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人才网站看到很多公司招聘“储备干部”,这到底是个什么岗位?招了以后做什么工作?

小小润仔


招聘储备干部的信息确实很多,那么储备干部到底是什么职业呢,看完这些你可能会更加明白一些。

通过这些招聘信息你会看到,好像各行各业都有招聘储备干部的需求,不管公司是从事什么行业的都会发这样的招聘信息。

储备干部到底是什么

其实储备干部不是一个具体的职业,只是指的是你在这个称呼下好好做,有可能提升为管理,也就是人常说的干部。

储备干部这个概念源于精英班,本身的意义是从现有或外聘的员工中挑选一批能力强的员工作为干部培养,以备人事调动。

但是这个概念传播出去以后,就变成了招聘这样的岗位,每个面试者都有可能被当储备干部招到一个公司,而你从事的可能是销售、前台或者文员,所以这是个概念而不是一个具体的职位。

储备干部这个概念表现的是否清晰根据企业的大小决定,是否值得去做这样的储备干部也取决于公司的实力

比如,一个公司就老板和你,然后告诉你你是储备干部,那么你管谁?你负责什么部门,明显在这样的前提下,即使是干部也发挥不了岗位职责,更何况只是储备干部。


而在正规、规模大、业务能力强的公司就不一样,你可能确实会在众多员工中成为一个小管理。或者说一个团队领袖。因为公司有明确的用人需求以及严谨的考核制度。这才能体现储备干部这个概念的意义,

所以,当你找工作的时候,看到这个岗位,要先了解公司的实力,再考虑值不值得去,如果一个很小的公司大量招聘这样的人,要么是纯销售公司,要么就是忽悠人的公司。不要被职场上的偷换概念所欺骗!

『我是小熊,一个职场领域创作者,解答职场疑惑,分享职场干货与技巧,喜欢的记得关注点赞』


小熊论职场


我第一份工作是KFC的储备干部,经过初试、两轮复试,差不多个把月的时间,终于进了,然后就是一个星期的培训,到店后把腌制、厨房、总配、前台、大厅所有岗位走了一遍,再学值班、订货、排班等,三个月的时间,真的是从学生变成了储备干部,那是真正的储备干部。

2008年第二份工作回到长沙,当时是一个培训公司招“储备干部”,而且薪资标的还蛮高,屁颠屁颠的去了,面试就集中做了两天,就是讲企业文化,老员工分享如何如何赚钱,行业优势等,被搞得热血沸腾,到了第二天下午讲工资的时候,800,储备干部就是:销售员。鬼使神差的进入了培训行业做起了销售,一干好多年。

后面接触很多培训师、顾问、咨询师,才了解“储备干部”,往往是企业设计的一种招聘吸引人的方式,特别是招销售的,经常用这个去吸引人,比如说还有什么经理助理,客服专员,往往都是一个样,就是招基层员工。

就我两份工作来看,储备干部在一些做得好的,有一定规模的企业还是会经常招,但目前在市场上不多;80%的都是借用储备干部这个名头,挂羊头,卖狗肉,招聘陷阱真的很多,且行且珍惜。


黄聘


本人亲身经历,18年大学毕年那年学校组织的校园招聘,我被一家商场选聘为储备管理干部。

当时还没有正式毕业也没想那么多(原本的计划是回老家考事业单位,但是学校要求得去实习就去了)负责人讲的是去商厦工作不管你之前的学历或者工作经历有多丰富,都要从最基本的导购员干起。储备干部的上升途径有两条:一是走后勤管理层;二是走前勤业务层。成长路线规划的非常清晰。入职以后有三天试用期,感觉干不了可以离开。留下的公司组织了岗前培训,虽说是从导购员干起,但是对我们的培训还是很用心的。

我干了不到三个月的导购,开始安排我学习账务,这个时候还没有毕业,正忙着写论文什么的。账务学习了差不多一个月的时间就被安排去接手一个柜组(负责一个品牌鞋类项目的运营)公司最大的一个好处就是,它会安排各种培训和学习,是在大的教室里系统性的培训,可以学到很多东西。公司的人际环境很友好,在刚接手的时候很多不会的老同事和部门经理都会手把手的教。

