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东营河口:1.3亿元国内信用证,助力企业化解复工“困境”

齐鲁网·闪电新闻2月26日讯 2月19日周四提出申请,2月24日周一,仅用了三个工作日的时间,1.3亿元的国内信用证业务便办理完毕。

“正常的话需要至少一个周的时间,因为这项业务需要报到省行去进行审批,但是由于东营华联石油化工厂有限公司情况比较紧急,在经过向上级行申请汇报后,上级行同意东营分行简化办理流程,同时在各个环节上安排专人专项处理,尽量缩短审批时间。”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东营分行河口支行副行长张亮介绍说道。

东营河口:1.3亿元国内信用证,助力企业化解复工“困境”

原来,东营华联石油化工厂有限公司是一家以原油加工为主的企业,原油进口需要大量的资金。但是春节以后,由于受到疫情的影响,春节以前加工的产品无法销售出去,加之年前购买原油资金花费比较大,库存积占大量资金,导致企业春节后正常加工运转面临着严重的资金缺口。

了解到情况以后,东营市河口区金融发展服务中心迅速与工行河口支行联系,工行河口支行在第一时间与企业进行了联系。“国内信用证业务专门是针对这种资金需求量大的企业进行的一种资金支持模式,即企业凭借自己的信用,在缴纳一定的保证金以后,银行审核同意后,向上游供应商客户发送一个报文,供应商凭借这个报文银行便可释放货权,交给华联用于生产加工。”张亮介绍道。

“今天工行东营分行审批完,第一时间将报文发出去,对方已收到,真是为我们企业解了燃眉之急”。华联石油化工厂有限责任公司财务总经理王守华表示。

东营河口:1.3亿元国内信用证,助力企业化解复工“困境”

自企业复工以来,东营市河口区金融发展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便如同上了“发条”,去企业的路上,网络审批的“路上”,电话不是通话中就是没人接听。“不好意思,刚才在跟企业沟通贷款的手续问题,没有听到,您见谅哈。”东营市河口区金融发展服务中心主任张立泉向我们解释道最近的状态。

随着近期企业陆续复工复产,河口区金融机构也加快了贷款的审批和投放,一方面保证疫情防控重点企业的融资需求,同时通过调整还款付息安排、适度降低贷款利率、完善展期续贷衔接等措施,帮助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共渡难关,平稳有序复工复产。

连日来,河口区按照科学防治、精准施策的原则,在严格落实各项防控措施和员工防护前提下,分类组织企业有序复工复产,并成立34支企业服务队,帮企业解决用工、原材料、资金、运输等方面的困难,全力支持各类企业安全有序开闸复工复产。“当前,在做实全区各项疫情防控工作的前提下,我们全力推动企业复工复产,保障经济社会稳定发展。”河口区人民政府副区长、企业春节后复工服务办公室主任张素霞表示,“在各类企业安全复工复产的同时,我们将加大重大工程和重点项目推进力度,切实做到‘应开尽开、能开尽开’。”

据统计,截至2月24日,河口区1664家工商企业,正常生产经营的1604家,开工率96.4%;175家“四上”企业中,正常生产经营172家,累计复工136家,开工率98.3%。全区1604家正常生产经营企业中,在岗职工19539人,上岗率达到72.3%。

闪电新闻记者 陈海涛 报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