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在六七十年代過年走親戚,一般都拿什麼禮物?有特別的記憶嗎?

用戶53071203315


我出生在河南中部農民家庭,是60後,70年代才記事。那時候還是人民公社、物質乏匱。在我們當地過完小年後至除夕這段時間,嫁出去的姑娘,有給自己爹孃送禮的習俗。所謂送禮,也就是去集市割1斤多豬肉,送到孃家,以示孝敬。這時,孃家會回贈一些鞭炮,讓閨女家除夕、春節燃放。這一風俗,沿襲之今,仍在傳承。所變化的是所送肉重量上的變化、(現在送,少則十幾斤,多則幾十斤)以及肉類的多樣化,(有的送羊肉、牛肉)。值得一提的是,隨著社會發展、經濟收入的增加,有的已婚婦女,圖省事或外出務工,不便回鄉,時逢過年,會給爹孃,幾百元到幾千元不等的“孝敬”費。近幾年,每年春節,我愛人都會給岳母500元。免去了一些煩瑣禮節,也好讓老人靈活節日生活安排。

那時候,過年,出於市面上食品單一,親朋好友之間串門,無非就是拿些餅乾、點心(當地稱果子)、糖果之類的禮物。記得自己七八歲的時候,有一次,年初二,母親帶著姐姐、哥哥和我去姥姥家串門。姥姥看到我們很開心,給母親一番寒喧後。姥姥用她粗糙、硬實的手,拉著我的小手,走到裡屋打開箱子,小心翼翼拿出,用細繩子扎著、表面蓋有紅紙貼的一個紙盒子。知覺告訴我,這裡面裝的是非常好吃的果子。還沒等姥姥遞到我手中,我就迫不及待從她手中“搶了過來”。“你這個小饞貓、緊嘴子,給姐姐、哥哥分一點,”現在回味,姥姥那勵聲歷氣中,分明又帶有萬般疼愛。姐姐長我6歲、哥哥長我3歲,看著我手中拿著好吃的,一失過去對我的疼愛、遷就,把手抻到我面前,嚴然成了下里巴人,等待主人施捨、恩賜。當時,吃著咬一口,糖稀就會流出來的香甜果子,心裡美滋滋的,吃罷還會吮吮手指殘留的糖稀,生怕浪費掉。

改革開放後,中國城鄉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去姥姥家,吃果子趣事,已成為人生記憶,也是一個時代的記憶!


清風明月溪水流


那時候走親戚拿一樣東西,比方說一斤黃沙糖(白糖是後來的事,至少我小的時候沒看到),一斤糕點,一瓶灌頭,能帶一斤當地農場煮的酒(1.02元),算是最好的禮物,用廢紙卷個塞子用作瓶蓋。親戚拿來的東西一般不能吃,留著以後走親戚。

1968年我大哥串聯到廣東去了,嫂子生了侄女,要我代我大哥去嫂子孃家報喜,父親借了20根發綠黴的油條,兩斤麵條,一斤黑糖,裝在簍裡上面蓋一條毛幣,請姑表姐帶路,按規矩這些東西拿到孃家是不能收的,反而要加一些東西帶回來,因為放了一個月以上的油條是硬的,嫂子孃家人不小心折斷了一根,回來走到半路上表姐想把那根斷了的油條吃掉,我也很想吃,就吃了,表姐回去了,父親去還油條人家說少了一根,父親很沒面子,惱怒地回來把我的嘴打流血了。

過年的時候走親戚不愁東西拿,大家都是你拿來我拿去,最怕平時來客人,雖然只用蒸一碗雞蛋可以待客,母親提個簍子到菜園弄菜,父親去借兩個雞蛋,平時來客有時空手。


鬥堰衝


提起六七十年代,催人淚下,可憐啊,吃不飽穿不暖,說起來也好人人都貧窮,衣褲打補丁,沒有偷,沒有搶,為什麼呵!大家都一樣你去偷誰搶誰啊!窮的光榮!窮的偉大,為什麼呢!因為我們是無產階級,很自豪!那時農村遇事出禮只要兩元錢,直親給五元那可是高檔次了。逢年走親戚,送點土饅頭四個,紅糖半斤,豬肉半斤,燒酒半斤便是主人最大面子,在城市吃完飯後錢可以免掉,但糧票要付,那時是計劃供應糧,如果不付糧票主人家要餓好幾天,現在聽起來都是笑話,不過在當吋人們為共產主義理想而奮鬥!如今,人們吃的飽,穿的好,住的好,能休閒,能旅遊,可才走到社會主義的初級階段!真是往事不堪回首!所以,鄧公說,要實事求是,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


