不喜欢的听一次就不去了,但这相声就像现在的美剧就是能刺激到你的感官神经再加上观众从众心理于是人就越来越多。而且相声脱胎于市井文化,对的都是劳苦大众,大家就需要低俗一点,能听懂还能刺激感官,德云社为了生存,就拼命迎合观众,把老段子翻新更加大了受众面积让德云社演出一票难求。实际早起赵本山的二人转也是这样,我去沈阳听过那场面嗨了去了什么都敢说啊,尺度大的男的都脸红,可你就是想听。虽然票价很贵但场场爆满。后来赵本山越来越出名比老郭今天的江湖地位只高不低。老赵就开始出来净化二人转了,可好弄吗?非常不好弄,于是老赵就开始转战影视行业了来钱快也更容易出效果。老郭现在也看到了这点既然要走向电视走向更大的媒体,就不能胡乱说了,开始有意无意把握尺度了。但我想说很难因为你的受众已经形成,想一时半会搬过来不容易啊。于是老郭想到了造星。这也是我要说的第二点过度偶像化,不用我说你也知道我要说谁张云雷。

细说德云社的四大危机

老郭自从把小岳岳带成全民偶像后,就说过现在我想让谁红,就能让谁红。老郭确实做到了,张云雷红得发紫,可张云雷偶像包袱太重了,反倒影响了相声本质。老郭的本意本想增大受众,可以解决尺度问题,毕竟偶像嘛都是年轻女观众,但女观众可是迷的演员本身啊,对于演员说什么根本不在乎,只要自己的偶像出来那就是最爱。说句不好听的张云雷就是放个屁,这些女粉丝都会争着去闻,谁敢说这是臭的,女粉丝能把你脸挠花你信吗?于是乎你看到了张云雷相声专场变成演唱会,你听到的不是满场笑声而是满场的惊叫声和爱死你的嘶喊声,你说刺激不?老郭知道没有好作品只当流量明星早晚是死路,但德云社扎根在小剧场,每周的演出根本容不下演员去创作好的作品,这就是我要说的第三点缺乏创新和同质化。前一段有个视频德云社演员由于下面观众刨活,攒底的包袱被刨了,一怒之下鞠躬下台。实际这就是警钟。德云社的演员每周都要有演出,而且固定场的,传统相声也就那么多,以前老郭是在传统相声上翻新变新节目,再加上现场应变互动让观众明知道是老段子,还是意犹未尽。可徒弟们没那么大本事啊,只能照本宣科了,你要是唱歌的还好,一首歌曲打天下的不是没有还很多。可你是相声演员啊你全靠抖包袱啊。包袱都”人听出茧子了你还混什么?再看喜剧人的金菲、陈曦为什么能赢孟鹤堂、周九良那就是创新段子不仅新而且贴合观众生活。孟鹤堂的恕我直言前半段全是老段子,后半段也穿插老段子你怎么比?这就是创新危机,而且德云社同质化严重都是老郭教的,里面的梗换汤不换药,段子德云社的互相抄袭更加重了同质化,结果大家表演的段子都一样,这些归根结底都是创新的问题。赵本山的徒弟也是这种问题,小沈阳,宋小宝都是先爆红最后后劲不足。不能怪这些演员,因为表演时间紧凑,而且表演机会多,你让演员一天一个新段子也不可能。但这个问题如果不解决德云社就没法继续前进。老郭也开始应对这一点,带着弟子们走影视化呀,可惜相声演员都是占着说话肢体僵硬表演起来很费劲,导致老郭的屡试屡败。

最后一个问题我要说的就是德运粉丝,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老郭依靠强大的粉丝群体把德云社带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前呼后拥,那个相声前辈也没这么大排场啊,不忘初心恐怕老郭能记得。他的徒弟很难啊,捧得太高了已经飘飘然了,相声有新人和欢乐喜剧人就能看出来,感觉输不起。我们德云社的怎么可以输呢?粉丝们也推波助澜不管相声说的好不好就是好笑就是稳各种溢美之词都用在了这些徒弟上。让他们觉得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容不得一点不同声音,也容不得其他喜剧和相声团体超越自己。俗话说一枝花开不是春,百花齐放才叫春。不同的流派互相交流才能让相声发扬光大。

最后我想说天津卫视的笑礼相迎第二季里面有很多不是德云社的相声演员,水平相当不错,大家也可以去看看对比一下,我等着大家无情的批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