这个公司的储备管理干部领导们是十分的重视,也给了我们很多的机会去实践积累。确实学习到了很多东西。

另外就是我同学去的一家公司,当时我们两个分开了,他是在一个话务公司,就是客服。当时负责人也是以储备干部来招人的,具体细节就记不清了。他去了那边以后公司除了基本的培训以外并没有给其他的相关培训,跟其他员工没有什么两样,而且还以储备干部的身份多干了跟多工作,到最后公司也没有实现他宣讲时说的那些。

以储备干部去招聘现在可以说是很多公司的一个招聘形式了,但其实主要的还是看公司的具体发展现状和规划,不是所有的公司都是以储备干部为幌子来招劳力的,但也不乏有一部分公司确实是坑。

不管公司以怎样的形式来招聘,主动权其实还是在自己手里,对自己做一个清晰的职业规划,目标明确,有针对性的去找工作才是关键。不要把希望寄托在公司身上,希望都是自己给的!


新虫小语文


我大学毕业后就是以“储备干部”身份进入波司登,和我一起进入波司登的有200多位,后来我亲自从985/211等高校招聘和培养了几百位“储备干部”,我亲自为“这些储备干部”规划了5年,1万5千多字的发展规划。

“储备干部”,“管培生”是外来词,原来外企用于从应届毕业生中选拔培养后备干部的一个制度,比如当时的宝洁,后来国企和民企觉得这个制度不错就“拿来主义”,但是现在的“储备干部有些乱七八糟的,除了大型集团有完整的培养制度,其他的都是徒有其表

所以,”“储备干部”就是以应届毕业生的身份加入公司的学生群体的统称,正规的储备干部应该完整的招聘制度,培养制度,晋升制度,带教制度。

但是,实际上,“储备干部”流失率很高,原因就在于企业不重视培养,只是当他们为廉价劳动力!

所以,到遇到招聘“储备干部”的企业,要小心!


笨鸟人力资源官


本人亲身经历。校园招聘,某台湾电子厂,储备干部。去了之后,前三个月在基层熟悉操作流程,早八晚八,两班倒,机会没注意,累得要死,除了吃饭没有坐着的时候。三个月后升部门课长,长白班,单休,每天工作8-10H。(Ps.原本三个月是升到组长的,由于人员短缺直接跳过去了。)


YingKou小王子


我来回答这个问题,,所谓的储备干部就是平时看你干活不错,肯吃苦不计报酬与劳所得,基本上这些人不管是厂家还是公司或是机关公务员都会把你纳入“储备干部”行列,但现实却是这是一招对员工“画饼充饥”的做法,不想你跳槽给你一个“储备干部”当当,让你觉得是公司骨干了,更加卖力为公司冲锋陷阵,但基本上都是陷井为多,本人“储备干部”三年有余,和我同年提为“储备干部”的连我一起有三个,现在就剩下我还在……


YE美离间祸众国EY


说起来我也是储备干部

被公司储备了好多年了,公司有什么活动通通让我参加,公司有什么大赛培训之类的,我都是安排第一个参加的,虽然是储备干部,但是我还是领班级别的,中间还有主管,副经理,也不知道要储备到什么时候,啥时候能升职,

其实储备干部就是预备干部,当你得上司有什么意外,或者人事变动,有了储备干部之后,公司的管理层次不会一下瘫痪,还能保持真常的运做。保证管理框架的完整。


陕南范


区县的公!务!员!

这个我亲身感受,亲眼所见。我在天津某个区的一个图书馆工作,做高级运营,我们这个图书馆也算是个店面,平时会组织一些文人雅士的雅集活动,一起来到这里朗诵自己喜欢的诗篇,一起演演自己的话剧,一起排个小的舞蹈节目,一起写写诗把自己的心声念给大家听。

其中,有两个人我印象深刻:他们两个一男一女可谓是我们活动的积极分子,于是我们店长把他们评选为常驻主持人,也会邀请他们参与一些我们针对活动的会议完全公益,偶尔会送他们店里的纪念品。

在一次开会中,他们两个说:“我们在税务局上班,我们局里有个图书馆,书籍很全,大家都很喜欢看书,平时也有同事的孩子来借书,我们平时关注当当网,有什么新书好书我们马上会拨款购买,我把很多书都看完了……”听到这里,再看看他们,不禁觉得公务员好悠闲啊,一周两次的活动,他们两个一次不落泡在这里陶冶情操,还能看那么多书,不知道他们整天在单位做什么,平时还会有时间排演自己的主持。