金猴67


六七十年代過年走親戚都拿什麼禮物?只有經歷過那個時代的人才有發言權。我是六三年生人,在七十年代已經是個小小少年了,因此,對於那個時代的生活是有親身體會的。

在我的記憶裡,我生活的雲南鎮雄,六七十年代的農村是一個吃不飽穿不暖的時代。一般來說,大多數人家一年到頭,也就是過年能吃上一兩頓肉,很多人家連肉都吃不上。而身上穿的衣服,一年四季就那麼一兩件,洗了又洗,補了又補的舊衣服。冬天也是兩三件破舊衣服同時穿在一起,一個村子能有兩三家人穿得起絨衣,那就是生產隊的隊長、會計和保管員或有工作的人家的孩子。

這麼窮拿什麼禮物走親戚啊?哎!咱中國不是文明古國,禮儀之邦嗎?再窮,禮數總是不能丟的啊!所以,過年總是要相互串門拜年的。鎮雄人有個約定俗成的規矩,只要是正月間,走到哪家都等於拜年,主人家必須拿出最好的美食招待客人,雖然所謂美食,最多也就是臘肉而已,可是,在那個一窮二白的歲月能吃上臘肉也算是上等生活了。因此,在正月間去到誰家,手裡一定要拎一點禮物。

在我的記憶裡,七十年代初期,咱們鎮雄一些農村拜年的主要禮物就是兩斤掛麵或一斤掛麵加一斤白糖。掛麵用課本紙包裹,白糖也是學生課本紙包裹成一個三角體,有的人家往往在白糖上缺斤少兩,甚至包裹半斤白糖,那也是窮得沒辦法才不得不這樣的。

不過,鎮雄人拜年有很多講究,特別是女婿去岳父家拜年,由於岳父家家族大,給女婿拜年帶來很大負擔,一個村子都是一個姓,一個老祖宗的後裔,二三十戶人家,都要走到。普通平輩或三代以內近親的,也就是兩把掛麵就不錯了,老丈人家或岳父家族中上了年歲的長輩,必須送上臘肉和酒,酒可能是散酒自己裝瓶的,收到禮物的老輩人家的回禮則是一件衣服,實際上已經超出了臘肉和酒水的價值。而為了給拜年的女婿做衣服,有老年人的人家,哥幾個要合夥湊布票去買布,把一家人為難得不行。不過,農村人比較質樸,最終都會在大家的支持下把該行的禮數做到,因為這是一個家族面子的事情。

回想幾十年前的事情,真是難以置信,我們竟然曾經那麼窮,但都挺過來了。今天的時代,不但經濟發達,物質豐富,而且人們走親戚也比較隨意了,因為大家都不缺吃穿,實在買不好禮物,直接送上紅包就萬事大吉了。


若愚趣談


六七十年代物質匱乏,生活貧困。每到春節農村供銷社按人頭每人一斤果子棍發放到社員手中過新年,走親戚。那是文革前的一個春節,我叔兄第幾個每人兩包糕點(果子棍),於大年初三頂著凜冽的朔風,踏著皚皚白雪,步行十五里路,去給姑娘姑父磕頭拜年。姑娘見到孃家侄,親情難卻,又是抱柴禾烤火,又是殺雞做飯,還叫表哥託人打酒。我清楚記的姑娘做了六盤涼菜,兩大碗熱菜(按當時條件算是豐盛),一饃框子饅頭(上邊白饅頭,下邊黃糰子)。我們兄第在兩位老表及表侄陪同下,同姑娘姑父共同用餐,其樂融融。饃乾菜淨後還沒覺得十分肚飽。飯後果子棍姑娘留了一包,回一包。臨走時也許是姑娘看我最小,硬塞給我五角壓歲,這在我幼小的心靈中打下深刻的烙印!五角線對當時的我來說可起大作用,因為寒假開學我要買鉛筆.橡皮.紙張....


韓友剛83


在農村的上世紀六七十年代走親戚家,在春節的重要節日又是走至親的親戚家,送的禮物有一升即六斤糯米蒸做成的彩紅餈粑大塊,用小揹簍揹著去。也可以送三五斤豬腿臘肉用手提著去。如果走一般的親友家禮物輕一些,如三五斤麵條或十個二十個雞蛋的都有。如果是親戚家有紅白大事送的禮多一些也很講究,例如一大塊豆腐九大碗未煮熟的葷菜一百斤稻穀一個新鮮豬頭,請人分幾個大木盒抬著去,還有鑼鼓匠吹鼓手一路吹打前往。


