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5 孩子的語言敏感期,斯賓塞的快樂教育工具來教你學單詞

下班回到家中,剛換好鞋子。我家的雙胞胎左左妹妹,好像聽到了我關門的聲音,便出了房間,一邊喊“爸爸,爸爸。”一邊來到我的懷抱。我抱了起來“今天在幼兒園開心嗎?都學了什麼?”左左妹妹便開始哼起了聖誕曲“Hey, Jingle bells, jingle bells, jingle all the way。”我一下子聽出來了是什麼曲子,但是她的發音確實大相徑庭的。不過我還是大加讚賞了一番。吃過了飯,我回到房間和左左右右一起玩。我發現左左嘴裡嘟囔著什麼,但是我完全聽不懂。我便問“左左你在講什麼啊?”“英語,我在說英語。”我突然意識到3歲多的左左開始渴望學習新的語言了。我便順著說下來,“那我們就一起來學習英語吧!”

談到教育,不得不提及斯賓塞,快樂教育的大師,在讀他的書的時候有種莫名的佩服,他的一些學習方法真的是花了很多時間去思考和推敲的,獨特而有效。很多是值得我們借鑑的。

什麼方法讓孩子喜歡上單詞的學習呢?

首先出現在我腦海裡的就是斯賓塞的學語言工具“神奇的詞彙風鈴”。斯賓塞為了方便兒子學習法語,就把詞彙做成風鈴掛在每一個小斯賓塞的視野範圍內,例如他的房間裡,屋後的小花園,甚至餐桌的上方。開始時,這些小木片的單詞都與所懸掛的地方有關,比如床,大門,晚安,早安等,後來隨著小斯賓塞學習難度的加深,這些詞彙也不斷更新,並且變得越發有趣,一個風鈴上掛著的單詞,可能是一首歌,或者一句諺語。

我們現在的時代和比斯賓塞育兒的年代比,物質要豐富的多,但有時老的方法作用還是有用的。我使用的是磁性的字母貼和白板。從基礎的字母開始學習,慢慢的開始一些單詞的學習,每次一個單詞知識點教3次,然後讓孩子自己複習,不懂的會來問,你再解答

這個過程家長一定要不厭其煩,要耐心。不要因為自己的不當情緒而影響了孩子的學習積極性。

孩子的語言敏感期,斯賓塞的快樂教育工具來教你學單詞

語言學習寓教於樂於一體,快樂中學習,學習中尋找快樂。

家長也要多動腦筋,尋找寓教於樂於一體的方法。孩子總是好玩的,這是孩子的天性。但玩的過程中也可以給他們學習的靈感和啟示。這樣既能學到東西,也會增加他們的好奇心和觀察能力。這裡使我想到了斯賓塞的大自然快樂教育。

帶孩子到公園去接觸一下更貼近自然的地方,會遇到很多家裡面看不到的東西,你也可以指出來,考考孩子。“這個東西是什麼?英語怎麼說?”剛開始可能不知道,教幾遍自然就記住了。孩子對一些昆蟲有意想不到的興趣,可以舉一反三,通過一個昆蟲來學習一類昆蟲。即便在家也可以回憶起當時的畫面來和孩子一起復習,循序漸進。過程不失樂趣,也能學到知識,一舉兩得。

孩子的語言敏感期,斯賓塞的快樂教育工具來教你學單詞

孩子的自我教育是核心,學習單詞也不例外。

斯賓塞最崇尚自我教育。何為自我教育?就是鼓勵孩子去自我發展,引導孩子自己去探索,自己去推論,給他講的儘量少些,他們自己做的應該儘量多些。

回顧人類歷史,我們發現,自我教育始終是人類獲取知識最主要的,而且也是最有效的方式。一些從學校教育中出來的人,總以為教育只能以填鴨式的方法才能實現,認為兒童自己做自己的老師是不妥的。其實這是一個誤區,我們要相信孩子的自我教育能力,並促成他們在這方面的發展。學習語言也是如此。

父母的時間也是有限的,我們可以把孩子領入語言學習的環境,教他們一些好的學習方法。真正長期而持久的學習還是要靠孩子自己本身。這就要求孩子要有很強的自我教育能力。單詞本是是枯燥的,如何可以讓孩子在枯燥的單詞記憶中找到樂趣,別忘了,樂趣才是學習的生命力。樂趣來自於運用,當孩子把學到的東西運用到日常的生活當中時,他就有了樂趣。因為運用使他得到了反饋,單詞本是不再是孤立的文字。再者運用也給了孩子成就感,知道自己用的很好,也很對。這些鼓勵會給他持續不斷的動力繼續學習。

孩子的語言敏感期,斯賓塞的快樂教育工具來教你學單詞

總結一下,孩子記單詞,一是要有好的方法和工具,也要注意寓教於樂一體,更重要的是要引導孩子的自我學習能力。持久的自我學習需要在學習中找到樂趣,而樂趣有源自運用過程中的互動反饋和成就感。父母在整個過程中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是孩子的引路人,也是陪伴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