我们这里文人雅士居多嘛,现在的文人,喜爱这些活动的人,都有金钱有时间,尤其是机关单位的居多,看起来他们平时不知道怎么工作,整天光鲜亮丽,相处久了,谁是工人谁是公务员,一下就能感受出来。

我说这个事儿不是我工作时候对公务员对有多嫉妒和羡慕,只是单纯觉得他们好闲啊,工资还那么多,地位还那么高,恨自己呀……


喜文化


其实这个很好理解,越大的企业越注重人才的储备,我用通俗点的语言去说一下。先看我随手制的一个图,形容的不是很具体。要了解这个储备干部是干什么的,首先要从企业与团队的结构分析起。

一般的企业都是分369等,不管你处在那个阶层,都会有一些突发情况导致你离职。你可以放下工作说走就走,但是企业不行,一个萝卜一个坑的团队,缺了一个人就需要另一个人补位。铁打的衙门流水的兵就是这个道理。

从某种角度也可以说,储备人才分三种,基础,中层和高级。当企业怕某些岗位出现断档时,就会根据其岗位的重要性、复杂性、乃至特殊性要求原职位保留在职期对储备人才进行指导,也就是所谓的带新人。

像老王知道的高层管理辞职需要提前6个月申请甚至更久。

中层一般3个月左右,基层也需要1个月。普通职工那就看公司规定了。

所以企业招储备干部是有套路的,

一,通过筛查简历,根据学历、工作经验筛选出一批适合本公司的人才。

二,通过初期培训与上岗,老人带新人,对这批储备人才进行综合评定。

三,很可能招聘你的时候让你做某个基层干部,在试岗或培训期间表现良好,到正式任职时有可能直接晋升为中层领导。

但一般的企业是不会直接让你担任某些决策性岗位的,因为作为新人是不会过早的让你接触权利和公司机密。当你的能力达到某个岗位要求是还需要相应的资历与经验。像体制内的一些单位,科长晋升了,提拔上来的一般都是副科长。

所谓的“储备干部或储备人才”,说白了就是根据你的资历分配到相应的部门边实习边工作,觉的你可以就留下,不可以就是普工。像一些连锁的零售行业、餐饮行业比较常见。像储备采购员、储备店长助理、储备店长都是通过成熟的门店里的相应岗位“老鸟”带出来的。一般的企业都会在招聘“储备干部”时标注出后续的工作岗位。


达丰看三农


储备干部这个岗位,可以说看上去很美,执行起来却往往不到位。

先看岗位设置初衷的几种可能性:

1、老板对现有老员工不太满意,内部没有可用之人;

2、通过高薪高职,造成舆论关注,打压现有员工,激发组织的活力。

3、组织高度发展,急需一批综合素质好,能力强的人胜任管理岗位,通过在各岗位进行轮岗,或多业务方向的交叉学习,培养出既懂业务又懂技术的管理者。

而现实执行中,对于空降管理者本身,能够在一个组织内很好的发展下去已属不易,更不用说尚且是“储备”中的干部。这些储备干部真正能实现最初目标,顺利晋升的人其实不过,大多数人没能坚持到最后就已退出。

1、储备干部自我定位过高,不愿从事基层工作。眼高手低,没有学到真才实学,不了解企业运营流程,一知半解,上级和同事也不待见。

2、储备干部能虚心求教,但因周围老员工的嫉妒,因为他们资历浅,但薪资高,发展前景好,导致老员工往往将其视为竞争对手,明里暗里排挤,不愿配合。

3、储备干部优中选优,普遍综合素质较好,作为天之骄子进入公司,到各岗位轮岗或各业务条线轮岗,其经历之丰富,往往超过许多原有的管理者,对于其直属上级或者是轮岗期间的上级来说,也是一把锋利的竞争利剑。尤其是资历较浅的年轻管理者,往往不得不防范,避免起接触核心业务,通过冷处理使其自动退出。

所以说作为一个储备干部是多么不容易啊!

要想实现从储备干部到干部的飞跃,不仅需要端正心态,放下身段,向周围的老员工虚心学习求教,还要过五关,斩六将,情商与智商并存,心机和手段齐飞,懂得在众人的眼红和非暴力不合作中寻找生存机会,获得帮助,寻找脱颖而出的机会,抓住时机完成职场上的华丽转身。

最后奉劝一句,那些在后宫大戏里活不过一集的人,就不要觊觎走这个捷径了,还是老老实实从基层做起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