存銘歲月1


那時候過年誰也不帶禮物,為什麼?一個字:窮!自己家過年小孩能有個炒熟蠶豆抓個一把吃就是不錯了,條件稍好的有點花生,向葵(瓜子),那時候家家窮我們才幾歲,最少的都是兄弟姐妹3~4個,像我們家兄弟姐姐6個甚至再多的都有,過年父母也沒有壓歲錢,我到如今都記得一件藍卡基做個棉襖外套二邊2個大插袋,穿上過個幾天年就脫下由媽媽洗乾淨收起來了說明年還要過年,直至個子長高了加棉襖嫌小了才讓我們作春秋衫,那時沒有內衣就是布做的短褲然後就是夏天穿的舊單衣,像我最小都是哥哥姐姐的衣服改的,毛衣就更不談了也看不見,那些大些的哥哥姐姐穿的就是棉線染色手工織的,他們穿舊了嫌小了再拆下來洗乾淨再織給我穿,至今都記得給姐姐崩線,2隻手臂伸直姐姐把線理好套在我2個手婉口然後我順著上下左右動,懸著空又累又酸,人人穿的都是布鞋,人民公社大集體一個大人就是勞動力男人下田幹一天只有10分~12分工,各個大隊條件也有區別,8分錢~1角錢1分工,也就是1天差不多1元,也能買1斤多肉(我的記憶是7角3分/斤,據說往前還沒有),聽媽說勞動力少的人家年年缺糧不夠吃,有好多人家連吃粥燉個鹹菜連油都捨不得放乾巴巴的放點水,哎!岔遠了,但過年放鞭炮是不可少的,貼的對聯2毛錢買2張紅紙回來自己用毛筆寫,不識字的或不會寫的人家就請鄰居或親友寫,歪歪斜斜寫起來就行,牆上貼年畫,堂屋中間是偉大領袖毛主席畫像,60年代~70年代正是我們的國家處在十年內亂期間國民經濟下下降生產力得不到發展,對外中印戰爭過後還要支持越南的抗美戰爭,中蘇惡化,舉全國之力研製成功人造地球衛星~東方紅一號和原子彈爆炸成功讓國人自豪震懾了敵人,哎!又岔遠了,想起童年想起我們這個多災多難的民族令人心痛,那時過年不談過年送禮也沒有禮送,人與人之間很淳樸實在,只要有得吃有肉吃就開心得不得了,大年初一人人相遇祝福最多的就是:恭喜您身體健康!哪像現在開囗就是:恭喜發財!哈哈:恭喜發財!


懷念往事0906726


我們這裡過年走親戚一般是年前給長輩辭年,年初給長輩拜年。

那時人的思想都很單純,親戚親感情都很親密,給致親的長輩辭年一般稱一吊肉(兩斤左右),再買一包糕點。比較疏一點的長輩買一包糕點即可。有的年內沒去,就在年初拜年時買包糕算了。有的人家過年親戚多,遠方的長輩有時就沒拜年了。那時親戚之間,感情都很深,辭不辭年,拜不拜年是不會計較的。


程世儒


我是農村人,也算是一個準六零後,小時候過年走親戚,一般走的都是直系親屬。說實話,那個年代,家家都窮,那個時候土地還沒有責任到戶,大人都是集體出工憑工分在生產隊分糧食,家家戶戶吃的,穿的,住的,用的都差不多。總體來講,貧富懸殊是有,但差距不是很大。每年過年,有些親戚還是必須要走的,我們這裡稱為拜年,去村上的小商店打一斤散酒,並用玻璃酒瓶裝好,再拿上兩把乾麵條,一把基本上都是1斤,當然,有時也會附上一包糖(1斤左右,白砂糖居多)。至於城裡人過年走親戚是拿什麼禮物?那時候年齡小,也沒有問過父母,家裡也沒有親戚在城裡生活,的確不清楚就更不知道了。


奔六途中


要憶六七十年代走親戚拿什麼禮物?

這個提問,有點觸碰經歷過人的“疤痕”

那時候我們的生活有所好轉,(70年代)由於國情所限,又受外來的侵襲!是難已言表的。那時候別說走親戚,就是平時來了親戚,也是為難的,特別是城鎮,定量供應的柴米油鹽,突然增加了人口來分享,那還真是“準備一桌飯,來了倆桌人,這飯咋吃嘛?”。我記得,有幾次農村屯子的親戚進城辦事,總是自帶些糧食或乾糧蔬菜的。那時候聽到敲門聲,不怕查戶口的,就怕來串門的!到了七十年代,即使我們去屯子看望親戚,所帶的禮物“一包餅乾,是倆合面的,一斤光球糖果,是年節時憑票供應留下了的”。再後來,生活逐漸好起來了,屯子來人,有吃有喝了,走的時候,大包小包,裝的是舊衣裳。再後,就反啦,屯子裡一來親戚,也是大包小包的,全部是土特產。走的時候,對我們穿舊的衣服不理不採。如果趕上新春佳節,還給我們“壓歲錢”。

囉囉嗦嗦,扯的太遠。見諒見諒🙏











分享到:


相關文章: